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文| 曹乐溪

“铁甲格斗在中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在追赶,在努力。我们看到了像白虎卫士、两顿烧烤这样很了不起的铁甲,也看到有很多孩子已经成为了优秀的操控员。等我们的下一代再站上战场时,一定不会像今天我们这样纠结于中国战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上周末在《这就是铁甲》的现场,残酷的战队淘汰仍在延续,一向幽默的撒贝宁也分外严肃。他面向战队和观众斩钉截铁地表示:“我很开心在我的战队里,有一半来自中国,表现也非常棒,我想对我的战队说,即便你们离开,剩下的战队也会带着大家的梦想前进!”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豆瓣8.4分,上线仅5期播放量高达9.9亿,让《这就是铁甲》成为Q2季度网综当之无愧的圈层爆款之一。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心智与勇气、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人文关怀与科技魅力的交相呼应,是这档小众综艺引发大众关注的关键所在。

娱乐产业特别采访了《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彭正园,一档节目背后,不止是原创科技类综艺制作水准的全面提升,节目组意图科普中国铁甲文化的决心,以及优酷引领青年文化的信心,都在电光四射的铁甲格斗中初露峥嵘。

子弹时间、悬念迭起、赛制创新:《这就是铁甲》如何打造大片质感?

“看第三遍了!”“特别刺激!”在《这就是铁甲》的播放页,时常会有类似的弹幕飘过。娱乐产业通过豆瓣上千条短评汇集的词云也发现,除了几位明星经理人被多次提及,“好看”、“刺激”、“紧张”是关键词,还有网友评论,看《这就是铁甲》有种看科幻大片的感觉。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比如最新一期节目中,两顿烧烤与极速代码相撞迸发出强烈火花,铁甲弹飞,时空在瞬间静止。即便是在全封闭双层防弹玻璃的格斗笼之外观战,明星经理人和观众依然为这样的场面震撼尖叫,惊艳感不亚于当年看到《骇客帝国》的经典画面。

为了丰富观众的观感,我们架设了几十台单反相机就为了抓到子弹时间的镜头。”彭正园告诉娱乐产业(ID:yulechanye),“为了讲好这些’冷兵器’的故事,节目组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我们经常使用的高速镜头,也是很多动作片里常用的表达方式。”

什么是子弹时间?这里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它是常用于电影、电视广告或游戏中的一种视觉效果,结合摄影技术与后期特效模拟出慢镜头、时间静止等场面。在剪辑上,《这就是铁甲》的后期团队也是不断尝试创新手法,“并不是一味追求科幻、洋气,比如有时候营造热血情绪,我们会使用动漫风格,力求在表达每一次格斗时都构建最适合的方式。”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除了外在的制作品质,《这就是铁甲》的故事悬念是吸引大家看下去的关键。

整个世界观架构在3018年的未来世界,机器人统治地球,人类面临末日危机,需要勇敢者挑战现有生存秩序,找回人性的温度。节目组特意通过灯光和舞美创造了一个科幻感十足的太空飞船现场,场外是人与人的斗智斗勇,场内格斗笼暗藏重重机关,铁甲们宛如角斗士般殊死拼杀。

战斗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结果不可预测。第五期联盟战中,贪吃蛇在队友提前“阵亡”的情况下以一敌二,战胜了狂战斧与侠客的强强组合,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由于战队实力悬殊,联盟时张一山、撒贝宁和吴尊都想拉拢强队云集的郑爽。张一山与撒贝宁的“弱弱”联盟是一个天然看点,究竟真的一败涂地还是逆风翻盘?当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战队迎来久违的胜利,一向“佛系”的张一山激动地跳下座椅,撒贝宁挥拳狂吼,所有人都被这样不服输的情绪感动着。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以弱胜强无疑好看,但会不会故意放水?彭正园否认了这样的猜测:“一开始场上40多台铁甲,这得有多少种排列组合?赛场上的偶然因素非常多,我们更不可以去左右经理人的选择,这是真实记录的部分。对于任何一场对战,无论是哪几台,都是不可复制的一场比赛,也是让所有人充满期待的比赛。”

比赛结果无法控制,节目组就在赛制上不断创新。“节目没有也根本不需要去设计剧本,我们只用把‘坑’准备好。”彭正园所说的“坑”,其实是赛制和玩法,“我们要保证打斗的精彩,要增加经理人之间的默契或火花,这次的联盟战就是基于这种思考角度诞生的。到后面,大家会看到更惨烈的,更艰难的玩法。”

接触“理工宅”的真实世界:科技类综艺如何做出人文关怀底色?

