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毒舌女青年系【头条口碑团】特约作者,影视综深度解读,认准口碑团!


《小丑》主演华金·菲尼克斯在第92届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

豆瓣评分8分,它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像极了我们每个人。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这部片子里无论是拍摄角度,色彩搭配,背景,配乐,都非常冷,也非常的细腻,非常艺术又有层次的展现了小丑的进化史。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凤凰叔”杰昆为了小丑暴瘦四十斤,形容枯槁的他在全片中用那种病态的、怪异的、自我挣扎的神情、动作和嗓音来诠释这个长期被误解和歧视并且患有精神障碍的边缘人形象。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在影片中,他有三个标志性动作,如同痛哭的大笑;接近癫狂的舞步;自我分裂地把自己的嘴角拉到最大露出狰狞的笑容。

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他就是病人,他是小丑。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哥谭

“小丑”亚瑟·弗莱克和母亲生活在哥谭市。

街道上,肮脏的下水道,充斥着死老鼠的臭味,到处是垃圾,还有穷人、老人和一无所有的人。

流浪的人睡在地铁的栅栏上,流浪狗走在街上。

二人需要靠社会福利组织帮助才能够维持生活。

他有一种精神疾病,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

不分场合,不论时间,他会突然开始放声大笑,不受自身控制。

亚瑟所有不受控的大笑,引来的不是白眼侧目就是辱骂殴打。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这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要表现得像正常人,而不能完全释放自己精神疾病的自由。

就如同他在日记中写道的那样:“即使你罹患精神病,大家最希望的是你装没病。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他虽然有怪病,从小母亲就昵称他“快乐”。

他也立志自己能为世界带来欢乐,所以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带来欢笑的脱口秀喜剧演员。

但是,这个城市,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像他这种卑微的人物,只能成为众人的笑柄。

他在看医生的时候,说:

是我想得太多,还是这个世界太疯狂……我只是不想一直这么难过。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被同事排挤、被老板解雇、被恶意地霸凌。

来自现实世界的无穷压迫,无处不在的阶级分割,让他从乐观,到失望,到绝望。

在这样的世界里,亚瑟·弗莱克成为“小丑”,似乎是早晚的事。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镜子

镜子是电影中常用的一个意向。

镜子能够反射真实,也能扭曲性格。

许多细腻的心理分析镜头都要依托镜子来完成,镜子内外的角色虽然一模一样,但镜子内外是真假、虚实的两个世界。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小丑》中多次出现镜中叙事,值得一提的一个镜头是亚瑟在地铁中杀死了三个华尔街人渣后,狂奔地逃到一个公共厕所。

原本以为会恐惧自责的他竟然开始放松优雅地翩翩起舞,这场舞蹈像极了一个仪式。

“小丑”从他扮演的角色渐渐变成了他自己,阴暗潮湿的厕所里,幽闭的狭窄空间更像是亚瑟的内心世界,罪恶开始发芽滋长,舒展双臂。

舞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镜中的亚瑟,他自如、镇静,完全不像是个杀人犯,却离恶魔更近了一步。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铁丝网

影片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交叉的铁丝网,象征着底层的贫穷和上流社会的隔离,阶层固化难以逾越。

在影片的前半段,亚瑟站在铁丝网后窥探着黑人女子,他渴望与她相识,却始终不敢跨越那层铁丝网,因为他是卑微的loser,他被铁丝网隔离着,与世界格格不入。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他从来不敢越过铁丝网与黑人女子相爱,却用妄想症构建了一段完美的爱情。

影片的最后,魔化的joker坐在警车上,横在车中间的铁丝网把他与警察隔开,他挑衅地凑近铁丝网,表情狰狞而邪恶。

他已不再是自卑的亚瑟,整个哥谭市都因他而沸腾,车外火光冲天,暴乱者奉他为神。

楼梯

电影中有一处反复出现的场景,一条长长的楼梯。

善良的亚瑟在爬上坡路时,永远艰难、漫长又阴郁。

一个社会底层的可怜虫怎么也爬不到阶梯的尽头。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被公司开除后的亚瑟一路下坡,脚步异常的轻快,推门的一瞬间阳光刺眼。

