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之歷史地位

黃岡之歷史地位


上個世紀前五十年,中國人民為了民族的解放和獨立,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取得了反帝、反封建、反壓迫和反抗外來侵略鬥爭的偉大勝利。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殘酷鬥爭中,英雄的黃岡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英勇奮戰,不怕犧牲,演繹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壯、氣吞山河的的歷史史劇,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為民請命、赴湯蹈火的革命先烈,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無私無畏、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鑄就了“萬眾一心、緊跟黨走、不勝不休、無私奉獻”的老區精神,創造了巨大的業績和不朽的功勳,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寫下了極其悲壯而又輝煌的一頁。

黃岡在中共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黃岡籍知識分子在中國共產黨創立的萌芽時期,率先覺悟,積極響應,奔走呼號,成為早期中國共產黨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黃岡是率先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之一。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以後,一批在外地的黃岡籍知識分子如董必武、陳潭秋、林育南等,通過不同的途徑學習和接受馬克思主義,促使他們的世界觀發生了根本轉變,並且逐漸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的先進戰士。他們在以居住地或工作地為據點,在家鄉人之間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同時組織進步社團回鄉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1921年7月16日,武漢利群書社以惲代英、林育南為首的20多名成員在黃岡縣白羊山浚新小學集會,商議建立革命團體“共存社”,公開宣佈擁護馬克思主義,主張用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手段改造社會,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中共“一大”召開後,黃岡籍的共存社成員林育南、林育英(張浩)、盧斌(陸沉)、盧春山等在1922年相繼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黃岡籍黨員是湖北地區黨組織的發起人和奠基者,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始成員。1919年8 月,董必武、陳潭秋等在武昌開辦私立武漢中學,通過這個陣地向工農子弟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開展革命活動。一年之後,在武昌撫院街97號董必武和張國恩開辦的律師事務所,正式成立了武漢共產黨組織。出席會議的7 名成員是湖北省最早的共產黨員,他們之中有5人是黃岡籍,即董必武、陳潭秋、張國恩、包惠僧、趙子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董必武、陳潭秋作為武漢共產黨組織的代表出席,包惠僧作為廣州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的代表出席。因而在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有3名是黃岡籍。

黃岡是早期中國共產黨組織創建和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1922年2月,擔任中共武漢區執行委員會負責人之一的陳潭秋,在寒假期間回到家鄉黃岡縣陳策樓村,先後介紹了陳策樓聚星學校和楊鷹嶺青黎學校教書的共存社成員蕭人鵠、胡亮寅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成立中共陳策樓小組,蕭人鵠任負責人。這是鄂東第一個地方黨組織。1923年底,在武漢中學學習的黃安籍進步學生在學校建立了黨組織,其中部分成員於1924年初回黃安著手開始建黨。是年8月,中共黃梅小組成立,李子芬任組長。其後,黃岡地區黨的組織不斷髮展,黨員人數不斷增加,成為湖北早期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地區之一。據文獻資料記載,至1927年5月,黃岡、黃梅、黃安、麻城、羅田、蘄水、蘄春7縣共有黨員1356人。黃岡為早期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黃岡在中國革命史上影響深遠

在近三十年的新民民主主義革命鬥爭中,黃岡始終紅旗不倒、火種不滅,這在全國來說,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少有的。

黃岡是鄂東農民運動重要活動區域之一。大革命時期,在黃岡早期共產黨員和革命社團的組織和領導下,各地的農民運動蓬勃興起,如火如荼。平民教育社、平民夜校、平民俱樂部和農民進德會應運而生。1927年,時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的毛澤東主持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後,為鄂東培養了大批農運領導人。他們回到家鄉舉辦農運骨幹培訓班,指導建立縣區鄉農民協會,對在農村代表封建統治制度的地主豪紳展開了猛烈的鬥爭。據《中共湖北省委1927年11月關於湖北農民運動的報告》稱,至1927年6月,黃岡有6縣成立了農協,共有會員53.7萬人,佔當時湖北全省農協會員的19%。其中僅黃岡一縣有會員24萬人,是全省最大的農民協會。土地革命時期,黃岡的黨組織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廣泛發動群眾,舉行秋收暴動。黃(安)麻(城)地區廣大工農群眾以祠堂、廟宇為集合點,打刀造槍,紛紛揭竿而起。繼“九月暴動”之後,中共黃麻特委和鄂東革命委員會發起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黃麻起義”,成為與“秋收起義”齊名的中國三大革命武裝暴動之一。在“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鄂東處處燃起了農民暴動,整個黃岡和大半個廣濟變成了“赤色恐怖”。回龍山、楊鷹嶺等地爆發的近萬人農民暴動,大滅了反動勢力的威風,鼓舞了革命群眾的志氣,也宣告鄂東革命已初步完成了由大革命失敗的低潮向土地革命的高潮轉變的歷史過程。

