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古人看到了什麼?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仰望星空,古人看到了什麼?

夜晚的天狼星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目視星等為-1。45等,在西方星座中,它是大犬座的一顆雙星。我國古人當然也注意到了這顆亮星,將這顆位於“闕丘”以南、井宿中最為醒目的星稱為“狼星”。在過去,這顆星代表入侵的異族,它的明暗變化預示著邊疆的安危。因此,為了疆土的安寧,古人在“狼星”的東南方設立了一把射天狼的彎弓——“弧矢”,這9顆星組成的弓箭十分形象,箭在弦上,弓已拉滿,箭頭直指西北方向的“狼星”。蘇軾曾作詞對此進行了形象的描述:“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不過,這個長弓的主要作用是對“狼”進行武力威懾,真正抓捕的手段還是靠它西邊不遠處的“軍市”13顆星圍成的一個捕狼陷阱。為了引誘“天狼”前來,獵人還專門在陷阱中放置了“野雞”星作為誘餌。

天狼星及其伴星都在偏心率頗大的軌道上互相繞轉,公轉週期約為 50 年,平均距離約為 20 AU。儘管亮星光芒四射,用大望遠鏡還是不難看到那顆 8.44 等的伴星。伴星的質量與太陽差不多,它的半徑卻只有地球大小,密度則比太陽大得多,平均密度為 10^7 kg/m³,是第一顆被發現的白矮星。

牛郎和織女

仰望星空,古人看到了什麼?

牛郎織女星

牛郎織女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漢族民間傳說故事,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裡有這麼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國古代星官體系中,牛宿星官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因此“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北斗七星

仰望星空,古人看到了什麼?

夜空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又作瑤光)等七顆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斗七星確切地說並不是一個獨立星座,而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晉書·天文志》記載,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在七顆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幾乎接近一等星。“天權”最暗,是一顆三等星。其它五顆都是二等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叫“開陽輔”或“開陽增一”。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會出現於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古籍《鶡冠子》記載: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季節交替與“黃赤交角”有著密切的關係,黃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變化和五帶區分的根本原因,它影響著與其緊密聯繫的自然地理現象。古人們根據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就可以指導農業生產不誤時節。古語有云,“夜看北斗知北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