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国人男婚女嫁,历来讲究门当户对,今天这个现象还是存在。所谓门当户对,指男女或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职业相当,很适合交往或结亲。否则夫妻不和,子女受罪,影响巨大。古人说的门当户对有其合理性。

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个家族一代代沿袭或演化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如果门不当户不对,这样的婚姻往往会出问题。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中式古典婚礼

譬如有些人就一再贬称李嘉诚为凤凰男,因为两家家境可谓云泥之别,庄李两家门不当户不对,李嘉诚根本配不上庄月明。李嘉诚一家逃难到香港时贫无立锥之地,其岳父已经是香港钟表公司老板了。就连李嘉诚当初创业的五万港币,大家也认为是其老婆庄月明赞助的。不过,我们应该佩服庄月明的眼光,因为她看中了李嘉诚这支潜力股,知道他是人中龙凤,迟早都会发达的。假如李嘉诚没有成为华人首富,或者这辈子无所作为,我想庄月明注定会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毕竟这是她一再坚持的选择,苦果只有自己品尝。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李嘉诚

除了门当户对外,婚姻还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孟子•滕文公下》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大意是,没有经过父母做主媒人介绍,就相互媾和的,将为大家所看不起。也即是说,婚姻是人生大事,不可草草为之,只有明媒正娶按照礼仪规范走,才能得到大家祝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国实行数千年,当然有其合理之处。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媒婆

因为在古代,女子抛头露面的机会是很少的,生在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一般在出阁之前是在自己的闺房内,学习琴棋书画,织补刺绣之类的针线活,所以小姐的闺房一般又称绣楼。生在贫苦的家庭,女儿可能随着父母做些活计,但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情调其实是很少的。倒是为人父母者,要担起生活的重担,能更多地接触到社会,所以婚姻以父母之命倒也在情理之中。再者,之所以选择父母做为儿子婚姻大事的“代理人”,一是因为父母人生阅历较多,二是因为普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幸福,都是往好处促进桩桩婚事的。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小姐闺房

明媒正娶,不仅普通人家是这样,连贵为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家也是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很可能没有见过面,全靠媒人一张嘴从中撮合,如果媒人居心不良,那么就会酿成一些不幸的婚姻。再则,由于没有经过自由恋爱,两口子往往结婚以后才开始逐步建立感情。如果性格不合,感情不深,则往往会给双方带来痛苦。加之古人往往以离婚为耻,因此男女双方只能凑合着过活。

曾国藩有五个女儿,其中,四个女儿的婚姻生活都不顺遂,只有最小的女儿是一个例外。吊诡的是,前面四个女儿的夫家,都是曾国藩千挑万选择定的。难怪有人说,一向善于相人的曾国藩却遭遇择婿铁律,原本的期望都落空。其中最惨的是大女儿曾纪静,看来这就是父母之命的危害了。曾国藩的长女曾纪静,嫁的是曾国藩翰林院同事、好友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新娘

袁芳瑛一生工书善文,酷好收藏书籍,为晚清著名藏书家。晚清著名学者李盛铎称袁氏藏书之盛为“二百年所未有”,可见其藏书之多。同治年间,太平军失败,袁芳瑛时任松江知府。时逢江南战乱结束不久,常州、苏州等地官私藏书纷纷流落民间。袁芳瑛见后,锐意搜罗,有所见必设法得之,数年后,大江南北旧家典册“片纸只卷,皆揽有之。”从此,袁氏藏书甲于一世,号为近代第一。可惜袁芳瑛年仅45岁就去世了,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却“不喜故书雅记,以五间楼房闭置诸籍,积年不问”。可见,袁芳瑛虽然喜欢收藏读书,喜欢读书,但是其子却不喜欢。那么他喜欢什么呢?袁榆生有饮酒和赌博喜好,于是有人就请他喝酒赌钱,欠下钱后,就以书作抵,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藏书

其实,我们从曾国藩的日记还有跟曾纪泽的书信中可以看到,大女婿袁榆生就是典型的败家子,吃喝嫖赌无所不好,这样的花花公子谁嫁给他谁倒霉。但是曾国藩这个迂夫子,一为了不负死去的老友,二则因为自己此时已经位高权重,怕世人认为悔婚是嫌贫爱富,所以还是把女儿曾纪静嫁给了袁家。曾国藩倒是维系了自己的好名声,可惜他把长女推进了火坑。袁榆生经常在外面拈花惹草,夫妻感情极为冷淡,曾纪静也一直没有怀孕。曾纪静不敢向老父说起这些事情,得空只能向长兄纪泽哭诉。曾纪泽在给曾国藩的家书中隐约透露了这些事情。曾国藩却不愿暴人短处,回信说,家里注意不要流露出对袁榆生的鄙夷厌弃。否则大家撕破脸,袁榆生万一破罐破摔,就更难办了。这样的人最容易与正人为仇,以后不可救药。还说,自己家内外大小都应该对这个女婿礼貌,不可疏忽。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考虑把他接到身边,亲自管教。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孤独

