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大家要用一辈子的收入去买一个只有70年产权的房子呢?你们怎么看?

老周梦话


刚开始我也这么想,向往国外的租房思想,可是当我结婚后才明白中国的国情不允许。

以前的我认为,即使租房也可以生活的好,而且比较自由,即使我想去另外一个地方工作,也可以到新的地方租房。

而一旦有房后,就无法轻易地背井离乡,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了。

可是当我结婚后,才明白一个房子的重要性。

在中国,房子就是我们安定的归宿,没有房子,你就无法在此地扎根。

比如你想在你所生活的城市办个证件,你就有可能被迫回出生地,因为你的户口不在这,而获得户口的途径首先就要有个房子。

比如你想让你的孩子在你所工作的地方上学,那你首先必须要有个房子,如果没有,可能你就入不了学。

即使你入了学,因为户口不在此地,也还要被迫返回户籍地进行高考,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当然你如果出生地和工作地是在一个地方,那么你就很幸运,你可以选择买房,也可以选择不买房。


很听话的样子


曾经我也是这个想法,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二十四五岁才毕业,靠自己挣个首付起码得好几年,等存到钱了房价也涨了,好不容易凑齐了首付买了房,在未来的三十年里还要还贷,不能随便辞职。就这样熬了大半辈子,一点都不值得,还不如租房子自由自在。

可是经过这次疫情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了。由于这次疫情,大部分人被困在老家,不能回城里打工,一月底到三月初了,完全没有一分收入,但是城里的租房还要交租,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复工了,那些租房又不让进。公司催上班,租房不让进,人处于两难境地,只能拖着行李到处去找新租房。这种时候就感觉特别迷茫,就体会到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多么的重要,不用怕房东涨租,不用怕房东逼迁,不用看房东脸色。以后自己的小孩读书也方便。

加上房子虽然产权只有七十年,但是可以交钱续的。

所以人这辈子必须家乡有套房城里有套房。家乡的房子是给我们一个后退之路,城里的房子是给自己在外拼搏的灵魂一个安身之所


用户ms李


曾经我也租房,有一年甚至搬了四次家,租房时曾遇到过隔壁住一不正经女人天天带男的回来,房子还隔音不好,我儿子当时上小学,真怕他听到,你能明白我内心的感受吗?买件物品不舍得买好点的,总想着不知道哪天会离开,东西就扔掉了。后来为了孩子读书,不得不选择买房。现在几年过去了,房价每平涨了六七千(当然,市场因素不确定,也有可能会跌的时候)抛开涨不涨价的问题来说,至少有了家的感觉,有了想要留下来的打算。自己的房子,可以任由自己折腾,不用考虑房东的脸色,孩子也有自己的书房、卧室,相对来说,他的自由空间也更多些。


水清梦蔚蓝


这么说吧,背井离乡在一个城市打拼并成家立业。买了房(尤其是女的),下班了叫回家,没买的一部分会说回宿舍。这种就是传统的中国观念文化,买下来的才是自己的,租的始终是别人的。你租房子虽然有合同,但房东分分钟可以让你搬走,虽然赔钱,但也不会很多。买了房子有产权证,正常情况下就没人可以把你赶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网上不也爆出了不少从老家过来,租的房子回不去的情况吗?但是,我买的房子就没人敢拦。也许你没经历过刚租下安顿好,没一两年就被房东告知要卖掉,你就得重新找房子搬家的情况,实际上每次搬家都很累人。房子是要花几十年去还贷款,但你租房不也得给房租吗?与其这样还不如还房贷房子是自己的,不是吗?你随便问问你身边的亲戚朋友,但凡买了房子的,有多少后悔的?后悔的是那些犹豫没买的,还有就是没钱买不起怨天尤人的。


yz000000000007


这个问题。本人愿意回答。国家已明文规定。房产权70年后,产权可以延后。再说生存在这个地球村这个大家庭里,没有自己的住所成吗?外国人是消费未来。我们的习惯是消费过去。有了储蓄。为什么不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呐。人来一趟世间为什么不去好好享受呢?要钱干什么?要给后代留下:永不干枯的智慧,这才是王道。





白河沙滩


很多人认为国家为什么要规定70年产权,觉得不合理,但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规定这70年产权恰恰是保护我们这些老百姓,国家的一片苦心,你能明白不?



