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學伴?--來華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

留學生的事近幾年總能引起關注,最近外國人永久居留的徵求意見稿一出,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其實沒有看完全部文字,就會舉起反對的手,雙手反對。也許是看新聞看的多了,總覺得外國人在國內享受到的是國人無法得到的權利,留學生過的也是國內大學生無法比及的生活。

說起留學生山東大學的學伴更是觸動了國人的洋人意識觀---不僅免費讀書,還要賠女學生,這做得太傷男人感情了。

我國是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留學生規模已達50萬

2017年有48萬多國際留學生在國內高校留學,涉及204個國家,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學習。

2018年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萬多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學習。

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學伴?--來華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

留學生來源國多樣化:亞洲國家排第一,非洲國家第二

2018年,排名前15的國家為:韓國,泰國,巴基斯坦,印度,美國,俄羅斯,印尼,老撾,日本,哈薩克斯坦,越南,孟加拉,法國,蒙古,馬來西亞。

與2017年的來源國基本一致。從來源國可以看到,來中國留學的學生基本是亞洲國家學生,來源非洲的國家沒有進入前15。

留學生國內高目的地和目的高校:上海北京人數多

按省市排序前10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天津,廣東,湖北,雲南,山東。人數超過1萬的省還有廣西,四川,黑龍江,陝西,福建。

按高校來看,北京上海的高校留學生數量居前,前20位中,北京高校有5所,上海高校有6所。北京語言大學是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接近1萬人。北京語言大學是一所語言類高校,其他語言類高校如北外、上外、廣外等外語類高校留學生人數也比較多。

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學伴?--來華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

留學生獎學金:政府獎學金、學校獎學金

按2017年的統計,2017年共有5.86萬名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在華學習,佔總數的11.97%,比例並不是很高,不是外界想的是給留學生就是免費的,大多數的留學生在中國讀書是要自費的。

按北京大學的留學生獎學金類別,有政府獎學金,本校獎學金,還有市政府獎學金三類,全額獎學金是免除學費,住宿費,同時有生活補助。但比例正如上面提到的,是剛過10%。

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學伴?--來華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

獎學金是國際留學通行的方式,國內學生到國外留學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留學生的收費:收費高、生活設施好

以華東理工大學為例,外國留學生的學費最低2.2萬,遠遠高於國內學生的收費標準。留學生的住宿大都是酒店公寓標準,設施比較全,雙人或單人間,所以住宿費也比較貴,每天是60元,一個月的費用就超過國內學生一年的住宿費。

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學伴?--來華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

教育國際化指標下的留學事務:為了指標忽視質量

國內普通高校的留學生事務發展也就是10年之後,各個地方都有國際化指標,但不能僅僅依靠重點大學,於是普通高校都開始招收留學生。所以,很多人感覺突然留學生就多起來了,只要是個大學就有留學生,甚至高職院校都有留學生。

對學校來講,關係到學校排名,也容易實現,如果學校一般,可以用獎學金來吸引留學生。所以,一些比較差的高校就有了獎學金全額覆蓋的做法,

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學伴?--來華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

一所地市的高校為了吸引留學生,設置了新生獎學金、新生助學金,相當於在這所高校留學期間基本是不需要花費的。

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學伴?--來華留學生都是超國民待遇?

不同的學校收費不一樣,獎學金的額度和比例也有很大的差異。對於留學生來講,目的是學習,自然會選擇重點高校,畢竟教育環境,學習效果也是有保障的,就像國內學生到國外留學,如果學校好,交高額學費也是樂意的。如果就是為了混,哪個學校不收費就去哪個學校。

學生的目的不同,選擇就不同。所以,一般的高校會比較多的招收到黑人留學生。事實上,從留學國的排名就可以看到,黑人在高校的比例並不高,但黑人的形象與素質,很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和不滿。學生通過間接途徑,以訛傳訛,認為留學生都是超國內學生的享受,心理自然不平衡。

但不管如何,留學生的質量並不高,需要假以時日才能有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