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梅事件”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此类事件再出现?

阳光成长与学习


近日,胡红梅事件被推上热搜,成为了人口热议的对象。而人们热议的原因大多都是她顶着众多闪耀光环,却去抄袭他人作品为已用。



而揪其根源还是在于没有认识到版权问题,可能胡老师认为,这是用于推广阅读,这是好事,但是却忽略了一个版权问题。原创作者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应该就这样不声不响的被别人窃取劳动果实。就算是为了学生好,推广阅读,也不能这样直接抄袭。如果用于商业推广,这就属于犯罪了!


如何才能避免抄袭事件发生呢?首先可以借鉴他人的作品来创作,但一定要把我住借鉴和抄袭的区别。如果不想创作,要用其他老师的作品做推广阅读,那么需要和创作者老师协商,在征求得创作者老师的同意后再进行搬运,而且书中要表明原创作者是谁。而不是将原创作者抹去换成自己的名字。

抄袭可耻,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如果原作者追责,很有可能会让抄袭者身败名裂。飞得越高摔得越重!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晓行答题,抛砖引玉,欢迎讨论,感谢关注。


在深圳名师胡红梅因为抄袭出书一事刚刚爆出来的时候,我就连着转了两条微头条,表达了心中的愤怒,当时觉得胡的吃相真的太难看了。后来一直关注这件事的走向,最终胡红梅被撤销了职务,收回了荣誉,调离了工作岗位。正所谓20年风光无限,到头来一切皆空,徒弄得身败名裂。

其实,我相信胡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一定是有纯真理想的,也一定有很棒的能力,否则也不会获得令我等同行望其项背而不得的荣誉。只不过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名利加身,渐渐偏离了自己的初心,最终被名利绑架,陷入泥潭,恍惚中已经不能明辨是非,才导致利令智昏,做出一字不改的抄书行为。

人,生于尘世,都无法摆脱名利的困扰,但最终能否冲出重围,关键就在于两点。

第一是初心。

这几乎就是一种基因般的东西,决定着一个人最终的走向。如果胡老师的初心是为教育奉献终身,那名和利在眼里就很低级了,也就不会被名利所困扰和绑架。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名师大家,如陶行知、于漪等前辈,他们真正的是为教育而忙,这样一颗纯粹的初心在,尘俗的名利就会退避三舍。

很多老师为什么晋上高级就退居二线,是因为他的初心就是晋高级,至于为教育奉献,与他无关。

这次疫情之中,有的专家身居高位,掌握着第一手数据,却发一篇论文了事,而人民的生死却置之度外;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却冲到第一线,为国操劳,他的初心与某些人高下立判!如此,我们也就很明白为什么钟老家里都能把奖杯当果盘使了——初心不在名利也!

所有表面上冠冕堂皇,背地里龌龌龊龊的人,都是因为初心不良,比如我的初心如果是做名师,那很多即使是肮脏的机会也会受之不愧的。初心就像筛子,如果初心纯洁,那所有不洁之物都会被过滤掉,也就不会受其所害。

胡老师的初心我们不知道是啥,就她出的书、讲的课和发表的演讲来看,倒是非常的正能量。至于后来是否忘了自己的初心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是坚持。

有很多人初心倒也纯粹,但是最终为什么却偏离了航向,那是因为他没有坚持初心。为什么没有坚持?是因为他心中欲望太多,这欲望包括了嫉妒、攀比、畏难等,在尘世名利的诱惑之下,渐渐忘记了自己所要坚持的东西,越跑越偏。所以,初心纯粹,还得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和艰险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一直向前。

不忘初心,是不忘记我们心中的目标。

砥砺前行,是要求我们坚持初心,在和名利与艰难的斗争中砥砺意志,保持航向。

中国有1600多万老师,大部分都默默无闻,大部分都为教育奉献着或大或小的力量。可能他们在水平、名望上都不如胡老师一类名师,但是他们内心里很多纯粹的东西却高于某些追名逐利之人。

