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作為家長的你會在乎孩子的成績嗎?

1812與你同行


當然會在乎!考試相當於是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也相當於是家長教育孩子勞動的一次反饋。家長付出這麼多心血來教育孩子,肯定希望能夠看到孩子考取好成績。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是多方面的,不是單單以成績來作為評價標準。


同時,我們還得注意自己真正的目標,是培養一個自主學習的孩子。這其實是每天都能看到反饋的,不需要等到期中考試之後。也因此,對待期中考試成績,不需要看得那麼重。它僅僅也是一次測試而已,千萬不要因為期中考試發揮好而得意忘形,也不需要為期中考試成績不佳而打擊孩子。


小學階段,家長更多的是要“扶正”孩子的心。你大部分的關注點應該放在孩子是否熱愛學習、是否有獨立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智力發展是否跟上了。成績能夠反映一部分,但是孩子的學習狀態實際上在平日裡就能察覺得到。

就我個人而言,我願意花一定的時間來試錯,特別是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主要是調整孩子心理文字,讓孩子試著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去體會自我負責的感覺。

所以我從孩子上一年級的第一天起,主要就是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我要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失敗,體會到經過努力自己可以獲得成功,體會到如果沒有認真對待就容易出錯等等。


我很少陪孩子一起寫作業,一般都是我工作,ta自己寫作業。我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ta自己的事情,但是隻要ta需要我的幫助,我就會支持ta。


考試一次發現問題的機會,我們不要害怕它。從考試的情況可以看出,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我們需要制定計劃,並且看自己是否能夠按照計劃執行。考試的結果是不可以預測的,但是我們的行動是可以規範的。

我堅信有好的想法和行為,那麼最後的結果一定不錯。所以相比於對成績的執著,我更注重孩子的內心和行為方式的培養。


如果你問我在不在乎孩子的成績,我真的在乎!但是知道成績之後,我很快就會放下,孩子也一樣。因為我們的每天都是檢測:今天,我做得怎麼樣?

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睡前都習慣和孩子一起回憶一下當天的行為是否達標。我們把考試當成一次反饋而已,一次改進自我的機會!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說實話肯定在乎的,就拿我上小學的女兒來說之前一到三年級基本都是班級第一或第二,年級都是前十,但從四年級開始從新分班班裡來了一個女孩子除了第一次月考沒有我女兒考的好,其他考試幾乎都是她第一我女兒第二,雖然每次我都是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可是心裡也是不好過的,擔心孩子壓力太大也不能表現出來,只到這次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女兒終於考第一比之前第一的孩子總高了10.5分,心裡很高興,但是還還是告訴孩子要繼續努力加油,不能驕傲!以後初中高中還有更多的考試!


小豬籽的


肯定在乎啊!

這次期中考試,孩子還沒回來老師就把考100分的孩子發在群裡,我很自信的以為會有我兒子,因為他之前基本都是滿分,一打開,沒有他,我的心一震,那有什麼辦法呢,心情很失落。

後來問了語文和數學,唉!也不怎麼理想,語文91,數學92.5英語95.。我聽到這樣的成績做飯都沒有心情了,可是,我不能表現出來,還得安慰他說沒關係,下次一定努力,相信你會考的更好的,他的自尊心比較強,對於他來說這個成績也是不理想的。

這兩天放假在家裡表現得還不錯,我是相信自己孩子的水平的。其實就算他考不好也沒關係啊,要看他其他的優點呢!他是一個正直,善良,孝順的孩子。經常會給我按摩,做家務,那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祝他下次考一個理想的成績吧!


幸福離我很近13


看到了標題想想還是進來說兩句,期中考試孩子2科平均的分數是80來分!對於一年級同學來說!這個分數偏低的。但我覺的對於我孩子來說也是個不錯的。但這次的平時測試語文65。看過一篇報道說,孩子如果考試的分數低,家長比孩子還要著急難受的話是不可取的。說實話,我著急難受了。也試著問過孩子,她貌似沒我在意分數。在後來輔導寫作業時,忍不住動手打了她。在我內心深處我知道並不是因為她作業完成的不好,而是,分數影響了我的情緒。事後好後悔,能有什麼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手機用戶66828885919


