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应该懂得感恩,感恩应该怎样去做?

翌言堂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中华传统美德,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得到更大的福报。

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此次疫情中更能体现祖国强大,是我们的依靠。感恩那些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军人警察,而我们百姓只需待在家配合防控疫情,就是最大的感恩。

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孝敬,现在大部分父母都无需孩子们供养,只需常回家看看,多陪伴他们聊会天,父母的建议是正确的要听,别跟他们闹别扭。在父母生病時要多关照,这些就是对父母的感恩。

老师的教导之恩也要铭记在心,我们成長的路上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学有所成后师恩难忘。他们不需要你物质支持,只要你们工作愉快,还记着他们,发个信息问候一下就很满足了。

生活中有很多帮助你的人,也要记住他们的恩情。

我儿時生过一场大病,当時父母都不在身旁,是邻居发现不对劲了,赶紧送我去医院。还有邻居阿姨陪姐姐去找妈妈回来,我一直记着他们的恩情。经常买些礼物去看望,他们见到我总是很高兴,一起回忆当年的情景,有说不完的话题。

感恩是怀着善意的良知,不要忘记生命中善待我们的人和事,记住他们的恩情。





崇文重教


感恩对于我来说,是忸怩的。你们眼中的感恩可能是:包容,理解,支持。而我却是严肃的,还有点不温和,不友善。

我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不支持他们的太节约。并不是让他们浪费东西,而是想让他们安享晚年,不再劳心劳肺。思想上的差距让我有点难做。

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感慨万千。他们说,牙不好,吃不了,都给我留着,别委屈了自己,听着这些有点开玩笑的话,我却笑不出来,我更想说服他们去我那里养老,我要好好照顾他们。为此,我和父母不知吵了多少架。

我现在也摸清了他们的脾气,他们那一代的想法,偶尔的和他们发一次脾气,和他们装一下我的强大,只为让他们接受我的感恩。


时间的解说


感恩不需要刻意怎么去做,如果你认知到了别人对你的付出、友好、理解、引导、支持、帮助、温暖,你会不由自主想亲近他,面对他由衷地露出笑容,真心实意地想为他做些事……一切都自然而然。不用别人教你。

问题就在于有些人不懂感恩。这与他自私自利,认为别人对他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品性有关。

什么是不懂感恩呢?几小时前,我想怎么从庞大的论述与事例体系中,用最浅显的一件事让你明白,一时找不到头绪,直到凌晨,我偶然看到图片中的这件事。这就是最直观的不懂感恩。

女事主认为自己出了钱,外卖小哥所做的一切,都是她“出钱买的”,外卖小哥挣了她的钱,就应该达到她的各种满意,而且她随时随地,拥有追责外卖小哥的权利。她的所有认知,都建立在“自我权益”之上,而从来不考虑外界环境、他人权利。外卖小哥是收了钱,不是无偿劳动。只是如果,这些外卖小哥不是为了生计奔波在最危险的地方,不是他们拿着你微薄的报酬满城跑断腿,不是他们徒步爬六楼,你可能饿死在楼上。

可悲的是,这样建立在商业关系上不懂感恩事例,被太多自诩“理性”、“讲规则”的人,视为“理所当然”,并大有风靡一时之感。诸如职场遇到赏识自己的老板,认为自己的劳动与才华理所应得,甚至随时准备抬价,用“舍我其谁”逼迫老板。孰不知孔明若不遇刘备,仍躬耕于南阳,何以千古诸葛流芳。千里马若不遇伯乐,仍混迹于烂泥浅塘,何以驰骋于疆场。这叫不懂知遇之恩。

