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

非说不凡


中国人的哲学其实是在寻找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指要修炼极高的道德,向古代的圣王们学习,那些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或者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大都具有崇高的道德。外王是指他们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人,他们是传说中的圣王,他们在我们人类发展的婴儿时期,为人类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他们都是农业、医学、建筑等方面的专家。

下面,好玩的国学以非常好玩有趣的风格,谈一谈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他们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在中国文化中,“皇”或“帝”的地位崇高无比,秦始皇表示羡慕嫉妒恨。在他统一六国之后,干脆把两个最牛的称号和在一起称为“皇帝”,自称是“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千秋万代都是皇帝,但实际上,始皇帝的天下,仅仅过了15年,就灰飞烟灭成了黄土啦。

历史上对三皇和五帝究竟是谁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三皇是指伏羲、神农和黄帝,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五帝指少昊、颛顼、帝喾、尧和舜。他们既是夏商周历史之前的传说中的帝王,又是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传说他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12年才肯出来,这一点,和老子诞生的传说类似,据说老子在娘胎里面呆了81年才出来。伏羲是个伟大的发明家。传说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他甚至还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他发明了瑟,创作了乐曲。伏羲发明了捕猎工具,进一步提升了生产力;他创造了八卦,催生了文字,创造了乐器,创作了乐曲,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神农氏,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他是一个拥有神奇能力的农业专家。他发明了木犁,并教授老百姓农业种植知识,是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和发明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和今天的袁隆平院士的地位相似。更为重要的是,神农还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远古时代,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断肠草”,留下一句遗言,天!这回真错了,肠断而死,为人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据《国语晋书》记载,黄帝和炎帝本来是一对兄弟,长大成人后,黄帝和炎帝分别在姬水和姜水流域统治着各自的部落,后来,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的雏形。

黄帝是个语言天才,传说他刚刚生下来就会说话。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精通机械制造,发明了指南车和制陶技术,还建造桥梁和船只,发展交通事业。在他的指导下,他的臣子仓颉发明了文字。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最有影响力的部落首领,他与炎帝一起,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我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是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后来传说中的五帝,大多是黄帝的后羿。历史上对五帝的说法有六种,一般认为是少昊、颛顼、帝喾、尧和舜。

少昊是远古时代东夷族的首领。少昊是个狂热的鸟类爱好者,他以鸟设职封官,把东夷族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颛顼是黄帝之孙,他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故又称其为高阳氏。他在黄帝死后做了部落首领,传说中他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帝喾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是中国远古帝王中的道德楷模。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

尧帝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中他的帝位来自于帝喾的禅让。尧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诈。他设置谏鼓,老百姓有事就可以去敲响大鼓,表达意见。他树立谤木,鼓励百姓批评自己的过失。他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他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所有的领导者都应该铭记,“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我害了他。”

舜帝名重华,他家世贫寒,更为悲惨的是,他生活在一个“问题家庭”。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不仅眼瞎,心更加“瞎”。舜的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对舜充满了嫉妒和仇恨,弟弟桀骜不驯,而正直善良孝顺的舜在他们眼里就是“全民公敌”。他们几个人串通一气,每天就想着两件事,一是舜何时死,二是怎么把舜给弄死。舜能活下来,简直比中了体育彩票的头奖还要幸运。有一次舜在房顶维修房屋,他的三位亲人竟然将梯子抽掉,放起火来,想烧死舜。但是机智的舜把手中的草甸当作降落伞,像飞鸟般飘然落地,回头一笑走了。还有一次,舜在家里挖井,他们几个人趁着舜在井底的时候,竟然把井给填死,但是机智的舜早已料到,提前在井底挖了另外一条地道,逃出生天,出来后又淡淡一笑走了。然而舜对父母依然十分孝顺,对弟弟十分友善和关照,简直就是“家人虐我千百遍,我对家人如初恋”。因此,舜成了当时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和大孝子。

尧帝看中了舜,将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还让他继承了帝位,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帝。舜的故事说明,一个人的心底善良和宽容,最终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舜执政以后,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制定了刑罚制度,用原始的法治精神来统治,让天下人心悦诚服。


好玩的国学


三皇为我国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为人类始祖。

三皇说法众多:

