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为啥还要撒尿素?

新大风歌


玉米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玉米秸秆使用举措,过去农民收获玉米之后都需要将玉米秸秆收回家,整齐的码放在自家院墙外面或者空闲地里,那时候每年冬天几乎都会听说哪家的玉米秸秆着火了,玉米秸秆不收回家的也会拉倒大坑里放把火,或者地里放把火。

玉米秸秆还田推出之后,虽然推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但还是逐渐的被农民接受并广泛采用。玉米秸秆还田之前需要先将玉米秸秆粉碎,当然这在玉米收获过程中就会粉碎秸秆第一次,不过粉碎度不够烂还需要专业的粉碎机粉碎,然后被旋耕机混掺进土中。

玉米秸秆还田有两个最低要求必须实现,不然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例如玉米秸秆粉碎的长度有一定要求,一般不能超过十公分,很多时候旋耕机最后作业的时候,农民还需要把地里特别长的玉米秸秆和玉米根儿捡出来扔掉,方便整地平地和下茬作物播种。

其二是玉米秸秆还田之后,因为土壤比较疏松,农作物播种之后籽种容易被土壤架空不致密,就需要及时浇水而且是浇充足的水,以透水来缓解土壤疏松带给的农作物生长弊端,很多时候玉米秸秆还田之后一些农民不注重这点儿导致播种的小麦冬季被冻死。

总结一下:很多时候玉米秸秆还田之后进行下一茬作物种植,种植户都会撒攘一些速效氮肥例如尿素,或者使用大量的二胺,当然也有使用复合肥的种植户。究其原因主要是秸秆还田之后玉米秸秆会破坏土壤之中的碳氮比,碳氮比对维持微生物生活环境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分解秸秆中的有机物需要氮元素参与,这样会出现微生物与农作物生长抢夺氮元素的情况发生,再者说来氮元素缺失或者不足,也不利于农作物顺利生长。


农耕随笔


玉米秸秆还田撒上尿素这是错误做法,或许是老农民不经意的一行为传下来的,就象草木灰混粪水作肥料一样,被许多农村农民沿用至今而不知错误一样。


玉米秸秆的腐烂是靠菌类行为,菌类只对有机物感兴趣,对无机物的尿素是不感兴趣的,尿素撒入玉米秸秆中,只能减缓菌类对玉米秸秆的利用,我们在做食用菌中发现培养基中加入无机成分越多,菌类菌丝越不生长或生长缓慢,要待尿素等氨成分挥发完后才能利用,氨成分对菌类是有抑制作用的,有人认为玉米秆,甘蔗渣含糖量高,碳源过足,为有利于菌类分解木质素,粗纤维等,提高一下氮源比,加入尿素,而菌类是没有利用无机氮源的能力,只能在某些特砞因子诱导下,将无机氮源转为有机体的氨基酸才能利用,而在玉米秆入田后,玉米秆干燥吸水,并没有植物帮助制造成氨基酸,而尿素又在溶解中使菌类不得发展,反而是减缓了玉米秆的腐烂。


在一切加速腐烂过程中,加入无机盐类都有可能减缓腐烂速度,最好是原汁原味的最易腐烂,我们家中腌酸菜你可以发现,加入盐,那腌菜很难腐烂,还有就是隔绝,减少空气流动(氧气),也能减缓腐烂,还有是低温,温度低于菌类活动范围,植物不易腐烂。

玉米秆的原田,多是玉米收获后,除东北外,气温适应于菌类活动的,我们如果将粗秆粉碎,只要浇上水湿润,在田中挖出沟道填埋下玉米杆屑,时常浇水湿润,玉米秆屑还是很快被菌类侵染腐朽的,这些腐朽后的就是得好有机肥,又能增加土壤的疏松。我个人认为不要添加任何无机物了,那样抑制着菌类对玉米粉屑腐朽速度,减少着玉米秆屑上菌类数量,可以在还田填埋好玉米秆屑后,所播种的其他植物生长中撒些肥料尿素,这样对植物生长有利,也能不影响着玉米杆腐朽速度,不然大量玉米杆屑在土壤中严重影响到其他播种的植物根系发展。


老艾叶


玉米秸秆还田,还要撒尿素,这个事,只能在南方会这么做的,在我们东北地区的农村,压根就没有这么做的,南方地区,玉米收购完了之后,现在不让焚烧玉米秸秆,也只能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了,要不粉碎还田的话,玉米秸秆横七竖八的在玉米地里,也无法播种小麦了,所以也只能粉碎还田了,至于玉米桔杆粉碎还田,还需不需要撒尿素的事,在这里说说我的看法吧!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还需要撒尿素,说是为了加快玉米秸秆的腐烂速度,防止腐烂过程中碳氮失调,可以对氮素进行中合,或者说,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撒尿素的话,就是可以加快玉米秸杆的腐烂或者腐熟成度,让腐烂的玉米秸杆可以变成肥料,并能与土壤有机的结合,最后玉米秸秆变成的肥料可以给小麦提供营养的。

