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小朱莉

電影《怦然心動》改編自文德琳·範·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說,講述了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之間有趣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雖然劇情簡單且小眾,但是卻與蘊含著對家庭教育、個人成長、愛與被愛等問題的思考,畫面清新,故事暖人,自2010年上映以來,廣受好評,豆瓣評分更高達9.1分。

從第一眼就開始的純美愛情

男主人公佈萊斯一家剛搬到小鎮時,女主人公朱莉上來幫忙,只一眼,布萊斯那雙明亮的眼睛就完全俘獲了她,7歲的朱莉怦然心動。

自此朱莉就開始了自己熱烈的追求,絞盡腦汁接近布萊斯。而布萊斯因為朱莉的糾纏煩惱不堪,滿心只有厭惡和躲避。可布萊斯的反應在朱莉眼裡卻是內向羞澀的表現。

《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隨著年歲的增長,在自己爸爸、布萊斯外公的引導下,朱莉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份堅持多年的感情:自己到底喜歡布萊斯什麼?他真的如自己想象的一般完美嗎?

事實是否定的,布萊斯不僅不如她想象中的美好,甚至還是個懦弱膽小且偽善的人。

朱莉失望至極,開始慢慢遠離布萊斯,但是受到家庭教育影響品格並不好的布萊斯也在自己外公的開導下,發現自己一直厭惡的朱莉原來是如此的獨特迷人。

最後經過梧桐樹、雞蛋等事件,兩個少年終於開始重新認識對方。布萊斯為朱莉種下一棵代表著對她尊重和理解的梧桐樹,兩雙年輕的小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朱莉作為女主人公,率真執著、獨立勇敢、自尊自強,是影片的一大亮點。而該影片講述的故事正好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正是美國女權運動急速發展的時期。所以我將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朱莉身上女性意識覺醒的體現。

什麼是女性意識?

女性意識,是女性在對自己性別認同的前提下,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自然人。通常具有女性意識的女性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社會強加給自己的性別特質及責任會進行思考、辨析,有選擇地接受。女性意識的內容會隨著歷史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

另外要注意的是,女性主義又稱女權主義,即兩者是同一個概念。

《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女權運動

20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西方世界所建構的全球殖民體系迅速瓦解,女權主義也在這個動盪的時期迅猛發展。尤其是二戰後,美國越來越壯大,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廣大婦女的女性意識正在悄然醞釀,她們對獨立與自由的渴望愈加強烈。

隨後而來的第二次女權主義運動影響到了各個領域,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大多強調女性獨立自強的精神和男女互助平等的意識,比如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

而在《怦然心動》中,女性意識的覺醒在朱莉的身上也有很好的體現。

勇敢追求愛情

7歲的小朱莉就已經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了。初次相遇,布萊斯亮晶晶的眼睛撞進了她的心裡,她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男孩,於是開始熱烈的追求。

《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上初中時的布萊斯

她在路邊坐著,看到布萊斯家在搬東西,立馬跑上前去主動跳上布萊斯家裝滿物品的大車,想幫他們一起抬東西;看見布萊斯要走,她追上去希望能爭取機會和他再玩一會;發現布萊斯和她上同所學校,她高興地撲過去抱住他……

她對布萊斯的追求熱烈到幾乎全校都知道了,同學們還編成歌謠笑話他們,但是朱莉根本不怕也不在意,她堅定自己的目標:追到布萊斯,獻出自己的初吻。雖然朱莉太過於主動了反倒招了布萊斯的厭惡。

但是朱莉能如此主動勇敢,實在是以前的女性想都不敢想的。

自尊自愛,追求有尊嚴的愛情

朱莉有很強的自尊心,如果追求愛情要犧牲自己的自尊,她會放棄這場感情,這也是她對布萊斯感情出現轉變的最重要原因。

她每天辛苦照顧撫養的小雞們下了蛋,她馬上裝好一盒給布萊斯家裡送去。布萊斯的爸爸惡意揣測雞蛋不衛生,要布萊斯退回去。但是布萊斯不敢面對朱莉,於是就偷偷將雞蛋扔到了垃圾桶。