再细讲我们公司发生的一切事,一个年近五十的女员工,可能更年期的原因,言行十分乖张,与公司同事闹得乌烟瘴气。好几个同事向老板反映,要求炒了她,老板感念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她加入,已有两年,不能不需要她时就立即炒了她,况且都快五十了,出去怎么好找工作。于是老板不动声色地对她说:姐,你跟我这么久了,最了解我,以后就负责打扫我的居室事务吧。老板女,单身,也艰苦,不讲究,起居室就在公司,斗大的陋室,二三十平。女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一次房子,做两頓她和老板两个人的饭,很简单,(前边说过老板生活很艰苦,不讲究,不爱吃大鱼大肉,煮碗挂面都行的那种),隔三岔五用洗衣机洗次衣物。每天她有大把的时间晒太阳或逛街,工资一分没降。这样一段时间后,公司出现监守自盗的事件,这位大姐都知情,监守自盗者,还是平时和她最不对付,要求老板炒她的那帮人。但她从来不提醒老板,甚至在老板焦头烂额调查事件过程中,她还八卦地打探事件发展动向。后来老板知道她就是知情者,朝夕相处,却从来没提醒过自己,就装着平淡地问她,这事她知道点什么情况不。老板也是想给她个机会,也想试探人心,她仍然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我什么都不知道啊。老板估计心伤了,等监守自盗事件调查清楚后,找她谈话,问她知道为什么装作不知道?她说:这是你们的事,关我什么事,我不掺乎。老板真是心塞了,终于炒了她。她骂骂咧咧离开时,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骂老板将她当保姆。品,细品。老板其实根本不需要保姆,公司本身有灶,老板一直是和大家一起吃饭。就二三十平米的居室,一个人的衣物,需要专门的保姆么?再保姆有这么轻松的活么?老板感念这位姐在自己最困难时期加入,她不想让这位姐处在众矢之的旋涡中,那多痛苦,不想让她失业,专门不失体面地给她“找”了一份“养老”的工作。但在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的大姐心中,就感念不到这份恩,反而认为老板是将她当保姆,亏欠于她。这事比较激烈,事后老板感叹唠叨:当你将一个人当兄弟,当亲人,并不是要求她时刻将你当恩人,只是人心是肉长的,你的付出如果始终让她无动于衷,甚至在你受到侵害时,她都不识谁对她好,谁对她坏,始终明哲保身,眼睁睁看着你倒霉,甚至还八卦八卦,这就是传说中的白眼狼吗?我是希望她不分黑白当我的告密者吗?监守自盗是违法的事,她是非不分吗?

生活工作中,类似事件不胜枚举,总之,感恩之心,就是明白这世间,除法律规则之外,还有理,还有情,还有义;不是只有“利我”,还有“利他”,要懂得站在他人境况,他人利益点上,才能感悟到。所以是否有感恩之心,是道德范畴,品行所致。

没有人对你好,是理所当然。

不懂感恩的人,没朋友。这是真的。




慕布卡MOBUKIA


知恩图报,懂得感恩。是每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那么应该如何体现呢?我的做法是——

  • 感恩父母。父母生我养我,这种比天高的恩情,我作为子女是无论如何都报答不完的。曾国藩说过:“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可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我们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就要孝父母的身(衣食住行,未病之忧),孝父母的心(无违,出必告,反必面,怡无色,柔无声),孝父母的志(争气,光耀门庭,做好工作)。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
  • 感恩家人。平常的家庭,离不开油盐酱醋,衣食住行。感恩家人,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生活中,我每天早晨早早起来,为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日常打理的家里井井有条。工作中,我尽职尽责,做一个有爱心的合格的好老师。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外在的学习形象。我觉得这就是感恩家人的具体表现。
  • 感恩有缘人。生活里,我们匆匆前行,不知何时何地,缘份也许就会悄然降临。公车上的邻座,问路的陌人,甚至是不小心踩了自己的脚、撞了自己满怀的人……每每这时,我们给于善意的微笑,真诚的指点,或由衷地说一声“没关系”……在那种感觉里,冬天便有暖意,夏天便有清凉,美丽就会流淌在我们的心灵之中…… 这种感恩的感觉是美好的。

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就从身边做起,用感恩的心对待我们周围的一切。


顺时听天010


嗯,说个自己的例子吧。大概高二的时候,我做了一件影响很不好的事,我的朋友被我牵扯了进来,虽然这事跟他毫无关系,他被请到了公安局配合调查,他一句话没说,怕影响到我,那年我不足18,而他已经18,这件事是可以构成量刑标准的。之后调查结果证明了他的没问题,而我也只是轻度参与,因为未成年且并未构成什么后果罚款了事,这之后他只跟我说了句,你不欠我的,兄弟啥事都是一体的,只是希望这事过了之后长长教训,别再犯傻!

这之后他和我的关系一如既往,两年后他结婚了,我上大学,结婚那天我在学校,发过来视频说,哥们,我结婚了,很抱歉没等到你回来,等我以后有孩子了,你做他干爹,好好做个榜样,别让我,别让孩子失望。你们以为我会奋起努力,干一番事业吗,怎么可能!!!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补上了他的结婚彩礼,每年过年不管多忙,回家必去他们家,很多人可能觉得这跟感恩有什么关系,确实,我们之间可能不存在太多的感恩,只能是把互相的事放在心上,尽自己所能,我们不是什么富二代,也不是什么中产阶级,就是普通人,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轰轰烈烈终究还是要归于平平淡淡,所以,我不能说感恩是什么,我只能说,感恩在于你怎么做。

附一冬天在新疆自己拍的图吧



二十草木说


人的感恩应该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教养,修养和人性。生话在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感恩的东西太多大多了!首先是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老师问教诲之恩!夫妻的雨水之恩!朋友的鼎力相助之恩!领导的提携之恩!同事的同心协作之恩!孩子的明礼知事之恩!我们感恩太阳!它给我光明和温暖!我们感恩大地!她给我食物和能量!我们感恩水!感恩空气!感恩山!感恩树!感恩草!我们感恩所有的感恩!!!