看到成績的那一刻,說不在乎的都是謊話。

高了心裡會暗暗竊喜,低了會不是很舒服。

等分析完分數背後所的真正原因以後,

會被或保持,或糾偏的思想意識所主導,對分數就不那麼在乎了。

如果分析不出真正的原因,是會焦慮和憂思。

拋開成績來思考些什麼,這應該是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更深層次思考的。

畢竟一時的成績實在不算什麼,畢竟不是人生的第一次考試,也不是最後一次考試。一切都有翻轉的可能,也一切都有下滑的可能。

如何持盈保泰,如何從低谷中把孩子慢慢的托起來也應該是我們的使命。

一、如此,當你去分析分數背後的故事,你就不會焦慮,不會把你的焦慮傳染給孩子,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繼而影響親子關係,嚴重的孩子走向撒謊、厭學、逃避,再嚴重的青春期逆反,出逃等等。

看似一點小事情,幾句牢騷話,能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你可能不相信,但是事實的確如此。

如果作為家長你能閉嘴不說話,此時。效果要比你在乎成績,發牢騷要好的多。

孩子上初一的時候。

我曾經聽過一個家長面對他孩子的不算很低的成績這麼說:

“你看你,怎麼這次連珺珺(我女兒的名字)都考不過,

你怎麼學的,怎麼就那麼笨呢?就這麼簡單的考試,你想幹什麼,”

看著那小孩耷拉著腦袋,眼睛不服氣的斜視著,像極了可憐的小毛毛蟲。

不知道她是在誇獎我女兒,還是在貶低,我猜不透。


當年,我女兒是坐過山車的,不對,她是坐瘋狂老鼠的,她可以這次考到至高,下次滑到低谷。

所以沒有可比性,看著一旁我女兒那開心得意的模樣,

我就知道下次考試一準是到了塵埃裡。

果不其然,一說一個準。

下次考試真的是哭天抹淚,揹著書包,手背抹著眼睛,衣袖溼著回的家。

為什麼呢,哭了唄,考砸了這次。

週而復始,我從來沒有因為她的學習成績焦慮過。

我們計算了時間,離小關鍵的中考還有兩年。

她還有矯情的時間,還有自己撥亂反正的機會。

自己長記性,比家長嚼碎了硬給她講道理強得多。

一切都來得及,她沒有停滯不前,她一直在螺旋式的前進啊。

前段內容講不穩定的成績,來自於她的毛糙、粗心和知識點掌握不牢固而言。

而不是她全然不會,要麼偷懶,要麼考試前做夢。

對,我女兒的經歷可多了,

她曾經有過那麼一段,眼高手低,

覺得自己可了不起了,又聰明又記憶力好。

筆記做的滿天飛,亂七八糟,雞飛狗跳。

考試前,就夢想著這次又考了個全班第一,怎麼怎麼的。

然後呢,考場上那飄啊飄的飄

結果,成績可想而知。

經歷多了,慢慢的她自己就長記性了。

曾經她英語答題卡塗錯了三十幾分。

曾經她的數學從草稿紙上向卷子謄抄寫錯了位置。

曾經作文看了一眼要求,沒有讀懂題意,寫跑題。

曾經考試漏做了題目,

等等等等。

這其中我們制定了一個基本原則,

允許犯錯誤,但是不犯重複的錯誤。

其實,家長面對孩子浮躁、飄、粗心大意

不知下一次孩子會發生什麼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來。

的確,孩子挺吧容易的,一次次的她自己抹殺她的個性

把任性的獅子關在精耕細作的考試裡,

漸入佳境,越來狀態越好。

二、成績不好與孩子對某些知識領域參悟不到位,恐懼心理有關。作為家長你都要從中找出成績不好的根本原因,然後制定長遠的、系統的、科學的策略,組織運用實施,重組,重新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沒有不偏科的孩子,總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學科。

中學前的基礎階段,是不能允許偏科的。

從自私角度來說,你偏科了,你要把孩子累死。

你的讓孩子最拿手的學科多考多少分

才能彌補了那些弱弱的學科啊。

你看到孩子的分數低了,你生氣你和孩子制氣。

那你作為家長,你從中分析原因了嗎?

孩子是因為對某些學科的不愛好,

是因為一個知識點卡克了,然後沒有興趣學了,論堆了,

還是對該學科恐懼,死煩死煩的。

打敗不喜歡的學科,拉到興趣中來。

這是你做家長的職責和義務,

而不是一味的面對成績去指責孩子,給臉子看。

從三門主課來說。

我女兒語文和英語都相當優秀,但是數學曾經是她的短板,

從小學開始就是,一直持續到初中三年級上半學期。

比如語文英語她稍微有點勁就能拿到高分。

但是數學她需要用上十分的勁頭才拿到高分。

她糾結啊,難過啊,憤怒啊。

越這樣,越難受,越提高不上去。

最後發展到了一考數學就恐懼

恐懼到有時候會不舒服,

這是心理影響到了生理體徵


150分的題目,她考過109分,

百分制的話相當於72分

還好我們一直在交流,我一直沒有放棄她的數學

一直很自信的肯定她

她也一直想學好

你們想,如果我們每次面對她的成績,訓斥加不開心

那怎麼會有今天的好成績呢?

