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快速入門,應熟練這四點,您掌握了嗎?

太極拳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太極,但是練了很久都沒有入門,由於盲目練習,不但沒有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還得了膝蓋疼的毛病,那麼對於初學者來說如何更好的進行太極拳學習呢,今天給大家總結了一些練法經驗供大家查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太極拳是複雜高深的拳種,古語云:太極三年不出門。練習太極拳三年之內是不能出門的,因為練不出功夫來。最大的攔路虎是要把我們固有思維定式和用力習慣改掉,這個非常困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發力的,在搬動一個很重的東西時,我們會全身繃緊,肌肉發力,關節僵硬,將重物抬起來,我們打拳的時候,也是這種情況,全身繃緊,胳膊用勁繃緊,握緊拳頭,使勁打向對方,但是太極拳的發力方式,跟平常的發力方式完全相反,太極拳是要打人的時候,全身放鬆,渾身舒展,用腰胯的力量,調動腿腳的力量,傳導給雙手,進行發力,這和普通人的發力方式完全相反。因此形成了很多人常年練習太極拳,但是始終不能掌握太極拳的情況,因為正常情況下,人很難做到放鬆發力,既是練習太極拳的人,也需要數年的練習才能做到放鬆發力,這種理念上的根本對立,是很多人終生無法入門的關鍵所在。

太極拳快速入門,應熟練這四點,您掌握了嗎?

一、虛領松沉

太極拳的要領提到:虛靈頂勁、沉肩墜肘、松腰落胯、尾閭中正、重心落於湧泉。才有可能達到完全的松沉。這句話的關鍵是,我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就是人像傀儡木偶一樣,有很多根線分別連接在頭頂上和關節上,上面有人提著,全身放鬆,各個關節包括筋骨肌肉根本不受力,都不使用力量。

練拳時,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論前進、後退、上升、下沉或左右轉動,隨著腰胯轉動,由腰軸來帶動。既然手腳軀幹均被吊著由腰軸帶動,自然不必再用額外絲毫力量移動它。這樣才能達到最基本的松沉。

只講究鬆柔,而不講究腰軸帶領關節運動,舉手投足肯定無法上下相隨,無法做到拳經拳論上所說的一動無有不動,這樣的運動就來自於本身肌肉的單獨運動,無法溝通其他肌肉群,形成整勁兒。

太極拳快速入門,應熟練這四點,您掌握了嗎?

二、練好腰軸

練好腰胯,首先要鍛鍊的是任何動作都都要有腰發起,腰不動,全身不動,腰一動,全身動,腰不動,全身不動。怎麼做到這一點?就是要刻意練習,在全身放鬆的情況下,整個身體提領著,用意念去放鬆腰部的左胯,或者又誇,通過左右重心的轉換,全身放鬆的情況下,帶動帶動脊椎旋轉,就是帶動腰部旋轉,這個可以和腹部呼吸相配合,這樣才能形成腰部軸心。所以,意念時時刻刻留心在腰際。

在後期的練習中,不僅要做到腰部帶動各個關節,更要做到腰部帶動四肢作出細微轉折的動作,通過四肢的旋轉折疊,傳遞積攢力量,併發放出去。這時才能上下內外,牽動往來,隨屈就伸,無不相合。

因此如果練習太極拳變化轉折不順暢的地方,病根一定在腰,在胯部,而不是在手腳上。

太極拳快速入門,應熟練這四點,您掌握了嗎?

三、重心轉換

重心轉換是練習太極拳的根本,是陰陽的兩極。我們不管做什麼動作,無論前弓、後坐、左顧、右盼。都要保持身體端正,重心不能超過兩腳,就像陰陽太極有中心一樣,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守中。

重心的倒換,要循序漸進,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慢,左右腳的重心轉換,特別是中間的過程,一定要慢,要感受重心從左腳完全轉移到右腳時,其他各個關節的變化。

太極拳快速入門,應熟練這四點,您掌握了嗎?

四、腹部呼吸

練習太極拳時,要用肚子呼吸,呼吸的節奏有平穩,細膩舒暢,呼吸與練拳的動作沒有任何關係,練拳時,絕不要在意呼吸,讓呼吸自然就行。腹部呼吸,吸氣時小腹逐漸外突,呼氣時小腹逐漸內收,這就是逆腹式呼吸。

練習太極拳幾乎都與腰軸相關,可見腰軸對太極拳的重要了,初學太極拳,對腰軸要高度重視,才不致走偏了方向,否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想學會太極拳就很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