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睡不著給妻子寫情詞,感動不少人,有這樣的丈夫吃再多苦也值

有句民間俗語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話聽上去有些消極,但卻是古代不少女子的心聲。哪怕在文壇,大詩人們的妻子有時候也不得不忍受丈夫的“任性”。

才子睡不著給妻子寫情詞,感動不少人,有這樣的丈夫吃再多苦也值

一生好酒的李白曾給妻子寫了首《贈內》,“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這話看起來是像妻子表示歉意,說自己天天大醉讓她受委屈了,可惜詩仙知錯卻從來沒改過。而白居易在新婚時給妻子寫的《贈內》,就更是讓霸道,其中一句是“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梁鴻不願意做官,他的妻子孟光本是富家千金卻能跟著他吃苦。你沒讀過什麼書,但這個道理你也應該懂”。剛結婚就提這樣的要求,而且還直接說人家“不讀書”,詩魔這話讓人情何以堪。

才子睡不著給妻子寫情詞,感動不少人,有這樣的丈夫吃再多苦也值

讀了李白和白居易的詩,再來看本期這首《水調歌頭》,就不得不感嘆:人和人的差距確實太大了。這首詞作者名叫蔣士銓,是清代的一位大文學家,“乾隆三大家”之一,曾經官也做得不小,後來隱退回家修書辦學堂也是風生水起。這首詞寫於他一次離家任職期間,當時他睡不著,對著燭光想起家中獨守空房的妻子,給她寫下了這首情詞,句句肉麻,感動了不少人,很多女人在讀完這首詞後都感嘆:能嫁這樣的丈夫吃再多苦也值。

《水調歌頭》

偶為共命鳥,都是可憐蟲。淚與秋河相似,點點注天東。十載樓中新婦,九載天涯夫婿,首已似飛蓬。年光愁病裡,心緒別離中。

詠春蠶,疑夏雁,泣秋蛩。幾見珠圍翠繞,含笑坐東風。聞道十分消瘦,為我兩番磨折,辛苦念梁鴻。誰知千里夜,各對一燈紅。


才子睡不著給妻子寫情詞,感動不少人,有這樣的丈夫吃再多苦也值

詞的上片,一開篇就是妙筆。妻子和自己是同命鳥,卻又都是可憐蟲,一蟲一鳥的比喻令人眼前一亮。第二句寫兩人的相思淚,“秋河”指的是牛郎織女典故中的天河,他們的淚水能注滿天河。接下來“十載”與“九載”相對,妻子嫁給自己10年了,自己卻有9年漂泊在外,讓她吃了9年的苦。不得不說,蔣士銓對妻子受的苦是感同身受的,對於當時的官家妻子來說,這種分離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但詞人卻能有如何體會,原因只有一個:在外的他,也一樣飽受相思之苦。

才子睡不著給妻子寫情詞,感動不少人,有這樣的丈夫吃再多苦也值

詞的下片連用三種常見的動物,以物抒情,他們的愛情本像蠶絲一樣綿綿不斷,就像比翼齊飛的大雁一樣,可自己如今卻讓妻子如秋蟲一般泣鳴。接下來的兩句是詞人的內疚,作為一個男人本該讓妻子過上珠圍翠繞、在東風中含笑的富貴生活,可如今卻讓她因為相思而日漸消瘦,“為我兩番磨折”是指對方為自己生下了兩個孩子。落筆最是令人動容,千里之外,兩處紅燭,一樣的相思,無計可消除。

才子睡不著給妻子寫情詞,感動不少人,有這樣的丈夫吃再多苦也值

與很多名家的情詞相比,蔣士銓這首詞或許並不算是很驚豔,只是用尋常的字句,將尋常的夫妻情深娓娓道來,但卻感動了不少人。作為一個女人,為丈夫生兒育女,為丈夫苦苦獨守,能得到他這般的理解,也算是值了。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