被同學亂起外號,父親直接替他改名,幾十年後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中國人對名字非常重視,給孩子取個好名字,是所有新生兒家長的不懈追求。取個寓意好、又朗朗上口的名字,確實能給人生增色不少。但是,僅僅靠個“好名字”,如果沒有腳踏實地地奮鬥,人生也很難精彩的。仔細想想,那些叫得響的名字,其實並不是當初父母給取得好,而是因為自身的成就,才讓一個個普通的名字如雷貫耳起來的。

被同學亂起外號,父親直接替他改名,幾十年後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比如,今天所要介紹的這位大家——錢秉穹。“秉穹”是個高大上的名字,沒有相當的文學功底,一般人是取不來的。確實,給兒子取名“秉穹”的人,還真不是泛泛之輩,他是浙江吳興的錢夏。淅江錢氏,是名門望族,祖上是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

被同學亂起外號,父親直接替他改名,幾十年後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說起錢夏這個名字,人們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他另有一個行世的筆名,肯定為你所熟知——錢玄同。對,他就是被譽為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學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的錢玄同。錢玄同是清末民初的文學大家,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五四”時期參加新文化運動,提倡文字改革,曾倡議並參加擬製國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給兒子取名“秉穹”,那是信手拈來之舉。

被同學亂起外號,父親直接替他改名,幾十年後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只是,這名字太高大文雅,有些小眾,錢玄同老先生是改名老手,他自己就常常借名言志,不斷改名。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又輕易給三兒子“秉穹”找到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好名字,這樣的機緣,是源於兒子同學的一封來信。

一次,一個體質不如錢秉穹的同學給錢三強寫信,信中自稱“大弱”,而稱錢秉穹為“三強”。這封孩子們之間互稱綽號的調皮信,恰巧被錢玄同看見了。他連忙問兒子:“你的同學為什麼叫你‘三強’呀?”

被同學亂起外號,父親直接替他改名,幾十年後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他叫我‘三強’,是因為我排行老三,喜歡運動,身體強壯,故就稱我為 ‘三強’。”錢秉穹認真地回答了父親的詢問。錢玄同一聽,連聲叫好。他說:“我看這個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體強壯, ‘三強’還可以解釋為立志爭取德、智、體都進步。”在錢玄同的首肯下,“錢秉穹”就正式改名為“錢三強”了。

被同學亂起外號,父親直接替他改名,幾十年後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錢三強,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進步思想的薰陶。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錢三強取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又繼續跟隨第二代居里夫婦當助手、1946年,他與同一學科的才女何澤慧結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導師約里奧向世界科學界推薦。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贊“他們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國科學院還向錢三強頒發了物理學獎。

後來,錢三強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選擇回國服務。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二機部(核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等。

被同學亂起外號,父親直接替他改名,幾十年後名揚天下家喻戶曉

錢三強不僅為原子彈的研製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為培養中國原子能科技隊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在被同學取綽號的幾十年後,錢三強的大名享譽國內外,這雖然是他當初所沒想到的,但也是他能“功成名就”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