谈到录制《这就是铁甲》时的深刻感受,彭正园率先回忆起的是撒贝宁的笔记本。

“我曾经私下跟撒老师聊过,他对于铁甲、机械有着天生的好奇和渴望。

从第一期到现在,每期撒老师都会有厚厚的笔记。有一次他没带本子,于是就用完了酒店房间那一整沓便签纸,密密麻麻在上面写着所掌握到的信息,和铁甲相生相克的原理,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学霸的行事风格,也看到了他的用心。”

《这就是铁甲》每期节目时长只有1个小时左右,铁甲格斗时长就更加有限,但观众并不会觉得看不过瘾,反而更偏爱场外发生的种种故事细节。还记得节目刚开播,“小少爷”张一山一脸轻松地对铁甲战队们宣称,比赛结果并不重要。

但短短几期下来,他反倒成了场上最有斗志的那个,战队获胜让他兴奋得上蹿下跳。彭正园觉得,这种变化其实是人之常情,“可以继续往下看,大家因为胜负而产生的认真和较劲超乎你想象”。

当别人把命运交给你的时候,你的责任感和压力一定会出现。前两期大家可能还只是做简单的选择和判断,没有后果可言,可从自由搏机战开始,要亲手淘汰自己队员,他们就立马明白不可儿戏,这种生死存亡的状态下,人的求胜欲会本能暴露出来。”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惊心动魄的格斗较量是吸睛点,但真正戳中人心的,往往是触及人性深层的共鸣: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思考,战斗决策时理性与感性的交锋,残酷竞争中,经理人与战队操控者的感情联结却愈发紧密。这让人们看到希望,不管科技如何日新月异,人性的美好与珍贵并未随之磨灭。

比如作为战队经理人中唯一的女性,“小仙女”郑爽聪明果敢、勇于竞争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她所选择的战队,也是实力最强的一支。但当面临与谁结盟时,她判断的标准并非战队实力强弱,而是

谁更需要帮助。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正是这些动人的瞬间,让《这就是铁甲》不仅拥有火光四射的刺激场面,也充满了笑与泪、情怀与感动。节目的好看,离不开导演组、编剧组、选手组上百人团队的紧密配合。

彭正园告诉娱乐产业(ID:yulechanye),其中编剧组需要负责组织和架构好每一期节目的设计和方向,更重要的一点是担负与明星经理人的沟通:

“节目没有剧本,所以我们更需要成为每一个经理人心理活动的知情人,有内容的素材拼接才会编织出好看的内容。”

节目中,“吴白来”吴尊的善良也让不少观众大呼“暖心”。《这就是铁甲》中的“正负极”背后是一对父子操控者,在选择保送时,吴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们。“他就是很想保护他们,因为父子的关系,常常让同样身为爸爸的他联想自己,希望给那个小朋友多一点机会,做他喜欢做的事。”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更令节目组感到惊喜的是铁甲战队的选手们。和以往人们印象中死板的理工宅不同,《这就是铁甲》中选手们承包了大半的笑点。彭正园觉得,其实大家对于这个群体存在一些误解:“我真的为天下的理工宅们抱不平,他们并不是沉默寡言,没有情趣或者不懂幽默。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我们节目可以让他们滔滔不绝甚至说出金句呢?”