鹏程0321


最近开始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深刻、畅快……比如: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鲁迅《南腔北调集》 

依我看,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如果当奴才还认为需要去感恩主子,给自己提供当奴才的机会,才是真可怕……


深海1971


一个人懂得感恩,一定会得到福报。

这个世界上,我们更应该感恩的是母亲。

世间万物唯有母爱伟大。我时常想起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我那平凡善良又可亲的母亲。人的一生最不能辜负的是母亲的爱。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认为母亲是坚不可摧。母亲勤快能干,忙里忙外,照顾一家老老小小,把家务事,人情事打理得井井有条。直到有一天,我们看见母亲头上戴着的霜花,白得那样耀眼,深深刺痛我们的内心,在那一瞬,我们不能自持,泪流满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站在故乡的村口,望着远方,站成长长思念的姿势。我终身难忘和母亲第一次离别的情景。子规啼叫,杜鹃泣血。母亲送我去双洛乡赶车,走了很远的山路,母亲在最后的一个山弯处停下来了,母亲千叮万嘱:‘‘幺女,你在外面要好好生活,别挂欠你的爸爸和我。’’当我最后一次回头时,我看见母亲还在不停地挥手,山风吹乱了她的头发,零落了一地的泪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母亲去远行,离别的泪水在山路纷飞,带着母亲的期望和挂念,我走向了远方。

在外工作生活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在心里千呼万唤母亲的名字,母爱赐于我无形的力量,我一次又一次战胜自我,昂首阔胸迈出人生的每一步。我首次回到家乡,天色已晚,母亲还在村口等候。我叫了一声‘‘妈!’’便扑在母亲的怀抱痛哭起来,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在外的艰辛和所受的委屈,还有刻骨铭心的思念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一颗漂泊的灵魂才得到了最终的安抚和治愈。

回到家里,母亲常向我讲起我们姐妹小时候的趣事,那时候的农村生活如辛弃疾的诗中所描写一样‘‘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儿女围绕在母亲的身边,生活虽苦也其乐融融。如今母亲与儿女聚少离多,为了不影响儿女在外的工作,她常常安慰我们:我们都挺好的,你们好好工作。母亲展示给儿女的总是乐观和坚强的一面。如今,夜里陪伴母亲父亲的只有一盏孤灯,一轮山间月。

天下的母亲都牵挂惦念着儿女。前几年的一个夏天,我回到家乡,回到村子里。儿时热闹的村庄冷冷清清,只有年老的父母还守着老屋,大地无言,老屋无语。我依次去看望了村里的天翠婆婆,明容大妈,方竹大妈等长辈。第二天,天翠婆婆拄着拐杖来看我,明容大妈也来了。我把从上海带回来的水果糖捧一把放到她们的手中,她们用最柔和的目光望着我,‘‘这个幺女子还不错呀,还想到了回家看看父母。’’天翠婆婆叹了口气:‘‘不晓得我家的几个娃娃何时回来看我?’’在她们流淌着母爱的眼神里,我看懂了作为母亲的那种思念和渴盼。她们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俨然我成了她们远方归来的儿女。第二年春节我回到村庄,却再也见不到她们和蔼的笑容,听不见她们亲切的笑声。

我一遍又一遍读于丹的《别再等来日方长》,于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命来来往往,我们以为很牢靠的事情,在无常中可能一瞬间就永远消逝了;有些心愿一旦错过,可能就永远无法实现。

是啊,人生匆匆,来日并不方长。花儿调谢了,还会再开,草木枯黄了,还会再绿,只有岁月经不起等待,唯有爱经不起等待!

母亲为了儿女和家付出了年华,付出了一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诗酒趁年华,孝顺趁当下。既然我们心中所念,应该拼尽心力完成。那一刻,我们才不会辜负。


君如月


人,是必须要懂得感恩的,没有人是应该对你好的!至于要怎么样感恩,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自身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不赞同帮助标准超过自己的能力;

二是:帮助过自己的人,理应铭记于心,自己条件好转了就应该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礼不在重,在于这份心意和情;

三是:真正的行善是不需要回报的,需要回报的不叫行善,但这并不能说得到帮助的人就不应该有感激之心;

四是: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圣人,普通人就应该有平常心,不要拿道德绑架那一套,以圣人标准去要求别人,以小人标准要求自己。


红日与钢琴


与人为善,切莫忘本,珍惜当下的人和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