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一直跟婆婆,老公弟弟一家一起生活,分家難道真的難嗎?

紫竹靈兒


結婚後一直跟婆婆,老公弟弟一家一起生活,分家難道真的難嗎?

我覺得你是想說,和婆婆以及弟弟一家分開房子住吧?

現在這個一大家子還住一起的家庭真的不多,如果說你們目前住的房子夠大,你們夫妻有足夠獨立空間,相信你也不會有這種想法,既然你能這麼提出來,想來這個家也是不大的,你們住的相對比較尷尬,既然如此,你們完全可以攢錢在相對較近的地方買房。

因為你沒有描述,我也不清楚你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說與婆婆相處不是那麼和諧,和弟弟弟媳也沒法溝通之類的。畢竟人與人之間呆久了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點矛盾,這也是正常的,不要衝動,多想想他們的好,一個和睦的家庭背後是需要各自磨平自己身上的稜角去擁抱對方。

最後我建議是你要與你丈夫商量下這件事,因為對他來說這是他從小到大的家,你的不適他也許感覺不到,你要將你的想法說出來,最好將他帶回家體驗個把月,讓他也感受下你的感受,再來決定了這個事該如何處理。





施抒故事


如果你有了分家的想法,那麼就分了吧。因為證明你已經不想或者說討厭這種家庭生活模式了。如果勉強維繫這種局面,大家都會很痛苦,而且長此以往勢必爆發矛盾,局面會更加難堪。

不妨講講我家的故事吧。

我的父母因為就我哥哥一個兒子。在我們當地的農村,一般都是居住在一起,即便要分家也要兒子結婚後過幾年,不然會被街坊鄰居說三道四地笑話。

我的父母特別傳統愛面子,但是他們在我哥婚前早就做好了分家的準備的。只是我哥婚後半年嫂子就懷孕了,很快我侄子就出生了,我媽媽想著照顧孩子方便,所以一直沒提分家的事。

可是日復一日,矛盾漸漸萌芽,比如吃飯的時候先給誰盛了,比如一隻雞誰吃哪個部分了,比如開門聲音大吵著孩子了……

很難說,誰對誰錯,也都沒有故意的成分,但還是出現了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局面。

我爸爸給他們製備了一套炊具,先讓他們自己吃。但蓋房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還要在一個屋簷下過日子。那段時間大家貌合神離,不自在極了。

後來,我哥他們出去打工,孩子留給我父母照料。常年不在家的哥嫂與父母的關係反而更融洽了。也許這就是距離的魔力吧!

所以,如果你心裡有了分家的想法就分開吧,別等到事情發酵到不願看到的田地,因為你的行為會在思想的指導下表現出來讓別人不舒服自己也難受的狀況。於誰,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羊央離落


分家難與不難,有個很重要的因素!

公婆有遠見,不拖泥帶水秥秥糊糊。如果有兩個兒子或更多,早點分家是減少矛盾的最好方法。因為差不多分平了,孩子們也不會有什麼異議。但是如果都娶了媳婦了再來分家,難度等級就絕不是加倍那麼簡單了。比如一個讀書多一個讀書少,一個有工作一個沒工作,一個富裕些一個貧窮,……等等等等,都會成為怨恨不公的導火索,而鬧得大家不歡而散,反目成仇。

我有個本家,我同他家兩個兒子從小玩大的,一個是我堂哥一個是堂弟。後來他家(縣城)拆遷補了十二萬和兩處地皮(可能有人問咋補那麼少?關鍵是不同意不行呀,堂弟兩夫妻是公務員,不簽字就下崗回家,你們說兩個老人能咋辦?可怨恨就此埋下了!)。錢分3份平分,地皮倆兒子一人一塊。

他兩家在補償的地塊緊挨著各建了五層樓,一樓各兩間門面房,堂哥家自己修電器,堂弟家租給了彈棉花做棉絮的。矛盾就暴發了。

堂嫂隔三差五在門口罵天罵地,說棉絮到處飛,賺這種錢不得好死。說公婆待仔不公,一個多吃了苦,一個多讀了書。說因為他家的工作讓他家跟著吃虧…………

期間堂兄家大女兒考上大學做酒,堂妹夫一家提議請堂弟家一起共事,堂嫂說:誰去請他們,誰就一起滾蛋?

