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恆僅有兩個女兒,為何館陶公主備受寵愛絳邑公主卻無人問津?

張必聰


漢文帝劉恆子嗣單薄,養育至成年的子女僅四子兩女,兩個公主一個最長叫館陶公主,一個最幼叫絳邑公主。

按道理父母更疼愛最小的孩兒,然而館陶公主備受三代帝王寵愛,史書上留下了她濃彩重抹的一筆,而絳邑公主則如無名之輩,史書上對她惜字如金,連她的生母姓名都沒記載,她的閨名也不著一字,那麼漢文帝劉恆僅有兩個女兒,為何館陶公主備受寵愛絳邑公主卻無人問津?

漢文帝王后所生子女全部早夭,王后也隨之而去。

漢文帝稱帝后,竇漪房被封為皇后,她為漢文帝生了一女兩子,嫡長女就是館陶公主劉嫖,嫡長子便是漢景帝劉啟。而降邑公主的生母不知是哪位姬妾。有書君認為由於生母不同,按古代嫡為尊庶為卑的制度,館陶公主備受寵愛絳邑公主無人問津不足為奇,再加上館陶公主攻於心計,迷戀權勢,善於經營,而絳邑公主甘於平庸,再加上附馬周勝之獲罪,家族敗落,自然沒有出頭之日。其中原因且聽有書君分析分析:

一、先天因素:由於生母不同,按古代嫡為尊庶為卑的制度,館陶公主備受寵愛絳邑公主無人問津不足為奇。

館陶公主與絳邑公主都是漢文帝的親生女兒不假,但是兩人的生母卻不同。館陶公主的生母是漢文帝的皇后竇漪房,館陶公主隨著母親封后,身份地位立馬蹭蹭往上漲。竇漪房十分寵愛這個長女,如此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自然會在漢文帝枕邊吹風,多多地關照唯一的女兒,漢文帝對館陶公主寵愛有加也順理成章。

後來漢景帝劉啟即位,館陶公主是漢景帝唯一的親姐姐,血融於水,封她為館陶長公主,地位非同一般,漢景帝與這位親姐姐關係融洽,再加上竇太后的關照,館陶公主獲得漢景帝的恩寵也是情理之中。

漢武帝時,館陶公主不但是他的姑姑,還是他的岳母,雙重身份,再加上曾經助力漢武帝成為太子,當上皇帝,漢武帝封館陶公主為竇太主,地位高高在上,漢武帝寵愛竇太主,既是政治聯姻的需要,也是報恩的需要。

絳邑公主的生母找遍史書都沒有留名,可以想象她的母親地位何等卑微,竇皇后把她生母甩過幾條街,自然和竇漪房皇后不在同一檔次。絳邑公主在宮中也沒有地位,因為史書連她的名諱都沒記載,她得以留名,還是因為嫁起了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周勝之,周勝之襲了周勃絳候的爵位,封地在絳邑,她才封為絳邑公主,這足見絳邑公主的鮮為人知。

在嫡庶有別,尊卑有序的封建社會,子女的尊貴與否完全要看生母的地位,我們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應該知道庶出的女兒無論多優秀,都被嫡出的女兒打壓得體無完膚。

在皇宮中,嫡長子是皇位接班人,庶子哪怕有才有德,能力超群,有嫡子在,皇位永遠與庶子無緣,除非他篡位。女兒雖然不繼承皇位,但嫡出與庶出那是隔著好幾座山的距離。

所以從古代嫡庶尊卑而言,館陶公主備受寵愛絳邑公主無人問津不足為奇。

二、後天因素:館陶公主攻於心計,迷戀權勢,善於經營,而絳邑公主甘於平庸,再加上附馬周勝之獲罪,家族敗落,更無法獲寵。

館陶公主在漢文帝時就老是粘著母后,後來竇皇后眼睛不太好使,館陶公主常在身邊陪伴,自然得到父母的寵愛。

後來弟弟漢景帝劉啟即位,為了討好這個皇上弟弟,常為漢景帝物色絕代佳人送往後宮,漢景帝當然知道姐姐的心思,要點權勢,要些錢財,兩姐弟心照不宣,你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各取所需。姐弟情誼倒也深厚,館陶長公主受寵亦成必然。

