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豆瓣评分8.8分的日本电影《步履不停》,是日本当代电影大师枝裕和的经典佳作,他曾被赞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作品风格朴实,擅长以写实性手法,温柔且残忍地道出关于“家”的人生命题。

导演兼作家枝裕和说:“因为我想要写一个什么都没发生的故事。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但却很有趣的故事。因为大家人生中并不会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却很有趣,不是吗?”

《步履不停》就是这样平凡但不简单的作品,像一部慢生活纪录片,将横山一家人琐碎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在那些生活小事的细枝末节中,枝裕和展现了超强的情感把控力,将读者带入了横山一家人的故事里,沉浸在每一个角色中。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本文将从人物矛盾冲突、故事情节、关于“家”的人生命题三方面,解读《步履不停》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反省与思考。

一、三重矛盾交织,写实性的拍摄手法记录了日式家庭的悲欢离合。

1.父子矛盾: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父亲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夏末,横生一家中在长子纯平的忌日相聚一起,良多带着新婚的妻子和继子赶回,度过了一段短暂的时光,却没想到这竟然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家庭团聚······

良多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医生,但仍挂念着诊所的事务,在父亲的眼中,医生是一个既成功又有价值的职业,然而偏执叛逆的次子良多却没有成为医生,选择成为一名绘画修复师。在优秀医生哥哥纯平的对比下,他就是一个一事无成、胸无大志的人,连娶的妻子都不让父母称心如意。

父子之间在一次次人生选择上产生分歧,隔阂积累成一道很难横跨的鸿沟。良多也曾崇拜过穿白大褂的父亲,崇拜他在深夜接到病人电话后出诊的敬业。当父亲期待的眼光直接越过意志薄弱的良多看向优秀的哥哥时,良多对父亲职业的憧憬破灭后,渐渐将失望变质成了厌恶。

当听到姐姐读良多梦想成为医生的作文时,他生气地夺过那篇作文并揉成一团,小时候“想当医生”的自己,成了他最想抹掉的过去。良多已没有成为医生的可能,但父亲还情不自禁地期待过,甚至将期待放到良多的继子身上。这是超负荷的爱,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让人喘不过气。

年过四十的良多,在夜深人静时用胶布粘贴好那份作文时,那一瞬间他捕捉到了负面情绪带来的后遗症,这也伴随了他的一生。来自父母给予的超负荷的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慢半拍的良多在抚平那张皱巴巴的作文时,是否想过假如没有优秀的哥哥,父亲的偏袒,或许自己想成为医生的梦想就能实现。

正如作者伍绮诗在《无声告白》的书中写道:“与你交谈的人,更关心他们自己、他们的期望和问题,而不是你和你的问题。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与强势专制的父亲抗衡中,良多找到了自己擅长的美术专业,虽然一路走来磕磕绊绊,过的甚至很辛苦,但是明白自己喜欢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自己也是一种幸福。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良多后知后觉的醒悟告诉我们,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要总是陷入自卑,更不要与别人做比较,试着多理解真实的自己,试着寻找自己喜欢并想要成为的模样。

2.母子矛盾:等到明白时,却已经来不及陪她变老。

母亲在横山一家中处于特殊又重要的地位,她肩负起照顾整个家庭的责任,常常是围绕着厨房打转,削萝卜,捣土豆泥,炸玉米。横山家的房子虽然是父亲努力建造的,但孩子们却常说这是外婆的房子,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外婆才是横山家族真正核心所在。

作为母亲的敏子,她操劳着大大小小的家务事,会细心到在浴室,摆放好良多一家三口的牙刷和毛巾,会花一百八十美金定制高级寿司招待儿女们,会在冰箱里备足了孩子们喜欢的冷饮零食。

她无法接受良多没按自己的期待长大,虽然不认同良多的婚姻,但她却仍然操心着儿子的婚姻,会提醒儿子有了孩子的羁绊才不会轻易离婚,会送给儿媳连女儿都不舍得送的昂贵和服。

良多还曾在睡梦中被母亲撬开嘴巴而吓醒,母亲只是想看看他有没有长蛀牙,就算生病有了痴呆的症状,还是会像以前一字不漏地叮嘱他要去看牙医。

当良多渐渐明白母亲的好时,母亲却已经衰老倒下了,没能满足她坐上汽车的愿望,没能陪她去看一场电影,没能告诉她相扑运动员的名字。他总是慢一拍,等到明白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挽救,再也听到不到来自母亲关爱的唠叨。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工作和生活占据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常常忽略了最爱我们的父母,适当抽出时间多陪陪父母,告诉他们,你对他们的爱和牵挂,才不会到了以后因“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

3.父母矛盾:“相敬如宾”背后是来自母亲的隐忍和伤痛。

独居乡间的横山老夫妇,犹如日本无数家庭的缩影。恭平已经退休多时,但似乎没有停下忙碌,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又或者独自散步。

妻子敏子之于他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敏子作为家庭主妇,为横山家族操劳了一辈子,却仍然被恭平嫌弃她不懂优雅只会做粗活。在餐桌上吃饭时,恭平讲到了带敏子去看音乐会睡着的事,他当着孙子的面讽刺她,完全不给予妻子最基本的尊重。

恭平的直接攻击,让敏子不动声色中使出了杀手锏,她表面顺从,实则用一种更隐密的方式,给了丈夫沉重一击,拿出了一张六十年代流行《BLUE LIGHT 横滨》唱片,让儿子良多在老旧的唱片机里播放出来。