黃岡是鄂豫皖邊區的第一個工農民主政權建立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初創地區和重要組成部分。黃麻起義勝利後,中共黃麻特委決定成立黃縣農民政府,並頒佈了以“實行土地革命、建立工農政權”為主要內容的《黃安縣農民政府施政綱領》,曹學楷任縣政府主席。這是鄂豫皖邊區建立的第一個工農民主政權。1928年5月,中共黃麻特委和第七軍領導人在黃安清水塘召開會議,決定“在恢復老區工作的同時,開闢柴山保地區的工作”。經過幾個月的艱苦鬥爭,中共黃麻特委的第七軍終於建立了以柴山保為中心,北到摩雲山。南抵紫雲寨,西至天台山,東連光宇山,方圓數十里的鄂豫邊界地區第一塊紅色區域。柴山保地區的成功開闢,是“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在鄂豫皖邊界地區的最早反映,特別是為創建僅次於江西中央蘇區的第二大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在向“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上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黃岡蘇區的革命文化具有傳奇色彩。黃岡是鄂豫皖蘇區的策源地和重要構成部分。在火熱的革命戰爭年代,根據地的革命群眾和部隊戰士始終充滿著高昂的鬥志和革命激情,從黃麻起義時的《黃安謠》,到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軍歌》、《苦農友》、《四季歌》,這些歌謠“已普遍於蘇維埃區域的田野,隨時皆可聽到”。而一首由黃安七里坪小學教員創作、帶有濃郁地方韻味的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不僅從黃安傳唱到鄂東各縣乃至整個鄂豫皖蘇區,更由紅二十五軍北上抗日傳遍了全中國,並且流傳至今。

黃岡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從土地革命到解放戰爭,在黃岡這塊土地上,上演了一場場刀光火影、槍炮轟鳴的革命戰爭,有近四十萬兒女犧牲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已經光榮地載入了中國革命戰爭歷史史冊。

黃岡是鄂豫皖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前期抗敵的主戰場。1929年5月間,黨中央調派徐向前到鄂東北並擔任紅三十一師副師長,負責全師的軍事指揮工作。6月,蔣介石即對鄂東北、鄂東南革命根據地連續發動了“羅李”、“鄂豫”、“徐夏”會剿。中共鄂豫皖特委和軍委成立後,新組建的紅四方面軍在曾中生的指揮下,運用飄忽戰術,主動出擊,取得了雙橋鎮戰鬥的勝利,全殲敵三十四師,斃敵千餘人,俘敵師長嶽維峻以下5000餘人,繳槍6000支,成為鄂豫皖紅軍首次大捷。紅四方面軍在黃安七里坪成立後,由總指揮徐向前親率紅四軍主力八個團,打響了黃安戰役。紅軍首次使用飛機作戰,給敵以巨大威脅。黃安戰役歷時43天,總計殲敵15000人,繳槍7000支、迫擊炮10餘門、電臺1部。為紀念黃安戰役的重大勝利,1932年1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決定將黃安縣改為紅安縣。

黃岡籍兵源為主體的紅二十五軍率先北上抗日,為迎接中央紅軍作出了重大貢獻。紅四方面軍主力西移後,鄂豫皖省委在紅安檀樹崗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重建紅二十五軍,堅持和保衛根據地的鬥爭。1934年11月,中共中央特派員程子華到達鄂豫皖蘇區,傳達中共中央和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指示,決定鄂豫皖省委率領紅二十五軍向平漢以西實行戰略轉移。11月中旬,紅二十五軍開始長征,北上抗日,成為長征先鋒。毛澤東高度評價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是對革命有大功的人。

