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小學生太累了,學的課本越來越難了,有的小學把中學的課程都學了,有這個必要嗎?

北方的陽光


這裡我想問一問題主,你提這個問題之前,是否真的看過中小學生的課本內容。在我們國家,任何一個地區的中小學生使用的課本,都是經過國家的相關部門嚴格的審核以後才批准使用的。在不同的時期,內容上可能會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題主所說的,小學就把中學的課程都學了。

現在的中小學生學習確實比以前的學生要累,但是並不是因為課本的難度增大而造成的,但是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現在升學考試的壓力比以前要大得多。

看著現在的學生,有很多人都會感嘆,這些孩子真辛苦,我們以前學習的時候好像沒有這麼大的壓力,也沒有學得這麼辛苦。難道真的是現在中小學生的課本越來越難了嗎,當然不是,這現在的升學壓力越來越大了。

因為現在很多家,長都已經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也知道考上一個好的學校對孩子的將來有多重要,所以大家都在拼命的學習,升學考試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二、學校和學校之間的競爭也很激勵。

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升學率。因為升學率高了,就意味著這個學校會有更好的生源,而有了好的生源,就會有好的升學率,最終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升學率高了,學校的名氣大了,各種好的資源你就自然而然的會流入到這個學校,學校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但是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實現更高的升學率,學校只能向老師施加壓力,而老師再向學生施加壓力。我們老師給學生施加壓力錶現在哪些方面呢?就是利用學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學習,佈置更多的作業和練習讓學生來完成,對學生各個方面的管理也更嚴格。

所以現在學生才會覺得,學得非常累,壓力也非常大。

三、現在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也都對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

孩子們的壓力,除了來自學校,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父母。現在很多父母都已經意識到,學習對於孩子的前途有多重要,所以總是會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金錢,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優秀。

除了平時緊緊盯著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外,在校外還要給孩子報很多的輔導班,除了輔導學習的各個科目以外,還要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們的時間都是被安排的滿滿的,休息玩樂的時間就比較少,自然就比較辛苦。

四、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緊張的學習氛圍。

這種氛圍我在假期的時候感受了一次,暑假的時候去找一個朋友玩,他讓我到一個超市的樓上去找他,因為他帶著他的孩子在上面,上早教班。結果到了這棟樓以後才發現,這裡不光是有早教班,還有很多的輔導班和興趣班。有很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來這裡補習功課,也有很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來這裡學習各種才藝,彈鋼琴、繪畫、跆拳道、書法等等。

特別是來到早教班的時候,看到很多隻有一兩歲的孩子,都已經被送來這裡上課,對我的衝擊還是比較大的。後面我就在想,我們小學已經開始在進行教育,我們家的孩子是不是已經落後了。那麼同樣的,也有跟我一樣的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天天去補習,一會兒學這個,一會兒學那個,心中不免會著急,所以也跟著送去學習。

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也就導致在社會上形成了這樣一種緊張的學習氛圍。

其實讓孩子們多一些也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還是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有沒有必要抓得那麼緊,有沒有必要學的那麼多,因為只有適合孩子的,孩子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大P老師地理課堂


超前學是一把雙刃劍,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在學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

學校整體性的超前學,也有,但肯定是少數。

我們這裡比較好的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雞兔同籠了,雖然我沒上清華北大這種頂尖的學校,但也上了一個算是別人口中的“好學校”吧,但我覺得以我的智商,一年級就要把雞兔同籠這種奧數題搞清楚,怕還真是難。




所以真要放到現在這種整體雞血的環境中,恐怕我也得早早的就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不同個體之間發育的早晚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強行拔高所有孩子的學習進度,顯然對多數孩子是有傷害的。

但是有些學校可不管,學校需要成績,尤其是有些好一點的所謂名校,更需要絕對拔尖的成績,所以他一定會把進度拉的非常快,你跟不上是你的事,反正他不缺生源,廢掉一波還能再來一波新的。


學校需要的是在本來已經比較好的生源裡,在競爭出更好,這樣學校的成績才能不斷精進。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這個過程中被廢掉的孩子有多少,廢掉的孩子是誰?不是學校關心的,而是家長們應該關心的。

家長如何抉擇?

