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影視爛番茄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若是在開心麻花中,給每個人在觀眾心中的知名度排個名。

常遠絕對屬於第二梯隊,除開早就從小舞臺,走向大銀幕,最終成為國民度極高演員的沈騰和馬麗。

再除開近年來大銀幕作品不斷,逐漸出圈的艾倫,似乎才能排得上常遠。

他是非常典型的臉熟、戲熟,名字不熟的演員之一。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但與其知名度十分不匹配的是,常遠在同年齡段中極為豐富的舞臺經驗,以及對於喜劇和表演的藝術理解。

從這個角度來講,1981年出生,今年已經將近40的常遠,在非常注重輩分和資歷的中國喜劇圈內,讓同年齡段喜劇演員們稱一聲前輩,幾乎是理所應當的。

是的,常年以“娘娘腔”在舞臺和銀幕上出現的常遠,已經快40了。

外形特點和角色定位,讓常遠的年齡感在許多觀眾心裡缺失,讓人感覺,這樣一個表演方式的喜劇演員,應該很年輕。

畢竟,演員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步步變得更加持重。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常遠是相聲界扛鼎前輩常寶華的長孫,常氏相聲的第四代傳人。

儘管,僅僅只是這個title就能讓自己在圈內、在觀眾心中的分量無端增加幾分,但我們很少看到常遠自己主動把這個拿出來說事。

相反,他很聰明的隱去了自己的這個“不必要”的前綴。

讓觀眾先看到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自己的身份,這是一個聰明人的選擇。

常遠家族四代,都是從事的相聲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常遠一部家族史,就是一部中國百年相聲史。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常遠自己說:

“家裡面四代人,百年來致力於中國的笑聲。”

從相聲的迷濛混沌的時代,到一步步開拓邊疆,再到逐漸成熟的相聲市場,最後迎來隨著互聯網潮流娛樂化的新相聲。

常遠三歲開始隨著祖父和父親學相聲,六歲那年,就隨著爺爺常寶華一起登上春晚舞臺。

春晚這個大舞臺,常遠六歲就初識其貌。

六歲的小常遠,像模像樣的和爺爺在春晚上來了一出《爺孫對談》。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那時的常遠,已經和爺爺常寶華在春晚飾演“對手戲”了。

常家不管是家教,還是對後輩的藝術教育,都十分嚴苛。小時候的常遠生活在北京,在天津的曲藝學校上學。

每天早晚練一次基本功,每週從天津的學校趕回家裡,接受家族前輩的一次“審視”。

常遠後來回憶道,那個時候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來自爺爺常寶華的“你怎麼就學了這點兒東西!”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不過現在想起,常遠十分感激家裡長輩的嚴厲,以及自己從相聲中源源不斷汲取的喜劇養分。

“因為相聲就是研究包袱、研究怎麼著讓人發笑,對我舞臺上的喜劇創作,包括表演上都有很大幫助。比如說三翻四抖,都是從相聲裡得到的。”

與六歲常遠和爺爺在春晚演出相對應的是,三十六歲的常遠,把爺爺帶上了《歡樂喜劇人》的舞臺。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只不過這一次,二人的戲劇關係鏡像対調了。

在隨著一次次的配角演繹,在大銀幕上被觀眾的討論捕捉到之前,常遠早就被劇迷群體所熟悉。

從小舞臺,走向大銀幕,其中的轉變,遠遠不是一個“走過去”這麼簡單的。

箇中的表演方式的差異,以及從觀眾角度來講的審美區別,是考驗每一個喜劇表演者的議題。

在小舞臺上能讓臺下觀眾前仰後合的好喜劇演員,可能並不是一個好的大銀幕演員,這個道理已經被多次證實。

相聲,相較之下更注重的是點到為止,注重的是表演者與臺下觀眾共享一個笑點時的微妙而又讓人回味的氣氛;小品,更為“坦露”更為“直白”,追求的是把所有的諷刺把所有的誇張,都一五一十的表演出來;而電影,則成了一種戲劇感、故事感,不同於“藏”,不同於“露”,需要的是看到故事、發出笑聲。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不過常遠的銀幕表演,卻總能看到舞臺表演痕跡之餘,又能精彩的完成自己角色的工作。

