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1200年前,一名叫空海的僧侶歷盡千辛遠渡重洋來到大唐留學,當時遣唐使的四艘船隻有兩艘成功抵達福州和寧波。像海綿吸水一樣,他短短兩年間修習了密教,還學習了書法、茶藝、詩文,甚至天文、地質、土木等工程技術,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知識帶回國,深刻地影響了日本的思想、藝術和生活,至今日本各地都流傳著他的偉業和傳說。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日本人感恩他,在很多領域奉他為“史祖”“聖人”。而高野山是空海大師的思想結晶,是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真言宗的大本營

這塊土地,早在816年就由嵯峨天皇賜予給了空海大師。當年,空海大師為國泰民安和蒼生福祉而尋求與世隔絕的修行之地,開發了海拔900多米的高野山頂,將其打造成真言密教的根據地和大本營。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當時,最先打造的是“壇上伽藍”供僧人修行。核心建築是金堂,相當於禮拜堂,供奉藥師如來本尊,主要儀式在此舉行。日本人是很頑強堅韌的民族,這個金堂屢次經戰亂和雷電,先後毀壞七次,居然重建了七次。眼見到的是1932年的建築了。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日本第一座多寶塔就是“根本大塔”,與日本其他地區見到的佛塔不一樣,根本大塔(就是中心塔的意思)截面有方有圓,造型奇特,線條渾圓又尖銳,色彩對比強烈,又鮮豔奪目,給人強烈的視覺刺激,是真言宗的象徵。816年開始建設,耗時七十年才竣工,供奉大日如來。和金剛三昧院的那座造型相近但原汁原味的古塔不同,現在看到的根本大塔是1937年的建築。

大唐風格的襖繪

當年的佛國,分割出許多寺院。據說,鼎盛時期的高野山上,遍佈了近兩千家大大小小的寺廟神社。現在也仍然有117家寺院,最重要的是金剛峰寺,作為真言宗的總本山(總部),掌管著全日本4000多所真言宗寺廟的宗務,也是高野山地區最重要的宗教聖地之一。

金剛峰寺原名青嚴寺,是豐臣秀吉在1593年為紀念亡母而建的菩提寺,1863年重建一次。到明治時期改成現名。

現在的寺內以主殿為中心,林立著別殿、新別殿、奧殿、新書院、經藏(藏經閣)、鐘樓、護摩堂、不動堂等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雄偉,

第一個看點是優雅的襖繪(fusuma),一種畫在和室推拉門上的繪畫。這個小時候就在電影裡看過,與浮世繪不同,白描為主,畫面主要元素是仙鶴,印象很深。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這次近距離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細看,畫的是空海在大唐的見聞,長安城門、灞橋折柳、塬上騎馬踏青、曲江流水、牡丹、明州(寧波)港結網而漁、收割水稻,是16世紀著名畫家狩野元信(Motonobu Kano)的作品,筆法和線條頗有唐朝遺風。

看得出,空海法師對大唐有多麼懷念。

全日本最大的石庭

第二個看點,是全日本最大的石庭——蟠龍庭,就是枯山水了。沿著主殿的長廊曲曲折折地走,移步換景,每個角度看到的黑色石山,和白色的碎石海洋,都自成一景。但是,據說如果能從空中俯瞰,白色大海上,140塊黑色岩石組成的是盤旋跌宕的雌雄雙龍。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枯山水是“世界文化遺產”了,體現著日本人的哲學和美學思想,寫意又寫實,不僅是審美情趣,更是一種禪意。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而民間,日本人也把枯山水發展到極致,在京都的街巷裡弄,經常看到居民在門口半尺寬的空地上,都要設計枯山水的盆景式景觀,螺絲殼裡做道場的意思,“具體而微”地把千山萬水納入方寸之間。

但是在蟠龍庭,第一次見到這麼大型的枯山水,感覺十分震撼。

和大師面對面

去年,寫空海大師的兩個文章的時候,想不到有一天我能來到他生前居住的房子。是的,御影堂,就是他生前居所。現在裡面供奉他的畫像,都是16世紀日本著名畫家的作品,肯定是日本國寶啦。

心情難以平靜地輕手輕腳走進,又有緣被義工客客氣氣地請進內堂,零距離地和大師面對面地相向。整個大廳只有我一人,我用手中義工送的茶湯和糕餅,高舉齊眉默默地供養大師。然後跪下來,靜靜地叩拜,瞻仰大師慈悲智慧的容顏,彷彿宿世曾經見過一樣親切。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835年,空海法師預知時日,將於3月21日坐化入定,他吩咐弟子好好用功,他將來要回來檢查功課。是日,果然應驗,時年61歲。

大師離開後,高野山運營陷入困境,幾度火災,堂塔燒燬殆盡,僧侶一度幾近絕跡。但復興高野山僧徒為數眾多,經過不懈努力和積極宣傳,直到十一世紀後快速復興,堂塔建築漸漸落成。現在的御影堂也是經過重修擴建,是1847年的建築了。

彌勒信仰和淨土信仰的信眾,都堅信空海大師從沒遠走,一直在高野山入定,靜待彌勒降世。

佛門聖地的血腥

返程路線,去參觀著名的“梅間”和“柳間”,就是推拉門上的畫給屋子命的名了。

有個故事了。

說,豐臣秀吉(1537年—1598年,日本戰國時代著名政治家,統一了日本結束了幕府政治,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到了晚年,先後兩個兒子都早夭,權衡再三隻好從姐姐那過繼個外甥做養子,以承繼自己的事業。

就是23歲的豐臣秀次,一來就獲封領主,據說很有政治作為。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高野山是空海大師思想結晶,智慧與技術的集大成之地

不想,豐臣秀吉到54歲時,讓24歲的侍妾意外懷孕。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覺得養子礙眼,是個禍根。按我們普通人的想法,那就給個封地,把外甥遠遠打發了就完了。可是日本國土小啊,再遠的地方坐幾小時電車就到跟前了。

心狠手辣的豐臣秀吉,先是把豐臣秀次流放到高野山,接著以他放浪不端為名賜其自裁。

就在這間屋子,27歲的豐臣秀次,跪地切腹,咕咚一聲摔倒在地板上。緊接著推拉門外的侍衛們聞聲衝了進來……

是的,就是眼前的這道推拉門。

歷史,就在眼前。

與本文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