奧數只適合5%的人學,超前學習呢,大概也就是這個比例吧,當然了,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前5%,但是按照數學規律來說,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學校總體超前學,進度很非常快的話,多數人註定是要成為炮灰的。


我瞭解到有一個孩子,小學五年級已經學完了初二的內容,這孩子考試是全區第一,也只有他超前了這麼多。

所以家長真的是要考慮清楚,自己的孩子適合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多數人肯定都是普通人。不要本著拔尖的願望,最後把孩子弄廢了。


超人爸爸說教育


完全沒這個必要。

記得我小時候書包裡只有兩本書,一本語文,一本數學。甚至連鉛筆和作業本都沒有。那時候經濟條件很差,買一支鉛筆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我們還發明瞭自制鉛筆的方法,就是把鉛筆芯插到麻桿心裡面去。然後就可以用來寫字了。

我上小學是在一個大隊的小學讀的書。那時候孩子們都沒有家庭作業。我們放學之後要麼幫家長幹活,要麼就是在山上打滾。挑水澆菜園子,撿柴火,打豬草,是我小時候最經常乾的事。一直到上初中,我們甚至都沒有什麼複習資料。僅有的幾張資料還是老師用鐵筆刻出來油印的。

那時候生活條件很差,學習的條件也很差。但是我們並沒有覺得有多麼痛苦,後來學得也不錯。

現在的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校的老師更是層層加碼。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雖然學得很辛苦,但並不比我們那時學得好。

跟我們的教育模式完全相反的是美國,德國和芬蘭。他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主要任務就是玩和習慣養成。雖然看起來他們的基礎很差,數學和閱讀能力都很差。但他們發展的後勁卻比我們大得多。作出傑出成就的人也比我們多得多。

說穿了,小學不就是認幾個字,學個加減乘除嗎?有必要搞得那麼緊張兮兮嗎?

記得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每天晚上做作業都要做到深夜。往往是寫著寫著就睡著了。我讓她不寫了,但是孩子害怕老師批評,責任心又非常強。往往是我把她弄醒了,她又接著寫,看著真讓人心疼。

想起這事我就想罵人。網上還有報道,博士畢業的爸爸也做不出兒子的家庭作業。我不知道這樣的作業有什麼意義。用它來彰顯小學老師的水平很高嗎?還是用這樣的作業來徹底打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的孩子到了大學往往都厭惡學習。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沒有目標更沒有人生的規劃。得過且過,渾渾噩噩混日子。

我們的教育忘記了初心,忘記了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英語老師王帆


誰說有的小學把中學課程都學了,有這樣的學校?如果真有,倒是讓廣大讀者朋友們開了眼界。如果說個別家長為了搶時間,搶進度,提前利用假期或週末時間,讓孩子在小學就把中學課程學了,那還是有可能,但這也是極少數,不能成為主流。

再說現在的學生上學累,這要看累字誰來理解了,我記得小時候我們上學,學校離家4公里,每天步行去,步行回,夏天不管多熱,冬天不管多冷,都著揹著書包往來於家和學校,我們那時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累。原因很簡單,累是大人們喊出來的,傳到孩子耳朵裡,才會像扶不起的阿斗,這疼那癢癢直喊累。

至於學習的難度,我不否認,現在的課本知識相比20年前,那肯定要難多了,且知識量也大了。但是這也不是累的藉口,真正懂家庭教育的家長,會培養孩子們的時間意識,讓孩子學會主動管理時間,既而提高做事和學習的效率。但是現在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極少,因此都是在用推車的方式推孩子在學業這條路上前行,家長和孩子自然都感覺到累。

對於學習難度,確實有很多孩子從小學一起步,就顯得吃力,是孩子智力偏低嗎?也不見得,現在有智障的孩子就入不了正常學校,只能去特教學校。除去智力因素,其實影響孩子學習輕鬆度的恰就在於家庭教育,凡是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無一不重視對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培養,讓孩子早早學會基本生活技能的獨立。

同時,通過圍繞與學習能力有關的培養,都從幼兒期已經開始,如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家長能多抽時間來陪伴孩子室內外玩耍,做親子游戲,做親子陪伴閱讀,讓孩子在認知和理解能力上得到很好的發展。我接觸過很多父母重視家庭教育的孩子,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遠遠要超出同齡孩子,而這恰是他們擁有學業和心理優勢的關鍵所在。

