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這條炎黃兒女的“母親河”

步履蹣跚地陪伴著炎黃子孫

趟過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

向我們講述著一段又一段

或精彩或震撼或厚重的傳奇故事

  古往今來,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也深情地眷顧著宿遷大地,用她褐色的乳汁、膏澤的土壤,給黃河故道流經之地的生靈萬物留下了甘甜醇厚的滋養。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雲遊”黃河故道,一同欣賞黃河之畔的秀麗風韻。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何為黃河故道?

  據史書記載,黃河故道又稱古黃河(廢黃河)或稱故黃河,是歷史上黃河侵泗奪淮行洪入海的故道,歷盡千年滄桑,源遠流長,自河南省蘭考北朝東南方向,過民權縣、商丘市北,安徽省碭山縣北,江蘇省徐州市北,自王官集鎮朱海村流入宿遷境內,蜿蜒流向東南,從泗陽縣新袁漫水閘入淮安市。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千年城市變遷,流經宿遷的古黃河雖已失去了它當年雄偉壯麗的一面,但是,宿遷人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它的恆久魅力。悠長的黃河故道像一條弧形的碧玉帶橫穿宿遷城而過,多少年來,它孕育了宿遷人,見證了宿遷這座西楚古城的變遷,濃縮著“宿遷景”的精華。


秀美如畫的古黃河風光帶

  如今的宿遷古黃河已經被開發成古黃河水利風景區,成為宿遷人的後花園。景區以古黃河為生態廊道,主要有“印象黃河”、“水景公園”、“雄壯河灣”三個板塊。古黃河水景公園、雄壯河灣公園、河濱公園、印象黃河、鳴鳳漙、下相公園……一個個公園串聯成為古黃河畔的亮麗風景線。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印象黃河”極力打造集生態、田園、文化、濱水特色於一體的“第一江山春好處”。景區有“一堤兩帶十景”:“一堤”即古黃河北岸的龍堤,“兩帶”即古黃河兩岸生態帶;“十景”即雙塔雲影、楚苑風荷、芳軒攬翠、金沙戲水、連島野韻、龍崗秋月、青萍早春、林間花海、將軍豐碑、泗水漁歌。景區內亭榭錯落,碧水悠悠,可謂“煙波水世界、綠色夢田園”。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水景公園”景區裡主要有水景園廣場、江山塔和春好塔、濱河公園、棋苑、凝嵐峰、聯通橋等24座景觀橋樑、凝翠閣等7座亭閣、雨谷島等12座島嶼、凝緣棧道等3條沿河棧道、迎駕碼頭等3個遊船碼頭。園內樓臺亭閣相望,小橋流水相依,沿河棧道伸展,處處彩蝶紛飛,清波盪漾,綠意濃濃。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雄壯河灣”建有濱河公園、樹林草地等生態保護區,有綜合型的商業建築、青少年城市廣場、仿古親水樓閣等配套設施,景區內怪石嶙峋,花木繁茂,廊橋高拱,亭臺靈動,起伏的山坡上披著濃翠。斑斕的植被、蜿蜒的水系,神馬石、羅漢松……將宿遷的人文、歷史、自然融為一體。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現在,這條環古黃河建立的風光帶天藍、水清、地綠……已然成為宿遷的城市休閒客廳。徜徉在黃河故道景區內,人們或在步行道上跑步、慢走;或於河畔悠閒垂釣;或在景區露天籃球場上揮汗運動;或於亭臺樓閣間遊園賞景……特色龍堤、歡樂灣、古河風光臺、櫻花苑、水杉林、雙塔雲影等眾多景點互相輝映,將整個黃河故道串聯起來,猶如為宿遷披上了一條清新的綠紗帶。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宿遷黃河故道,大美如斯


待疫情過後

讓我們共同漫步在宿遷的古黃河畔

悠賞千年古蹟

縱覽絕色風光

感受不斷抗爭

奮發進取的“黃河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