黃岡是鄂東敵後抗日根據地。“七七事變”後,鄂東的政治形勢相應地發生了變化,抗日救亡運動波瀾壯闊,風起雲湧。英山被譽為第五戰區抗日模範縣,黃梅、羅田、黃岡、黃安等地相繼成立了“抗日遊擊隊動員(後援)委員會”、“青年抗日救國團”等抗日活動組織,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鬥爭。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南方八省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主要活動在大別山的紅二十八軍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高敬亭任司令員,林維先任參謀長,肖望東、戴季英任政治部主任。鄂東各地黨組織抓緊籌建抗日人民武裝,並根據中共鄂豫皖區委的指示,成立了軍政委員會,由方毅任書記,劉西堯任副書記。1938年11月,鄂東抗日遊擊挺進隊(獨立五大隊)在地方黨組織的配合下,首先襲擊了淋山河日寇據點,打響了鄂東敵後抗日第一槍。1939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派李先念率領新四軍獨立遊擊大隊(新五師)挺進敵後,統一領導、指揮鄂豫邊的抗日鬥爭。1939年2月,鄂豫皖區黨委成立後,由張體學、丁宇宸、文祥領導的鄂東抗日遊擊挺進隊改編為新四軍獨立五大隊。新四軍第4支隊留守處警衛排、梅店自衛隊等合編為新四軍第6支隊,由羅厚福任大隊長、熊作芳任政委。在黃梅太白湖成立新四軍江北遊擊第8大隊,鄒一清任隊長、林桂棲任政委。從1941年5月至11月,鄂東根據地軍民團結奮戰,先後三次粉碎了日偽對陂安南根據地的“蠶食”和重點“掃蕩”。鄂東抗日民主根據地和抗日遊擊區的開創、發展和堅持,既抗擊、牽制了數十個日偽據點的日偽軍,從東北對武漢實施戰略包圍,威脅、襲擾武漢日軍至偽首都南京的長江航道,又為五師部隊提供了可靠的後勤補給基地和廣闊的戰鬥迴旋空間。成為向東溝通新四軍五師、七師聯繫和向鄂南發展的基地和橋頭堡,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全民族的偉大抗日戰爭中,佔有光榮的一席。

黃岡是中原突圍部隊鄂東獨二旅的主要游擊區。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撕掉了假和談、真備戰的面紗,調動30個旅的兵力,悍然以宣化店為目標,向由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王首道、王樹聲等領導的中原軍區及解放區大舉圍攻,公開挑起了全面內戰,並由此揭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奉命掩護主力突圍的鄂東獨二旅在完成任務後於6月29日晚分三路向東突圍,至安徽嶽西冶溪河會師,隨後根據中央指示留在大別山堅持游擊戰爭。在極端嚴重的白色恐怖面前,鄂東獨二旅轉戰大別山區,牽制十倍於已的強敵達半年之久。獨二旅也遭受重創,六支隊政委黃世德、原鄂東行署主任賀健華、鄂皖邊戰地醫院院長袁立山等先後犧牲。

黃岡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要地。1947年8月末,劉鄧大軍第一、二、三、六縱隊十二萬兵力進入大別山區,第六縱隊直出鄂東,在半月內橫掃鄂東各縣。10下旬,劉伯承、鄧小平親自指揮在蘄春、廣濟交界處的高山鋪戰役,一舉殲滅敵第四十師及第五十二師八十二旅,共擊斃、擊傷、俘敵12600餘人,繳獲其全部裝備和大批軍用物資,並擊落敵機一架,粉碎了敵人“ 殲圍攻”的惡毒計劃,取消了解放戰爭的戰略勝利。

