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我们应当谦逊,因为你我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我都要过去的。百年之后,我们不值一提的成就就会消失。我们要鼓励别人多说话。

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很多人,当需人们赞同他的意见时,就是话说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销员,更容易犯这个毛病。你应该让对方尽量说出他的意见来,他对于自己的事,或是他的问题,当然要比任何人知道得多。所以你应该问他问题,让他来告诉你一些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话,你或许会立刻插嘴,但不要这样,那是危险的。当他还有很多意见要发表时,他不会注意到你身上的。所以,你必须要忍耐的怀着舒畅的心情,静静地听着,而且用最诚恳的态度鼓励他,让他把所要说的话,完全说完

这种策略,用在商场上是不是有效?就有一个人,他不得不作这样的尝试。

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几年前,美国一家最大的汽车公司,正在接洽采购一年中所需要的座垫布。当时有三家厂商把样品送去备选,这家汽车公司高级职员验看后,便和三家厂商约定某日各派一位代表前来商谈,到时再决定选购那一家厂商的东西。

琪勃是他们其中一家厂商的代表,就在那一天,他偏偏患了严重的喉炎。琪勃先生在我讲习班中,说出他当时的情形:当轮到我去见汽车公司那些高级职员时,我竟哑了嗓子,几乎连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我被带进一间办公室,跟里面的纺织工程师,采购经理,推销主任,和那家汽车公司的总经理都见了面。当我站起来想要说话时,只能发出沙哑的声音来 。

他们是围绕一张桌子坐着的,我喉咙发不出声音,祇有用笔把话写在纸上:诸位先生,我嗓子哑了,不能说话。

那位总经理说:好吧,让我来替你说说看了!这位总经理真的替我说话了。他把我的样品一件件展开,并称赞这些样品的优点。他们就这样开始了讨论。由于那位总经理替我说话,所以在他们讨论的时候,他自然地帮着我。当时我只能点头笑笑,或是用手势来表达我的意思。

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这个奇特的会议讨论结果,我获得了这个订货合约,这家汽车公司向我订购了五十万码的座垫布,总价是一百六十万元。这是我至目前所经手过的,一份最大的订货单。

我知道,若不是我喉咙嘶哑,说不出声音,我会失去那份订货合同,因为我对整个事体有错误的观念。这次我无意中发现,原来让别人讲话,有时是很值得的。

纽约一份销路极大的报纸,在它经济版一栏中,刊登出一则篇幅很大的广告,那是要征求一位有特殊能力和经验的人。柯白立司投函指定的信箱去应征。几天后,他接到覆函,约他面洽。当他去应征访问前,费了很多时间在华尔街尽力打听,所有关于这商业机构创办人的生平事迹。

在见面的时候,柯白立司说:「我能进入像你这样有成就的商业机构,使我感到十分自豪听说你在二十八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除了一间屋子,一套桌椅,和一个速记员外,其它什么都没有,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几乎每一个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喜欢回忆早年苦干的情形。眼前这位负责人,当然也不会例外。他谈了很多有关他当初,如何用四百五十元现金,和一股创业的意志,开设这项事业的经过。

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如何克服困难,又如何与失望奋斗……逢星期、例假日都不休息,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六小时,最后他是如何战胜困难。直到现在,华尔街最有地位、身份的金融家,都来向他请教。他对自己这样一个成就,感到自豪。最后他简单问了柯白立司的经历,随后把一位副总经理请来,说:「我想这位先生,是我们所要找的人了。」

柯白立司费企心思,去探听他未来上司过去的成就,他对他未来上司表示关心,鼓励他多多说话,而使对方对柯白立司留下很好的印象。

这是实在的,即使是我们的朋友,也宁愿多谈他们自己的成就;喜欢听我们吹嘘的人,可说少之又少

法国哲学家洛希夫克,曾这样说过:“如果你想得到仇人,你就胜过你的朋友,可是,如果想获得更多的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胜过你”。

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这该作如何解释呢?因为当朋友胜过我们时,那就可以满足了他的自重感。可是,当我们显出胜过朋友时,那会使他有种自卑的感觉,并会引起猜疑和妒忌

德国人有句俗语,那是:当我们所猜疑、妒忌的人,发生一桩不幸的事时,会使我们有一种恶意的快感

是的,有些朋友,看你遭遇到困难,比看你成功或许更为满意。

所以,别让我们表现出太多的成就来,我们要虚怀若谷、处处谦冲,那样会永远使人喜欢你,谁都愿意跟你接近

  我们应该谦逊,因为你我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你我都要过去的,百年之后,我们都将为人所遗忘。生命是短促的,别把我们不值一提的成就,作为谈话的资料,令人听了厌烦。我们要鼓励别人多说话。仔细想一想,你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

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所以,你要获得对方对你的同意,尽量让对方有多说话的机会

感悟

德国有句俗语,当我们所猜疑、妒忌的人,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时,会使我们有一种恶意的快感。当朋友胜过我们时,那就可以满足了他的自重感。可是,当我们显出胜过朋友时,那会使得他有种自卑的感觉,并会引得猜疑和妒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