1、 天皇、地皇、泰皇 2、 天皇、地皇、人皇

3、 伏羲、女娲、神农 4、 伏羲、神农、共工

5、 伏羲、神农、祝融 6、 燧人、伏羲、神农

7、 伏羲、神农、黄帝

目前认为三皇说法以天皇、地皇、人皇受众最为广泛。学界多以燧人、伏羲、神农为准。

女娲氏 。捏泥造人,炼五彩石补天。

燧人氏。教人们钻木取火,用火对抗野兽。

伏羲氏。教人用火烹饪、设立婚姻制度、教人捕鱼,筑屋建房,发明八卦,发明乐器。

神农氏。尝遍百草,著述《本草》,教人种植,区分五谷,教人畜牧养殖。

天皇。天皇氏,相传古越族部落首领。在道教神话中盘古氏开天后化为元始天尊与太元玉女所生儿子。

地皇。地皇氏,作为天皇氏之后的部落首领。相传他是天皇氏的儿子。道教传说中天皇氏登仙后,地皇氏管理天下。

人皇。人皇氏,又称泰皇。相传地皇之子,兄弟九人分居九州。后来伏羲、燧人、神农都曾被放上“人皇”位置。后来各朝皇帝都有“人皇”之称。

共工。共工氏。在神话中的水神。共工氏是部落首领,治水世家,勇猛无比,曾与颛顼争帝,失败后怒撞不周山。有人列为三皇之一,认为他是女娲时期一位古帝。

祝融。祝融氏。神话传说中火神,兽身人首,乘两龙。祝融氏部落首领。相传他发明了保留火的方法。有人将其列为三皇之一,认为他也是女娲时期一位古帝。祝融和共工两位古帝水火不容。

五帝大体三种说法:

一:黄帝、颛顼(音:专需)、帝喾(音:裤)、唐尧、虞舜

二:太皞(音:浩)、炎帝、黄帝、少昊(音:昊)、颛顼

三: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为了避免混乱和重复我们按时间顺序排列,读者可以根据内容一一对应。

太皞。即伏羲氏,上回提到的远古五氏之一,女娲氏兄长,古说为风姓,推演八卦、发明古琴(古筝)、教人烹饪。

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胜炎帝,一统炎黄部落而成为天下共主人。败蚩尤而被诸侯尊为天子。黄帝任用仓颉观鸟兽之迹造字。命令大挠编甲子。完善伏羲天文而推演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的纪年方法。天文、音乐、医学、生产都在黄帝时代得到了完善。他的妻子元妃嫘(音:螺)祖教人养蚕织布,制作衣服,发明染布技术。他教民播种五谷、推演日月、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称为黄帝。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

炎帝。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即神农氏,也有说他与黄帝都为有熊氏少典之子,说法不一。炎帝随母姓,姓姜(西戎羌族的一支部)。炎帝与黄帝大战于阪(音:板)泉,连输三战,臣服于黄帝。

少昊。黄帝与正妃嫘祖生长子玄嚣,即白帝。据说玄嚣出生时候天空金光弥漫,五只凤凰落入院中,百鸟皆来道贺。玄嚣深的黄帝真传,聪颖能干,能通鸟语。他统帅东夷部落居于青阳,又称青阳氏。他任用鸟类掌管春夏秋冬,处理政务,很多部落以鸟为图腾。玄嚣为嬴姓。

颛顼。黄帝与正妃嫘祖生次子昌意。昌意与蜀山氏女有子生于高阳,称高阳氏。高阳氏有圣德,沉静稳练,通晓万事。黄帝死后高阳称帝就是颛顼。另有记载少昊去世,颛顼与共工作为两个最强部落首领争帝位。共工失败撞倒了不周山。天塌下一片,女娲氏天台山炼五彩石补天。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就是说她是颛顼的后人。

帝喾。玄嚣生蟜(音:饺)极,据说蟜极发明了桥。他的儿子就是帝喾,黄帝的曾孙。帝喾生于高辛称高辛氏。他明察秋毫,恩威并重,仁厚爱民,天下臣服。相传他设立二十四节气。

唐尧。帝喾长子放勋,次子挚。帝喾死后挚继位。挚不善于治理国家,不久就死了。放勋继位就是尧。他的封底在唐,称陶唐氏,又称唐尧。在位七十年完善历法设立闰年。改革朝政,设立百官制度开创“禅让制”,执政90年让位于舜,让位8年后去世。

