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开篇经典诗词?

确实色盲


问题:四大名著开篇经典诗词?


前言

古代小说常有诗词夹入其中,开篇的诗词大多引用前人的作品,也有作者自己创作的诗词。

一、西游记开篇词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作者很讲究,这是一首仄韵的七言八句古体诗,八句都是标准的律句。这首诗结尾处写到:须看西游释厄传。可知这是专门为西游所写。

西游记有三部书,出自三个人:杨致和《西游记传》、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吴承恩《西游记》,都成书于明代。

这首诗在三本西游记中都是开篇诗词,到底谁是作者就不清楚了。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天地宇宙间原是模糊一片,什么也分辨不清。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最近华为的鸿蒙系统成了热词。盘古开天以后,茫渺的天地之间开始有了清浊之分。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

从此诞生万物,包容养育的众生都有仁善本性。要想理解其中奥妙,需要读一读这本西游记。

二、三国演义

三国的开篇词不是诗,而是一首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四大名著中,这可能是最熟悉的诗词了,不过这也不是作者罗贯中的原创,是直接把明朝才子杨慎的临江仙拿来用了。

杨慎写过二十一史弹词,按照历史的顺序把三代、秦汉、、三国两晋、隋唐等写了一组词。不过杨慎写三分两晋的词并没有入了罗贯中的法眼,他选的是杨慎写”秦汉“的词。

杨慎写三国两晋的词是两首《西江月》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耕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江月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三、水浒传

1、水浒传开篇词,既不是诗,也不是词。

试看书林主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这一首很像曲,上阕平韵,下阕仄韵,而且入声韵“木”与去声韵“路、度”混用。词中极少如此押韵。

上半段如果把“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春秋”颠倒一下,很像临江仙,不过有几处平仄不协处:

试看书林主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七雄扰扰春秋。分真伪占据中州,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2、另有一首诗,作者是北宋神宗年间的邵尧夫,即邵雍: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这是一首标准的七言律诗, 写的是太平气象。古人评价水浒传开篇诗写太平气象,结束时的诗也写太平气象,首尾呼应。

四、红楼梦

这首诗仅见于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之前《凡例》的结束处: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首诗的作者是否是曹雪芹颇有争议。胡适说是曹雪芹的自题诗,却又被其他人攻击说胡适不懂旧体诗。

其实胡适旧体诗词也写了不少,说其完全不懂也未免偏颇、

另外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首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脂砚斋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不过这已经是夹在文章当中的一首诗了。

结束语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不太好判断是否有开篇诗词。三国肯定是用的明朝杨慎临江仙。西游记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写的开篇诗。水浒传开篇的诗是宋朝邵雍,另一段搞不清是什么体裁的,确实也不清楚作者是谁。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四大名著开篇经典诗词?此题目看似简单,真要回答起来却也十分厚重。所以我今天选择单说《红楼梦》的开篇经典诗词。

《红楼梦》开篇有一首五言四句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首诗乃曹雪芹毕生心血,不,是毕生血泪凝成,堪称千古绝唱!当你完全读懂了红楼梦后方可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涵,方可解得作者的“辛酸泪”和“其中味”。

 

一、红楼梦首先是一部作者曹雪芹家族的兴盛败落史,个中充满了这个家族的血和泪。

曹雪芹家族的兴盛败落史,隐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政治权力争斗史。家族的命运全掌握在三朝皇帝手中,兴盛来之不易一步一辛苦,败落十分悲惨叫天天不应。当年,曹家祖上从包衣(奴隶)做起跟随皇家一路走来等于拿命换,到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母亲给康熙做保姆始,曹寅才有机会做了康熙的陪读同学,后康熙继位后曹寅当上了皇帝的贴身侍卫,尔后定边区、除鳌拜,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方得江宁织造一职,辛得爵位世袭,富极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且来得即突然又奇葩:雍正五年曹家被抄家的原因令曹家防不胜防。康熙突然病重,来不及调回远在北方的康熙意欲传位的十四阿哥,就突然死了。雍正却在隆科多的协助下,戏剧般地抢走了皇位。雍正登基后排除异己,残害兄弟斩杀臣下,而后处理他所不喜欢的或曰没有排在自己后面的官员,曹家首当其冲抄了家。因为曹家站错了队,没有排到雍正后面。如此简单且粗暴的抄家令曹家叫天天不应,喊地地无门啊!