當很多家長在那哀嘆現在孩子學習有多累,課程有多難的時候,實際上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培養綜合能力較強的孩子,而這恰是優秀家長和普通家長的最大區別。誰重視做育人工作誰就會佔得先機。好成績不是靠學校老師單方面給予的,而是靠家長下功夫去做好家庭教育基本功才得來的。你不付出就想讓孩子優秀,做夢吧。


寒石冷月


唉!現在的學生真的累,週末,累得三個一夥,五個一群的在快餐店(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豪客來等等……店內打遊戲。)女孩子們逛超市,公園,商業街等等……要不就被家長送進這個補習班,那個培訓班。累得世界奧數榜上多年沒有了名。都被美國,日本,等等國家佔有。只想說,兩可麼卷子佔一半隻寫ABCD,還有就寫幾個字。只有解答題寫字寫得多一點。想當年我們數理化做作業都得抄題並解答。至於小學,我們讀小學晚上的晚自習培優班十幾個學生,不但學習初中知識,還會有高中老師給我們講高中課程。


令狐青雲89088282


我是覺得學的太難了 我孩子算是輕鬆的 一年級數學就是應用題 語文是閱讀理解 二年級乘法 排列組合 想下自己那會幾年回這些的 只是慶幸崽還算聰明 零基礎上學 除了一年級學拼音和最近排列組合 其它都基本不用輔導 每次考試基本都是95左右 但是但是感覺真的太難 所以我都勸家裡有幼兒園的同事 要提早學習。


BB猴24185105


座標內蒙,所以教育水平偏差。20年前我上學時,我們高中(那時內蒙升學率12%左右,我們學校省中點,但是還是很差),每年應屆生300多人還有不少補習生,反正是前100名肯定能考上本科。我只知道全年級前50名的初中就肯定學完高一的課程,高一學完高中全部。


甜馨們的家


9年的義務教育不應該市場化,公立學校教學質量良莠不齊。 逼著好學生的家長把學生往私立學校送。我女兒讀三年級了,所有成績全班第一,班主任老師都和我說,這個學校的初中不好,建議去私立初中,不要埋沒了小孩的才華。


阿德1986


現在的孩子真是太累了!沒有春遊,沒有秋季運動會(現在孩子的運動會就剩跑了),沒有課間十分鐘,沒有下午的學校大課間……孩子們現在失去了太多!現在的教育就是學習,我們小時候的德智體美勞呢?現在一要開學就得家長打掃教室,我們小時候是每週都有大掃除,用抹布、鋸末把樓梯走廊擦出本色來!當時覺得也挺快樂,現在想想更是受益匪淺!自己獨立過日子,只要有手啥都能幹!以前每週都有大課間,就是全校師生在操場上跳集體舞,雖然不是冷就是熱,但那時真很開心!春遊,小學市內公園遊,初中郊區公園遊,高中省內景點遊!自己揹著吃的,喝的,老師帶隊!


寶寶媽622


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來聊聊自己看法!

是否有必要,是否學中學課程,我想,這並不是一線老師說了算的。從學校角度來說,是不會這麼做了,一來是違背教育規律,一來不符合學生的學情。

不可否認,現在的學生是越來越累了,儘管說一直在喊減負,可是,減到了最後呢?似乎成了口號,似乎只在開學時提一提,至於說作用,那就,應該用兩個字呵呵來形容!

為何這麼形容呢,大的規則沒有變,高考指揮棒還在,這種真減負是很難實現的!

什麼時候小學要學中學課程呢?那是六年級考慮的事情。而且更多的時候,當地家長需要擇校,這樣一來,就需要到中學考試,一考試問題就來了,就有家長開始學初中知識了。

教育這種風氣,一旦有人帶著,馬上就會影響到更多的人。畢竟,現在誰不想讓孩子有一個好學校呢?

於是,可能就出現了您所說的這種情況!

累,是難免!

快樂學習,恐怕更多的時候很難落實到我們自己孩子身上!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學差事,想快樂,只怕成績就得靠邊站了!

所以,最終得看家長的需要,想讓孩子想一所好的學校,好的中學,提前學一學中學課程,的確是有好處的!

列位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