為了讓女兒阿嬌成為皇后,館陶長公主煞費苦心,先找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姬未果,又找到劉徹的母親王娡,達成共識,館陶公主扶劉徹上太子位,劉徹娶阿嬌為太子妃。

館陶長公主借母親的力量一番運作,劉徹果然如願以償,當上皇帝,館陶公主有首功,自然對她敬重加寵愛。

館陶公主附馬去世後,便在家養了一個比他小三十多歲的男寵董偃,這有違德行禮制的事漢武帝都默認了,可見漢武帝對竇太主的寬容與寵愛。

反觀絳邑公主嫁給開國功臣周勃之子周勝之,本想著公主配列候,日子應該還算富庶,然而周勃功高蓋主,有人誣告他謀反,差點送了命,是薄太后出面,才撿回一條命,日子越過越寒磣。後來周勝之卻犯法殺了人,自殺了,連國都除了,列侯也無法世襲了。絳邑公主便也成了鄉村一婦人,無人問津了。

館陶公主攻於心計,善於經營,討好皇后母親、皇帝弟弟,讓女兒成為皇后,自然也給自己帶來好處,而絳邑公主母親位卑,所嫁非人,自己又無力迴天,兩人自然是雲泥之別,一個寵上天,一個無人愛。

皇帝的兒女並非都是幸福的!同為皇帝兒女,不同的命運等待著他們,一人成為未來皇帝,有的成為王候,有的成為公主,也有的成為階下囚,更有甚者成為皇位爭奪的炮灰。

看著那些在爭權奪利中死去的皇子公主,再看館陶公主備受寵愛與絳邑公主無人問津則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了!

館陶公主和絳邑公主同父不同命,從孃胎裡先天就已註定嫡庶之分,再加後天兩人自身的個人因素更讓兩人差距加大,先天和後天兩重因素最終導致館陶公主備受寵愛而絳邑公主無人問津。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這個主要還是一個身份的差距,嫡庶有別!

漢文帝劉恆的兩個女兒分別是館陶長公主劉嫖和絳邑(絳侯)公主,一個在西漢一朝乃是濃墨重彩書寫的女人,另一個則是一筆帶過,對其記載甚少,只說了他的老爸是漢文帝。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兩個人的出身所造就。

館陶長公主的母親是大名鼎鼎的竇漪房,漢文帝的皇后,所以她是嫡長女。當時竇漪房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劉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一個叫劉武,竇太后最寵愛的兒子。

而她的親侄兒,則是漢武帝劉徹,最厲害的是,她的女兒陳阿嬌和劉徹成為了夫妻,所以她還是漢武帝的丈母孃。

這樣的身份,足以讓史書對其大書特書。

而絳邑公主,不知道是哪位姬妾所生,其身份僅僅就是文帝之女。漢文帝死後,天下完全是竇太后一脈,她沒有了靠山,更沒有發揮的舞臺。

雖然從寵幸程度上來講,絳邑公主並不輸館陶,因為按照兩個人出嫁的對象來看,絳邑比館陶還有一定的優勢,館陶的老公只不過是坐擁兩千戶地盤的堂邑侯陳午(陳嬰之後),而絳邑的“對象”則是擁有八千戶食邑的絳侯周勃的兒子周勝之,二者在出嫁門第方面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從這裡來看,絳邑似乎比館陶有更加突出的地位,但是文帝一死,這些都沒用了。

人家館陶長公主根本不需要依靠夫君來為自己加持身份。當年館陶的老公雖然在婚後沒多久就去世了,但是她依然是當時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

因為她的背後可是有著竇太后撐腰啊,而竇太后又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女人,漢景帝是她兒子,漢武帝是她孫子,館陶長公主作為竇太后唯一的女兒,被當成了貼身小棉襖。可以自由的出入宮中,陪伴母親。