一家固執不理性,一家有身份要臉面,自此兩家反目成仇,互不往來!

我過年回家,兩兄弟分別來串門,說著各自的怨憤,各自的苦惱。堂弟平時不怎麼說話,畢竟有些文化眼界也寬些,但說到最後,還是怨恨的說,把人逼急了,拿把刀砍了她。我趕緊勸撫道:畢竟親兄弟,沒這麼嚴重的。堂弟說,這種人同兄弟,瞎了眼了!

所以,多子家庭分家要趁早,越拖麻煩越多,不關乎財產多少,更在於個人的肚量!沒結婚生子家長威嚴在,各自娶了媳婦妯娌較勁與日俱增。除非兩個都大氣,否則一方再大量也不想旁人看著窩囊樣呀!那結局就是雞飛狗跳,各自受傷!


神馬背後都是浮雲


分家是能分,主要是看你的和你老公的能力,如果你們有能力不需要婆婆帶孩子或者其他,大可以自己搬走不住一起就是,在我們這邊有一個家也是家裡有兩兄弟的都結了婚了住在一起的,沒辦法呀肯定是想分開的,但是房子只有婆婆買的這一套大家都住唄,他們兩個都沒有現在都沒錢買房子,而且和媽住一起還可以幫著帶人家裡吃飯買菜也是媽,相當於年輕人靠老年人多,但她們住一起還是有矛盾的但是大家想著自己的利益也就不那麼計較了,而我們對面的是兩個兄弟的人家條件好一點,一人一套房子,父母也分開住偶爾回家來看看父母,這種狀態還是挺好的,所以所謂分家能不能分開還是看自身能力,能力大一點想辦的事多半都是能辦成的。






秋雨微涼wy


和老公結婚十年了,兩個孩子,在大寶三歲的時候,我跟老公外出打工六年。孩子一直是婆婆帶她帶了六年了。我發現只要我回家根本就不習慣跟老人住在一起,但老公又是獨生子,老人為了給我帶孩子,又從老家到城裡來。突然把他們趕走又不忍心,但是跟他們在一起真的是非常的痛苦。非常的矛盾。我一直都認為跟老公結婚了,就是我們的小家庭老人家摻和在裡面。十分的不舒服。工作很累,回到家也放鬆不了,顧慮太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不舒服,可又能怎麼樣呢?感覺沒有任何的選擇。房子是結婚的時候,婆婆出了十幾萬的首付,因為我跟老公結婚,也沒要要他家的彩。後面的裝修包括房貸都是我跟老公還清的。除非在再賺一套房子,現在錢又那麼難賺,好累。現在我的身體也不是很好了。有沒有以前賺的那麼多?現在我唯一想的就是陪著孩子不要離開孩子了。如果我再去賺一套房,我的孩子是怎麼長大的?我不知道他所有的成長過程我都沒有看到。很悲哀,也很心痛,也很無耐。


我們那些年2199


分家故事三則

其一:

程三因為家庭條件限制,婚後和母親、弟弟一起生活在一起。

這麼多年他也是習慣了,並沒有因為結婚了而感到有什麼彆扭,她媳婦兒可不行了。根本看不慣婆婆和小叔子在家裡吃住,就天天和程三鬧,吵吵著要分家。

程三考慮到母親這麼多年好容易拉扯著自己成人娶妻,而且弟弟還小,要是分了家這不就成了娶了媳婦忘了娘了嗎?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同意。

他使勁一切辦法勸慰妻子,妻子也是死活不同意,就是想要跟婆婆和小叔子分家。

一籌莫展之時,迎來了妻子弟弟的結婚日,新娘子是外地落戶到本地,家裡單門獨戶。

程三和妻子參加小舅子的婚禮時,看到小舅子媳婦一家人,總是盯著幾間房屋轉悠,程三高興了。

回家後,妻子又提起分家的事,程三滿口答應,只是說再等兩天,再等兩天,好好跟他母親說這事。

三天後,程三晚上回家,看到丈母孃在自己家裡報著妻子正哭得傷心。

沒等他問話,妻子就氣憤地對他說著:你說有這麼樣的嗎?我這個沒良心的弟弟,這剛結完婚就聽她媳婦的話要和我媽分家過,這不就是搶房嗎?把他養這麼大,沒享過一天福,這個遭雷劈的東西。

程三抬頭問到:那你還想也讓我遭雷劈嗎?

