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说起蝗虫让我回想起小时候,我们河南地区方言称之为“老扁”。小时候放学回家,我们都会去田间地头寻找一味美食——老扁。可见吃蝗虫的习俗在民间已经流传很久很久了。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还有一种美食,我始终都不敢吃,更不敢接触它,那就是种植大豆的田地里面生长的大青虫——豆虫。我小时候豆虫已经卖到80块钱一斤了。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而吃蝗虫还是一种民间的习惯,并没有来到餐桌上。当我上中学的时候,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上看到了养殖户养蝗虫发家致富。当时就震惊了,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老扁就是所谓的蝗虫,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玩意儿竟然是蝗虫。不过还真的是非常美味。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老扁可以油炸也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用火烤着吃,像烤羊肉串一样在火上烤。美味程度不亚于羊肉和牛肉,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间美味,而且还不要钱,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在收秋的时候掰玉米回家一定会带一小包的蝗虫,拿回家让家人炸着吃。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用官方的语言来说蝗虫的话,那就是蚂蚱。我国有1000余种蚂蚱,在世界范围内超过1万种。它分布的范围也很广,有热带地区,温带草地和沙漠地区都有分布。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我国的蝗虫主要有飞蝗和土蝗。蝗灾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朝代。相传唐玄宗治理蝗虫灾害,他亲自把蝗虫吃了下去,给民间带来了帝王典范,皇帝都吃了蝗虫,还有谁不能吃蝗虫呢?因此蝗虫成了民间流传至今的一道美味。唐玄宗吃蝗虫也成了一段民间流传的佳话,造就了千古名帝。

眼下非洲蝗虫泛滥,非洲人可以吃蝙蝠,可以吃猴子,可以吃猴面包树果子,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吃,甚至还可以吃蜗牛,为什么他们就不吃蝗虫呢?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而且更荒诞的是在我们中国非常流行的猪蹄和猪肘子,非洲人竟然觉得恶心,那是因为他们不会烹饪,没有找到正确的制作猪蹄子的方法,自然解锁不了猪蹄子的美味,如果让我们中国大厨去做猪蹄的话,那么非洲人肯定垂涎三尺。那么面对蝗虫,他们肯定也不会一时半会儿就找到正确的吃法。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蝗虫遍及了非洲和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地区非常的干旱,旱地多生蝗,一旦发生蝗灾,无数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留,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巴基斯坦和非洲北部都是干旱地带,非常适合蝗虫的生存。这就说明了蝗虫为什么总是会在非洲爆发,进而沿着巴基斯坦一直北上。因为这是一条蝗虫的绝佳生存地带。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蝗灾没有有效的控制办法。只有让所有发生蝗虫灾害的国家都学会烹饪蝗虫的技能,那么蝗虫自然而然的就会消失了。蝗虫本没有天敌,吃多了人类就成蝗虫的天敌了。蝗虫是一道非常有营养的食物,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道非常可口而富有营养的美食。这种理念不仅我们中国要有,我们要把它上流传到世界各国,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吃蝗虫,营养又美味,抵御灾害。

世界多地引发蝗灾是因为不懂蝗,不吃蝗吗?

在中国蝗虫要50块钱一斤的时候,世界各国竟然面对蝗虫束手无策,任蝗虫肆意泛滥,给农业造成严重性损伤。这真可谓是一种浪费。不仅是对农业的浪费,还是对美食的浪费,也是对鸡饲料的浪费。

蝗虫不仅是美味,而且也可以充当鸡饲料,用蝗虫喂的鸡是绿色鸡,能卖到更高的价钱。

请爱吃蝗虫,别浪费美食,世界各国处在干旱地带的贫困国家和地区贫,如果把蝗虫当做一种食物,那么世界卫生组织是不是就要减少对世界饥荒人口的统计了?蝗虫是可以解决人类饥饿问题的。这在我们古代唐玄宗时代就有考证。非洲大地有那么多将要饿死的人,为什么和不能拿蝗虫充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