可是在我们东北地区的农村,这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了,也是多余的了,而且也是浪费的了,东北地区玉米桔杆粉碎还田之后,还要等到来年春天四五月份才能播种玉米的,其实,东北地区粉碎的玉米秸秆也不是需要它腐烂变成肥料,既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变成了肥料,也没有多大肥效的,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处理掉了,才粉碎还田的,粉碎还田的玉米秸秆还有一些病虫害,也一并埋到了地里,在来年春天的时候,这些病虫害可能会还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的。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一亩地需要撒50公斤碳酸氢铵,或者撒30公斤尿素,如果碳酸氢铵0.9元钱一公斤的话,那么,每亩地撒50公斤碳酸氢铵就是45元钱;如果尿素2元钱一公斤的话,每亩地撒30公斤尿素,那就是60元钱,这样看来,这也是一项投入,也是一项不小开销的,那么,玉米秸杆粉碎还田,不撒尿素可以不可以?肯定的回答,也是可以的!

玉米桔杆粉碎还田之后,都需要深翻地进行处理的,一般的情况下,粉碎还田的玉米秸秆深翻地的话,都会深翻到地下30公分左右的,小麦在播种的时候,深度在3至5公分就可以,从3至5公分到30公分这段距离内,至少还有25公分的深度,这25公分的深度,完全够小麦主根生长需要的,小麦的主根也是完全可以深扎在没有玉米桔杆的土壤之中的,一点也不影响小麦扎根的,所以,为了省下玉米秸秆粉碎撒尿素的钱,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时候,还是别撒尿素了,留下尿素等小麦长大了,需要的时候再撒吧!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到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大家好,我是秦农视野。玉米收获以后,秸秆粉碎还田,这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因为不但省去了人工处理秸秆的麻烦,秸秆还田还可以增加田地的肥力,使接下来将要播种的冬小麦茁壮成长。那么,秸秆还田时为啥还要撒尿素?

第一,加速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的分解腐化。微生物的生长是以碳素为能源,氮素为营养的,而玉米秸秆碳含量较高,使得还田后土壤中碳元素徒增,造成碳氮比迅速升高,微生物的繁殖由于碳多氮少而失衡,对玉米秸秆的分解腐化能力也就下降。我们知道,尿素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同时,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含氮量最高的氮肥。这时候撒入尿素可以有效补充氮素,平衡微生物的碳氮比,恢复并加速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的分解腐化能力。

第二,补充麦苗对氮素的吸收,为增产增收提供肥力保障。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碳素比例迅速增加,微生物为了平衡自身生长所需的碳氮比,它必然会从土壤中吸取氮元素,这时候由于微生物的争肥,麦苗从土壤中就很难再吸取到生长所需的氮元素,如果氮元素不能得到及时补充,那么麦田就可能出现缺苗、苗黄、苗弱等现象,影响产量。所以这时候撒入尿素,可以及时补充麦苗生长所需的氮肥。

其实,玉米秸秆还田时,除了撒尿素,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粉碎的秸秆不可过长过粗,不然得不到有效分解,难以完全腐化。

2.秸秆还田后要深耕一遍,使土壤、肥料、和秸秆充分混合。

3.如果土壤墒情不好还需要浇水,但田地不能积水,保持土壤墒情良好即可。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点赞哦,谢谢支持。


秦农视野


随着咱们老百姓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家对于玉米秸秆还田都有了统一的认识,即都会选择把玉米秸秆还田而不是焚烧秸秆。对于玉米秸秆在还田的时候为什么要撒施尿素呢?


主要是防止玉米秸秆还田以后,在土壤中进行发酵腐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氮素。撒施了含氮的尿素或者说碳酸氢铵就是为了更好的让土壤中的碳氮比达到适宜微生物分解玉米秸秆的比例。

玉米这几年在我们豫东地区的种植面积也是呈逐年增加的,因为种植玉米相对于花生,朝天椒和红薯要省事省心省力一些,况且这几年玉米的价格行情比较稳定,所以就造成了玉米的重茬种植比较严重。同时由于环保的需要,玉米秸秆不能焚烧,也只能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来处理。

玉米秸秆还田处理的好的话其利大于弊,玉米秸秆会携带病虫害,所以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时候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再喷施一遍杀虫剂,同时根据土壤墒情也可以选择撒施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挥发性强,挥发的氨气能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杀死地下害虫以及其虫卵的目的。一般一亩地可以撒施尿素30-40斤,碳酸氢铵100斤左右。

撒施尿素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底肥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玉米秸秆还田处理的方式以及耕翻的深度。


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被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氮,氧气。所以通过撒施尿素可以防止种植小麦的时候出现出苗低,苗黄,苗弱甚至起苗的现象。

玉米秸秆粉碎不能太长,最好不大于10厘米,翻耕的深度也要合理,一般埋入10厘米的土壤中,并且时间最好在7-10比较合适。

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处理由于大家都觉得比较麻烦,其实应该选择更好的一种处理方式比较好,即把玉米秸秆通过打捆机打捆的方式,把玉米秸秆做成青储饲料比较好,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种地的投资成本也能够增加咱们老百姓的收入。


豫东小农


玉米秸秆还田,为什么还要撒尿素?

