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文|觀景說史

序言:

岳雲(1119年7月14日—1142年1月27日),字應祥,號會卿,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人,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長子。岳雲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少年將軍,歷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等職。他12歲從軍,16歲時隨岳飛出征,在收復被金國佔領的隨州、鄧州等地時立下戰功。攻佔隨州的戰鬥中嶽雲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其銳不可當,第一個登上久功不克的隨州城。此後,岳雲跟隨岳飛南征北戰,立下了很多戰功,被人稱為“贏官人”。

文學形象中嶽雲所使用的武器是雙錘

在《說岳全傳》、京劇“八大錘”以及一些影視劇中,岳雲所使用的武器是雙錘,這個印象已經深入人們的腦海當中。

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岳雲大戰金彈了

《說岳全傳》中有這樣對岳雲和金彈子大戰的描述:“岳雲手持雙錘,趁其不備,一錘將其擊落馬下,再一錘結果了性命。

在京劇“八大錘”中,岳雲就是手持雙錘叫做“八稜梅花亮銀錘”。在影視劇中,岳雲所使用的武器也是雙錘。

歷史上岳雲所使用的武器真的是雙錘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關於錘的一些歷史記載和知識點

作為古兵器的“錘”,在繁體字中一般作“”。

例如《抱朴子》內篇卷11《仙藥》說,有一種風生獸,“以鐵鎚鍛其頭數千下,乃起。

再如虞汝明《古琴疏》載,楚莊王“以鐵如意鎚琴而破之”。此處是敲擊之意。

然而這種兵器,在宋代往往不稱“”卻稱“骨朵”、“骨朵子”或“”。

《武經總要》前集卷13《器圖》中有兩種骨朵圖樣,分別為“蒺藜”和“蒜頭”,並在其中做了說明。

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鐵蒺藜示意圖

蒺藜、蒜頭,骨朵二色,以鐵若木為大首,跡其意,本為胍肫。胍肫,大腹也,謂其形如胍而大。後人語訛,以,以。(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蒜〕首,俗亦隨宜呼之。)——《武經總要》前集卷13《器圖》

國朝有骨朵子直,衛士之親近者。予嘗修日曆,曾究其義。關中人謂腹大者為胍肫,上孤下都。俗因謂杖頭大者亦為胍,後訛為骨朵,朵從平聲,然朵難得音。今為軍額,固不可改矣。——宋祁《宋景文公筆記》

宋景文公《筆錄》謂俗以骨朵者,於古無稽據。國朝既名衛士執撾扈從者為骨朵子班,遂不可考。予按字書,䈑、撾皆音竹瓜反,通作簻,簻(zhuā)又音徒果反。簻之變為骨朵,正如“而已”為“爾”,“之乎”為“諸”之類也。然則謂撾為骨朵,雖不雅訓,其來久矣。——程大昌《演繁露》卷12《骨朵》

軍額有御龍骨朵子直。宋景文公《筆記》雲,關中謂大腹為胍肫,語訛為骨朵。非也,蓋字古作,嘗飾以骨,故曰骨䒳。後世吏文略去草,而只書朵。又䒳、朵音相近,訛而不返。今人尚有撾、劍之稱,從可知矣。——趙度衛《雲麓漫鈔》卷2

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骨朵示意圖

以上對骨朵一詞的起源,諸說不一,但骨朵與撾通用,則並無疑義。

例如根據《新五代史》卷25《周德威傳》,《舊五代史》卷56《周德威傳》和《資治通鑑》卷261記載唐末太原一次戰鬥,河東名將周德威使用的武器是“鐵撾”,或作“鐵鎚”。

又如《三朝北盟會編》卷165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81紹興四年十月丙申記載宋軍“作鐵鎚,上插狼牙釘,謂之破金鎚”,類似於狼牙棒,也是通用的實例。