 

雍正暴亡后乾隆继位,乾隆为了减少敌对势力,采用怀柔政策大赦天下,凡在前朝受制受压的臣下官员一概平反昭雪,曹家惠恩受赦得以东山再起。到了乾隆四年的时候,在“双悬日月照乾坤”的皇家权力斗争进入大决斗的“弘皙逆案”事件中,卷入其中受到牵连,其根本原因也是站错了队,被乾隆再次抄家。这次抄家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彻底破败,走到尽头“树倒猢狲散”,只留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灭顶之灾来得如此残酷且荒唐,真是无天可叫啊!这就是这个家族的血泪史,曹雪芹的第一把辛酸泪!

 

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十分艰难且悲惨,十年书稿成,毕生血泪凝。

成书过程十分艰难且悲惨,此乃曹雪芹的第二把辛酸泪!曹雪芹在“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方成书。而且是“披阅十载”,还不是创作或写作十载,什么意思呢?“披阅十载”之前才是真正的创作时间,创作或许是三年或许五年或许更长时间。

“披阅十载”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更有多少年的慢慢创作路,何止是一把辛酸泪可以抵得过的呀!

 

为了避开“文字狱”,作者采用“一花开两色”、“一镜照两面”的手法,即要写实,又要有意设置一些“烟雾弹”,如女娲娘娘采石补天单剩一块未用弃之青埂峰下自经锻炼通了灵性演绎石头记云云,又如“一僧一道”的出场,还有“梦幻仙境”等等。但红楼梦是一部以写实取胜的书,作者又担心这过多的“烟雾弹”会误导读者,所以他又处处照顾到真实的社会背景,于是采用了许多巧妙的办法有意暴露真实的一面,“风月宝鉴”就是典型的一例,他告诉读者此书犹如“风月宝鉴”两面可照,一面真一面假,会看两面方知真假。此乃真是作者的一片苦心矣!

 

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令人敬畏!我们知道曹雪芹写的书传下来的只有八十回,可是经过红学家们通过脂批探沂研究发现,曹雪芹的后四十回也写过,而且已经写完了,只是有些内容还没有写完整,还需要补充,包括前八十回里面的第二十二回,脂砚斋就告诉我们了,说这一回曹雪芹没有写完,“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通过脂批了解到,脂砚斋整理过八十回以后的书稿,她不但目击过,而且阅读过曹雪芹八十回以后的写作,她还整理过。只可惜,曹雪芹八十回以后的书稿非常奇怪地丢失了。脂砚斋说“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所有红学家跟着叹叹!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八十回以后的内容,太可惜了!

 

也有红学家考证:这不是一般的借阅者,八十回以后曹雪芹可能写到了贵族家庭的败落,触及到政治红线,十分危险。这个所谓的借阅者以借阅为名拿走就不还了,也许就销毁了。所以红楼梦是一部极其悲惨的书,曹雪芹真可谓“是一位天才的悲剧”!

 

所以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一把辛酸泪!

                              





文化潮汐


今日头条开混沌,

老街味道嚼古吞。

分明文章罗万智,

明白诗话写秋春。

偏有经营私心语,

东拉西扯吐烟云。

卖得文字头条上,

真假无关可数金。

[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用户51182697922李思


国文学到了明清时代,小说文体的创作渐次进入了鼎盛时期,于是产生了众望所归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以历史的兴衰,社会的炎凉,事件的传奇,人物的悲欢等等故事或撼动人心、或悦人耳目、或破人愁闷。其所蕴含着的世道人生之理,更是给人以警醒和启迪。尤其是在开篇诗词中,蕴含着作者对世事人生的感悟,荟萃着一些精彩的醒世恒言,读来颇有兴味。

三国演义

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据说这是明代的一位状元——杨慎——写的词,有分教:纵然是千古英雄,也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浪逐流一逝而尽。秋月春风相续,人世转换不停,唯青山常在,夕阳依旧。所谓是非成败,其实转瞬成空,均免不了化作笑谈。即便是千古传奇,亦不过付之一笑而已。

此词调寄《临江仙》,词人真可谓临江之仙人了。这首《临江仙》词教人看空:“是非成败转头空。”教人看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该词用长镜头大视角,横观天地,纵论古今,有很强的历史沧桑感,更兼参透功名、勘破富贵,属大手笔。将此词拉来给《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制做开篇词,无论是意境还是格调都是与之相吻合的,其宏伟的气势也是能够压住全篇的。 