虞舜。名曰重华,就说舜的两眼都是双瞳,所以观察细微,见微知著。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望父(音:斧),望父生句(音:勾)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音:鼓馊,盲人的意思),瞽叟生生重华。舜是黄帝九世孙。舜年少时就因为孝顺闻名。后母和她的儿子多次要杀掉舜,舜也不得父亲喜爱,他仍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舜执政以后功绩巨大,为后世称颂。

《中国历史三百题》《史记》《世本八种》


红雨说历史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 、 神农氏

三皇: 燧人氏 (古时代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

其子

伏羲氏 都与陈(河南淮阳),的洛书于洛水演八卦,伏羲氏得女儿即为洛神。太昊伏羲陵位于河南淮阳;

神农氏 都与陈(河南淮阳)

陈:太昊伏羲氏建都于此,后炎帝神农氏继都于太昊伏羲之旧墟,故易名为陈,陈由此始。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 帝尧、 帝舜

黄帝 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河南新郑);

颛顼 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河南濮阳),号高阳氏,又称黑帝或玄帝;

帝喾 出生于商(河南商丘),号高辛氏,都与西亳(河南洛阳)

其子

帝尧 :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

契 :是商朝的始祖。

弃 :即后稷,是周朝的始祖

帝舜 姓姚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河南濮阳)


柱下史


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说,秦始皇采“三皇”中的“皇”和“五帝”中的“帝”,并而为“皇帝”,以显示他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为我们所熟知。那么,到底“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和哪“五帝”呢?
1.关于三皇:
关于三皇,有说法是天皇、地皇、泰皇,也有说法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我们把典籍中提到三皇的地方作表如下:
三皇名称说法来源补充说明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泰皇最贵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春秋纬》人皇实际上就是泰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白虎通义》《尚书大传》伏羲氏、神农氏、皇帝《帝王世纪》伏羲氏、神农氏、共工氏《通鉴外纪》庖羲氏、女娲氏、炎帝《通鉴索引》庖羲氏即伏羲氏,炎帝即神农氏
可见三皇之说有两个系统:第一种是以《史记》的记载为准,认为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第二种是以《白虎通义》《尚书大传》为准,认为三皇是指伏羲氏、神农氏外加女娲、皇帝或炎帝中的一个。
《三才图会》所载“三皇”图
2.关于五帝:
关于五帝,有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也有说法是把五帝作为五方神,我们同样根据典籍的记载,将五帝的情况的记载,将五帝的情况列为下表:
五帝名称说法来源补充说明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太皞即伏羲氏;炎帝即神农氏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尚书序》《帝王世纪》少昊即少皞;高辛即帝喾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王逸注《楚辞·惜诵》五帝即五方神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贾公彦疏《周礼·天官》
可见,五帝的说法也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史记·五帝本纪》为主,认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二是把五帝作为五方神。
必须强调的是,对三皇五帝的记载,有着后世很大成分想象和重构的因素,三皇五帝是否存在尚可讨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三皇五帝的各种文字和图像的记载,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其身份、价值的追认和想象。

历史研习社


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纷杂,没有一个统一历史记载,有关“三皇五帝”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我这里根据本人最常看到的记载,为大家徐庶。

三皇指的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

在三皇未成之前,人类茹毛饮血,与野兽一样。因为三皇的出现,带领这人类脱离原始和野蛮,形成最初的文明。

天皇伏羲

华夏典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人首蛇身,与兄妹女娲通婚。伏羲演变先天八卦,创立文字和姓氏,发明了瑟,创作曲子,为中华人文祖神。

地皇神农

上古部落首领,九代炎帝之首,传位530年,因懂用火技巧而得王位,成为炎帝。神农创造农具,教人耕作,尝遍百草,谱写《神农百草经》。

人皇轩辕

华夏部落首领,称为中华“人文初祖”。轩辕四处征战,所征服部落后取部落图腾一部分合凑形成龙,故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后来轩辕打败炎帝和蚩尤,吞并炎帝部落形成华夏族,封禅与泰山:泰山为中岳,中央属土,土为黄色,故称黄帝。