再如《三朝北盟會編》卷178記載紹興七年準西兵變,武將酈瓊逮捕文臣呂祉,“有祉之承局者,以刀欲砍,瓊大呼曰:‘怎敢如此!’忽見有執鐵骨朵者,瓊取以擊承局,承局死於階下”。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13紹興七年八月戊戌記載同一事件說:“有瓊之黃衣卒者以刀斫瓊,中背,瓊大呼曰:‘何敢爾!’顧見有執鐵撾者,瓊取以擊卒,斃於階下。”

當時的骨朵或作為一種行軍禮的儀仗,如王德取代劉光世,統率淮西一軍,“視事教場,諸將執,用軍禮謁拜”。——《齊東野語》卷2《張魏公三戰本末略》

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岳雲手持雙錘

宋時“鎚”的詞意有所改變

儘管宋時亦可通用,如果嶽雲果然使用雙錘,宋代史書中或可說他持雙骨朵雙撾。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史書是怎麼樣對岳雲武器的記載。

京西之役,手握兩鐵鎚,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鄂國金佗稡編》卷9《諸子遺事》

同一事件,《鄂國金佗續編》卷21《鄂王傳》和《宋史》卷365《嶽雲傳》作“鐵椎”,《鄂國金佗續編》卷22《襄陽石刻事蹟》作“

鐵鎚”,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蹟作“兩錐”。

從上面的史料記載來看,宋時”、“三字亦可通用。

我們去看看遼史對於武器裝備的描述,遼朝“每正軍一名”,其裝備有“長短槍、骨䒳、斧鉞、小旗、鎚錐”等,此處的“骨䒳”即是骨朵,而分明與“鎚錐”是兩種兵器。——《遼史》卷34《兵衛志》

再去看看《金史》的記載,每畋獵,持鐵鏈鎚擊孤兔。一日,與海陵同行道中,遇群豕,亨曰:“吾能以鎚殺之。

”即奮遙擊,中其腹,穿入之。——《金史》卷77《享傳》

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流星錘示意圖

可知所謂“

鐵鏈鎚”是類似後世鏈鏢的穿刺性兵器,而決非是後世流星錘式的兵器。

通過以上這些歷史記載和知識點,你是不是對古代的武器“錘”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岳雲所使用的武器到底是不是“雙錘”呢?

在作為岳飛功德院的褒忠衍福寺中,“嶽雲所用鐵槍猶存”。看來嶽雲的兵器是有名的,直到南宋後期,仍然成為一件鎮寺之寶。——《淳祐臨安志輯逸》卷3和《武林舊事》卷5

到了明朝弘治年間修岳廟,“雲所用鐵槍猶存”。——《西湖遊覽志》卷9

我們再結合《武經總要》前集卷13《器圖》記載有一種“錐槍”,“錐槍者,其刃為四稜,頗壯銳,不可折,形如麥穗,邊人謂為麥穗槍”。參照前面的記載,可以判斷岳雲的兵器應是

鐵椎槍

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圖中第五是鐵鎚槍

隨著清代的小說《說岳全傳》的流行,可以說岳雲使用“

兩柄銀鎚”的形象,已經是相當的普及。這本書中對“”的詞意,是按後世的理解,而沒有考詳宋時“”的詞意有何不同。

然而在《岳廟志略》卷1《畫像》中有這樣的記載:“舊存畫像二,王像長五尺餘,幅巾、束帶、方袍,坐而觀書,氣象儒雅。王子繼忠侯像長不及半,兜鍪戎服,手攜兩銅錐,英氣勃勃。其椎形橢而銳首,異於今之所謂銅椎者。無年代,亦不知何人所畫。”

在這幅古畫中,岳雲的兵器是“椎形橢而銳首”,其實就是,這與清人理解的“所謂銅椎者”不同,所以《岳廟志略》的作者馮培感到需要特別做此說明。

文學形象中嶽雲的兵器是雙錘,那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兵器是雙錘嗎?

影視劇中的岳雲形象

通過以上的歷史記載考證,我們可以知道岳雲所使用的兵器不是後世形象中的雙錘,而是雙鐵錐槍。

《武經總要》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鄂國金佗續編》

《三朝北盟會編》

《金佗稡編》

《遼史》

《金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