寒假里遇到一位老师,因为晋级需要一篇论文,有人劝他找人代写一篇,他说,代写甚至买一篇的事都能做到,可是过不了心里的坎,所以,还是回家老老实实写吧,至于晋级,就再等一年。我很感动,这位老师的老实态度在很多聪明人眼里可能有点愚,但是,我欣赏。

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一下胡老师为什么能够走上这条“抄袭”的不归路。

在胡红梅事件里,有一种声音特别可怕,就是“倒霉论”。他们认为,抄袭的人多了去了,胡老师就是太倒霉了,赶上了,所以呢,我们该抄的还是继续抄,只是以后小心点就是了。还有很多人去安慰胡老师,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要坚强云云。

真是令人惊诧!这种论调完全是颠倒是非、不论黑白的。如果胡老师周围都是这样的人,也就难怪她出事了。如果她整个的团队或单位都享受这种“偷”来的荣誉而不以为耻,那这个集体已经是道德败坏的一棵大树了。

所以,我们的制度要避免这种“不以偷盗为耻,偷盗不被惩罚”的现象出现。

就像街上碰瓷的为什么这么多一样,因为碰瓷的成本非常低,成功了有大把的钱进账,失败了顶多道个歉就完事了。如此一来,谁不喜欢碰瓷这个伟大的事业?

在抄袭这件事上,目前也有类似的境况。大家都抄,抄就能轻松获利,被人揭发顶多道个歉就行了,而且被揭发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造成了如今状况。所以,要加大惩罚力度,让抄袭者恐惧抄袭的最坏后果,才是遏制抄袭的良策。

所幸正能量永不缺席,前有翟天临,后有胡红梅,都因为“假”而得到应有的惩罚,也算是天理昭昭,给我们一个明亮的希望!

希望所有为人师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生为教育而努力,示范他人!


晓行致良知


深圳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胡红梅最近可谓是热搜上的常客了,之所以如此被公众关注,是源于她将“学术不端”现象一下子从高校拉到小学。可以说,如果以前人们还根本没有意识到小学教师也会涉及到“学术不端”,现在终于让人见识了名师是怎样一步步包装出来了。

“胡红梅事件”内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原因一:各种评选活动,助推个别教师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去获得荣誉,反过来利用这些荣誉精心包装自己,然后成为名师。

请看胡红梅这些年所获得的荣誉,几乎很难让人相信,她是怎样一步步从普通教师群体中突围而出。但是胡红梅却做到了,不能不说她特别擅长“公关”,或者确切点说,更像职业公关人。请大家想想看,如果一名小学教师兢兢业业在一线教学的话,她会有时间去频繁参与各种评选活动吗?

显然她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正常的工作上,而是醉心去钻研如何让自己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或奖项上面。从胡红梅所获得的这些荣誉中,我们很难想像她是怎样一项项拿到的,到底谁在力推她?或者说到底有哪些单位或部门在力推她?

原因二:以抄书起家,以公益之名推广,实则是为追逐商业价值,而这条“致富”之路却没有效监管。

胡红梅这次遭遇滑铁卢,起因是抄袭他人的作品,并且是大量抄袭,并以自己工作室名义出丛书。请看下面这张图片,这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胡红梅把自己包装成名师后,再以公益阅读之名去大肆推广,而其背后隐性的商业赢利却极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可以说,对于这种欺世盗名的行为,却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包括深圳龙岗区教育局对胡红梅做出处分时,也只字未提是否交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追究其盗用版权和非法经营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虽然胡红梅副校长当成不了,有些荣誉被剥夺了,但其非法赢利却未受任何损失。

取消民间各种花样的评选活动,增加对教育系统评选活动的公示透明度,才要能减少或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取消民间团体或协会的评选活动,让那些虚假的荣誉失去炫耀的空间。

请看胡红梅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奖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民间团体举办的评选活动,另一种是教育系统所组织的评选或比赛活动。对于民间团体所举办的活动,公信力本身并不强。只要参与者人脉关系广,且精于包装自己,必要时做一些营销公关,就可以轻松拿到所谓的奖项。如此说来,全面取消民间团体和协会所搞的评选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胡红梅事件的发生。

