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

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它比秦长城早400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

齐长城,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齐长城源于济南市平阴县的古济水河东岸,经肥城、济南、莱芜、博山、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至胶州入海,全长达1200余里。

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


据有人考证,齐长城在肥城市境内的具体路经是:由长清县首先进入肥城市老城镇的项峪山,从南距于土村2公里处通过,东跨刘 家山口,爬上张庄北山,在北李庄北侧2.5公里处折北至铁担岭,在老牛沟北端6公里处经站口子山口转东上双山,再跨过五道岭山口,东上后山之顶,穿过芦家沟村,东南方向至三山再跨羊角山口;由上峪村北3公里处爬上羊角山,再东跨距张家花峪北端4公里处的松树山口,东上田家南山进入潮泉乡境内,由此东南方向至斜峪北岭约,再东南方向至辘辘道口,此处再东南方向至槐树口,长约2公里处墙高2米左右,遗址更为明显,再东南方向至夹子,复转东约2.5公里至窗户岭止,再向东则进入泰山郊区境内的黄巢寨山。齐筑长城在肥城境内全长约38公里。

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


现存的齐国长城,自济南长清区进入肥城市境内,自西向东,经老城镇、潮泉镇的北部山区,至窗户岭,再向东进入泰安界的黄巢寨山。在肥城市境内全长38公里,潮泉镇一段占10公里,且长城古迹最为明显,其部分尚存。齐长城在战国时期为齐鲁两国分界线,故也叫齐鲁长城。

肥城境内的齐长城多系石头垒就,就地取材,大都是用片麻石和鱼籽石垒砌而成。凡经山口处筑土为基,两侧用石护坡,上部则用石垒筑,而在悬崖陡壁险要处则依山势为之。但因年代久远,多不明显,山顶石墙蜿蜒起伏的走向轮廓尚清晰可见。

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


大石关位于肥城老城,西侧为海拔280.8米突兀的双山,东侧为212米的庄科南山,地势险要。此处自古以来为南北驿道,关北1.7公里为长清境的北站村,即系因历史上的驿站而得名。关南1.5公里为肥城境内大石铺村,2.5公里处有因齐长城大石关而得名大石关村。现在关隘建筑已无存,但两侧连接城关的土石混筑城墙遗迹清晰,其中东侧遗迹高5米,底宽10米,坍塌成高大的圆顶土岭。

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


齐长城堪称是山东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工程,见证了那个动荡年代的战火硝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