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廣州美食中最有江湖味的,莫過於牛雜。蘿蔔、豆腐串、牛筋、牛肚、牛心、牛脷、牛肝、牛腰…原屬於“下欄料”的牛內臟,在濃稠的醬汁中與別的食材一起細火慢燉,漸漸幻化出一種奇妙的滋味,老廣稱其為“和味”。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牛三星

和味究竟是什麼味?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今外地朋友來到廣州,總愛對布丁說“你們天天都說飲食貴在和味,一問什麼是和味卻答不上來。”但每當吃到和味的食物,大家的反應都是出奇的相似—閉目微笑,多吃兩箸。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和味牛雜

回到牛雜,羊城最早的牛雜據說是源自當年居住在廣州的回民,他們擅於料理牛肉和牛的內臟,因此回民聚居的地方就漸漸興起了牛雜檔。因為牛雜比較便於事先備料,走鬼檔也逐漸多了起來。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珍珍小食店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牛雜走鬼檔中逐漸出現了更適合老廣口味的清爽版本—牛三星。如今的吳財記、太平沙財記、容意發、風味館…都是羊城響噹噹的牛三星老字號。而布丁想和大家聊的,卻是西華路上的珍珍小食店。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珍珍的秘製法寶們

位於美食如林的西華路,珍珍小食店未必是最好吃的那家,但絕對是營業時間最長的那家。從早上6點半到凌晨2點,珍珍撫慰了每個時間段裡飢腸轆轆的人。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招牌都加粗寫在門口

這裡主打粥粉面,招牌特色用加粗字體寫在它家的大門口上:馳名牛腩、和味牛筋、秘製豬腸和金牌豬手。最近重新裝修後,又加上了爽口牛三星和滋味牛脷。若是第一次來,坐鎮收銀臺的老闆娘會向你推薦這裡的牛腩拼豬腸啫啫豬腸粉。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招牌和味豬手

用猛火燒旺砂煲,煲內加入豬腸粉、秘製啫啫醬汁啫香,最後加入煲到軟爛的牛腩、滷到入味的豬腸和用於點綴的青菜,最後上桌時牛腩和豬腸的香味都被逼出來。咬一口,豬腸的肥美豐腴比牛腩更讓人印象深刻。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牛腩拼豬腸啫豬腸粉

老饕愛的是這裡的牛筋。出品穩定時,這裡的牛筋可以做到軟淋得入口即化。但被各大媒體報道後,在飯市高峰期,珍珍總是一位難求,耐心地將牛筋煲至軟爛也成了可遇不可求的事。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秘製醬汁滷得很入味

所以不如試一試這裡的牛三星吧!珍珍的牛三星是比店內的各種招牌推薦更誘人的存在。清洗得乾乾淨淨,醃製得入味爽滑,燙的火候分秒不差,滿滿一碗牛三星看上去粗獷極了,連韭菜都懶得像其他店那樣切成韭菜花,隨便切段就端上,味道卻出奇的好。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粗中有細的牛三星

口味卻比一眾主打牛三星的老店都要更溫潤爽口,湯甜肉脆,牛脷彈牙,酸蘿蔔、青瓜丁成了點睛之筆,再加上一點辣醬,整碗牛三星就成了解饞的恩物。這裡的雲吞是不加鮮蝦的純肉餡雲吞,雖然皮並不薄,卻也是一眾老廣街坊們喜愛的懷舊味。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淨肉雲吞

許多老字號在變成網紅店後,難免會出現口味越來越不如人意的情況,珍珍也許也未能逃開這種宿命。但總是有人會始終懷念當年在它隔壁的士多店買一支樽裝維他奶,再來一份牛筋啫豬腸粉,踎在樹下矮凳大快朵頤的滋味。


平凡小店,大有乾坤:荔灣37年老字號,藏著廣州人最愛的牛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