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環衛工何貞媛的15年堅守

何貞媛是東莞市中心廣場南廣場6號公廁一名保潔員。從事環衛工作15年以來,她一直在基層一線工作,每到一處都對工作認真負責,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追求,任勞任怨,埋頭苦幹,不怕髒不怕累,是同事心目中不折不扣的"老黃牛"。

戰“疫”故事(60)|女環衛工何貞媛的15年堅守

何貞媛正在工作

行行出狀元 苦練"掃地經"

何貞媛從小就受到家裡人影響,對環衛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談到當年參加環衛工作的時候,何貞媛笑著說:"當時遭到所有親戚朋友的反對,勸我換一個體面一點的工作做,不然將來婆家都難找,當時心裡確實有點糾結。"何貞媛的父親看出她的猶豫,對她說:"一個人做事不要在乎別人怎樣看,行行出狀元,北京還有個環衛工人時傳祥,當時的國家主席劉少奇還親切接見過他呢。有了環衛工人的辛勤工作,城市才會變得乾淨整潔,這也是個高尚的職業!"聽了父親這番話,她堅定了信念,從此就與掃帚、鐵鏟、板車結下了不解之緣,幹起了整天與垃圾打交道,又髒又臭、又苦又累的環衛保潔工作,這一干就是15年。

何貞媛剛開始做這一行工作的時候,由於不懂得掃地的技巧,一天工作下來累得手腳都抬不起來,躺在床上疼得難以入睡。同事們說她掃地像劃"大字",費了力氣卻出不了效果。她暗下決心,踏實認真向老員工學習請教,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從點點滴滴做起,不久就有了"見人行人壓低掃,起了風后順風掃"的"掃地經",工作效率也隨之提高。

不懼髒臭掏糞通管感動遊客

2019年,領導讓何貞媛擔任中心廣場南廣場項目公廁保潔組長。這是個苦差事,責任大幹活多,一般人都不想幹,但她毫不猶豫地就接受了。

她所在的那一組,只有十幾個人。中心廣場位於東莞市最中心的地區,平時節假日來遊玩的人特別多,公廁保潔難度特別大,常常因為人手不足導致個別公廁無法保潔到位。對此,何貞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承擔起廣場6號公廁的保潔工作。為了改變公廁的保潔質量,她首先從"嚴"字上下功夫,嚴格清掃保潔標準,堅持定人員、定時間、定任務,做到以身作則,嚴格管理,精益求精。

由於公廁人流量大,有時會出現坐便池堵塞現象,一些汙水和糞便會流淌出來,用工具無法疏通,此時她二話不說,自己用手去掏,糞便濺到身上也顧不上,又髒又臭,過路的行人都捂著鼻子匆匆而過。來上廁所的遊客看到後都感慨地說:"你這樣的環衛工太少見了!"

疫情面前衝在最前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環衛保潔作為特殊工種,環衛工人們仍然需要奮戰一線。這個春節,何貞媛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帶領環衛工人對廣場、公廁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的保潔。從早上6時到晚上8時,她始終堅守在崗位上。疫情期間,環衛工人的工作任務大大增加,除了做好日常的公廁保潔工作外,何貞媛注重員工防疫措施的宣傳教育,強調大家上崗要佩戴好口罩和手套,監督同事洗手消毒,並主動請纓擔負起廢棄口罩清運和消殺任務,每天兩次對廣場所有公共廁所和垃圾桶進行消毒。何貞媛的專業、敬業,同事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在她的的帶領和鼓舞下,其他環衛工人對於病毒的恐懼慢慢降低,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疫情和自己的工作。

戰“疫”故事(60)|女環衛工何貞媛的15年堅守

"踏踏實實地幹好'城市美容師'的工作",是何貞媛最大的心願。整整15個春秋,她就這樣踏踏實實地奉獻著,秉承"髒了我一人,乾淨千萬家"的行業精神,把人生的美好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環衛事業,以艱苦的勞作和辛勤的汗水給市民群眾營造了一個整潔的市容環境,用五尺掃把及拖把譜寫了一首愛崗敬業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