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去超市买回来的菜会不会带有病毒?如果带有病毒会不会被传染上啊?

小刘在郑州


从前期的禁止聚餐、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到现在的减少外出、实行封闭式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举措正不断升级。但无论如何防控,我们依然需要外出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那么,去超市购买的生活用品会不会携带病毒,会被传染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明确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与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是指从我们的口腔、鼻腔呼出的小水滴,病毒可附着于飞沫进入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不断增殖引起肺部感染;接触传播是指接触了附着病毒的物品被感染。虽然目前已采取了严厉的筛查举措,但超市人流量较大,不排除潜藏着处于潜伏期以及隐性感染患者,这部分患者通过呼吸道、触摸物品,可能会将病毒播散到超市的空气与物品。那么,如果感染者去过超过,我们一定会被感染吗?是否被感染,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戴口罩、手套,与他人保持较远距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防控措施,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其次取决于病毒的数量,以及我们的免疫功能,接触的病毒数量少且自身免疫功能强大时,感染风险也较低。


虽然病毒离开人体生存力较弱,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依然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因此外出归来后也应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包括更换手套,对鞋子进行消毒,以及对瓜果蔬菜进行消毒。就普通家庭而言,常用的消毒剂有75%的酒精与84消毒液,二者选其一即可,不建议同时使用,否则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氯气。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时需注意,尽量擦拭消毒,避免喷洒消毒,空气中酒精浓度过高时,即使摩擦产生的静电,都可能诱发火灾;使用84消毒液时,应根据需求,参照使用方法按比例进行稀释,稀释后的84消毒液可浸泡瓜果、蔬菜与餐具,也可擦拭、喷洒或浸泡物品进行消毒。由于84消毒液具有腐蚀金属、漂白衣物的作用,因此使用时需慎重,同时应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综上,超市的空气、物品表面,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接触的病毒量小、自身免疫功能强大时感染风险较低,通过戴口罩、手套,与他人保持较远距离,可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对购买回家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