《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情聖》、《夏洛特煩惱》這幾部近幾年最為大眾所喜愛的銀幕喜劇作品中,常遠都在其中擔任過配角。

不是主角,但若是在腦中回憶對這幾部作品的印象,

常遠的角色,總能在眾多橋段中脫穎而出。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與主角的喜劇範式有著明顯的不同,有著明顯的辨識度,再起到點睛之筆,是常遠的特點。

以寥寥幾個場景,幾個鏡頭,就把角色立主,是常遠的強項。

用影評人木衛二評價張頌文在《風雨雲》中的話來說,就是

“一出場一個鏡頭,角色就立住了。”

《夏洛特煩惱》中,常遠飾演孟特嬌,不說扮相,他讓角色立主的關鍵,在於邊說話之間,用雙手十分自然的掩嘴一笑,再輔以頭部和身軀的輕微擺動。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這種微動作的加入,來源於生活觀察。而把生活觀察融與表演,就需要紮實的演繹基本功。

以此一來,一個十分自然的女性角色就站住了,而“飾演者是男性”,這是預先在觀眾認知中的。

反差造成的喜劇效果,得以完美體現。

以反差來造成的喜劇效果,還在《羞羞的鐵拳》中出現。

一場拳擊賽,常遠先是以面目兇狠,鼻翼翕動的形象出現。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鏡頭一轉,又變成深植於角色氣質的“娘氣”,抱著對手大腿說:我可好打了。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此類表演方式的典範,出現在《西虹市首富》。

電影裡,王多魚

是繼承了兩百億元的富二代,旨在一個月之內花光十個億。夏竹是王多魚的財務總監,記錄王多魚的開銷,並且對王多魚的炫富和鋪張的行為十分厭惡。

常遠飾演的柳劍南,在出場時,形象是與女朋友夏竹志同道合的,他是一個不為金錢所動的正能量青年,各地演講宣傳積極向上的反拜金主義人生觀。

反差,出現在柳劍南第一次來到王多魚的住所。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他來接夏竹下班,看到王多魚的豪宅後,之前多年對反拜金的積極樂觀在一瞬間崩塌,為了榜上大腿,他提出要給王多魚做園丁。

整個人從正能量積極向上,到對金錢極盡諂媚之能事。

電影的主題和落點,不在主角王多魚身上體現,而在柳劍南的前後轉變上體現。

後來夏竹因為三觀偏差與他分手,柳劍南對王多魚的諂媚,又變成了怨恨。

在看球時,知道了王多魚鉅富的來路,他又從怨恨,轉變成了混雜著不屑一顧、嫉妒、自負、自卑的複雜情緒。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在常遠的這個角色身上,濃縮了大多數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

翻看常遠的銀幕履歷,會發現,他飾演的角色往往也都是這個定位。

出場少,鏡頭少,作用大。

有了一定的名氣後,有人問他,怎麼看待自己經常演此類較為陰柔、孃的角色?

他回道:

只要觀眾開心,別說陰柔了,演個鬼都行,我都無所謂。

這種“戲至上”的藝術奉獻理念,也許,就誕生於從小開始的日復一日的訓練,和父輩們的耳濡目染中。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對於“笑”,觀眾永遠是最嚴苛的。

一點點的不用心,都會在輿論場上放大。

常遠基於專業能力的藝術奉獻,相信他很快就會迎來自己扛鼎擔當主角的作品。

從3月7日起,每週一大廠牌獨家內容呈現, 持續為你持續送上歡樂。

常遠也將和沈騰、艾倫等合作,獻上《賊想得到你前傳》的全國首次線上免費演出

大家在今日頭條,或者西瓜視頻上搜索“喜劇場”,就可以免費看啦~

從春晚上的“娘娘腔”,到百變喜劇咖,常遠:戲紅人不紅是幸事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