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曾經在一本書裡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旅行的地方越多,食物就越相似。本來我並不能很深刻的理解這句話,但自從我遊蕩了幾個國家之後,便發現了這句話確為真理:好幾個國家的日常飲食中,竟然都有類似代表中國食物的餃子,雖然在做法上存在著細微差別,但卻都是無一例外的美味。

塔什干體驗遊牧風格的餃子

中亞的第一站,我來到了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它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東北部,是中亞地區第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曾經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業樞紐之一。無論是早年還是現代,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都相當重要,是東西方交匯不可或缺的一處。

想找找廉價旅館的時候,卻發現這座主要為生意服務的城市,價格都不便宜,動不動就要個80-200美元,要不就是價格為15美元的多人混合宿舍。“晚上睡不好,早上玩不好”的想法正讓我左右為難之際,就聽到了手機消息的提示音,之前發送的“沙發請求”有了回覆,大叔Bahadur邀請我去他家“衝浪”,並承諾單人間、獨立衛浴,包三餐,但是需要付費,一天價格為10美元。

在心裡一衡量性價比,果斷揹著大包,跳上公車,朝著Bahadur家的方向前進。大叔的家位於塔什干南邊的一座衛星城中。等我下了公車,Bahadur已經在路邊等我了。到達他家之後,映入眼簾的就是鋪著厚厚地毯的客廳。

要知道,烏茲別克人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主體民族,追溯到以前,很多家庭都曾經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進入現代,越來越多的人放棄曾經居住的蒙古包,湧進城市定居於舒適的現代生活,但是屋裡的裝修、裝飾仍舊保留著遊牧民族的習慣。

剛坐在地毯上沒一會兒,Bahadur的妻子熱情地端來了熱茶。在烏茲別克斯坦,大家都喝加了牛奶和糖的甜茶。在本地還有一句這樣的至理名言:如果你不喝茶,你的力量從哪裡來?

剛喝完茶,也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我摸了摸飢腸轆轆的肚子,還沒等我問,Bahadu的妻子又像變魔術一樣端出來熱氣騰騰的午餐,我定睛一看,才發現這道麵食和我們中國傳統食物餃子神似,但是從形狀來說,又好像是餛飩的“近親”。

我大吃一驚:“你們竟然也吃餃子?”

Bahadur大叔想必已經經歷了好幾次這樣的“質疑”,已經見怪不怪了,他的妻子雖然不能說英語,但也抿著嘴笑了起來。

事實上,很多國家都會有類似餃子這樣的包餡食物。“其實,凡是小麥種植的地區或民族,都出產這種食物。最初,製作餃子其實就是為了打掃剩菜,於是各個地區的人們就不約而同的發明出了這種把所有食材都混合在一起,再加熱的食物。

其實不止是我,早在13世紀,就連中亞大名鼎鼎的民俗學者Mullah Nasreddin也鬧過於關於餃子的笑話。一天他騎著毛驢旅行,途徑朋友家,和朋友共進午餐的時候,就有餃子這道菜,他吃完後讚不絕口。隨後看到廚師把餃子用繩子掛在了樹上。Mullah天真的以為這些餃子是從樹上長出來的。於是給朋友要了一支樹杈,每天不忘按時澆水,但可惜最後也沒有長出餃子。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名為Manti的餃子

而在烏茲別克斯坦,大家最常吃的就是我面前這道名為“Manti”的餃子。它起源於烏茲別克斯坦,隨後風靡了全中亞甚至波及到了外高加索地區,甚至在土耳其也能覓得它的蹤影。

Manti的餡料主要由羊肉或馬肉或犛牛肉、蔥頭、黑胡椒等調料組成。餃子的形狀一般為三角形,個頭都比較大。包好後,用蒸屜蒸熟,最後再淋上些許酸奶和辣椒油。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吃的時候,一定用雙手拿著吃,送至嘴邊,先咬破一點麵皮,把湯汁從餡料裡吸出來後,再把剩餘部分吃掉,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吃相不僅優雅還不會弄髒下巴或者衣服。味道也是極好:蔥頭雖然已經融化,但是味道卻被保留了下來,同時又中和了羊肉的腥羶,再混上醬料,真是管飽又不油膩。