不论玉米秸秆还是稻草还田,都得配施氮肥,从理论上讲,还田的秸秆在腐烂过程中,依靠微生物的繁殖分解,它们在繁殖分解过程中,需要氮素营养的参与,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发现,诸如水稻也好,玉米地下茬亦是,都会落黄缺素,它的原理是叫碳氮比率失调。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碳氮比是25~35:1,秸秆还田之后,它的碳氮比成了70~85:1,大大超出了正常水平,是土壤中的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肥的结果,所以只能通过增施氮肥,耒解决碳氮比率失调的问题,确保下茬作物的生长正常。

实践证明,旱地上的秸秆还地,只要配合尿素施用,不仅不影响下茬,而且对于土壤的攺良和作物的后劲都有很大的作用。所要注意的是,旱地秸秆还田要及时䃼水,稻草还田要及时落干露田,防止还原物的积存。



天天行3


玉米杆稻杆都是很好的还田作肥料,不管以前还是现在都有这个做法。玉米杆可以喂养牛羊之外发酵以后就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在农村把玉米杆稻杆烧成灰加上家禽的粪便让其发酵,过一段时间用来种小麦或者番薯做打底肥料是非常好的。这种原生态肥料现在农村也有好多人做,比化学肥料要环保,而且对农作物生长更好。

玉米杆为什么要洒尿素?就是玉米稻谷收成以后头还泥土里不容易腐烂,洒尿素就是让这些玉米杆稻杆的头加快分解发酵,等播种时间到这些玉米杆或者稻杆的头早就融入泥土,这样方便播种。





农村汉哥


玉米秸秆还田是国家倡导、农民大力支持并执行的一种耕种农活。它的好处大家都知道,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污染。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庄稼不受其益,还会出现秸秆还田小麦黄化,不长,僵苗等现象。

这是因为土壤中缺氮元素的原因,而尿素就含氮元素。那么氮元素在土壤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这么说吧,氮元素是微生物的饭,微生物又是秸秆分解的主要劳力。


也就是说微生物必须在酒足饭饱的情况下才肯工作,才肯分解秸秆。

所以我们必须在保证土地正常用肥量的基础上额外的增施速效氮肥-尿素,随耕地深翻而融入入土壤,也可以播后随水冲施,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促进秸秆分解。

玉米秸秆还田除增施氮肥外,还要注意,翻耕土地时一定要震压严密,防止跑墒和架空麦苗,影响根系下扎和对水份的吸收,有的小麦田出现死苗现像,就是由于土壤悬空,小麦苗根部无法吸收养分慢慢点死了。


尿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保证庄稼能够用到到秸秆腐熟后产生的有机肥,一定在秸秆还田时


悠然见东山


说实话我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看到各位老铁回答的不是网上搬运的就是回答的不够准确,我就厚着脸皮来回答一下(开玩笑,逗一下大家):玉米秸秆还田使用尿素的原因是:1、有机物在粉碎后翻入土壤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腐烂发酵,而有机物在粉碎后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N元素,来保证整个发酵过程的快速完成,否则在发酵的过程中会吸收来自土壤中的N元素,那么这样是必会造成土壤中N的缺失,

2、如果在移栽或种植下一茬作物前秸秆还没发酵完成,发酵过程会持续,待移栽作物后,会表现出土壤缺N,地温高,还有可能烧苗。




华仔的生活


玉米秸秆还田加尿素,这是禁烧秸秆造成的另外一种土地大污染,在腐蚀秸秆儿的同时,土地受到尿素的侵染,尿素的主要成份被秸秆吸收,天气转凉,尿素的残留凝固在土壤中,东北进入寒冬期。春天转热风大,土壤内所含肥料和还没完全腐烂的秸秆,随雨露出地面,随风随热蒸发天空,这种污染比焚烧秸秆严重百倍,即使秸秆完全腐烂,它的功能和能量,只是腐烂而己,还田的用工和尿素的投入,要高与腐烂的百倍,拿大投入,高污染换取秸秆腐烂的现实,农民不接受。

无论秸秆粉碎还是添加尿素,都改变不了大自然的温度,秸秆达到腐烂是有条件的,它必须要有超过大自然的温度,适合的水份,堆呕的容积要适合发酵,还要闭封发酵,我们的大自然有适合秸秆发酵温度吗?我们经营的土地有腐烂秸秆的能力吗?秸秆发酵是人力和自然的美好利用和配合,秸秆还田,是在不考虑大自然的情况下制定,在生产实际中得到相反的回报。

火烧土壤大地肥,这是农耕千年经验,也是中国连种丰收的科学总结,如今没有秸秆焚烧大地,现代化肥农药残留就无法解决。土壤杂菌横生,不利于作物再生长,粮食产量和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一根火柴就能得到农业丰收的利益,谁也不原放弃丢掉。尽管罚款。只是一时之痛,但能换回一年的农业丰收,所以焚烧秸秆不止,还田无农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