我們都做了什麼,把成績提高上去了呢?

到了初中二年級下半學期,看孩子數學實在是不舒服

和老師交流,討論。得知她不是學不會

智商沒有問題,對錯題從不認真分析

在萬變不離其宗的基礎問題上,不踏實深入的去學習,

懶,學數學方法不科學,刷題也不多

總打不開做題思路,只知點,拓寬不了面

於是我們去考察輔導班,

找拓寬思路的奧數冬夏令營去學習

找口碑好的老師去夯實基礎

打開難題思路,兩頭夾擊。

還好,經過幾個回合的努力

現如今,三門主課都齊頭並進

也說考數學終於達到了和考語文英語一樣

享受考試的地步了。

這樣的處理方法,妥當些。

拋開成績談成績,拋開成績分析原因。

制定措施,組織實施,持續改進。

你就不會在面對孩子成績的時候焦慮了。

三、面對成績,家長別說那麼多廢話,做不到的話,閉嘴比張嘴強。

我們有位領導曾經這麼說自己的孩子

考不上重點高中就從這個家裡滾蛋

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我女兒的腦海裡。

和我說,媽媽幸好你沒有這麼說過我

要不我真受不了

她真的替那個小夥伴鳴不平。

我們領導真的就能做到攆孩子出家門嗎?

這純粹是廢話,傷人傷己的,閉嘴別說了。

廢話都是沒有的垃圾。

我也是曾經廢話多

有幾次孩子成績不理想正心情不好呢

我去和她分析原因,惹的孩子那個煩啊

然後我也委屈啊,好心好意的,結果還遭埋怨

再說我還是媽媽,我多難受啊。

爭吵,我生氣。

孩子真的不錯,挺厚道的,後來告訴我

媽媽我已經很不舒服了,你要是等我心情平緩下來我就不會和你吵吵了。

我一想,這是我的問題啊

哪裡有不想學好的孩子,人家自己的事情比我還著急呢。

我這是幹嘛呢?

現在我可乖了,遇到孩子成績不如意的時候,

我可會安慰了,相信,鼓勵,上一邊去,冷處理。

不會安慰的時候,我靜靜地看著孩子

比什麼都強。

孩子忙碌的學習的時候,我就做自己的事情

可好使了。

四、面對孩子焦慮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風輕雲淡,不把事情當事情,緩和矛盾。


聽過一個心理學家的課程

家有中考的孩子,家長會很焦慮,也會把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

引發孩子的壞情緒,製造矛盾。

我家正好相反,孩子時常會焦慮

前段,我女兒有天實在承受不了了

說媽媽,我好煩啊,如果考不上實驗,考不上重點高中

我該怎麼辦啊

這幾年不是白上了嗎?

我告訴孩子,憑現在的成績

上一類高中那是肯定的了

至於考上考不上頂尖高中

那都不是事,還有好幾個備選的呢

我覺得你到哪裡上學都會很優秀

當孩子無比焦慮的時候,家長就緩和下來

大人要是煽風點火

可想而知,孩子立馬會成為問題孩子

什麼比一個健康的孩子更重要呢?

如果拿心理不健全來換孩子的至高成績

想來任何家長都會選擇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五:結束語


任何好成績的取得,都是孩子過五關斬六將,來之不易。
任何不好成績的背後都有好成績在等待。

要堅信通過共同努力,可以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教育孩子要趁早,扶持孩子成績也要趁早。
家長的好性情、好性格、平和的心態、認真負責的深入
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法寶
不是孩子成績不好
是家長您不好。


千萬不要做孩子定性了

你還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那樣的家長

那樣你就太可惡了。

-------

PS:今日週末,我很用心真誠的寫了家裡的糗事,為只為把我家的故事真實的寫給看到回答的人們聽,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優秀,學習上進些。

()我是三毛,真實的表達自己,原創文字,寫字辛苦,喜歡的點個贊,轉發更喜歡哈。有不同意見的請留言,我們一起討論,謝謝大家,週末愉快。


三毛的教育視界


其中考試成績出來後,作為家長的你會在乎孩子的成績嗎?