而絳邑夫婦在婚後經常出現矛盾,其丈夫在後期還因犯罪丟掉了自己的爵位,夫妻二人也只能淪為平民。顯然,如果是館陶長公主遇到這種事兒,肯定不會是這樣的待遇。

除了出身以外,這兩個女人的政治野心不在一個級別。

就絳邑公主而言,她這一生還是非常平淡的,無論其夫君是否擁有爵位,她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做一些政治投資。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絳邑公主相對卑微的出身使她沒有較多的政治資本。

不過館陶在這方面就非常優秀了,她的膝下有一個著名的女兒陳阿嬌,根據相關記載,漢武帝劉徹當年被阿嬌美貌吸引,竟承諾用金磚屋來迎娶這名女子,這便是所謂金屋藏嬌。

“若是娶阿嬌為妻,當築金屋藏之。”

而館陶也正是圍繞著自己的女兒開始了謀權之路。

她首先的投資對象是太子(劉榮)母子倆,不過對方並不是特別看中她,而且太子之母還非常乾脆的拒絕了館陶嫁女的請求,自尊心遭受打擊的館陶只好另外開闢出路,而這個時候,一個利益密切相關的集團就慢慢登場了。

這個利益集團的主要成員有館陶、王美人(漢武帝劉徹之母)、武帝、阿嬌,由於在正位太子那裡沒有取得好的結果,所以這個利益集團就謀劃著將原太子廢除,讓劉徹成為太子,然後陳阿嬌成為太子妃。等到劉徹繼位後,陳阿嬌便是皇后,她館陶長公主也成為了了當今皇帝的親姑姑加丈母孃,地位尊崇,如此一來各方勢力都“皆大歡喜”,幾人在制定計劃時佈置周密,實行以後也達到了預期效果,館陶長公主成功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地位。

最後還有一點,館陶長公主有兩個好弟弟

無論館陶本人擁有多麼強的實力,可她活躍的時期畢竟還是景帝在做主,如果不好好把這個“大領導”服侍明白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進行。

當時景帝之弟梁王劉武非常受竇太后喜愛,甚至承諾讓景帝兄終弟及,日後將皇位傳給弟弟。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劉武當了真,這讓劉啟很惱火,兄弟之間後開始有了隔閡。好在這其中一直有館陶斡旋,兄弟二人才沒有“撕破臉”。

而且館陶還甚至景帝喜歡怎樣的女子,每次的“推薦”都讓景帝非常開心,所以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館陶都讓景帝非常倚重。總而言之,漢景帝劉啟和自己這個親大姐關係非常好。

而絳邑公主在這方面基本沒有任何表現,所以她們之間會有差距也是容易理解的。

綜上所述,二人在歷史上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距,出身是第一要素,同時二人的作為表現也有著很大的差距。

一個是多點開花,翻雲覆雨;一個是默默無聞,與世無爭,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白話歷史君


首先,館陶公主的生母是竇漪房,竇漪房是皇后、太后、太皇太后,這就是所謂的出身。出身高低,基本上決定了這二人的視野、活動領域、人生基調。

1,先說,館陶公主有個做皇后的母親,做皇帝的爸爸,堂堂正正嫡公主,性格會驕傲,脾氣也可以很大。等到竇漪房做太后了,館陶還能偶爾出入皇宮,以陪伴母親的名義結交達官顯貴。而絳邑公主這一點就做不到。

2,一步輸,步步輸。等到漢文帝去世,漢景帝繼位,那就是館陶的弟弟,雖然天下大事有皇帝決斷,但皇帝也離不開一個“家”子,要給姐姐面子、特權、甚至話語權。這些就給了劉嫖機會,讓她在歷史中出名。

3,偏巧劉嫖自己心很大,她特別能折騰。比如,給弟弟送美女,把慄姬得罪了;給太子說媒,被拒絕後又把女兒嫁給劉徹;跟武帝媽媽聯手,把慄姬搞臭後享受既得利益;衛子夫懷孕,她又綁架人家弟弟。等到自己女兒被廢,塵埃落定,她沒有窮困潦倒,竟然跟一個18歲的青年戀愛。

這樣的人不出名誰出名呢?