接下來一段時間,朱莉又熱情地送了雞蛋給布萊斯家,每次布萊斯都會提前在門後等著,等拿過雞蛋簡單糊弄一句:“謝謝,朱莉,學校見。”後就立馬趁人不注意再把雞蛋扔掉。

剛開始的兩次都很順利,但是到了第三次,他把雞蛋放在垃圾袋裡打算扔掉時,被朱莉看到了。

布萊斯隱瞞不過,說她家後院髒亂不堪,養出來的雞生的雞蛋可能會有沙門氏菌,他們家不能冒這個險。

朱莉傷心極了也憤怒極了,她認為自己的好意被人曲解,她的尊嚴也被踐踏了。

《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等到布萊斯終於意識到朱莉的好,意識到自己早已愛上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後,他向好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好友不僅不支持他,還取笑朱莉的智障叔叔:

“真不愧是一家人,腦殘代代遺傳。”

懦弱的布萊斯心裡雖然想反駁他,但是開口時卻是微笑附和。

這一切都被朱莉看到了,朱莉對布萊斯感到深深的失望,也終於明白這不是她想象中的布萊斯,她愛的布萊斯不會這樣傷害自己的自尊。

在朱莉看來,尊嚴十分重要,即使自己是如此迷戀布萊斯,也不能為他丟掉尊嚴。

不畏人言,敢於反抗

朱莉不怕別人的評論,敢於做真自我。她待在梧桐樹上,為一同等待的同學實時報告校車的位置,儘管這樣的行為在同學們看來很怪異。

也正是因為朱莉具有反抗精神,所以不隨大眾如此與眾不同如此“另類”。

當她爬上梧桐樹,她能感受到父親所說的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有時候,日落是紫色和粉紅色的,有時候又是耀眼的橙色,點燃了地平線上的雲彩。”

“我忍不住一聞再聞,肺裡充滿了清甜的芬芳。”

她爬得越高,看到的風景就越美越震撼。她愛上了這裡,愛上了待在梧桐樹上看到的美景,愛上了在梧桐樹上得到成長。為了保護她的梧桐樹不被砍掉,她待在樹上不下來,和全鎮做對抗,也因此上了梅菲爾德時報的頭版頭條:“本地女孩決不讓步,13歲女孩抗議伐樹”。

《怦然心動》:從朱莉身上看女性意識的覺醒

在布萊斯等同齡人看來,這真是不可思議,是飯後的笑話。但是布萊斯的外公卻對朱莉刮目相看,並開始了與這個小姑娘的友誼。

追求獨立人生

朱莉的獨立表現在兩個方面:經濟上的獨立和思考能力上的獨立。

她通過自己努力養小雞,賣雞蛋獲取零用錢。

當她被布萊斯嘲笑家裡後院髒亂不堪後,當她知道家裡經濟拮据無法移除多餘的費用後,她用自己賣雞蛋賺的錢和自己這個勞力,將後院整理的乾淨明亮。

朱莉和布萊斯這場一波三折的感情中還穿插著朱莉自己的不斷思考與自省。爸爸告訴朱莉:

“你必須看到整體。一幅畫並不是它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一頭牛隻是一頭牛;草地只是長滿青草和花朵的土地;透過樹枝的陽光,也不過是一道光線而已。但你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卻像魔法般美得不可思議。”

她沒有直接問爸爸她該怎麼做,而是用自己的腦子進行思考,認真思考她和布萊斯的感情問題。她用自己的眼睛看真相,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布萊斯不值得自己喜歡,以後就要遠離他。

結語

朱莉的女性形象完美契合女性主義所推崇的女性形象:勇敢追求有尊嚴的愛情,追求獨立人生,敢於反抗,不畏人言。她是新時代女性們應該努力成長的榜樣。

女性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應該擁有和男性們平等的權利。同樣的我們也要不停地提升自己,像朱莉一樣,自尊自信,自愛自勉,勇敢不屈,為男女兩性的和諧相處、平等共贏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