当身体完全被小丑占据时,这一路下行的堕落张扬又自由。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前两次亚瑟都是在失意的夜晚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上长长的阶梯。

最后一次亚瑟出现在楼梯上是白天,他身着红色的礼服,站在楼梯的顶端,仰拍镜头使他高大而意气风发。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他又一次起舞,无比的欢愉和尽兴。

他跳出了长久蜗居的贫民区,不是因为他拥有了财富,而是他成为了小丑。

屏幕

影片中,各种类型的屏幕在叙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一个屏幕是亚瑟和母亲家中的小电视机。

电视经常播报政治新闻,“假想父亲”托马斯的政要形象几乎都是在电视机屏幕中构建的,他与底层民众的矛盾在此处建立。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第二个屏幕是剧院的大荧幕,在街道上的暴民群情沸腾时,富人和高层正坐在影院中观看喜剧《摩登时代》。

屏幕上卓别林在悬崖边溜冰,害怕而滑稽的样子使精英们阵阵发出轻松的笑声。

这是无比讽刺的一幕——人们因他人的悲惨处境感到滑稽可笑

这层意思在影片的第三个屏幕体现的更加明显,亚瑟母亲住院的病房里,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亚瑟陪护母亲时电视上正好播放亚瑟偶像莫瑞主持的脱口秀。

节目中,莫瑞放了一段亚瑟在小剧场失控大笑的失败表演,亚瑟顿时成为所有观众嘲笑的对象。

一个悲剧人物,梦想着做喜剧演员,他一点也不好笑,可他不好笑的样子看起来很好笑。

小丑

因为脱口秀事业毫无希望,亚瑟要靠扮小丑赚钱。

他在音像店门口跳舞揽客,却被街头小混混抢走广告牌,一顿暴打。

那种社会阴暗底层的挣扎与无助,吃力与讨好,折射出我们每一个人。

他一直很努力地活着,很努力地去微笑,很努力地想要过得更好。

但是其他人给他的只有厌弃、嘲笑、欺骗、伤害、甚至背叛。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人间的温暖,更看不到出路。

他已经不再对世界报以任何的幻想和希望。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选择,他不想再当被人歧视和忽视的亚瑟,他不想要那份虚假的快乐做面具。

他接受了内心是小丑的身份,以疯狂的形式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如果世界注定充满恶意,那么我也是。

他选择将枪开向莫瑞,开向那些讽刺、嘲笑,践踏他善意的人们:

这一生,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过。但是现在,人们开始注意到我。

“我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最后却是一出喜剧”。

悲的是无法决定出身,但遭遇却像喜剧一样滑稽可笑。

永远也挣脱不了的社会阶级、贫富差距,以及所有人冷漠的忽视,使他走入黑暗。

在被千万人践踏的过程中,亚瑟一步步走向疯狂,变成点燃群体暴力狂欢的Joker。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在他离职的时候,把楼道标语上写的Don't forget to smile 划成Don't smile。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言:是你们逼我把善意和笑容收敛起来,我能回报你们的唯有刀与枪。

他拿起了枪,进入演播厅,发表了宣言,射杀了主持人。

小丑一手掀起了残暴的欢愉。

小丑获得了他在暴动中得到的附赠品:瞩目、被在乎和光环。

无数个面具后的“小丑”,把他奉为领袖。

奥斯卡获奖电影《小丑》:是我病了,还是世界病了?

托马斯在演讲时说:哥谭市病了,而小丑即是这种社会内在病的外化。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4.3-9.4%,它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受偶然动机趋势,高度攻击性。

而这恰恰是亚瑟成为小丑一路的写照。

在如深渊一样的城市里,人人都可能是下一个亚瑟。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从中反省这个日渐冷漠的社会。

漫威的观众有句很经典的评论:30年前,制造小丑需要推进化学池;30年后,制造小丑只需要推进社会。

只需要一个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为疯子。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大片热剧深度解读,都在头条口碑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