青簡拂塵ls


漢文帝是劉邦的四子,母親薄姬,公元前196年被劉邦封為代王。呂后死後,群臣擁其為帝,成為西漢歷史上第五位皇帝。據記載,漢文帝一共有十個子女,髮妻王氏生四子,但都早薨。竇氏為其生二子二女,其他庶出有二子。其中長女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長公主(館陶公主)劉嫖,次女為默默無聞的絳邑公主(無名諱)。



那麼,為什麼館陶備受寵愛,絳邑公主無人問津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館陶公主富有心計

館陶公主會為討好漢景帝,隔三差五給景帝往宮裡送女人,如此一來自然和皇帝的關係就相當融洽。

二、館陶公主富有野心

館陶公主不甘心屈居人後,她有個女兒叫陳阿嬌,本來想嫁給原太子劉榮,想日後成為皇后,但被劉欣的母親慄姬嚴詞拒絕。碰了一鼻子灰的館陶公主並不灰心,而是又找到了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經兩個人聯手策劃,不但劉榮的太子之位被廢,就連母親慄姬也被漢景帝打入冷宮。後來女兒陳阿嬌如願以償地成為漢武帝的皇后,這樣一來館陶公主就成為了皇帝的丈母孃,想不露臉都難。



三,深受母親竇太后的喜歡

漢武帝即位不久,館陶公主的丈夫陳午就去世了,於是館陶公主就經常陪在竇老太太身邊,而竇老太太是個說一不二的主,就連漢武帝都敬讓三分。所以,做為老太太的貼身小棉襖館陶公主自然也就受到眾人的敬畏。

四、無人問津的絳邑公主

絳邑公主嫁給了周勃之子周勝之,婚後二人感情不和,後來周勝之因為犯罪還丟了繼承父親的爵位,如此一來身份與平民百姓沒什麼區別。據推測絳邑公主過得並不如意,所以最終也就安於現狀,與世無爭,平平淡淡過了一輩子。



總結:當竇老太太去世後,館陶的地位就一落千丈,當女兒陳阿嬌的皇后之位被廢之後,曾經紅極一時的館陶公主也就風光不在。因此,姐妹二人的性格及生活環境,造成二人的命運及社會影響力也大為不同。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要說漢朝所有的公主中,哪一個地位最高,存在感最強,還真的沒有人能比得上館陶公主的。

為什麼館陶公主的地位如此突出呢?

我們說一下她的身份,大家應該就知道,為何館陶公主如此優秀了?

館陶公主是漢文帝和皇后竇太后生的唯一的一個女兒。

竇太后的一生,總共生了三個孩子。

第一個孩子就是館陶公主,第二個就是劉啟,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景帝。第三個就是劉武,劉武被封為了梁王,他是竇太后最寵愛的一個兒子。

也就是說館陶公主的弟弟是漢景帝。總之,竇太后生的這三個孩子,在歷史上都是鼎鼎大名的存在。

漢文帝去世的早,漢景帝登基之後,竇太后就成為了皇太后。

這時候可以說朝中的大事,基本上都是竇太后說了算,因為漢朝一直都是推崇的孝道,所以,這就讓竇太后的地位,十分的突出了出來。

關鍵是竇太后活的時間還很久,她活到了漢武帝時期,並且對漢武帝也是指手畫腳,竇太后,有好幾次差點把漢武帝的皇位給弄下來。

漢武帝真正的有作為,是從竇太后去世開始的。

你看館陶公主有這樣一個強勢的母親,誰能比得上她呢?

可以說館陶公主,是竇太后唯一的一件小棉襖,就連皇帝漢景帝,都要對館陶公主禮讓三分。

關鍵是館陶公主還很會來事,她和漢景帝的關係也十分的要好。

大家都知道,漢景帝的愛好,就是喜歡小美女。

館陶公主把漢景帝的這一個愛好,研究的透透的。所以,她就投其所好,隔三差五的給漢景帝送小美女。

因為漢景帝能從館陶公主這裡得到好處。

所以,他對館陶公主,也是十分的器重的。館陶公主有竇太后和漢景帝,兩個最強大的人做後臺,你說,誰見了館陶公主不低頭哈腰呀?

