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一些規定,雖然“不成文”,卻沒人拒絕,為啥?答案來了

有句老話叫做“死者為大”,在農村這句話這句老話體現的淋漓盡致。在農村辦喜事主家不張口不到,但是不管是誰家辦喪事,別說主家張嘴了,就是不挨個通知,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會前去幫忙。雖然在農村關於辦喪事都要幫忙併沒有“成文”的規定,但是人們卻一直默認並一直延傳下去,那麼這是為啥呢?

在農村有一些規定,雖然“不成文”,卻沒人拒絕,為啥?答案來了

今年夏天我家衚衕口的一位老太太去世,我們這裡一般喪禮都要辦三天,在鄰居家辦喪禮的這三天,我家除了我奶奶腿腳不便不能出去以外,就連我八十多歲的爺爺也都去幫忙。事後我問爺爺,你都這麼大歲數了,就算不去幫忙也沒人說你什麼呀,爺爺卻說,誰家都免不了有白事,在一個村子裡住了幾十年,這點忙還是要幫的。仔細想想也是這麼回事,在農村喜事上,沒有什麼沾親帶故關係的村民看不到,但是在白事上,幾乎一多半的村民都能看到。

在農村有一些規定,雖然“不成文”,卻沒人拒絕,為啥?答案來了

很多人說村子裡有白事前去幫忙都是為了以後的人情往來,其實也並不全是。記得我小時候經常來我家串門的爺爺,他就是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前些年在他去世時,依然有很多人不沾親帶故的人前去幫忙,讓老人入土為安。年輕人幫忙挖坑抬棺材,歲數大的人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因為無兒無女,在老人去世後自然不會有人在幫老人在回報這些事情,但是人們還是照樣前去幫忙。

在農村有一些規定,雖然“不成文”,卻沒人拒絕,為啥?答案來了

其實在農村不僅是辦喪事時會有很多人前去幫忙,在到了收穫季節突然遇到困難時,也會有很多村民前來幫忙。小時候農業機械還不發達,所以在小麥收穫時,常常要起早貪黑忙碌十幾天才會將小麥拉回家。小麥收穫的季節剛好是雨季,如果此時下雨的話,不僅一年的心血要付諸東流,也可能一家人多半年都要捱餓。記得有一年我家小麥就要拖好粒時,突降一場大雨,此時在回家拿雨布已經來不及,周圍地鄰家有好幾家都已經將小麥收回家,連忙將還沒拿回家的雨布蓋在我家的小麥上,雖然最後大家都成了落湯雞,但是我家的小麥確保住了。幾個鄰居並沒有覺得渾身溼透而難受,反而還因為我家小麥沒挨澆而開心。

在農村有一些規定,雖然“不成文”,卻沒人拒絕,為啥?答案來了

很多農村老人在跟著自己子女進城養老後很懷念農村的生活,他門除了懷念農村的生活環境以外,更多的是懷念農村的濃濃人情味,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只要向村民求幫助,肯定會有很多人前來幫忙,這些事情雖然都不成文,卻會一直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