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大臣索尼是什麼身份?死前給康熙帝獻了什麼計策?

老人頭侃史


索尼算得上是清朝的政治體制從“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轉移到“皇權制度”的重要人物。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他利用自己柔中帶剛的行事作風,先後度過了多爾袞時代和鰲拜時代,順利地把皇權交到康熙的手裡,讓康熙實現了中央集權的皇權政治。

(索尼)

那麼,索尼是怎麼打擊多爾袞,同時又扳倒鰲拜的呢?

皇太極猝死後,由於他沒有立下遺詔,確定皇位繼承人,因此,多爾袞一心想繼承皇位。同時,多爾袞身邊的兩白旗的人,包括多鐸、阿濟格也積極慫恿多爾袞繼位。多鐸甚至說,你如果不繼位,我就繼位。

但是,索尼和鰲拜等人堅決反對多爾袞繼位,認為應該把皇位給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可惜豪格自己卻扶不起來,說自己“德小福薄”,不配得位。因此索尼與鰲拜等人就堅持給皇太極的兒子,不確定是哪個兒子。

索尼和鰲拜做事情不一樣,鰲拜性格比較剛強,還帶著軍隊,向多爾袞示威。索尼則一邊支持鰲拜,一邊充當多爾袞與鰲拜等皇太極舊臣的緩衝劑,最後使得多爾袞想出一個折中的方案,立年幼的福臨為皇帝,他擔任輔政大臣。

在多爾袞擔任輔政大臣期間,多次打擊索尼。索尼最後被奪官抄家,多爾袞還把索尼安置在昭陵守墓。

好在多爾袞不久就在打獵時跌下馬背受傷,最終不治而死,因此順治親政。而順治一親政,立刻把索尼迎回京城,恢復了他的職務,讓他擔任首席滿人大臣。

後來,順治去世。去世前,順治把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列為康熙皇帝的輔政大臣。

(順治)

順治這份大名單,其實是有考慮的。當時的上三旗之首是鑲黃旗。因此,順治把鑲黃旗列入遏必隆和鰲拜兩個人。不過,卻讓他們居於最末尾。索尼屬於正黃旗,不是上三旗之首,但順治讓他擔任輔政大臣的老大。蘇克薩哈是正白旗。正白旗屬於多爾袞的舊部,由於蘇克薩哈在多爾袞去世後,立刻揭發多爾袞。因此,蘇克薩哈獲得了順治的信任。而且放一個正白旗的人在輔政大臣裡,還可以起到平衡輔政大臣權力的作用。

不過,雖然剛剛開始的時候,四個輔政大臣還能夠同心協力。但是後來,鰲拜越來越強勢。鰲拜首先提議鑲黃旗和正白旗“換地”,並打擊了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等人,他們都屬於正白旗中的骨幹。

在這個過程中,遏必隆和鰲拜都是鑲黃旗的,他事事依附鰲拜。索尼沒有表態,不過他從內心深處,其實也是希望鰲拜打擊正白旗的。蘇克薩哈是正白旗的舵手,但是他也不敢和鰲拜斗,沉默不語。

蘇克薩哈雖然沉默不語,但鰲拜並不因此就放過他。很快,鰲拜就給蘇克薩哈列出24大罪狀,把他處以絞刑。

在這種情況下,索尼明白,獨攬大權的鰲拜,接下來肯定會把打擊的對象放在他身上。說不定當鰲拜操縱了整個朝廷以後,還會取代康熙皇帝的皇位。

(康熙)

所以,這時候索尼的表現就至關重要。當年,他之所以要堅持由皇太極的兒子來繼承皇位,就是要改變滿清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改成“皇權制度”。經過順治到康熙,皇權政治相對來說比較穩固了。如果這時候,縱容鰲拜獨斷專行,那麼,政治體制又會倒退了努爾哈赤及皇太極時代,這對清朝的長治久安,也是不利的。

因此,索尼雖然年邁,但是他必須行動起來,布好局,想辦法扳倒鰲拜。

這時候,他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帶頭向康熙提出,還政給康熙。二是讓自己的兒子索額圖辭去吏部右侍郎的職位,只擔任康熙的侍衛。