最主要的是,館陶公主和漢武帝還有莫大的關係。

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按理說漢武帝劉徹,作為皇十子,是不可能當上皇帝的。

但是,就是因為館陶公主的幫助,讓劉徹這個皇十子,最終當上了皇帝。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有一個成語叫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裡的這個陳阿嬌,其實就是館陶公主的閨女,漢武帝劉徹小的時候,就說若是娶阿嬌為妻,當築金屋藏之。

就衝著這一句話,館陶公主也要幫助劉徹當皇帝呀。

正是因為館陶公主和漢景帝的關係好,所以,她才能幫助劉徹說上話。她一直在漢景帝面前誇漢武帝的母親王美人如何好,王美人的兒子劉徹如何好。

最後漢景帝就把王美人封為了皇后,把劉徹封為了太子。後來劉徹當了皇帝,肯定不會忘記館陶公主的。

你看館陶公主的身後,站著三個皇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一個太后(竇太后)。漢朝的公主誰又能和她相提並論呢?

絳邑公主相信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他, 因為她沒有一個好母親,沒有一個好弟弟。所以,她沒有人知道,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漢史趣聞


漢文帝有且僅有兩個女兒,分別是館陶公主和絳邑公主。

館陶公主名叫劉嫖,是漢文帝和竇皇后唯一的女兒,因為封地在邯鄲館陶,因此又稱為館陶公主。

絳邑公主姓名不詳、生母不詳,僅有的資料是其嫁給了西漢的絳候周勃長子周勝之,所以被稱之為絳候公主。

館陶公主劉嫖在歷史上大名鼎鼎,關於劉嫖的記載非常多,而絳候公主在歷史上的記載非常的少僅知道的就是嫁給了周勃的兒子周勝之,而周勝之對公主並不喜歡,後來周勝之因為犯了殺人罪被處死,之後絳候公主的結局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

絳候公主為何無人問津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館陶公主能夠讓人們倍加關注主要原因是

1、劉嫖的母親是竇皇后。

劉嫖是竇皇后的親生女兒,雖然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劉嫖會下嫁給一個排名非常靠後的,開始只有一千八百邑的陳午,但是這並不妨礙劉嫖在出嫁後頻繁的出入後宮,在竇皇后前面邀寵,尤其是漢景帝繼位以後,竇皇后變成了竇太后,劉嫖更是頻頻在竇太后面前邀寵。

2、劉嫖會討好漢景帝。

漢景帝繼位以後,劉嫖為了和現任的皇帝弟弟打好交道,多次給漢景帝進獻美女,獲得了漢景帝的好感。漢景帝對自己的這個姐姐給予了足夠的權勢。

3、劉嫖會提前進行投資。

劉嫖不僅討好漢景帝,而且還提前進行了下一任皇帝的投資。劉嫖開始想要將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將來好當上皇后,但是劉榮的母親慄姬拒絕了劉嫖。於是劉嫖和王夫人成為親家,將女兒嫁給了劉徹,並聯合王夫人將劉榮搞了下來,策劃將劉徹推上了太子之位。後來劉徹登基成為漢武帝,陳阿嬌成為了皇后。雖然最終因為陳阿嬌不能生孩子,並且詛咒衛子夫被漢武帝廢掉。

劉嫖女兒的皇后之位被廢掉以後,劉嫖並沒有失寵,證明就是劉嫖五六十歲的時候找了一個十三歲的情夫,漢武帝居然沒有降罪,默許了她的行為,還十分親近她的情夫。後來東方朔勸諫以後,才逐漸疏遠。但是劉嫖要求死後和情夫葬在一起,不合丈夫葬在一起,如此荒謬的要求漢武帝居然答應了。

從以上事件不難看出劉嫖想要默默無聞,無人問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許多歷史事件都有她的影子,甚至在生活作風這種最容易傳播的事情上面也是驚駭世俗的。