对于教育系统所组织的各种评优评奖活动,要增加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

而对于教育系统所搞的评优评选先进,同样也是靠人脉关系,直白点说,只要你成为系统内的熟脸,你获得的荣誉越多,资本就越大。并且是从学校到区教育局,再到市教育局,皆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物,只要有评选活动,像胡红梅这样的“名气”的人,基本上会成为获奖的首选。而这背后暴露的则是评选活动的透明度,如果把公示、投诉和举报也纳入评选体系里,再加上严把评选的监督流程,或许能遏制住此风。

结束语:胡红梅事件揭开了教育系统学术造假的新篇章,从高校到中小学校,终于让大众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如果说仅把胡红梅做为个体去解决所谓的学术不端,恐怕很难根除,最为根本的所在,是必须要健全一套学术管理机制,还有规范评选活动,绝不能让这些影响教师功利心的东西,再去诱惑个别意志不坚定,功利心极强的个别教师。同时还可加强打击的力度,才能遏制住这种不良的风气。


寒石冷月


我来简单说几句,胡红梅这件事情我关注很多天了,但一直没有写任何一句话,因为教师队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评论?因为我自己也是教师队伍的一员,说的越多,总感觉在打自己的脸,每个人都说自己是清白的,总是说别人身上污点,但我想说如果某人是一坨屎,我们为何还不停地去踩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追名逐利,心浮气燥是现在每一个行业都在面临的挑战,如果非要把胡红梅这件事情抓住不放,喋喋不休,我反而认为胡红梅很冤枉,很委屈,大家都这样干为何非要抓住她不放?

我仔细想一想,估计还是因为胡红梅在这个行业太高调了,高调到让很多人自卑,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老师如果除了可以教书育人,还可以著书立作,还可以成为众人的焦点,这种飘飘然的感觉有多少人在跃跃欲试?但事实就很残酷,99%的老师做不到,于是全国的教师队伍里偶尔出现一个负面人物,总是被这99%的人抓住不放,然后将之前所有隐藏的羡慕嫉妒恨一股脑儿的发泄出来,而且还是字正腔圆,满满的正能量。

我觉得不管是教师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如果谁犯了错误,那就按规矩办事,该处罚的处罚,该退出的退出,大家也无需指指点点,太多的指责只会伤及这个行业本身。社会的正能量是靠正面的榜样带动起来的,不是靠骂负面的例子骂出来的,但愿此事就此打住,一切归于平静,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对社会该有的贡献。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美蛙英语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值得深思。“胡红梅事件”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来龙去脉我就不再赘述了。

作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教师,我认为“胡红梅事件”的内在原因是教育界的名利导向——教师职称评定、名师培养政策导致的。职称评定和名师培养工程影响着每一位老师。像胡红梅抄袭这样的行为在教育界绝不止胡老师一人。只是有的人抄得好看,盖上遮羞布;有的人抄得不好看,毫无遮掩。而胡老师就属于后者。下面是某名师收获的部分名利荣誉:

一.职称评定决定了老师们必须去追求论文、课题、荣誉、表彰。

有了高的职称,工资比同教龄要高很多,而且退休了也享受高的职称待遇,所以评上高的职称成为老师们的终生追求。

职称评定要求老师必须有获奖或者发表论文几篇,课题几个,表彰加分,优秀加分。即使上级文件要求不高,多数老师够得上,但名额有限,到了基层,你必须横扫千军,杀出重围,才能独占鳌头,怎样杀出重围么呢?那就得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秀、表彰、论文、课题等等,那作为想评上职称的老师,你必须削尖了头往这里面钻。

于是,课也捞不着上了,得去外面赛课,班也没时间管了,得去整理材料。有的老师为了得奖,私下少不了花心思,拉关系,拜师,滋生不正之风。

你想想,中小学老师,理论水平到底有多高呢?每年都产出,哪来的那么多思想?像胡红梅老师这样的,还要出书,那只有去抄别人的了。抄多简单啊,拿过来改头换面就用,有的名师名声很大,交到上级,都混得脸熟,谁也不会去看看这位名师有没有抄袭,时间一长,连改头换面也懒得改了。