然后,后续的发展令曾国藩相当失望。同治四年(1865)他在日记中说:“强封民房,娼妓多人,本年尚未入署拜年。”大意是飞扬跋扈抢占民房,长期在外嫖妓,本年还没有给岳父拜年。可见,袁榆生对妻子曾纪静根本不尊重,也没有把岳父放在眼里,还到处违法乱纪。如此种种,其实对曾国藩的官声也是有影响的。后来,袁榆生得知自己的事情被举报到曾国藩这里,感觉没脸,甚至吞服鸦片自尽,好在最终被抢救过来,没闹出人命。同治五年(1866),袁榆生在徐州粮台贪污挪用公款用来挥霍,曾国藩宣布和女婿从此断绝关系,还翻起了旧账:“渠来婚而先娶妾,在金陵不住内署,不入拜年,既不认妻子,不认岳家矣。吾亦永远绝之可也。”但他还是告诫家人不要暴人短。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曾国藩

可是,曾国藩自己宣布和女婿断绝关系,却不打算让曾纪静回家。因为他觉得,既然曾纪静已经是袁家媳妇,就应该在袁家去尽妇道,不能回来曾家。这也就是民谣所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指姑娘一出嫁,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娘家就不得过问了。但是曾国藩也许忘了,这曾纪静和袁榆生的婚事,可是你老人家一手撮合的呀。曾纪静和袁榆生关系本来就不好,不好在哪里?我们从曾纪静一直没有怀孕就可知端倪。曾纪静正是青春年华,你袁榆生将其娶进家门,却不行周公之礼,让对方守活寡,这岂是为夫之道。曾国藩还宣布和袁榆生断绝关系,可以想象曾纪静在袁家的日子有多难熬。如果袁榆生有什么不痛苦,肯定就会拿曾纪静当出气筒了。后来,曾纪静抑郁而终,终年29岁,实在是不幸。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手持向日葵的女人

曾国藩的二女儿曾纪耀嫁给了道光年间的进士陈源兖之子陈松年。陈松年幼时聪颖过人,成年后却碌碌无为,以致家道中落。纪耀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多方筹划,穷苦一生。曾国藩的三女婿罗允吉是晚清儒将罗泽南之子。罗泽南与曾国藩共创湘军,因此私交甚好。三女儿纪琛幼时,曾国藩便为她定下了这门亲事。可是,虎父亦有犬子。罗允吉乃纨绔子弟,整日醉生梦死,流连于花街柳巷,最后被人绑架,曾国藩派人全城大搜查也不见这位姑爷的身影。不仅如此,曾纪琛还摊上了一位恶婆婆,泼悍乖戾,尖酸刻薄。三小姐受不了委屈,整年住在娘家。可见,曾国藩这时已经吸取教训了,允许三女儿回家居住就是例子。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湘军官员

曾国藩的四女婿郭依永乃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郭嵩焘之子。这位女婿倒是人品端正,吃苦耐劳,只可惜身体单薄,英年早逝。因此,四女儿纪纯结婚三年便开始守寡,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幼子,积劳成疾,年仅35岁就去世了。晚年的曾国藩突然醒悟。所以,当小女儿纪芬谈婚论嫁时,他选中了江南机器制造局的一个19岁小伙子聂缉椝。此人虽几次科考不中,但谈吐不凡,见识远大,为人忠厚,体贴入微。小女儿成婚后,夫妇和谐,幸福美满。事实证明,幺女婿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好女婿,这也是最令曾国藩感到欣慰的一点。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善于相面,却在选女婿时走眼害得长女抑郁而死

幸福家庭

通过曾国藩五个女儿的婚姻,我们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婚姻不必过于在意门当户对,也不必过于讲究父母之命,关键是男女双方要有感情基础,性格互补相合,女人要会过日子,男人要有自己的事业,能挣钱养家,那么即便不能大富大贵,这样的婚姻也是算比较幸福的。(彭忠富/文;参考文献《曾国藩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