逝去即歷史


漢文帝有載的是四個后妃,分別是代王后,竇漪房,慎夫人,尹姬,然後漢文帝有載的,除了早死的代王后的四個王子之後,還竇漪房所生的漢景帝劉啟,梁孝王劉武,還有其他姬妾所生的代王劉參,梁王劉揖(並非慎夫人,尹姬所生)。

另外還有兩個女兒,分別是竇漪房所生的館陶長公主,還有絳邑公主,這個絳邑公主沒有留下姓名,而且生母未知,與劉參、劉揖一樣,都是漢文帝某個姬妾所生。

子以母為貴,女同樣以母為貴,館陶公主是嫡女,而絳邑公主是庶女,再加上漢景帝劉啟是館陶長公主的親弟弟,那麼館陶長公主的身份自然要比絳邑公主要高得多。

不過,絳邑公主,也是有一點事蹟的,絳邑公主也叫絳侯公主,公主之名,來自於她嫁的是誰,比如衛青的妻子平陽公主,因為最開始嫁的是平陽侯曹壽,所以才叫平陽公主。

絳邑公主嫁的是絳侯周勃的長子周勝之,而周勝之在周勃死後,是襲絳侯,所以才被稱為絳侯公主的。

周勃被罷相之後,回到自己的封地絳縣,因為擔心有人加害於他,所以只要有人去他的家,他都會身穿甲衣,然後讓家人帶上兵器,所以就被告發說要造反,漢文帝就下旨將周勃入獄,交由廷尉審理。

周勃在獄吏的提醒下,向兒媳婦絳邑公主求救,絳邑公主就向漢文帝的舅舅薄昭,還有薄太后求情,最終將周勃給放了出來,就再沒有其他記載。

而平陽公主為什麼為世人所知,因為她向漢武帝獻了衛子夫,衛青與霍去病都是衛子夫的親戚,衛青還是平陽公主的丈夫。

而陶館長公主呢,她的故事就比較多了,金屋藏嬌的故事,是她的影響下,漢景帝將慄太子劉榮廢黜,改立劉徹為太子,也就是未來的漢武帝,她還有一個董君,人稱主公翁。

總的來說,是因為陶館長公主的地位高,故事也多,影響的事情也大,自然名氣就比較大,而絳邑公主就沒啥故事,也沒啥影響力了。


歷史簡單說


1.劉邦死後,長袖善舞的呂后為拉攏各諸侯王,將一批侍女賞賜給了各諸侯,竇姬被分發到代王劉恆的代國,竇姬到代國後,受到劉恆寵幸,併為劉恆生下生女兒劉嫖、兒子劉啟(景帝)和劉武。公元前180年,暴戾呂后死亡,功勳集團鑑於薄姬出身寒微,無任何背景,不會形成外戚專權局面,逐擁立劉恆上位,成為漢文帝,文帝立竇氏為皇后,冊立劉嫖為長公主。


漢景帝劉啟登基後,由於姐弟情深,劉嫖如魚得水,活得滋潤、快樂,地位如王侯,而且左右逢源,權傾朝野,她還想將自己的閨女阿嬌(金屋藏嬌典故的女主角)嫁給太子劉榮,她親自登門找到劉榮生母慄妃,慄姫正受寵,一口回絕了,於是劉嫖和劉徹生母王娡聯手,迫使景帝廢舊立新,將劉徹送上了太子寶座。


公元前141年,景帝去世,劉徹繼承大統,陳阿嬌順理成章成了皇后,長公主就成為皇帝的丈母孃!所以劉嫖的地位如日中天了。在竇皇后和漢景帝的嬌慣下,劉嫖過得養尊處優、風生水起,還開了公主養男寵的先河。



2.對於絳邑公主,史料上查不到姓名、生卒年月、生母,大概因為母親是一名普通的宮女,地位低微的緣故吧!