提出還政,雖然康熙不敢接受,但是已經給鰲拜敲了一記警鐘。而讓兒子索額圖去擔任康熙的侍衛,實際上就是幫康熙培養摔跤手,以便於為最終扳倒康熙做準備。

做完這些事後,索尼就去世了。不過,此後清朝政治的發展,正是按照他的佈局來進行的。最終康熙在索額圖的幫助下,擒拿並囚禁了鰲拜,打擊了把持朝政的權臣,最終,皇權徹底回到康熙的手裡,圓滿地實現了政治體制的轉換。


張生全精彩歷史


索尼出身滿洲正黃旗,清太宗皇太極在位期間,通過權力鬥爭及旗份置換等手段最終將鑲黃旗、正黃旗全部弄到了自己手中,由自己親掌。換言之,索尼是清太宗的直接“奴才”!早年的索尼在清王朝一眾開國將領中其實並不算十分出色,直到崇德八年,也不過就受封了一個三等甲喇章京。甲喇章京是後金和清王朝早期的稱呼,屬於職爵合一性質的東西。順治年間徹底爵位化,改為了阿達哈哈番,也就是後來漢譯的輕車都尉。著名的鉅貪和珅早年就曾經承襲了祖上以軍功獲得的這個三等輕車都尉爵位。可見,這個爵位並不算非常高。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清王朝後來的爵位系統中,輕車都尉排在了公侯伯子男之後,屬於第六級,品級為正三品。



索尼在政壇真正嶄露頭角是在清太宗去世之後。因為清太宗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其嫡長子肅武親王豪格與後來的攝政王多爾袞爭位。為了給豪格加碼,索尼聯合鰲拜、譚泰等兩黃旗下的將領公開提出了立皇子的訴求。此舉直接將幾方力量對比重新洗牌,更引發了連鎖反應,使得代善、濟爾哈朗等騎牆觀望者正式把寶壓到了非多爾袞一方。最終,多爾袞三兄弟手中的兩白旗失去了優勢,不得不作出妥協,以虛位換實權,由清太宗第九子福臨繼承皇位,也就是後來的清世祖順治帝。因為立皇子是兩黃旗下將領提出的,順治帝同樣是皇子,他們自然也不便繼續公開支持豪格。如此一來,豪格也處於了劣勢,最終也只得接受既成事實。索尼等人雖然是無心插柳,卻意外地把順治帝推上了皇位,而這也為後臺索尼與鰲拜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多爾袞掌權之後,對索尼、鰲拜等人展開了政治報復,二人被排擠除了權力圈子,鰲拜甚至還差點兒丟掉了性命。好在多爾袞在順治七年意外墜馬身亡了,順治帝真正掌握了實權。掌權伊始的順治帝在清算多爾袞的同時急需培植自身勢力,這個時候對自己有“擁戴之功”又曾經遭到多爾袞打擊報復的索尼、鰲拜自然成為了重點培養對象。索尼、鰲拜正式發跡,不僅步步高昇,在順治帝臨終前二人還被順治帝留給了兒子清聖祖康熙帝作為輔政大臣。



但是,皇帝不可能對任何人無限信任!在任命鰲拜和索尼為輔政大臣的同時,順治帝又把自己的兩位表兄蘇克薩哈和遏必隆加入了其中,企圖稀釋權力、達到相互制衡的效果,以免輔臣威脅皇權。很明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這兩個外孫就是用來牽制索尼和鰲拜的。蘇克薩哈曾經出賣過自己的舅舅多爾袞,在宗室圈子和朝臣圈子裡名聲很差、沒有什麼人脈,他只能依靠順治帝和康熙帝,因此必須為康熙帝賣命,用他牽制索尼和鰲拜正當其人。遏必隆背後是清王朝開國元勳額亦都鈕祜祿氏家族、背景深厚,而且還是清太祖的外孫、康熙帝的表叔,於公於私他都應該現在康熙帝一邊,順治帝選擇他應當說也是目的明確的。