这歌的背后隐藏着恭平的婚姻背叛,敏子总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听着歌,直到当着孩子们的面播放出了这首秘密之歌。恭平听到这首歌时感到惊讶,他时隔多年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敏子什么都知道。

横山老夫妻的隔阂,不仅仅是因为恭平的出轨,还因为逝去的长子在最需要医生父亲时,恭平却在诊治食物中毒的病人。敏子一直没有走出丧子之痛,对恭平的怨恨也越来越重,夫妻的关系既疏离又伴有冲突。

相敬如宾,亦如相敬如“冰”,恭平的冷漠傲慢,不善沟通,让这段婚姻更是雪上加霜,敏子在一次次失望中绝望。

看到恭平和敏子的婚姻,让我想到了钱钟书与杨绛的婚姻。杨绛是钱钟书的妻子,情人,朋友,是能让一介文弱书生打架只为保护她,杨绛也懂得包容并接纳不完美的他,才德兼备让她能成为钱钟书心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后成就了他们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婚姻佳话。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最好的婚姻,怕的不是吵架,而是流于形式的忽视,两个人要势均力敌,更是互为补充。除了做家务围着丈夫孩子转之外,女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去做瑜伽,做烹饪,听音乐养花,也会把平凡的日子点缀的多姿多彩。

二、以横山长子纯平忌日为故事起点,展开了不同家庭成员的人生脉络走向。

1.父亲:失去优秀继承人,只能接受次子的人生

作为父亲,长子纯平之死,无疑是让横山诊所陷入了关门大吉的困境,他曾再度将期待的目光转向了次子良多,可在时间的洪流中,人们早已经丧失了选择权,年纪过大的良多绝无成为医生的可能。虽然退休很久,父亲仍然固执于“医生”这个称呼,职业带给他了神圣的使命感,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他依然坚守在医生的岗位上。

正是因为恭平对子承父业这一世俗观念的执拗,当良多达不到他的期待时,他只好远走他乡。

随着时间的消逝,他明亮的眼睛不知何时变得浑浊不堪,双鬓渐渐攀爬上了点点银白,最后的期待就只剩下孩子们安好即可。最后海边祖孙三代一起散步,笨拙的恭平才真正开始接受良多的人生,良多的妻子,良多的孩子,而不是再次将良多捆绑在天秤上比较。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2.母亲:实施自己的“报仇”,对长子逝去的追忆

对于长子的去世,敏子一直耿耿于怀那天为什么没有开口让纯平不去海边,丧子之痛无法纾解,唯有将痛苦建立到别人身上。她亲手抚养长大的优秀孩子,却为救一个人生一败涂地的人丧命,因此敏子每年都会邀请被救起的少年,让他年复一年到家中祭拜,让他至始至终都不能忘记他活着的背后承载了横山一家人多大的伤痛。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敏子在孩子的眼中是慈祥和蔼的,但当她面对那个少年时,情不自禁地完全暴露了内心的阴暗面,只要她还活着,她就不能让他忘记。这样的“报仇”看似残忍,却是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悲痛,这种无穷无尽的痛苦追忆,将延续至生命的尽头,此生都无法释怀。

3.良多:在成长过程中,理解了来自于父母的遗憾

成家立业后的良多,拥有了可爱的女儿时,他才渐渐体会到父母的立场,慢半拍地理解了父母的丧子之痛。

哥哥纯平去世时,父亲承受着失去继承人的打击,后继无人的痛苦一直延续到了父亲生命的最后。原来父亲的一生里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对良多的忽视,只能偷偷弥补在良多继子身上,那来自于父辈的温柔······

在《海街日记》中,开场便是主人公父亲的葬礼,肃穆沉重的葬礼结束后,大女儿嘟囔了一句“爸爸人很温柔,但很没有”,但在影片最后她又说了一句“爸爸虽然很没用,但人很温柔”。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正如这两句台词所说,母亲的遗憾是纯平去世,是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悲哀,而良多的遗憾是直到他真的明白被父母爱着的时候,人生已经往后翻了好几页,再也无法回头挽救什么。因为,那时,他已经失去了父母。

4.姐姐:努力经营幸福小家庭

姐姐千奈美应该是横山家族成员里最低存在感的人,看似性格乐观开朗,但在成长中也遭遇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在横山家族所有给子女的资源都要优先给男孩们。她看似天真活泼,但随着年纪的增长,结婚嫁人后却精于算计,总是在讨好母亲,想要说服母亲同意改建横山家的老房子。

《步履不停》:若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困局,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千奈美没有母亲的贤惠干练,说话有时很幼稚,时常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但却是努力为自己的小家庭谋划最大的利益。被家庭的忽视,反倒成为一种自由,让她明白了人生总是要一个人拼搏出来,虽然早早结婚生子,但丈夫温柔幽默,孩子们健康可爱,也算是种幸福。

三、面对家庭的爱恨纠葛时,如何才能步履前行。

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便是再亲密无间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独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和争吵,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良好的沟通更尤为重要。

如何能和每个家人和谐相处,则是经营好一个家的重要命题。

在《家为何会伤人》里,武志红老师曾说:“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就像良多一样,历经沧桑,被岁月洗礼后,才慢慢反思他错过了些什么,错过了在父母丧子承受最大痛苦时,没能理解并陪伴左右,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安慰。

只是人生步履不停,我们还要一路前行。

人重要的不是年龄,而是经历。在成长过程中,请接受现在的自己,并同时也不断完善现在的自己。如果还是觉得人生很艰难,请默默告诉自己“没关系,一切都会过去的”,瞬间就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勇气。学会尊重家人,理解家人,则会创造更多和睦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