我還真的不太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相比成績,我更在乎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態。我們孩子學校,考試成績必須要達到95分以上才能達到優良。我對孩子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就像工作是爸爸媽媽的事情一樣,我們都需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


“但是學習的過程又是讓人及其快樂的事情,能夠在學習中學會思考,得到快樂,是件及其有意義的事情。而成績是是反應你這階段對你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你需要好好對待她,至於怎麼學,採用什麼方法,那就得看你自己的了。”

因為我們在成績上沒有太關注,所以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反而更上心,她也經常會跟我說她在學習中的感受,而對學校的生活還比較適應。

我們孩子班上39名學生,考雙百的10人,考95分以上的22人,而很少的幾個孩子在90分以下,這是開家長會時老師報的數據。

在與孩子都是相處過程中,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狀態,即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成績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同學姑家的表弟,因為父母過於關注孩子成績,造成了親子關係特別緊張,前些日子,因為孩子模擬成績不好,跟父母起了衝突,孩子一起之下從陽臺跳了,雖然命留下了,可孩子一輩子可能都要在輪椅上度過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

我們總擔心孩子沒有好成績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沒有好工作人生就沒有前途。但是我們從未為孩子想過,他們自己想要什麼生活呢?

父母需要用發展的思維理性看待孩子的期中成績,不要總跟別人的孩子比較,如果你的孩子以前總是考雙百,考第一,這次沒有考了90多分,那也不是說孩子就退步了,我們應該結合孩子日常的學習表現。



我們應該更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不僅僅是成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方面,我從不給孩子施加壓力。因為學習本身應該是件快樂的事,因為我們要經歷十幾年的求學生涯,而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他的學習成績往往不會太差。


銀花育兒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作為家長會不會在乎孩子的成績?說不在乎都是假的,只要真正培養孩子的父母,都會很在乎!

本人作為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家長,就很在乎孩子的成績。但是,在乎是一回事,只在乎成績是另一回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天壤之別!

在乎,是希望孩子以後比現在考的更好,不斷有所進步,在乎的不僅僅是成績,還有孩子的學習品質,這才是根本。只在乎,看到的只是成績,是拘泥於現在的分數,對於孩子的學習品質學習習慣是不關注的。

比如,孩子這次期中考試成績,語文89分,數學78分,英語75分,這是一個很一般的成績。作為家長,大多是不夠滿意的,這一點,所有的家長都一樣。不一樣的,是家長對待這個成績的態度。

面對孩子的成績單,家長會有什麼表現呢?一般會有如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看到成績單,家長不假思索:你為什麼沒考好?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很不好看。被這樣問的時候,孩子不是低頭不語,就是滿不在乎。前者是偶爾考的不好,後者是經常被家長這樣責問。

如果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孩子真的無話可說,沒有辦法回答家長的問題。這樣的責問,起到的作用就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感到沮喪,覺得自己很糟糕很差勁。

這個成績單即使是“提拔”一些,比如語文96分,數學92分,英語88分,已經很好看了,但是,只在乎成績的家長,一樣會很不滿意地責問:你為什麼沒考好,人家孩子語文數學都考滿分了?

我見過一個家長,孩子考了99分,還狠狠地訓斥孩子為什麼丟了1分,不考100分!這樣的家長,看重的就是結果,唯一要的就是分數。

這種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但是方法不對,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責問中,失去自信,隨著責問次數的增加,成績也越來越差,變得厭學,破罐子破摔,不但對學習反感,對老師反感,對家長也反感,變成問題學生。

第二種:看到成績單,家長撫摸著孩子的頭問:這次期中考試沒考好,分析過是什麼原因了嗎?下次怎麼做才能考的好一些?需要媽媽幫助的,告訴媽媽,好嗎?

家長這樣一說,孩子本來因為沒考好而很難過的情緒,被媽媽的話語消除了,孩子會認真找出這次沒考好的原因,有這次考試卷上錯誤的原因,也有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可能會提出英語不好,上個輔導班之類的要求。這樣,孩子在家長的話語提示下,認真分析總結,說出自己的打算,很好的解決了問題。

第二種家長,也在乎孩子的成績,但是不是糾纏於這個不可改變的結果,而是引導孩子找出原因,想出對策,引領著孩子向前看,在這樣的引領下,孩子會不斷走向進步。

從這裡我們已經可以知道了,第二種家長,在乎的不僅僅是成績,更是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培養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兩種家長,哪一種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結果已經不用再說了。


當代師說


當然要在乎成績,但也不能太把成績做為衡量學習的標準。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我想孩子的心裡也是忐忑不安的,做為家長看到成績先不要批評孩子,要反思這幾點:

1.考試是對孩子一段時間學習的總結,那麼這段時間孩子的學習態度有什麼變化嗎?

