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搬照抄不行 胡亂糟改更不行 程派為例說說京劇流派究竟如何傳承

京劇200多年來,湧現出無數對京劇發展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級人物,不論是老生的前、後“三鼎甲”、前後“四大鬚生”、劉鴻升、汪笑儂、麒麟童等;還是旦角泰斗陳德霖、王瑤卿,以及後來的“四大名旦”、筱翠花、張君秋等;淨行的金、郝、侯、裘;其他行當如楊小樓、蓋叫天、李多奎、姜妙香、葉盛蘭、李萬春、葉盛章、厲慧良等等,憑藉著高超的技藝,各自成派,傳承有序。直至今日,依然能讓我們為其精湛的藝術風采擊節叫好歎為觀止。

但這種藝術風采時至今日成色究竟如何?


照搬照抄不行 胡亂糟改更不行 程派為例說說京劇流派究竟如何傳承

程硯秋先生《鎖麟囊》劇照


戲曲本身是假的,但演員的功夫是真的。如何全面、系統、科學地傳承京劇藝術,其實已是京劇陷入困境的一個本源性的原因。

由於繼承者的自身條件不同,對藝術的感知解讀存在差異,悟性有高低之分,練功有勤惰之別,師父喜歡的得傳授多些,不討師父歡心的自然無緣“核心技術”。各種原因下,不論主觀意願如何,後學者都不可能做到與流派創始人完全一樣,都是“有選擇”的繼承,隨著所掌握知識、技巧的增加,逐步摻雜個人的藝術審美標準,從而形成不同的走向。


照搬照抄不行 胡亂糟改更不行 程派為例說說京劇流派究竟如何傳承

程硯秋先生《聶隱娘》劇照


作為藝術特色獨樹一幟的程派來講,二代五老中拋開影響力較小的李薔華,其餘趙榮琛、王吟秋、新豔秋、李世濟恰好兩男兩女,對比之下可以清楚的看出,同為男旦的趙、王兩位,四代翰林的趙先生具有溫文端莊、清淡靜雅的藝術風格,被稱為“儒伶”;而家境貧寒、幼年拜師學藝的王先生則體現出一種有譜依法、恪守規矩的嚴謹。相比之下趙榮琛塑造出來的人物更接近大家閨秀,王吟秋塑造出來的人物則更像家庭婦女。二女中年長的新豔秋的極具古典女性風韻,文靜中透著靈秀沉穩,無一絲喧鬧;晚了20多年的李世濟後期致力於將程派“大眾化、普及化”,非科班出身的她去繁就簡,塑造人物是從一個略顯霸道的女人的直覺出發,而不是從程派藝術出發,結果就是把眾多古代女性塑造成潑辣、張揚的“半邊天”。


照搬照抄不行 胡亂糟改更不行 程派為例說說京劇流派究竟如何傳承

程派五老合影


其實流派很大程度上就是演員的風格特色。但一切個人的風格,都要服從所演行當的基本技巧規範,是否符合行當的表演要求是有嚴格的對錯之分的。在這一點上任何“風格特色”都不能作為顛覆基本原則的藉口。唱程派,首先要有旦行的特質,唱出女性自然美好的聲音,刻意憋粗嗓子出“鬼音”追求所謂寬厚近乎男性的音色,那是不折不扣的捨本逐末。違背了行當的基本規範,不可能學的程派之真髓。當今所謂“程三代”其實正在這條錯誤道路上昂首闊步向前進。仔細聽聽,即使到了晚年,程硯秋先生的嗓音也遠沒有當今模仿者那麼誇張。反觀“一張一遲”為首的佼佼者,聲音之寬厚早已超過王佩瑜,進而直逼裘芸了。

程三代只有一位趙榮琛弟子呂東明呂老,唱的才是真正的程派底蘊


照搬照抄不行 胡亂糟改更不行 程派為例說說京劇流派究竟如何傳承

最優秀的程三代呂東明


京劇藝術追求的是厚重的知識底蘊和文化底蘊,不僅要調動當時觀眾的激情,更要給所有觀眾留有無窮的藝術回味。京劇流派藝術的出現,是有它一套生長、成長的藝術規律的,只從表面上追求“像”是不可能很好地繼承流派的,更談不上傳承。說到底,京劇的傳承是傳承的流派創始人的表演藝術,而不是他的演出劇目

只有全面的掌握領會了流派的藝術精髓,才能很好地演唱該流派的劇目。還以程派為例,除了《鎖》、《春》、《荒》外,程大師代表劇目不下百出,如《紅拂轉》、《南安關》、《鴛鴦冢》、《風流棒》、《青霜劍》、《亡署鑑》、《馬昭儀》、《綵樓配》、《三擊掌》、《刺紅蟒》等。現在有一個程派演員能唱30出程派戲嗎?有一個程派演員能唱程派的花旦戲嗎?

這麼多戲你都不會,卻有人忙著改編梅派代表作,十年磨一劍,一生唱一回。


照搬照抄不行 胡亂糟改更不行 程派為例說說京劇流派究竟如何傳承

趙榮琛先生傳藝張火丁


藝術特色越鮮明的流派,其傳承越容易跑偏。後學者難窺真諦,很容易抓住“皮毛”大做文章,而離流派本身藝術特性越來越遠。

重要的觀點再說一遍:京劇流派傳承的是該流派區別於他人的表演藝術,而不單單的是學幾齣流派戲。如果程派傳承來傳承去,最後只剩下《鎖》、《春》、《荒》了,那對於程硯秋先生的程派藝術我們繼承了多少?又丟掉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