絳邑公主後嫁給周勃之子周勝,周勃是開國元勳,安漢立劉有功,次子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都是西漢能戰慣戰的名將,最終都官拜丞相,自然光彩照人,紅極一時,所以,人們才知道劉恆還有這麼個女兒存在。周勝殺人後,侯爵頭銜被消除了,想來絳邑公主的生活不會很如意,甚至有可能終老民間。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漢朝,曾經出現過不少有名的公主。但這些公主若論尊貴和受寵愛的程度,那絕對及不上館陶公主。為何呢?同樣都是公主的身份,怎麼受到的待遇會天差地別。

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三個。首先我們來說她的親生父親,漢文帝劉恆。他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很可惜的是他短命,早早地便去世了。接著我們來說她的親生母親竇王后,此人能夠從小小的家人子最後成為一國皇后,那手段想必是十分了得了。父親母親都是人中龍鳳,在他們的教育下,館陶公主肯定也是個氣度不凡的女子。

㈠父母親都是人中龍鳳,親生弟弟是漢景帝,這後臺有些強大

我一直都覺得“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句話是十分有道理的。館陶公主身為漢文帝和竇皇后唯一的女兒,自然是被嬌寵著長大的。有句話說的好,“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館陶公主犯了什麼錯,旁人也會看在她強大的背景後臺下,而閉口不言。絳邑公主是誰?相信很多人對她都不清楚。她是漢文帝的女兒,生母在歷史上沒有詳細的記載。由此可見,其親生母親想必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再加上她也沒有強大的兄弟在旁邊幫襯著,受眾程度自然遠遠及不上館陶公主。

㈡館陶公主是個狠角色,不是朵柔弱的小白花

館陶公主是不願意屈居於人後的,她也想來在政治上指手畫腳。相信大家都聽過金屋藏嬌的故事,她有個女兒叫陳阿嬌,漢武帝劉徹曾說過要將阿嬌藏起來。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兒阿嬌將來能夠做皇后,能夠母儀天下。因此她找到漢武帝劉徹的生母王痣,2人成功聯手,將漢武帝劉徹推上太子之位。後來果然阿嬌成為了漢武帝的皇后,館陶公主就成為了皇帝的丈母孃。身為皇帝的丈母孃,誰敢得罪?如何得罪?

㈢館陶公主情商高,在為人處事這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情商高的人在哪裡都受人歡迎。館陶公主就是個情商高的女子,她很會調節矛盾,以此來博得他人的好感度,因此很多大臣都喜歡與她往來。她很會說話,每次說話都能輕易得到母親竇皇后的歡心,是皇家眾人的開心果。反觀絳邑公主,其存在感之低,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後宮中,她都是那種默默無聞的小角色。雖然有著尊貴的公主身份,但並不得人心。

尚武菌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尚武菌,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尚武菌


館陶公主和絳邑公主同是漢文帝女兒,甚至絳邑的身份還要更高貴些,因為館陶嫁給了擁有不足兩千的堂邑侯陳午,而絳邑公主嫁給了擁有八千多戶的絳侯周勝之,但是,在歷史的舞臺上,館陶公主更活躍,究其備受寵愛的原因,應有下面幾點:



一,人際關係。絳邑雖身份尊重些,估計是漢文帝已死的皇后所出。但縣官不如現管,館陶卻是漢文帝現任皇后所出。到了景帝就更不得了,皇太后是親母親,皇帝是親弟弟,太子是親閨女婿,這樣的館陶若再不受寵才是怪事。



二,情商。館陶的母親竇皇后生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劉啟,小兒子劉武,女兒劉嫖(館陶),劉啟做了皇帝后,竇皇后寵愛小兒子,想讓小兒子做下任皇帝,小兒子也仗著母親喜愛,惹是生非,劉嫖生活在他們的夾縫裡,就如同是潤滑油,時常調節著他們之間的關係,使母子,兄弟維持著表面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漢景帝。



三,投機。俗話說,沒有不吃腥的貓,漢景帝做為一國之君,號為天子,實際也是凡夫俗子,館陶公主投其所好,時常蒐羅天下美女,獻給景帝,使景帝能經常因有活水來而身心舒暢。



四,野心。館陶是有一定野心的,為了長期誰持榮耀,把女兒阿嬌做為棋子,先是許給太子劉肥,被劉榮的母親慄姬拒絕後,轉而許給了願"金屋藏嬌"的劉徹,並助劉徹做了太子,劉徹的母親王娡做了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