吃一口Varenyky回到快樂童年

既然已經人在中亞,那麼幹脆回家的路上順便去俄羅斯一遊。定好計劃後,我就飛向了聖彼得堡。

從聖彼得堡,我坐著火車企圖走完漫長的西伯利亞鐵路線。位於東南部的伊爾庫斯克當然是我停留的一站,畢竟大名鼎鼎的貝加爾湖就在這座城市的不遠處。

在這裡,沙發主人Andrey接待了我。我們在火車站見面後,他一把背起我的大包。Andrey和另外兩名室友合租在市區一套兩室一廳的公寓裡。在前往他家的路上,我倆開啟了“破冰之旅”,互相詢問著彼此的生活經歷。他,今年24歲,是本地一家公司的職員,無比熱愛滑板這項運動;我,計劃搭車、坐船,來個艾爾洪島三日遊。

到達Andrey合租的公寓後,我們先去樓下的半地下酒吧“打”了幾瓶啤酒。如今在俄羅斯,很多年輕人摒棄了烈酒伏特加,開始喝啤酒甚至一些精釀啤酒,發現商機的本地人就紛紛在居民樓的地下室租下一塊地方,擺上幾張桌子和長條凳,再加個吧檯,一個簡易的小酒吧就建好了。人們可以下班後順道喝上一杯再回家,也可以用自己的容器“打”了啤酒帶回家喝。

沁著麥芽香的金黃色液體快速注滿了Andrey帶來的三個礦泉水瓶,我則對著角落裡的冰櫃探頭探腦。面片的包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半信半疑的問Andrey:“你們俄羅斯不會也吃餃子吧?”

Andrey好像想起了什麼,說道:“當然了,而且‘餃子’這個詞在俄語裡是‘麵包的耳朵’的意思。不過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很久沒吃Varenyky了。今天晚上我們就吃Varenyky吧。”

不知道什麼是Varenyky的我,迷茫的打開了冰櫃,拿著一袋還結著冰霜的面片跟著Andrey回到了家。

到家後,Andrey馬上在廚房忙活了起來,邊準備食材邊給我普及了Varenyky的歷史。

說到俄羅斯餃子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的餃子。從史料記載來看,最早關於餃子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中國南北朝時期;但是從具體的實物看來,1972 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的一個唐代墓穴中,出土了一些完整的餃子,形狀為半月形,與今天的餃子形狀類似。這是目前出土最早的餃子實物,時間大概為7世紀。在13世紀的時候,隨著蒙古帝國的日漸興盛,餃子逐漸傳入俄羅斯及歐洲各國,於是這道食物就這樣流傳至今。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Varenyky

而“Varenyky”這個詞,它是從俄語動詞“煮”引申出來的。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烏克蘭,Varenyky都非常普及,據說出生在南烏拉爾地區的俄羅斯已故前總統葉利欽,生前就十分酷愛這種餃子。甚至當克林頓訪俄的時候,品嚐過後也讚不絕口:“從今以後,它就是我的日常食物了。”

而俄羅斯人民真心熱愛餃子可是落實在行動中的:早在十九世紀20年代,一名商人就修建了“餃子博物館”,它位於烏拉爾山南部車里雅賓斯克大約100公里處的一座小城內,那裡曾被認為是出產俄式餃子的中心地帶。博物館的館長表示,建造這個博物館的初衷就是想讓大家瞭解傳統的餃子長什麼樣。現在除了一些老人還會包餃子外,年輕人都是直接去超市購買速凍水餃了。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製作過程

正說著,Andrey已經把需要的食材放在了桌子上,我才注意到原來Varenyky不是傳統意義的鹹味餃子,而是由手工奶酪、蛋黃、食鹽、果醬和新鮮水果組成的甜味餃子。