妻子愕然。

其二:程三婚後不久,嬌生慣養的妻子不習慣和婆婆還有小叔子住在一起。

程三說:住一起多熱鬧,那畢竟都是我的親人,你剛過來和她們一起生活你是不適應,慢慢就好了。

可妻子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分開過。

程三母親堅決反對。

程三執拗不過她,就和弟弟、母親協商。

他母親再三勸阻無效,而妻子也經常藉故大吵大鬧。

和弟弟約定把老房子留給他和程三母親居住,程三弟弟拿出50萬給程三和妻子。

妻子非常痛快的答應了,分開後她為了分的徹底,還把戶口給遷到貸款購買的高檔小區房子。

半年後,妻子突然氣急敗壞的打來電話,告訴他家裡的老房子拆遷了,他倆的戶口都遷出來了,補償款和還遷房子都沒有他倆的事。

程三現在終於明白當初在規劃局上班的母親為什麼堅決反對他倆搬出去了,只是沒想到這個倒黴娘們還把戶口給遷了出去,回家狠狠地甩了妻子幾個耳光。

其三:

程三媳婦從小嬌生慣養,婚後堅決要求和婆婆、小叔子分開住,經過數次吵鬧,終於和程三搬出去單住。

剛開始生活得自由自在,懷孕後嬌生慣養的妻子有點不知所措,搬回孃家,兩天就被嫂子天天摔盤子摔碗的氣勢給嚇跑了。

孃家不敢回,就把她媽給叫過來照顧照顧,可誰知她嫂子找上門當面教訓著她媽,嚇得她媽再也不敢過來了。

可憐見的程三的媳婦,挺著個大肚子,程三天天上班也顧不上照顧她,一個人在家是吃不上喝不上。

多虧程三母親過來照顧,一直到孩子出了滿月,老太太累的都脫了相了,之後程三和妻子就搬回老房子和母親、弟弟一起住了,一家人其樂融融。


百尺天下


提問者只用了很簡短的一句話描述了現在的苦惱。這讓很多因素都不明朗,所以我不想隨意評論。

不過我想向大家推薦一部老電影《沒事偷著樂》,劇中馮鞏飾演的張大民,帶著兩個弟弟,兩個妹妹,還有老母親住在那個轉個身都能碰著的老房裡,生活有條不紊,憑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和一張即可氣又可樂的“貧嘴”還白撿了個好媳婦。中間有困難,有矛盾,有爭吵,但最後一家人也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歸屬。

我想我能理解一大家人生活在一個在屋簷下,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說會覺得不方便,但你的愛人或許比你想的更加負責任。就像劇中的張大民,他父親不在了,老母親要贍養照顧,下面的弟弟妹妹也要管著,結了婚後,弟弟妹妹都可以離家出去,可他不行。

比起那個年代的生活條件,你說的分家真不難,哪怕經濟條件還不足以買房,租總可以的吧!

所以我建議你可以看看張大民的故事,也許你會理解和體諒你的愛人,不想分家也許不僅僅是因為經濟問題,還有愛和責任。

祝你幸福!