二.评职称的同时,也收获了名师培养需要的条件,注意,是培养名师。

评上名师,有名利啊!而且利很大!可以到处走穴,一场讲座多少钱,一篇论文多少钱,卖一本书多少钱,编一本教辅多少钱,都是钱啊!所以职称有了,还想走走名师的红地毯。

名师培养是教育界每年都有的政策,从上到下都有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围绕了一群等待培养的准名师。如何才能把名师培养出来呢?继续赛课、发论文、整课题、得表彰,继续抄袭,继续造假。

三.怎样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出现?我认为要改变职称评定标准,或者改变教师激励政策,取缔所谓名师培养工程。

1.改变职称评定标准,那就需要上级多听听普通老师的意见,俗话说“沉下去”。我不知道别的地区什么样子,我所在的地区,很多评上中教高级的都不在一线上课,难道职称不该给认真在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吗?

2.名师培养工程真的没有必要存在,沉下心读书教学做学问,就不会去挖空心思抄袭。

不是我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纵观我国教育史,哪个名师是培养出来的?

孔子、陶行知、李吉林,他们灿若繁星,都是自己真正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他们点燃了自己也照耀了别人,你听过他们抄袭文章吗?听过他们造假吗?

就让老师们好好努力地干工作吧!不要让名利牵着他们走,让学生说话,让时间说话,让岁月说话,大浪淘沙,是名师,自然会横空出世!

如此,没有名利诱惑,自然就没有不择手段的抄袭和造假;如此,受益的是千千万万学生!

今天借您的问题,一抒胸臆,欢迎交流!


您好!我是敏学,一线教师,喜欢评说教育教学现象,乐于分享语文学习方法,欢迎关注敏学课堂!


敏学课堂


胡红梅!过去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可耻。

虽然我是一名老师,但是我也要说,她暴露了我们老师队伍的阴暗面,我们需要深刻反省。

说到内部原因:无非是一个“名”字和一个“利”字。

在申辩中,胡红梅坚称:我的书是自费的,我的东西是公益的,我没有用这些赚一分钱,所以我没错。

但是,忍不住要唾弃她。自费的书,内容全是抄的,还拿出来出售,钱都在自己腰包,这光明正大在哪里?

而且如果没有这么多抄来的书,哪里能堆得起她那么高的荣誉之塔?

柔美的外表之下,潜藏的是一个肮脏的、不知错的心。

那些围绕在她身边,让人最为不齿的人!

在这个事件中,最为人所不齿的,是围绕她身边的那些深圳教育界人士们,东窗事发了,还帮助她安慰、遮羞,以为这是一种礼貌。

但其实呢,作为一名老师,是非不分,这已经是一条大罪。相互包庇,则枉为老师了。

我们更加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胡红梅为了利,可以抄袭,难道原来的时候她身边的人不知道么?难道这么多人也,也就只有胡红梅一个人抄么?无非是大抄和小抄罢了。胡红梅抄得惊天动地、胆大妄为、有恃无恐一些,而他们呢?只不过抄得小心翼翼、胆小如鼠一些罢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呢?

其实答案也简单,把教育里的名与利分开。

1、让教育名家自然成名,而不是通过论文、著作、一两节公开课,由教育部门评选出来。

那些所谓的名师,到底有几斤几两,论文里看不出、著作里看不出,一两节公开课更是看不出,教育部门的评选如果仅以这些为依据,难免有失公允。只有同行才知道同行到底是什么水准。就如这个胡红梅,难道她的书是抄的,同行看不出么?当然看得出,但因为没有评判权,同行们也只能视而不见、或艳羡之,选择同流合污罢了。你说影响有多差?