但选手们的确有着自己的执着,尊重和关注他们热爱的世界,遵垂直领域的专业性和常识,是《这就是铁甲》成功的一个关键。

“做节目常常会只顾着追求效果,但假如让这群人按照节目人的思维方式,他们会反感。反而我们去尝试理解他们,人家更愿意跟我们玩。再比如铁甲每次修复结束,只能出战一次,那我们就严格按照这个来设计甚至改变赛制。我们是外行人,尊重它的客观规律是最重要的一个信条。”

“中国速度”下的铁甲文化:节目是起点,终点是年轻人的热忱

“本来对铁甲不感兴趣的我,完全迷上了这个综艺,给每个铁甲疯狂打call!”这是娱乐产业身边一位朋友的真实感受。目前《这就是铁甲》赛程过半,她已经开始到处找攻略,想自己动手做机器人了。

节目组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积极反馈。彭正园告诉娱乐产业:“我们发现很多人对铁甲本身的制作和材质很感兴趣,也有人在问还能怎么玩,对铁甲市场的深度挖掘有不小的空间。”

垂直领域的综艺节目看似小众,但却有极强的穿透力。节目录制完第二期,吴尊就主动提出想把neinei和max带到现场观摩。“其实文莱离上海有5个小时飞行时间,而且小朋友平时也要上课,但他很认可和欣赏这个节目,希望小朋友能在下场感受到这种科技的魅力,体会一下被点燃的氛围。”

在国家对于科技类节目创新创优的鼓励与支持下,《这就是铁甲》正在唤起新一代年轻用户对人工智能探索的好奇。节目中不少铁甲的操控者也是年轻人,比如正负极的操控者之一只有13岁。通过娴熟的铁甲操控技术以及人格魅力,他们已经成为青少年观众心目中平凡而真实的科学偶像。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从500多支国内外战队中精挑细选出48支战队参加节目,其中不乏世界级的冠军战队,由于铁甲格斗在中国起步较晚,大家能够感受到中国战队和国外战队的差距。

“其实铁甲的组装、硬件上的挑选没太大问题,最终差距其实是经验或操作上,”彭正园坦言。“像极速代码、弹射的建造者,他们有几十年的赛事经验和操作经验,

中国战队的队员们普遍比较年轻,大家需要多多锻炼。”

“但让大家感到欣慰的是,一些国外铁甲半年前跟中国战队交过手,这次再相遇后,对于中国队的进步非常惊叹,也算是一种‘中国速度’的体现吧,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和市场的成熟,两者差距在不断缩小。”

做《这就是铁甲》,让彭正园切身体会到了节目人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感:“通过节目,我们也希望更多人对铁甲产生兴趣,培养中国自己的铁甲文化。

不止是《这就是铁甲》,从刚刚收官的《这就是街舞》到暑期即将登陆的《这就是灌篮》,优酷希望做青年潮流文化引领者的平台策略日益清晰。

如何从受众需求入手,创造更多符合当下年轻人心声的优质内容?在四月份优酷春集时,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总裁杨伟东提出了“圈层爆款”的概念。

专访《这就是铁甲》总制片人:铁甲版《黑客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在他看来,如今互联网视频平台的竞争转向内容,而与内容丰富化相对应的,是用户娱乐时间的有限性。这使得用户对内容品质和吸引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倾向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大众流行内容。这意味着大众爆款内容的概率越来越低,由垂直领域引发的圈层爆款成为新常态。

“这个趋势意味内容生产之前,对目标受众定位的洞察需要越来越精准,包括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杨伟东举了一个例子,《这就是铁甲》播出第一期后,郑爽的粉丝就不断艾特节目官方账号,提出有创意和可执行的一些节目运营和拍摄建议。

彭正园则提供了一些圈层爆款的策划核心:“要让小众和大众碰撞无非两条路:一条是改变小众的东西去迎合大众;另一条是等大众发现小众从而变爆款,显然前者会更加机会大一些,所以走向大众,其实就是按大众接受和喜欢的方式改变的过程。

比如通过大众明星带出垂直内容,通过赛制创新解决审美疲劳。正规国际赛事的铁甲格斗只有1V1,但这样的玩法,无法满足要求日益增高的网友们,大家不喜欢一成不变。所以节目组不断换新的玩法,并且适时推出新的铁甲,这些都是为大众而变,希望最大程度获得大家关注,增加对节目的想象。

这种探索精神,就像《这就是铁甲》中战队的拼搏精神一样永不停歇。“在节目中寻找变化,给观众新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我们花了将近半年做的事情。直到录制过程中,但凡发现有可尝试的空间,我们都会尽量去做,”彭正园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