五帝

颛顼、帝喾、尧、舜、禹。五帝开始,人类从部落形成更大的族群,直到禹建立夏朝成为奴隶制国家。

颛顼

黄帝之孙。颛顼即位后与炎帝后裔共工开战,打败共工,号“高阳氏”。颛顼即位后,首次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颛顼在位78年,享岁98年去世。

帝喾

黄帝曾孙,叔父颛顼去世后,继承帝位,号“高辛氏”。帝喾当政,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深得民心,开创太平盛世。帝喾探索天气和物候变化规律,以此划分四时节令,知道百姓从事农畜业运作。帝喾在位70年,享年105岁。

号“放勋”。帝喾之子,尧在位时,为让百姓尽其言,便设谏言鼓;为让百姓攻其错,便立诽谤木。尧命羲氏、和氏观测日月星辰动向,确定二十四气节,指导农业生产,确定一年为365天,并用闰月来调整四季偏差,从而让华夏农民进入飞跃的农耕文明时代。

颛顼的六世孙。尧通过观察发现舜的德行皆让他满意,便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并传位给他。舜上位后,把天下分为12州,选贤人上任为州长,让州长代为管理。舜整顿礼制、威福四方,惩恶扬善,四海宾服。

受舜禅让承帝位,建立夏朝,开创国家文明制度。定历日为夏历,炼制九鼎,代表九州,寓意禹为九州之主。禹在位期间,黄河水发泛滥,淹没民屋田地无数,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不入,曾打败淮水水妖吴之奇。禹结束了华夏的部落形态,创造了“国家”这种新的政治形态至此,中国正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阶级社会,,禹让天下百姓有了“国”的概念,夏朝从此在历史上诞生。

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风餐露宿到茅屋遮顶、从部落到国家、从原始到文明。华夏先祖一路劈荆斩棘、勇往无惧,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华夏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


大国布衣


1、三皇众说纷纭。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指天皇、地皇、泰皇;《史记·补三皇本纪》里指天皇、地皇、人皇;《尚书大传》里指燧人、伏羲、神农;《春秋运斗枢》里指伏羲、女娲、神农;《三字经》里指伏羲、神农、黄帝。
2、五帝说法基本统一: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南方天帝炎帝神农,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北方天帝颛顼高阳,中央天帝黄帝轩辕。

3、三皇不是皇,五帝不是帝。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是传说中太古时期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


辣笔快嘴





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请看一下我的老书法字帖有三皇五帝的图像和统治年限及有价值的历代手工记载!


湘顺1


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就如同我们说几大古都一样,存在一定争议。总体而言,三皇五帝指的都是传说中的角色,半神半人,甚至都是神。

三皇的不同说法

1,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没有具体姓名。

2,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没有具体姓名。

3,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4,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5,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前面两种说法里的三皇没名字,似乎没给人类做出什么确切贡献,缺乏亲近感。

后面三种说法里的三皇给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对他们比较熟悉,具体包括:

1,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等十项专利,教人熟食,开创人类文明。

2,伏羲氏,又名青帝,创造太极八卦,文字,渔猎,婚姻,促进人类发展。

3,神农氏,又名炎帝,尝百草,教给人类农耕,制陶,集市,医药,促进人类进步,并联合黄帝打败蚩尤,成为炎黄子孙之始祖。

4,女娲,造物造人,补天救世,制乐立媒,人类就是她造出来的,没有女娲,就没有人类,相当于西方的上帝。

5,黄帝,又名轩辕氏,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统一华夏,并联合炎帝大败蚩尤,成为炎黄子孙之始祖。

上述五位的层次和贡献,无论谁都当得起“三皇”的称呼。

五帝的不同说法

1,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

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3,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出自《礼记·月令》。

4,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出自《尚书序》。

由此可见,五帝中的有些人选,与三皇是重复的,比如黄帝(轩辕)、伏羲、炎帝(神农)等,而尧、舜这两位领袖晚于黄帝的时代,似乎在资格上有所欠缺。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三皇五帝”的哪些版本?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三皇五帝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有好几种说法。按照史记的说法。三皇指的天皇、地皇、泰皇。按照《尚书》的说法:燧人、伏羲、神农。我们现在最熟悉的三皇的说法,其实是来源于三字经。伏羲、神农、黄帝。他不是历史资料。😂😂😂😂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三黄就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是他们铸造了华夏族的根基。


