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秦始皇出游时,项羽和刘邦说了不同的话,却预示了今后成败

在刘邦和项羽上演楚汉争霸之前,两人曾以兄弟相称,关系比较融洽。然而在反目成仇之后,布衣出身的刘邦成功登基称皇,贵族出身、军事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西楚霸王项羽却被逼自刎江边。如今看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见到秦始皇出游时,项羽和刘邦说了不同的话,却预示了今后成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进行了第五次出游,巡游天下至会稽。而在这次出游中,项羽和刘邦恰好都目睹了秦始皇的风采,二人都不约而同说了一句话。

高傲的项羽看了之后,非常不屑地说:"无甚稀奇,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没什么稀奇的,我可以取代他;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生当如此",意思是大丈夫生来就应该这样!

可以看出两人都志向远大,不甘平庸。但仅仅志向远大,也是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可以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还得看时代的进程。而这两句话也恰恰显示了二人性格的不同。

见到秦始皇出游时,项羽和刘邦说了不同的话,却预示了今后成败

项羽胆大包天、可能要被灭族的言论相比,刘邦的言论却含而不露,既赞叹了秦始皇又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差别,项羽是直性子、做人做事都很绝对,不懂妥协变通,只会走极端;刘邦不一样,他有城府,八面玲珑、处事圆滑。毫无疑问,任何时候,为人处世圆滑老练的人更容易成功。

见到秦始皇出游时,项羽和刘邦说了不同的话,却预示了今后成败

另外,还有两首短诗,也能从中窥见二人的性格不同。

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朝廷无人可用,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虽平定了造反,但北有匈奴虎视眈眈,国内反动势力又蠢蠢欲动,刘邦面临的局势并不稳定。

刘邦清楚的明白,这风是局势的风,也是整个推翻秦朝力量的人心背向。没了他刘邦,也许会有王邦,李邦。有了这势,他才有可能,统一天下荣归故里。但他没有被挫折打倒,国家的现状虽不稳定,但只要有振国安邦的勇士,这些都不是问题。就是这不推崇自己功劳,在困难状况下,仍旧想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让这首诗,至今读起来激励人心,壮阔豪迈。

见到秦始皇出游时,项羽和刘邦说了不同的话,却预示了今后成败

反观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全军陷入绝境。项羽陷入类似刘邦,被鸿门宴包围的困境。于是项羽开始追忆往日英雄的当年勇,有拔山之力盖世之功,推翻过暴秦,也曾为霸王。

项羽是一个表现型人格,当发生这件事情,反应出他自身不足时,他第一反应是证明自己,困境是外界原因和宝马导致的,却不具有反省能力,和对势的洞见,让他像一个无措的小孩子只能喃喃"怎么办"。

见到秦始皇出游时,项羽和刘邦说了不同的话,却预示了今后成败

总而言之,项羽最终的失败和他的性格有非常大的关系。再加上他刚愎自用、过于自负,不善用人,输给心胸宽广、善于用人且圆滑老练的刘邦就不稀奇了。

不过,项羽之所以是项羽,之所以成为人人惋惜敬仰的西楚霸王,也是因为他这种决不妥协、坦坦荡荡的性格。所以,在我看来,做人,项羽是成功的;做帝王,项羽是失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