特別是小學三年級學生,成績會有大幅下降的現象,這時家長不要把成績下降歸結到孩子的學習態度上。其實是學習內容的難度增加,孩子學習方法適應不過來,成績才會下降。

這孩子的學習態度很重要,如果態度很消極,說明平時的知識消化很難。作為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端正態度,找對適合的方式學習。

2.考題比平時難度增加

考試題目臨時增加難度也是有的,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績比平日裡考的差,一定要看看全班甚至全年級的情況。這樣有一個橫向對比,也就知道孩子成績是否有所下降。

家長在看到孩子成績時,一定要深吸一口氣,然後吐出來,然後再認真的看。不然真的會被嚇到,哈哈哈!


若若妮子哈


會在乎的,這是絕對的。但你要看你家的孩子是讀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啦。如果是小學重視程度稍差些可以。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特別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學習成績重要,其他方面同樣重要,學習成績如果有問題的話要及時引導。如果學生是初中的了要引起重視啦。畢竟要為升入高中打基礎啦,成績出來了一定要及時查缺補漏,看看還哪一科什麼地方有問題,及時去糾正。如果是高中啦要高度重視啦,他涉及到將來能考到什麼樣的大學,它涉及到家長和學生本身的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時刻,要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



小樣456789


家有小學生,給各位一點親身體驗的答案。


一說到考試成績,各位家長可能立馬把孩子的學習和所知的學問立馬聯繫在一起,也於是乎半個學期或者一個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便成了家長衡量孩子這一階段學習成效的重要參考。


一般來說,家裡有教師職業的家庭,或者對孩子陪伴少的家庭,把孩子的學習丟給輔導班等一類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績更為看重。


然後我更在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懂得了什麼,學會了什麼,知是非善惡,懂禮義廉恥,守行為規矩,識君子小人。相反學習的一紙成績,只能代表正反兩面的幾道題目而已。


就比如說語文學習或者考試吧,很多時候孩子學了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而考試的時候卻恰恰是一道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我對孩子的學習定義,不是學會了多少文字和語句,而是懂得了幾句其真解和意境。


從來不看好小小的幾歲稚子,脫口百首古詩,聽似朗朗上口,曰其渲染薰陶,實則拔苗助長,導致表裡不了。畢竟語言這門學問,不是簡單的抄寫背誦就可以的,缺少了理解和領悟,一切都是虛表。


理科類的數學等,可以跟孩子們一起,聯繫生活裡的應用,隨時隨地的讓孩子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畢竟單純的數字公式,對孩子們來說就不要涉及什麼興趣了,但身為家長,需要把處處的生活當成學習和練習的場所。超市購物可以練習+-*/,開車出行可以學習運動和速度,旅行的時候可以學習地理和歷史,吃飯的時候可以交流化學和生理。


當你把孩子的學習當作一種生活常態,幫助孩子形成隨時隨地的為什麼,隨時隨地的尋求答案時,你就不再會單單的以孩子的一紙成績單來衡量他們的學識。


所有的孩子終將要走向社會,成長與獨立生活。學習也是一種長久恆之的成長過程,包括孩子們成年工作之後,將會學到更多更重要的人生技能。而課堂書本,僅僅是學習過程當中的一條窄巷。


世界這麼大,為什麼要讓孩子們的目光緊緊的盯著這一線狹窄天地。


成績或許重要,畢竟孩子們的人生要經歷各種大小考試,制度下用分數來衡定一個孩子的學識也就罷了。如果身為家長,也是用書本考試的分數來給尺度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學習的世界該是多麼的冰冷和無趣。


從大眾的角度來看,分數是個好東西,考試得了高分,孩子們可以在老師面前揚眉,家長也好在親朋面前長臉,小學一次考試的雙百,家長們似乎看到了遠方清華牛津在招手,也於是給自己的孩子界定了未來的生活遠景和理想。


然後家長們有沒有意識到一個社會發展的問題,那就是現在和往後的二三十年,人才越來越濟濟,擠到你懷疑人生的程度,比皇都裡的汽車還要擠,也於是不僅僅是你家孩子自己手持金字招牌的畢業證書。若是工作的門檻也需要搖號,而搖號得中的幸運,便是不在書本之列更廣泛的社會認知和更有價值的德行操守。


所以,看不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要看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理解,看家長對孩子成長的瞭解,更看家長對孩子的各種事物價值的教育取向,以及家長本身的大度和修養。


分數是鍍金,全面成長才是鍛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