南川11


先說一下情況吧!現有兄弟老大、老二兩個人,由於早前老大讀書的時候成績一般、家庭情況也比較一般,老大初中畢業後就沒有捐款讓他再去讀高中了,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出來打工,娶的老婆也是農村裡面打工的。老二還算爭氣,一路讀書之後,在城裡一個事業單位上班,找的老婆也是在城裡有正式工作的。老二讀書的時候,老大已經在賺錢了,多少有支持一點。

這幾年雙方也都娶妻生子,最近正在討論分家。由於是早前農村裡面拆遷再分配的宅基地,總共有兩坎店面上去的房子,每一坎上去有5層,其中1樓為店面。但是有一面牆是和鄰居合著的,也就是說兩坎店面上去的房子,有一個是三面光,有一個是兩面光。在利益面前,誰都不鬆手,現在每一層都隔成4套兩房的,一年租金也不少,三面光和兩面光在出租價格上肯定也有差異。老大說了,二樓整層都讓給老人家,租金讓他們收走維持生活,然後三面光的這一部分他全部要了,他們的理由是老二夫妻都有正式工作,而他們沒有。


鑫時悅標牌


分家?

只要做大的可以讓步就好分[祈禱][祈禱][祈禱]

可能你家婆婆有苦難言!無法給足公平的分家政策!要不就是因為家產的佈局有關,所以只要你想分就要顯示你的做大的誠意來,吃虧是福的態度,這樣婆婆就可以順其自然的分開!

我再家是頭大,在與愛人沒有結果前就已經分了家,這個主意是我提的,為嘛?因為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還要承受分家不公平的難,更是父母養育我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與財富,而面對父母蠟黃的臉色,駝背的身影,想想是什麼感覺!我們家庭在小縣城,有兩套平方,與一套單元樓房!我考慮的是如果等我再結婚分家?那麼父母肯定要遭大難,受大的委屈,與其這樣不如提前分家。解決後顧之憂。也能夠有所擔當,我頭大就自告奮勇要了單元樓!父母說太虧你了,不如拿球號吧,誰要樓房,平房就掏錢不給誰!我不同意!但是咱要講良心,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更知道兄弟們結婚後所面對的成家立業的人生!難呀,因為我們家窮,所以必須無條件讓他們有自己的生存籌碼!可以減輕以後的負擔![祈禱][祈禱][祈禱]這是我的理解。後來我結婚後就直接住了樓房!我也知道虧欠自己的愛人!沒有公平的選擇,但是我們更加舒暢,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未來的房子,與自己的銅牆鐵壁的保障家庭保險!我們走過來了[祈禱][祈禱][祈禱]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永遠感恩父母[祈禱][祈禱][祈禱]如今兄弟們都面臨拆遷問題,有一個老家的房子給了拆遷房幾套!我心情更加欣慰!終於他們也解決了未來的房源[祈禱][祈禱][祈禱]

人活著需要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活,一定要為自己的父母而活,沒有父母我們啥也不是,別說你千萬?億萬?萬萬身價了!所以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感恩父母!銘記於心!父母給足我們生命,我們就要照顧父母一輩子,父母是我們的恩人[祈禱][祈禱][祈禱]

所以說你有自己的吃虧理念的話可以考慮分家!如果沒有你就別考慮自己的未來!因為我們無論走到哪裡就是沒有愛人也不會沒有父母!這就是硬件!人類之所以是人類,因為他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們不會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祈禱][祈禱][祈禱]我們一定要珍惜父母!



殷剛


那就在你父母高興的時候把問題提出了討論,不要一下子提出分家,這樣老人可能無法適應,但是要提出來,不然碰到問題再來討論就晚了,還是早點分配的好

你們已經結婚了,婚後分家是必須的,無論從家庭體制還是經濟學角度來講家庭膨脹後都要分家。哥倆分家過去都是父母或舅舅掌握公平、公正原則將家分開。具體你們家該怎麼將家分開,還是應該由父母做主,

分家絕對平均、合理是不可能的,大面過去就適可而止。俗話說:好男不吃分家飯,親哥倆不要鬧的太生分了,分開家還是哥倆,要相互謙讓,兄寬弟忍,以親情為重,分開家更能發揮自己的能力把以後的日子做好才是主要的。你說呢?

分家父母都會考慮兩兄弟的經濟狀況,站在父母的角度,大多希望是能多分一些給經濟狀況較差的那一方。

現在聽你的意思你弟弟應該還沒有結婚,那你就要看父母的意思了,和你父母說好,說明白。

對於另一個兄弟而言,經濟條件差怎麼還有理了?所以角度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最好還是公平分配:)但願分家不分心,分家不分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