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向孩子“示弱”的父母,孩子更强大,聪明的父母是如何做的?

黄益坦


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的过于强势和完美,给孩子造成压力的最大影响就是,孩子认为他是不行的。让孩子看到父母也需要帮助,也有不足的地方,会让孩子看到是他能行。聪明的父母在“示弱”上通常采取这些方式:

1、 邀请孩子一起来合作做事,并在事情做完后对孩子表示肯定。

每次家里买了需要组装的家具,爸爸第一时间就是邀请孩子一起来组装。从小书柜、移动书桌、移动架子等等,邀请孩子一起看说明书,一起准备材料道具,然后分工合作,最后一步一步的把柜子给搭建好啦。这个过程里孩子和爸爸的合作越来越默契,孩子动手能力和自我价值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每次看到小家具,他就会很自傲的说:“这也有我的功劳!”

作为爸爸每次搭建完一个家具,都会给儿子一个大大的肯定,他总是会说:“儿子,你的动手能力真不错,爸爸有了你的帮助速度更快,搭得跟好了,看来真是没你不行啊”现在孩子越拉越大,越来越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信心,做了再说更不怕错。

2、 遇到问题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孩子小的时候很喜欢问问题,每当这时候父母就会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够,还会开玩笑说,自己孩子拿自己当辞海,如果不赶紧多学点给了孩子错误答案就不好了。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焦虑,当孩子提问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这个爸爸妈妈也没有学过,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哪里可能有答案?或者你想想这个问题会有什么可能?”

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去寻找答案,同时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孩子就会一步不从依赖转变为自己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3、 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有很多做不好的过程。

孩子从成长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错误中学习,我们也是如此,时不时跟孩子分享我们成长路上的“错误”,这可以放松孩子因为害怕犯错的紧张感,害怕做不好而不敢做的心态。当他知道爸爸妈妈也是这么长大的,就会敢于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

比如孩子经常会打破东西,常常受到训斥的话可能孩子下次对拿杯子就会有抵触感,但是如果我们跟孩子说:“妈妈小时候也常常打破杯子,这是很正常的,后来妈妈想了一些办法来避免总是打破杯子……”类似这些“童年丑事”分享给孩子,他们就会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成长经历,也会有比较积极的心态。


亲子关系讲师露宏


我是六十年代的生人,那个年代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爸爸妈妈都非常的忙,早晨很早就起床,忙着做早饭,吃完饭把孩子送上学,送托儿所,然后去上班,晚上很晚下班,接孩子回家,然后做饭吃饭,晚上还要给孩子们洗衣服……

在我们眼里,妈妈就是大力士,每天不停的干活,我们该玩玩,该干啥干啥,皮的恨不能上房揭瓦,什么都不想。

但是如果有一天妈妈牙疼或者头疼了,甚至躺在床上,不愿意干活了,我们就很害怕,怕她有病了,我们怎么办?忽然就都很懂事了,又给妈妈倒水喝,又给妈妈按摩头部,去帮助妈妈干一些家务,来减轻她的负担,忽然间就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帮家里承担一些事了……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适当的“试试弱”不要太过于强势,在你最弱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孩子最懂事,最乖。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会向你证明他们长大了,懂事了,能帮家里做事了,只是家长要给孩子这个机会。

我发现,父母越是多病的家庭,孩子越立事,越能干,父母强势,事事都亲力亲为的,孩子会更不立事。

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会做,你只要放手,会惊奇的发现,孩子忽然间就长大了。


墨缘怡情


亲子关系中,我觉得不一定会是你说的那种,有时候是要针对事而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适用。

示弱不是贬义,而是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让孩子更自信而做出的表现,但是在一些孩子还没有经历过的事物面前,父母更多要做的应该就是强大,让孩子打心底里认为父母很强大很厉害,因为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充当的角色大部分也都是引导作用,因此我觉得父母要强大,而这个强大不是压制孩子的强大,而是让孩子感受父母的不一般的强大。


小木新鲜事


儿子现在28岁了,海归,暖男,责任心强。记得小学六年级一次作文公开课,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懒妈妈教出勤快儿子》,内容介绍了我是如何在他面前装懒示弱,结果让他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养成了自立自强、关心他人的好习惯。

示弱于孩子,特别是示弱于男孩子,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许多宜处。


凤城教育网


父母对孩子“示弱”只是在其特定的情景下的自然行为,比如说孩子某方面的天赋确实表现了出来,而且比我们做得更出色,就应让孩子有强大感。

而父母更多的需要从全方位去做好自己,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在自身不足处也敢于向孩子坦诚,而不是滥用“示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