Andrey先拿起一個面片,用小勺把混合了蛋黃、奶酪、食鹽、果醬的餡料填到面片中間,兩邊再對齊封好,呈半月形的Varenyky就做好了,看著很像意大利的Ravioli。但俄羅斯人吃的時候會加入大量的黃油和酸奶油,注重賣相的還會再點綴上一些櫻桃或者草莓。

Andrey把這些看似軟塌塌的Varenyky放進烤箱烤制,20分鐘後就可以吃了:先蘸上少許酸奶油,再一口放進嘴裡,外皮柔軟,內裡絲滑。

Andrey邊吃邊說:“當年我們全家圍坐在桌邊,分享一盤餃子。爸媽總說不餓,我就信以為真的把餃子一掃而光。現在生活富裕了很多 ,但每次吃Varenyky的時候,總讓我有一種回到童年的幸福感!”

在以色列品嚐猶太版“雞湯餛飩”

耶路撒冷是我以色列之旅的最後一站,我正在一人躺在單人間床上望著天花板發呆,無聊之際收到了Maya的消息,她是我一個美國朋友的大學校友,也在北京住過一段時間,知道我正在以色列旅行,這位朋友就為我倆搭線,讓我們有機會在異鄉見面。

原來今天是以色列一年一度的普林節,她熱情的邀請我去她家和她還有其他猶太朋友共進晚餐。我能趕上普林節,不得不說非常幸運,該節日是為了紀念猶太人王后以斯帖挫敗了波斯宰相哈曼企圖斬殺全境猶太人的陰謀而設立的,這一天全體猶太人會用載歌載舞的狂歡形式來慶祝,同時它也是全年唯一允許正統猶太人喝醉的節日。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普林節,以色列版的狂歡節

想到能喝酒吃肉自然比無聊的呆在旅館要好一百倍,待Maya發來地址後,我就背起揹包出了門。只見街道上已經陷入歡樂的海洋,年輕人穿戴著誇張的服飾,臉上戴著面具,隨著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還有的拿出了紅酒和食物,就地大吃大喝起來。

在人群中找到Maya後,她就帶著我前往她家。到達公寓後,發現豐盛的晚餐已經擺在桌上了。待大家一一入座後,就此拉開了大餐的序幕:麵包、紅酒、沙拉、烤肉、鷹嘴豆泥、酸菜……我邊吃邊恨食物太多而胃口太小。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雞湯版”Kreplach

就在晚餐接近尾聲的時候,Maya從廚房裡端出了五個小碗,還沒等我問這又是什麼的時候,她用中文和我說道:“來嚐嚐猶太版的餛飩吧。”我定睛一看,確實和我們中國的餛飩極其相似,只不過外觀呈三角形,個頭兒也大了很多,吃的時候要配加了芹菜、胡蘿蔔、歐芹、蒔蘿的微滾雞肉清湯,要的就是突出它的輕盈和鮮美。

根據史料記載,這道名為“Kreplach”的餃子最早源於中世紀,它的原型是一種油炸填餡食物,隨後受到歐洲和亞洲餃子文化的影響,逐漸在猶太人中流行了起來,隨後便演變成了當今的樣子。

Kreplach雖然日常也會食用,但卻是猶太人特殊節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比如贖罪日(新年過後的第十天,是猶太人一年中最莊嚴、最神聖的日子,是向上帝懺悔並請求寬恕一年犯下的罪行)、猶太新年和普林節,可見其在猶太人飲食中的地位之重。

他鄉遇故知,不同國家的美味——餃子

“煎餃”的形式

Maya還熱心的告訴我,Kreplach除了做成“餛飩”配雞湯食用外,也可以煎炸而成,作為聚會或者正餐前的開胃小食,但是卻要把內裡換成牛肉餡,為的就是追求厚重、油膩的口感;同時也可以在裡面塞上芝士或者水果,作為飯後甜品食用。

想到我還吃過的意大利的Tortellini和Ravioli:不禁想到雖然這些“餃子”雖然從形狀到味道甚至吃法上都有著細微的差異,但是各國人民的智慧卻是相通的:堅韌、不屈,即使生活再苦也要心存期待,樂觀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