那麼,就剩一個問題了。蘇克薩哈和遏必隆並沒有什麼實打實的功勞、更多地還是吃老本。一旦與鰲拜發生矛盾,誰來收拾殘局?只有索尼,索尼資格老、地位高,而且和鰲拜還有當年“戰友”的情分,只有他能夠與鰲拜相抗衡。因此,索尼成為了四位輔政大臣中居首的一位。實際上,順治帝並不需要索尼具體做什麼,他要的就是索尼對鰲拜保持一個牽制性質的存在。索尼也的確這麼做了,因為年紀漸長,索尼實際上並沒有過多捲入繁瑣的政務之中,他基本上處於半退休狀態。後來,蘇克薩哈與鰲拜劍拔弩張、遏必隆當起了牆頭草,但是索尼卻一直與鰲拜保持著友好關係,同時又對鰲拜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牽制與威懾,使鰲拜不敢走得太遠。



在鰲拜搞掉蘇克薩哈、遏必隆明哲保身之後,彼時唯一可以牽制鰲拜的就只剩索尼一人了。就在這個時候,康熙帝和孝莊文皇后把索尼綁上了自己的戰車,將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立為了皇后。自此,索尼赫舍里氏家族與康熙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索尼也顧不得什麼老“戰友”了,旗幟鮮明地找到了康熙帝一邊,公開提出讓康熙帝提前親政的請求!這直接把鰲拜逼到了牆角,康熙帝親政則鰲拜必須交權。雖然不久之後索尼就去世了,並沒有等到康熙帝親政。但是,索尼此舉遞給了康熙帝一個收拾鰲拜的絕佳理由,他的兒子索額圖索性直接加入了康熙帝的“倒鰲大軍”之中。



就在索尼去世兩年之後,康熙帝正式對鰲拜下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了鰲拜。而康熙帝拿下鰲拜的最大的理由就是索尼提供的——鰲拜戀棧、不願歸政!一切順理成章,這就是索尼對康熙帝最大的貢獻。他既為康熙帝釋放了奪權的信號、造成了宗室王公和群臣的重新站隊,又給了康熙帝拿下鰲拜的絕佳理由,使得康熙帝名正言順拿下了鰲拜!


農民工歪說歷史


首先告訴大家的是,他的孫女就是康熙帝的首任皇后赫舍里氏的孝誠仁皇后

滿清開國功臣、一等公爵、康熙帝輔政大臣的首輔、金戈鐵馬的赫舍裡-索尼病的不行了,他要走了,這是康熙四年(1667年)的事。


赫舍裡-索尼,滿洲正黃旗人,精通滿、蒙、漢等文字,所以太宗皇太極命入值文館並受一等侍衛。

索尼在天聰年間就跟隨太宗皇太極親征喀爾喀,又從皇太極率大軍逼近明朝京師並營救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在關外的一系列大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到了崇德八年被晉封為三等甲喇章京。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在皇位的繼承上,索尼堅決支持擁立皇太極的兒子豪格,這時的索尼已經站在了多爾袞的對立面,最後雙方打成了一致,擁立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六歲的“福臨”繼皇帝位。



順治元年,金戈鐵馬的索尼跟隨多爾袞入關,並直接進入了北京,這時候的索尼被晉封為二等啟心郎職位。

順治八年,被奪官的索尼應已經親政的順治帝召喚,進世襲一等伯、內大臣、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

順治十八年,帝駕崩,順治帝有遺詔傳位皇三子“玄燁”繼皇帝位,令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四大臣,索尼為首輔大臣。


四大臣以索尼為首在孝莊文太皇太后面前盟誓:索尼等誓死忠於小皇帝康熙。

自此,開始了長達他索尼六年的輔政生涯。在輔政的前幾年裡,四大臣對滿清政權的鞏固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康熙帝將來的親政奠定了基礎。

由於索尼在後來輔政的日子裡年事已高,這就給鰲拜的專權創造了條件,鰲拜的專橫跋扈,擅權越位,囂張跋扈。

內心非常緊張的索尼在康熙帝親政不能理正的情況下,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將自己的孫女赫舍里氏嫁給了康熙為“孝誠仁”皇后,之後上書請求康熙帝親政。

索尼的這一項舉措讓鰲拜措手不及,鰲拜他是不願意交權的,藉此機會鰲拜咆哮朝堂,以圈地的名義假借康熙帝的名義殺了以蘇克薩哈為首的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處死。