黃岡在中國軍事史上書就輝煌篇章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同時期的階段,黃岡這塊土地上先後創建、組編了數支工農武裝和革命軍隊,誕生和造就了一批軍事將領及黨和國家領導人。這不僅在全國少有,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黃岡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的重要創建地之一。黃麻起義勝利後,黃麻特委將參加暴動的黃麻兩縣農民武裝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黃安自衛軍為第一路,麻城自衛軍為第二路,全軍共300餘人。潘忠汝任總指揮兼第一路司令,吳光浩、劉光烈任副總指揮;吳光浩兼任第二路司令,戴克敏任鄂東軍黨代表兼第一路黨代表,劉文蔚任第二路黨代表,汪奠川任鄂東軍參謀長。鄂東軍是鄂豫皖邊區第一支由黨領導的革命軍隊,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的最初來源和骨幹力量。1928年1月,黃岡回龍山、楊鷹嶺等地暴動勝利,根據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暴動隊伍組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六軍,軍長王定周、副軍長許士林,黨代表羅四維。其時鄂東軍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軍長吳光浩、黨代表戴克敏、參謀長汪奠川。另據史載,此間為了更好地發動群眾,聚積革命力量,曹學楷、徐朋人等組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八軍,由徐朋人指揮。1928年3月初,第七軍與第八軍會合統稱第七軍。

黃岡是中國工農紅軍的策源地。1927年11月18日,黃安縣農民政府成立,老百姓為之興高采烈,揚眉吐氣,在縣農民政府門前掛起了繡有鐮刀、斧頭的紅旗。當地著名書法家吳蘭階興興致勃勃,揮毫疾書一幅對聯:“痛恨綠林,假稱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試看碧雲紫氣,蒼蒼濟濟擁紅軍”。這幅對聯貼在縣衙大門兩旁,表示顏色的十個詞巧妙地鑲嵌在對聯裡,唯獨用紅色象徵革命部隊自衛軍。從此,便出現了“紅軍”的稱號。這年的12月11日,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部隊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幟。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部隊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成立了當時最強大的一支工農武裝——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八軍。5月25日,中央發佈第五十一號通告,明確規定“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接著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奉命改稱紅軍。7月,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亦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1師,吳光浩任軍長兼師長、戴克敏任黨代表、曹學楷任參謀長。1930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許繼慎、政委曹大駿、副軍長徐向前、政治部主任熊受喧。紅三十一師、紅三十二師、紅三十三師依次改為紅一軍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1930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命令,紅八軍第四、五縱隊在黃梅考田合併成立紅十五軍,軍長蔡申熙、政委陳奇、政治部主任周吉可。1931年1月,紅一軍和紅十五軍在麻城福田河會師,合編為紅四軍,軍長鄺繼勳、政委餘篤三、參謀長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駿,曾中生任鄂豫皖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1931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四方面軍在黃安七里坪成立,下轄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總兵力約3萬人,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劉士奇任政治部主任。1932年11月,紅二十五軍在黃安檀樹崗重建,吳煥先任軍長、王平章任政委。1933年10月,紅74師和紅82師合編為紅二十八軍,徐海東任軍長、郭述申任政委。1934年11月,鄂豫皖省委決定重建紅二十八軍,高敬亭任政委。

黃岡是將軍的搖籃。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岡人民不屈不撓,頑強拚搏,創造了許多歷史功績,也培育了一大批革命骨幹,造就了二百多位功勳卓著、彪炳千秋的共和國將帥。僅紅安縣就有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共和國主席,有2人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有4人任過國務院副總理,有10人任過國家正副部長,有12人任過大軍區司令員或政委,有17人任過大軍區副司令員或副政委、顧問,這有24位兵團職幹部、130多位省軍級幹部,其中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的有6人、中將11人、少將45人。一縣之內有如此之多的高級將領在國內外實為罕見,以至西方軍人將紅安譽為“將軍的故鄉”。麻城 乘馬崗鄉有2萬多人參加了長征,鍛造了32位將軍。其中,大將1人、上將3人、中將7人、少將21人。一個鄉鎮走出了32位紅色將軍,其人數之多,軍銜之高,出生地之集中,全國絕無僅有,成為名副其實的“將軍之鄉”。

在黃岡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不僅誕生了三位軍事家李先念、王樹聲、林彪,這有鄧小平、葉劍英、劉伯承、彭德懷、王震、徐海東、陳賡、黃克誠、許繼慎、曾中生、蔡申熙等十多位著名軍事家在鄂東戰鬥生活過,他們的歷史功績已經鐫刻在中國革命歷史的豐碑上,他們的戰鬥經歷已成為老區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同樣是老區人民永久的紀念和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