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嶺:精準創新繪製「四好」新藍圖

本刊訊 浙江溫嶺,隸屬台州,是一座沿海而生的新城,自然稟賦優越。農村公路是這片廣袤大地上的紋理,也是這座城市的骨架,更是鄉村發展的引擎。它就像是噴張的的血脈,灰白蜿蜒,縱橫交錯,支撐著溫嶺不斷地蓄力向前。

浙江温岭:精准创新绘制「四好」新蓝图

從村村通公路到村村通硬路、村村通公交,再到“四好農村路”。經過了十幾年的改造提升,如今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已延伸到了溫嶺市農村的各個角落。目前,溫嶺全市擁有農村公路1882.64公里(縣道305.08公里,鄉道356.84公里,村道1220.72公里)。

近年來,溫嶺市交通運輸局從“建、管、養、運”四方聚力,在不斷地實踐中使全市農村公路管理工作形成了具有溫嶺特色的創新亮點,紮實推進“黨建+四好農村路”建設,基本實現了“對外交通快速化、農村公路網絡化、公交服務一體化、運輸管理智能化”的目標。在浙江省公路與運輸系統半年度大會上,溫嶺作為三個縣市區代表之一進行經驗介紹,獲得一致好評。2019年9月,溫嶺成功摘得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市稱號。

黨建引領 打造紅色示範路

在溫嶺,農村公路建設是“為民辦實事”的重頭戲。該市充分發揮市鎮聯創,鎮村兩級黨組織引領示範作用,實施路網提檔升級、自然村莊通達、路面狀況改善、運輸服務提升“四大工程”,全面打造“一鎮一特色、一路一風景、一村一幅畫”的系列旅遊路、景觀路、生態路產業路、文化路,努力打造溫嶺特色的“四好農村路”。

通過打造紅色責任制、紅色示範路、紅色管理站和紅色公交線,通過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行黨員輪流巡查和值班、設立黨員養護示範崗、組建黨員閉環流程養護網等措施,該市成功實現了黨建與“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有機融合。從此,聯繫千家萬戶的農村路成為了全面小康的經濟線、安全放心的生命線、美麗和諧的文明線,成為了黨聯繫群眾的連心路,全面助力了鄉村振興。

“三化一體全覆蓋” 率先實現智慧管養

作為農村公路管養體系最完善的縣級市之一,溫嶺曾在2012年舉辦全省農村公路工作現場會。

按照省市要求,溫嶺市堅持精細化、均衡化、信息化“三化一體全覆蓋”的管養體系,建立鄉村公路管理辦公室十餘年,堅持對鄉村公路進行指導和補助。全市細到灌縫、大到大修均列入市計劃進行審查審批補助,體現了較高的鄉村公路管理精細化程度,各鄉鎮統籌推進,沒有落後鄉鎮,均衡化程度較高。

2013年,溫嶺市在全省率先推行首個移動農村公路管理系統,並一直延續至今,確保了巡查、反饋和整治閉環管理,體現了較高的智能化程度。

資金保障有力 確保“有路必養養必到位”

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溫嶺市年年保持足額供應農村公路養護和大中修資金,建立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渠道,實行專戶存儲、專項核算、專款專用。

自2000年起,溫嶺財政每年設立6400萬元作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專項資金,2017年新增每年1.5億元用於四好農村路(美麗公路)建設。在此基礎上,2018新增2000多萬元作為“四好農村路”示範路創建獎補資,2019年又增加到3450萬元。各鄉鎮超額配套、機構運行經費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達到100%。目前,全市已建立180個村級服務網點、579個村郵站,快速發展“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農村物流新模式,健全完善了農村運輸網絡。

據溫嶺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潘華榮介紹,溫嶺將繼續以建設“四好農村路”、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紮實抓好農村公路建設,鞏固農村公路管養成果,著力提高公路信息化管養水平,加快城鄉公交軟硬件升級,全面推動公交優先發展,力爭創建成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市。(本刊記者 / 呂 煊 梁華凌 通訊員 / 章檸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