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系的冷門親王—安惠王朱楹生平

朱楹,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二十二子。生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九月二十二日,生母不詳。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年紀9歲的朱楹被冊為安王,封國在陝西平涼(今屬甘肅省)。

洪武九年明朝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管轄。府下轄安國鎮,為唐代時唐王朝和吐蕃王朝的邊界所在地,安王的封號可能就來自於此。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置安王府護衛為平涼中護衛。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駕崩,安王朱楹時年16歲,還沒到就藩的年齡。次年建文元年七月,朱楹的四哥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靖難,安王的之國計劃也就此擱置。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大軍兵臨城下。建文帝朱允炆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想起還留在京城的那些皇叔們,於是朝廷派安王朱楹和哥哥谷王朱橞一起去朱棣軍營進行和談。雖然一直都說建文帝和方孝孺昏庸,但是從這次和談使者的選擇上還是比較有想法的。


明太祖系的冷門親王—安惠王朱楹生平

安王妃的姐姐仁孝徐皇后

當時在京城的太祖系親王有谷王朱橞(24歲)、韓王朱松(23歲)、沈王朱模(23歲)、安王朱楹(20歲)、唐王朱桱(17歲)、郢王朱棟(15歲)、伊王朱㰘(15歲)。從年紀上說當時最合適去的是谷王、韓王和沈王。

谷王朱橞在洪武二十八年之國宣府,當時在邊境線上和燕王朱棣有過革命友誼。《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七乙酉條記載: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乙酉)敕今上曰:邇聞塞上烽火數警,此胡虜之詐。彼欲誘我師出境,縱伏兵以邀我也,不可墮其計中。…步軍須十五萬,佈陣而待令。武定侯、劉都督、宋都督翼於左,莊德、張文傑、都指揮陳用翼於右。爾與代、遼、寧、谷五王居其中。彼此相護,首尾相救。…

實錄裡面所說的“今上”就是指朱棣,這是燕王、代王、遼王、寧王和谷王都參與的一次戰役行動。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朱橞就藩的那幾年中,他和四哥朱棣之間的聯繫是非常頻繁的。所以朱棣起兵之初,深知其厲害的朱橞立刻放棄封國,率領護衛官軍返回了南京。從這一點上說,谷王是朝廷派去談判的不二人選。

而韓王和沈王實際上也要比安王更適合,因為二王在洪武二十七年曾經奉朱元璋的命令“往省燕王”。《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三十二》記載:上以二王年幼,欲其遊觀諸王國都,以敦友悌之情,故有是命。


明太祖系的冷門親王—安惠王朱楹生平

唐國強老師扮演的朱棣

回過頭來看安王,朱棣是在洪武十三年之國北平,當時朱楹還沒有出生。朱棣最後一次來朝是洪武二十六年,當時的朱楹不過十歲,是否有機會和四哥說上幾句話還是問題,更談不上有多少感情。

那麼朱允炆派安王朱楹和谷王朱橞去見朱棣而不是韓、沈二王,是真的病急亂投醫,糊塗腦熱了嗎?當然不是,玄機就在安王妃的身上。安王妃徐氏,是中山武寧王徐達的女兒。她有一個姐姐,在洪武九年被冊為燕王妃。

因此看到谷王和安王,朱棣是應該要賣幾分面子的。但是朝廷大勢已去,朱棣對二王所轉達的朝廷和談之意不屑一顧,他反問道:“諸弟試謂斯言當乎?否乎?誠乎?偽乎?果出於君乎?抑奸臣之謀乎?”二王也只能說一句:“大兄所洞見矣,諸弟何言?諸弟之來,豈得已哉?”於是朱棣賜宴,順便策反了谷王朱橞。第二天朱橞就打開金川門,把朱棣請進了南京城。至於為什麼策反的是谷王而不是安王?原因很簡單,谷王手上有兵。事後朱棣論功行賞的時候,谷王府護衛官軍受到封賞的足有近六百人之多。

朱棣稱帝后,安王作為心腹親王奉命祭告長兄懿文太子朱標,並從太廟將其神主遷至陵園。朱允炆做皇帝的時候,朱標被諡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升祭於太廟。現在朱棣造反成功,為了表明自己承繼的太祖的江山,哥哥朱標的牌位只能從太廟被扔出來了。皇權的鬥爭就是這麼殘酷,從來談不上什麼骨肉親情。


明太祖系的冷門親王—安惠王朱楹生平

安惠王陵園復原圖

永樂六年十月,安王朱楹之國平涼。安王就藩後還曾於永樂九年和永樂十四年兩次來朝。永樂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時年35歲的安王朱楹去世。朱棣為之輟視朝五日,賜諡曰惠。《明太宗實錄》對於安王的評價的是“王聰敏好學,不事遊戲。”安王去世後因無嗣,安王府長史司衙門被革去,安王宮眷則移居南京。正統四年光祿寺奏稱“安王宮眷日逐供億,見貯牲牢不敷,請移文附近州縣營辦。”當時的皇帝英宗朱祁鎮命“安王宮眷日用以十分為率,減其三分。”(《明英宗實錄卷五十三》)正統十四年六月十一日,安惠王妃徐氏薨。“訃聞,上輟視朝一日。遣中官致祭,命有司營葬。”(《明英宗實錄卷一百七十九》)

安王去世後,朱棣下令留典仗校尉百人守墳園。到了仁宗朝,韓恭王改封平涼,改安王府為韓王府。《明史》上說景泰五年襄陵王朱衝炑遂乞承安王祀。這聽上去像是襄陵王覬覦安王的封號,企圖承襲爵位。但我查了《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四十四》,原文是這樣的:“襄陵王衝炑奏叔安惠王葬於西城三十餘里,無子祭掃。雖有守墳人等,苟且怠忽。臣欲親往修治墳塋,嚴督祭事,少伸追慕之情。

” 朱衝炑是韓憲王朱松次子,安王朱楹確實是他叔父。而原文和《明史》上歸納的內容比起來,總感覺味道變了。

安惠王墓位於平涼市崆峒區安國鄉油坊莊北山,陵園南北長312米,東西寬80米,總面積224960平方米、約38畝。陵前墓碑現存平涼市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