這大大的激怒了康熙帝,下決心設計抓捕了鰲拜及其同黨,徹底的穩定了朝局,加強了皇權。

索尼在輔政、歸政的過程中展示出了一位老臣、忠肝義膽的風範。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病逝,加授一等公。諡號文忠。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請關注《邸曉居MBA侃歷史》歡迎朋友們評論、互動、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


首輔大臣索尼的多重身份

赫舍裡·索尼(1601年—1667年),清朝開國功臣之一。

一等公爵。

順治帝欽定輔政大臣,首輔。   

索尼是歷皇太極、順治、康熙的三朝元老。

孝誠仁皇后的爺爺。康熙得叫他爺爺······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

孝誠仁皇后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21歲。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 胤礽 為皇太子(滿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皇太子,康熙不聽話,所以引發了九子奪嫡)。

死前給康熙帝獻計

您說的是《康熙王朝》吧。

我只說說索尼為能使康熙親政所做的努力。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一起上書請求康熙帝親政。康熙帝沒有馬上答應,而下詔褒獎索尼忠心為國,加授一等公,與前授一等伯一起世襲。索尼力辭,康熙帝沒有準許。同年六月,索尼病逝,諡號文忠。  

後,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後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


古今通史


索尼為什麼能是首輔?首先他能文,通曉滿語及蒙、漢文字,這在滿清剛建立的時候是相當突出的優點,因為滿清八旗貴族們打仗都在行,但舞文弄墨、管理行政就差多了。正是因為這個長處,在努爾哈赤的時候,索尼就和父親一起入直文館,授一等侍衛之職,並從徵界籓、棟夔等部。

又因為是努爾哈赤時,索尼就開始從徵,所以他的資歷很老,並在滿清上層發展很快,乃至於皇太極死後,多爾袞都要找他商量立誰為帝,結果選了福臨為皇帝,所以索尼在順治時,就已經有擁立之功了。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親政,召令索尼累進一等伯世襲,擢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

靠著這些資歷和功勞,到順治死之前,索尼已經做到位極人臣,所以順治才會選他為四大輔政大臣之首。

康熙登基後,最倚重的也確實是索尼,甚至在康熙四年(1665年),還娶了他孫女赫舍里氏為首任皇后(孝誠仁皇后)。不過這時候索尼已經年紀大了,身體衰弱,沒有能夠遏制住鰲拜。

在他於康熙六年(1667年)去世前,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他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向康熙獻策先除掉鰲拜,再分解吳三桂,而是奏請康熙皇帝親政,這才是對康熙最大的幫助,讓他有了掌權的理由和機會,為後來的擒鰲拜、滅三潘提供了基礎。


漁樵講史


索尼的首輔身份與明朝的首輔不同,他是順治帝指定輔助康熙帝的四位輔政大臣之首,故稱“首輔”,從這個稱號裡就能看出索尼在康熙朝初期時的重要地位了,而後來蹦躂最歡的鰲拜也不過是排名第四。

索尼為什麼能是首輔?首先他能文,通曉滿語及蒙、漢文字,這在滿清剛建立的時候是相當突出的優點,因為滿清八旗貴族們打仗都在行,但舞文弄墨、管理行政就差多了。正是因為這個長處,在努爾哈赤的時候,索尼就和父親一起入直文館,授一等侍衛之職,並從徵界籓、棟夔等部。

又因為是努爾哈赤時,索尼就開始從徵,所以他的資歷很老,並在滿清上層發展很快,乃至於皇太極死後,多爾袞都要找他商量立誰為帝,結果選了福臨為皇帝,所以索尼在順治時,就已經有擁立之功了。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親政,召令索尼累進一等伯世襲,擢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

靠著這些資歷和功勞,到順治死之前,索尼已經做到位極人臣,所以順治才會選他為四大輔政大臣之首。

康熙登基後,最倚重的也確實是索尼,甚至在康熙四年(1665年),還娶了他孫女赫舍里氏為首任皇后(孝誠仁皇后)。不過這時候索尼已經年紀大了,身體衰弱,沒有能夠遏制住鰲拜。

在他於康熙六年(1667年)去世前,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他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向康熙獻策先除掉鰲拜,再分解吳三桂,而是奏請康熙皇帝親政,這才是對康熙最大的幫助,讓他有了掌權的理由和機會,為後來的擒鰲拜、滅三潘提供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