2、让职称与论文、著作等内容分开。

教师职称一直是让人诟病的东西。你说,一个老师有没有教学能力,看得最应该是什么?其实是学生教的怎么样。但是,现在很多时候不看学生,却看这些论文、著作。导致出现在很多老师眼里,追求论文、著作,各种荣誉,比教好学生还重要,这就本末倒置了。

3、淡化教师荣誉。

对于教师来讲,普普通通才是大多数,教育好学生,靠的也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大多数,而不是那些少数名师们。既然如此,我们不能给个别善于钻营的老师等身的荣誉,借此来鞭策其他的老师。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让老师们向先进看齐嘛。但是实际效果呢?却无形中寒了大部分老师的心。

结束语;

我总的观点是,教育,哪里需要那么多名师?哪里需要那么多专家?

让教师埋头于学生教育,在学生身上做最微小的正能量引领,那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特别鄙视那些著作等身,每天只会飞来飞去,一节公开课、一个讲座走天下的教育专家们。

为民,培养不了几个人才;为国,只知道整天欺世盗名。


君山老师


早上起来打开头条,上边方框内,第一条内容就是对胡红梅的处理结果,不用打开我就能猜到,副校长保不住了,接下来涉及的职称、工资也会受影响,因为人们习惯于痛打落水狗。

胡红梅,何许人也,怎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胡红梅,深圳龙岗区如意小学的副校长,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学老师。但看看她的荣誉,你就会知道她不简单了:

如果不是因为学术抄袭被告跌下神坛,她的前途无可限量。给她惹事的就是后边这个编著,基本原文抄袭,换个署名,而且成书发表,获取荣誉和利益。她的行为太过大胆,达到有恃无恐的地步,但是我还要给她叫冤,原因是哪一个名师,不是这么包装出来的!

前一段有幸参加一个名师宣讲团送教下乡活动,都是做好的课件,照本宣科,有教学经验的举例说明,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大家认可,获得阵阵掌声,而有的就是甘巴理论,一看就是空谈主义者,没有过实际的教学经验,两个小时下来,有的在会场就打起了呼噜。听的课能记住多少,有多少经验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不得而知。

论文抄袭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单位年年搞课题研究,老师都拼命进课题小组,没有结题证书,不给晋级。中间的过程都是组长下达任务,课题组成员每人完成三篇心得,三篇教学设计,都是上网下载打印上交,完活。三年结题拿证,下一个课题继续。

所以,我要说的是,明明是一坨屎了,就不要去踩了,而是好好反思,需要怎么样遏制,让老师回归课堂专心教书。



元气女神


这样学术不端的,胡老师不是第一人,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1整个社会都处于急功近利中,教师也没生活在真空中。2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具有引导性,而现在的评价主要以教研能力即出书、论文、课题为主,虽然比较容易客观,但中小学教师时间、精力、科研能力受限,所以书、论文、课题质量不高,甚至造假、抄袭,比比皆是。胡也是其中一员。

如何避免:1主管部门评价体系得改。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不如不评价。错误的评价还伤人 2不要动不动将教师分个三六九等,让老师减少内耗,安心教书。3中小学教师只要按 国家课标认真上课,对学生有长辈之爱心,就是好教师。- 树立这种评价观。4教师有科研的自由,不表扬不批评。5职称、名师之类也是引导科研造假的根源之一,建议职称根据年限给,名师之类取消。


一路上最美


这是教育高度行政化的产物,发生这样可耻的事件不足为奇!现在学校仿佛是一个小衙门,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名利,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获取好处,一门心思做学问搞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育去行政化,让老师们平平淡淡教书,不封官许愿,不给各种所谓的荣誉称号,最大可能提高教师待遇,让老师们无生活后顾之忧。


老石tan教育


很多发表论文的往往都是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相互抄袭而成。

胡红梅不过是撞枪口上了,事实上别的老师也有这种行为。

老师一面讲课,每天要关注学生,关注家长,备课、处理班级事务,哪里再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写论文。

如何去避免相应的事件?还是希望不以论文比较高低,还是靠本人的实力,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干工作。

但愿学校评优秀老师的时候,不要每天总在论文上较劲,看看老师在实际教学的功夫,看看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只要学生赞成,家长认可,教学有成绩不就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