常胜将军621


你想一想,为什么许多人要养孩子一辈子,对他她好一辈子,论付出和得到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但却义无反顾,也许你就明白了?




mouldlion


首先,70年不是房屋产权而是土地使用权,时间到了可以续,续的时候也许是免费的也许要再交一些土地使用费。并不是说时间到了房子就不是你的了。

其次,这本质上是一个契约期限的问题。你买房的时候交给国家的契税和土地使用费,国家为你提供了产权保障,保证你的房子不被侵占和毁坏。这个保障不可能是无限期的。有的国家,比如美国是按年交房产税的,根据房屋价值一定比例交,几十年下来相当于房子重新买一遍,也是同样道理。


whoimixmu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就不会有人买房子了,事实上买房子依然是主流,依然是刚需,而且你这种困惑属于理论上的困惑,觉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买只有70年产权的房子很不划算,但实际情况是,这种选择对很多人来说最佳选择。

第一,买房的问题,买房是为了住,这是刚需,有了房子才算是自己的家,你租房子住,万一哪天房租不开心把你赶走了你怎么办?难不成强行霸王租?人家叫你走你还是得走,每次搬家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而且租来的房子,想必也不会有人愿意花很多钱去装修,那么本身和自己房子装修后带来的更好的生活品质就有差别。

而且买房的刚需,有时是身不由己的,比如年轻人要结婚,你没房子可能就过不了丈母娘那一关,那就结不成婚,成不了家。再者,有了孩子,孩子上学,那是需要按户籍来分配的,没有房子没有户口,孩子上学就成了很大的问题,不能光想着自己不想孩子吧?

第二,还款的问题,用一辈子的收入去还房款,这个说法本身并不是绝对。我说过真实的例子,在2006的的时候,我那时在一个四线城市,当时一个朋友买的房子,100个平方,700元一平,一共花了7万元,办的30元按揭的。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7万块也经不是事儿,两口子存一年就提前还清房贷了,并没有花一辈子。

如果当时没买,后来房价涨到了5千一个平方,房价就要50万,光首付就比原来的全款要高。所以房价一直大涨,买得越晚的压力越大,而房贷则会随着货币的贬值越往后变得压力越轻,当收入增加后,有很多人都会提前还款,没有提前还款的,是因为自己用手里的钱赚到的收益远比银行利息要高,借助银行获得更多收益,那么这不是好事吗?

第三,虽然说房子产权只有70年,但我们人一生能活多久,如果是25岁买房,拿到房产证,就算是只有70年的产权,那么加起来也95岁了,有几个人能活到95岁?这意味着70年的产权已经足以让自己一辈子都有自己的房子住了。

当然,如果从长远来考虑,买了房,应该留给孩子,孩子留给孙子,生生不息,但是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人可以预知几百年几千年以后的事情,再加上这个70年的产权也并非说70年后房子就没了,指的是土地使用权,那么到时候自然会有新的政策来保障大家的住房,完全不用想得这么远。

因此,为什么大家愿意采用几十年还款的房子买并没有永久产权的房子,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是符合大多数人需求的行为,买房也并没有用了一辈子的收入,因为除了买房外,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在娱乐,这些消费支出本身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收入。而很多人房子因房价上涨带增长的财富远超过了自己一辈子的收入。




一芳菲儿魅


买房:房贷26万,还20年,月供1730。

租房:两房一厅也差不多1200元。

权衡之下,买房划算。

我们已被逼着买房了,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站的角度不一样,选择的结果不一样。

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如何在手无资源的情况下生存下去才是根本。

如果说"民不聊生"这个词儿算是给社会主义摸黑,我不想引用,因为我爱我们的国家,她给了我们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

但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也是实情,在资源,现行工资以及退休养老待遇方面更是偏向于高层,公务员。

说多无益,天助自助者,好好奋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