五帝的说法也有很多种。史记里面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认为五帝指的是以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从这里你可以发现,三皇和五帝居然有交叉的,但是不管怎么提法,黄帝永远都在。所以换句话来说,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这一个是不需要争议了。

三皇五帝离司马迁也有好几千年,那么是否确切存在,或者它就是一个部落的名号,我们现在也没有办法去肯定,所以司马迁他引用了大量的是神话传说,这个有待我们考古发掘去证实。所以我们在十几年前启动了夏商周,以国家层面的断代工程,其目的也是为了补充一下这一部分的历史的空缺。


知常容


中国历史上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太多了,甚至连“皇帝”二字都取自其中,而关于他们到底都是哪些人,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不同的典籍记载都有一定的出入。

比如《三字经》里面的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黄帝;《尚书》里面则是燧人、伏羲、神农;而在《春秋》里面则是伏羲、女娲、神农等等。总而言之,三皇并不是固定的!

咱们就来讲讲这几位出场频率比较高的!

第一位:燧人氏!

关于他,其实就四个字:钻木取火!这对于人类德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是将人和野兽区分的标志,因为有了火,人们才不用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文明得以开创!而且更为重要得意义是,这个火不是像西方神话里那样,是普罗米修斯去奥林匹斯山上偷来的,而是咱们自力更生,用双手钻出来了的。这象征一种向命运抗争的不去精神。所以再许多传说中,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首!

第二位:伏羲氏!

此人是远古传说中公认的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传说他是母亲华胥氏再雷泽踩到了雷神的脚印,有感而生,其乃是人首蛇身,生日是农历三月十八日。


为什么说他是公认的华夏民族人文始祖呢?因为按照传说,他对于华夏先民有着教化之功,开创了文明!传说他创八卦,开阴阳,教人以捕鱼狩猎等生存之道,首创婚丧嫁娶等伦理之德。他还取蛇身,鳄头,鹿角,虎眼,鲤鳞,蜥腿,鹰爪,鲨尾,鲸须,创造了华夏图腾——龙,龙的传人自此诞生。所以,他对华夏民族德形成,有着非常大德功劳,因此得以成为三皇之一。

第三位:神农氏!


此人与前面两位一样,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制耒耜,种五谷,教民稼穑。这意味着华夏先民的生活方式开始由游牧渔猎转向了农耕,这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转向文明社会的又一大标志。而关于他勇尝百草事迹,同样象征着华夏先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敢为人先,乐于奉献。此外他还编撰历法,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这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当然,至于他是不是炎帝,着还得两说,毕竟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与炎黄二帝时期不是太匹配。所以我更倾向于炎帝是他的后人。或者是神农氏原本就是一个部落,而炎帝则是部落首领的代称,教民稼穑的炎帝和与黄帝争天下的那个炎帝不是一个人。

第四位:黄帝!

这位应该就不需要我过多介绍了吧,咱们中华的“人文初祖”,他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当然,在许多典籍里,他是在五帝之列,别列位五帝之首。


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五帝除了黄帝以外都有哪些人!

第一位:颛顼,传说他是黄帝的孙子,其最大的贡献就是收服蚩尤部族,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真正统一。同时他还划分天下九州,分别为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华夏九州之名由此而来。在神话传说里,他乃是火神,曾与共工大战,导致不周山倒塌,这才有了后来的女蜗补天。

第二位:帝喾,他是颛顼侄子,他创制二十四节气,温和待民,在位数十年,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在神话里,他是天帝的原型!


第三位:少昊,此人身份很多,有说是黄帝的儿子,也有说是东夷部落的首领,还有说的秦人的始祖,但不管怎样,有一件事情是没错的,他推动了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融合,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位:尧,第五位:舜,第六位:禹;这三位想必不用我多讲了吧,尧,舜禅让,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大禹治水,建立夏朝,都是咱们耳熟能详的传说。

当然了,关于尧,舜禅让一说,由于《竹书纪年》的出土,遭到了许多质疑,这个咱就不多讲了。

总而言之,所谓的“三皇五帝”大概就是这些人,他们都是华夏民族在形成时期的一些杰出部落首领,为华夏民族做出巨大的贡献,其相关的“神话崇拜”,更是后世对于其贡献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