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武:心意六合拳研习中的一点心得

张建武:心意六合拳研习中的一点心得

  就学习功夫的角度而言,有一个先决条件是不可忽视的。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经过认真地观察、思考、在观察、在思考、明确选择后,再投入到习修武学的行业中去。首先应该信心观察所学拳种,是否适合与你所具备的先天条件,是否能够真正喜欢次拳种所包含的深厚内涵并愿意一生都要去研习他。同时还要从多种角度特别是从做人标准、武功、武德等全方位地地观察你所要拜的师傅信赖指数。如果是你可信赖的师长你就会在今后的练习中心有灵犀或者说感应武学真谛。要静下心来其体会“师徒如父子”这既古老的名言含义。

  首先要知道尽可能地创造机会于师傅和同门有成就者在一起,多注意聆听师长对武学、对人生的经验看法。一个人爱武术研习武学的人士的一生与他的做人态度标准和倾心武学的诚心十分不开的,所以注重做人标准,习修武功注重武德,是能否掌握武学实质内容,发扬光大中华武术的先决条件。一个成功的习武者都通过认真地领会“师傅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你所讲的每一句话”认真体会每一句话的其中含义,细心体会并逐步

自身的内因相结合,求的融会贯通、逐步达到掌握或基本掌握所学拳种内涵精髓、劲道、拳意、肢体表现形式等,并能够“不仅掌握拳术的要领而且能够灵活运用的目地”求师学艺的过程,正如张三丰前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山中自有金矿石, 何求他处灵芝与仙草”张前辈所说的这句话用来解释,正确认识所习修的本门功夫博大精深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做人不严谨、学艺不坚定是不能习修好任何一门拳种的! 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我非常信任地武学前辈,并结识了跟他习武多年的师兄弟们。由于我的幸运和正确选择使得我的人生道路上又增添了一个一个的亮点。

  我学艺从师于北京心意六合拳掌门人李行功老师。经过李老师的精心雕琢和细心教导之下使我们同辈师兄弟们经过多年的努力下有了质的提高,基本上掌握了心意拳的内功心法和拳意法则的真谛。下面我就学习心意拳多年和带徒十多年来在感悟中得到的一些体会,说出来与众多的习修武学之士共同探讨,互勉互进。

  

心意六合拳内功来自“易筋经”并通过易筋、易骨、洗髓、三步也可以说三层巡回渐进使心意内功大成的。在形体语言表述中通过筋打、骨打、气打来充分体验。如果习武者忽视了三者之间微妙的关系和不同的内循环的要领法则,那将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功夫也因不得要领而无法突破!学习心意拳或任何拳种,首先要对此拳的来历、此拳的特点、此拳肢体语言所要表达的形式和含义,要以一定的了解。比如北京心意拳的传承包括:十趟弹腿、 连环拳、 四把锤、 十大形、 心意把,器械有大枪、单刀双刀、两节棍、长凳、鞭等。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练习,通过听、看、问、模仿、才能逐步认识走到掌握其中的精髓的目的。


张建武:心意六合拳研习中的一点心得

  我这里以心意连环拳为例作为说明:连环拳顾名思义主要以体现心意拳在运用中的连贯性。但很多人忽略了拳本身的力道、角度、意境的融合体验,俗话说:内行门道外行看热闹。拳打得再好失去了拳意和形体的融合体验也会空有其表华而不实的。所以说要把师承的口传心授的真字、真诀、习修方法、要领法则,融化在心灵深处并充分理解他才是重中之重切记!!!切记!!!心意拳是由心意把演变而来经过历代的高人大师们的进一步完善把他们的智慧完美的连接一起,也就是说要想把连环拳脸的出神入化。那就要有扎实的心意吧的基础,只有在练习心意把颇有心得时练连环拳才会体会出其中的三味。这才是关键要解决的问题, 心意把是真字真诀的具体体现才是拜师要解决根本问题。

老前辈留下的行气歌诀曰:

  任他勇猛气总偏 此有必无是天然

  进截横巧横截直 一气催二二催三

  任他归快是路远 守我安然自粘连

  如问是谓和妙法 只在行气一瞬间

  习武为求真传,得到的传授的完整与否是非常重要的,传授和自身的悟性和努力才是掌握拳术打开武术殿堂的钥匙。心意连环拳是需要待基本功扎实以后,再逐步加入心、意、气的辅佐,相互辅佐,才能领会到内家拳三要素的重要性,让各种拳意相会贯通。使三节四稍之力贯彻灌穿整个连环拳之中,才能够混元一气拳打四稍威猛无敌。

  通过多年来的练习我有一个练习的方法推荐给大家与喜爱习修心意拳或其他内家拳的同道进行共同探讨。 可以用“三层练习,三个方法”来概括。

  三层练习:心练、 意练、 气练。 三个方法:柔练、 钢练、 混练。在三层练习和三个方法中我各提出一小部分中的一个例子并辅以简单说明。

  1. 心练:大家都知道心肝脾肺肾各经络在武学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尤其是心经的作用更为突出拳经中说“心念似闪电 打人如放电 ”正所谓心有所想,力有所出。正是此意。经过师传指点通过正确的心念气血的运行,才能逐步认识拳意,体会意念。意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存在,在练拳中通过自身的细心体会,认识并掌握意念的运行,方能体会到气在人体之内的真实存在。也只有气在体内合理的运行起来才能使内循环通畅,持之以恒逐步使内力充足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功用。

  2 .柔练:柔练是典型的筋打练习。筋打就离不开易筋经中“关于人体内部分布全身的筋,松、紧、钢、柔的练习。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习练内家拳者,应该把易筋经中的筋经中的”筋“提出来单练,其效果会更加明显(各门中都有相关的要领传承请向各自的师长请教其出处)有缘习练心意拳内功篇时才能窥探其中神奇的奥妙。也只有明白“筋强者壮,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合者康”的功用,才能真正练好心意拳。心意拳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配合练法,那就是相形拳意。总之经过易筋经的特殊练习法则,结合心意拳内传的浑圆气修炼之道,逐步达到圆润潇洒弹掸之间打人于无形之中的目的。

  以上的两个实例希望能够给习修武学的通道一些启示。外因是学习的依据,内因是学习的根本。每一个人的遗产基因不同,年龄、生活习惯、工作阅历不同,我建议:不要抛开自己而去选择刻意模仿他人这种水中捞月地方法。否则习武一生终会后悔莫急切记!!!切记!!!应虚心地向师傅或同门有经验的师兄们请教,这样会使你受益无穷 要努力提高自我的修养,一个习武者对琴、棋、书、画的良好修为也会更有效地提高你对习练心意拳的理解和掌握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之:人生在天地之间,人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存在价值,珍惜你不可多得的机遇,相信你自己的选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愿每一个喜欢习修心意拳的同仁都能够得到心意拳高人的指点。愿每一位心意拳的传人都能掌握心意拳的精要,把这一古老的拳种发扬光大。

  愿中华武术中心意六和拳这枝善果能给大家送去祥和送去快乐!

  古人云: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人得一以灵 得其一万事毕也。

  献上心意歌诀一首与大家共勉之:

  熊抱青石筑根基 摇涮拧插蹲坐地

  踩扑裹束随身走 决字一发勇无敌

  总之武艺相传,必思忠、孝、信、礼义之人,方可传授。逢杀家、舍友、行为不端着,怨天怨地愿父母者,宁可失不可传也,传道得心,愿习武之人为身小弱薄者一助云尔。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