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当兵岁月----伍歌心语(15)


难以忘怀的当兵岁月----伍歌心语(15)


这几天为了把《军魂所在》一文写好,查阅了许多有关军魂的资料,特别是看到参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生动感人的事迹,让我心潮澎湃,再一次勾起了我对当兵岁月的回忆。

1983年10月,在欢送的锣鼓声中,我穿着崭新的军装,胸佩大红花,挥泪辞别父母和亲友,登上了村里唯一的一辆拖拉机,来到张湾镇政府大院集中。晚上,又把我们送到车站与全市的其它新兵会合。当我们这批近千人的新兵列队浩浩荡荡登上列车,经武汉,过北京,出沈阳,转齐齐哈尔,日夜兼程,顺车北上,抵达扎兰屯,再从博克图小镇转乘东风140运输车到达沈阳军区守备第五师高炮营。

无论是在迎风北上的列车里,还是直达军营的军车上,我们这批热血男儿,个个胸怀抱负,人人欢呼雀跃。我更是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第一次来到东北。沿途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一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美好的未来,让人憧憬,更令人神往。我和几个老乡被分到高炮营二连。新兵3个月的训练,尤为紧张辛苦。当时正值严冬时节,山上有积雪,地面有结冰,大兴安岭的寒风刺骨,刚洗的衣服一凉上杆就结成冰,气候恶劣让人受不了;每天早上出操,上下午不是练队列,就是趴在冰冷的地上持枪练习瞄准,晚上还得继续操练,高强度的训练,使人疲惫不堪;新兵伙食每天是玉米渣满口钻,实在难以下咽。北方气候和生活习惯,让我们这批从南方来的新兵一时难以适应,个个叫苦不迭,纷纷写信向父母诉苦,让千里之外的父母牵肠挂肚,伤心落泪。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爱好写作,入伍时家里为我买了一台海鸥牌120型照像机让我发挥特长,好好在部队干。3个月的新兵训练刚结束,我就抽调到师宣传科报道组,摆脱了摸爬滚打的军营训练。师部的秘书看我有个像机,就主动的教我在暗房里冲洗照片。2005年,部队精简整编,我随着连队来到了大庆市坦克旅,幸运再次光顾。当听说新成立的坦克旅要举行组建仪式时,我冒昧的给宣传科长写了一封信,毛逐自荐请求拍摄一些照片。没想到第二天,宣传科长亲自派车把我接到旅部宣传科,从此与部队新闻宣传工作结下不解之缘,走上了一条用笔杆书写军旅人生的艰辛道路。

一个新兵,两年之间走进了师、旅部两个机关,让老兵们不可思议,同年战友更是刮目相看。特别是到了旅部机关,由于站位高,视角广,舞台大,素材多,加上自己写新闻报道和摄影有基础,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在沈阳军区《前进报》、《黑龙江日报》、《大庆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字和图处报道达五篇之多。也许领导看中我是个可塑之才,原定让我照完像就回连队的计划立马改为长期留用,并在年底建议连队为我报请三等功。自此以后,我写新闻报道更是一帆风顺,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进报》、《黑龙江日报》《大庆日报》等中央、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种文章近三百篇,并且家乡《襄阳日报》专门为我开辟了《襄阳儿女在异乡》专栏。为此,我分别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等荣誉称号。时任沈阳军区新闻处的首长告诉我,写新闻报道荣立二等功的战士在沈阳军区我是头例。当兵六年半,通过我的妙笔生花,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得以成长进步,有的官升大校或将军,有的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乃至资产过亿万元的大老板。

回顾多年的军旅生涯,有些可圈可点的闪光点,值得欣慰和自豪;遗憾的是我没有报考军校,不能提干,师首长虽然拟定为我转志愿兵,但被我的思念家乡之情而婉言谢绝。因为当时我荣立过二等功,按照家乡政策要求可以分配工作,加上我在家乡小有名气,县里的宣传部长主动提出直接安置到新闻科工作。于是,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部队。

更让我遗憾的是,除新兵训练摸过枪之外,以后就没摸过枪;在坦克部队工作多年,竟然没有去乘坐一次坦克,过一把瘾。由此可见,我虽然当兵多年,但是未经摸爬滚打,严格训练,更未经硝烟弥漫、血与火的洗礼,这的确是我军旅生涯的遗憾!然而,我庆幸人生道路上有这么一段当兵的历史。我感恩部队,是部队这个大熔炉锤炼了我的意志,是部队这所大学校改变了我的命运,把我从一位不懂事的农村娃培养成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更要感谢哪些曾经栽培和提携过我的老首长!感谢哪些曾经给予我许多关爱与帮助的老战友!如今,我仍然在坚守新闻报道这个职业,可我对人生中那段当兵岁月,铭记在心,终生难忘,军人的情结永不消退。每当看到一名军人,我就会想起当年的自己;我经常梦见自己回到当年的军营。每当生活不顺心和遇到工作困难时,我就用当年在部队奋力争先的劲头来安慰和激励自己。

回首当年,感慨万千。当兵那几年,是我人生进步、事业有成、值得自豪的岁月。所以,今晚酣畅淋漓地写下了这难以忘怀的当兵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