水浒传

词曰: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水浒传》讲的是江湖豪杰的传奇故事,而这首开篇词,却大有笑傲江湖的味道。按词中所论,称王称霸,攻城略地,不过是“扰扰”之人作“乱”而已。世上成名求名及埋名者,终将被沧海桑田所掩埋。而求鱼之路、穷猿之路,只怕最后走成了惊弓之路。唯“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者,隐匿于书林之中,方才是“俊逸儒流”。所以世上之人,不如握着掌中的酒杯茶杯,听一曲新鲜的曲目。

此词蔑视厮杀争斗的“七雄”,冷眼旁观熙来攘往的图名逐利者,笑看那些为名利而剜门子捣洞、寻找门路的人,羡慕那些笑傲江湖的“俊逸儒流”,倡导一种隐逸恬淡的生活态度。

西游记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预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的开篇词颇具广告意味。天地仁而覆载百姓,万物生皆由善而来。斯人当以感天地之仁,待万物以善。要悟彻天造地化之机、修持大道之功,还是从这部西游中遇到各种灾难的破解中来寻求答案吧。

《西游记》讲究因果报应,劝人守命待时,与人向善,鼓励人们要修成正果。

红楼梦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

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开篇诗说得更直白,好像就是耳提面命,直对大众而言的,和文中的《好了歌》紧紧呼应。“浮生着甚苦奔忙”,人生悲喜如同幻渺,古往今来不过“一梦”,岂止是一梦,是极尽荒唐的梦。可惜,有人入梦太沉,死守着“盛席华宴”,不愿散场;有人大梦不醒,为名为利“苦奔忙”。

《红楼梦》开篇词教人别入梦太深、太久。死守着“盛席华宴”的人,到梦醒之时,就该失落了。

纵览四大名著的开篇诗词,各以一字以蔽之:《三国》曰“空”,《水浒》曰“隐”,《西游》曰“修”(修成正果),《红楼》曰“梦”。


解读上下五千年


云龙回答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一、《水浒传》开篇词:

试看书林隐处,

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

裁冰及剪雪,

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

分真伪,

占据中州,

七雄绕绕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

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

图名无数,

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

江湖桑田变古路。

讶求鱼缘木,

拟穷猿择木,

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

再听取新声曲度。

你看那书林深处,

隐居着多少俊逸儒流呀,

他们不肖于那世间虚名薄利,

更把那古今战事当作笑谈,

在那里吟诗作赋,

书写着超凡脱俗的辞章。

在他们眼里,

前王后帝,

真真假假,

中原逐鹿,

与春秋战国之诸侯争霸有什么两样!

国家就像脆柳一样脆弱,

人处其间与漂泊无定虚舟何异!

人世间自然成名多多,

图名多多,

沧海桑田,

只瞬间就不知新月落在长河的哪边。

不要看到缘木求鱼者感到惊讶,

也不要笑话人穷猿择木,

更不要像伤弓之鸟见了弯曲的树木也远避。

统统放下吧——包括你手中的酒杯,

来听取我“

新声曲度”!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什么?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今古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举世称道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著,当是公认无疑。然而冠以卷首的这阙《临江仙》词,并非罗作;而是出自在罗贯中逝世八十八年之后才出生的杨慎之手。 罗贯中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学者范晔的《后汉书》、元代的《三国志平话》等书和某些有关传说。

西游记开篇诗解读1

混沌未分天地亂,

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

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

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

須看西遊釋厄傳。

什么是混沌

混沌是指天地形成之前气形质浑然未分的状态。

道家认为天地形成之前经历了五个阶段,

分别为太易,

太初,

太始,

太素和太极,

统称“

先天五太”。

“先天五太”是对“

无极而太极”

这个过程的具体阐述。

最早见于列子的《天瑞》篇。

列子是道家四大真人之一,

即老子的四位传承人,

分别为:

文子,

亢仓子,

列子,

庄子。

红楼梦的开篇词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浮生着甚苦奔忙”,

人生悲喜如同幻渺,

古往今来不过“一梦”,

岂止是一梦,

是极尽荒唐的梦。

可惜,

有人入梦太沉,

死守着“

盛席华宴”

不愿散场,

有人大梦不醒,

为名为利“

苦奔忙”

《红楼梦》开篇词教人别入梦太深、太久。死守着“盛席华宴”的人,到梦醒之时,就该失落了。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

即是曹雪芹自序 。

在这篇自序中,

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

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

据他自述。

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

因流落北京西郊,

碌碌无为,

一事无成,

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

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

不禁深自愧悔。

——读者们,

关于“四大名著开篇词”,

大家有怎样的见解和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