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頂天死後明教只三人有實力爭教主,三人有一共同優勢,不是武功

倚天中,陽頂天死後,明教大亂,各大高手為了爭教主之位,不惜撕破臉面,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令人不勝唏噓。我們知道,明教之中,高手如雲,誰都不比誰差多少,所以沒有一個人武功高出其他人太多。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滅絕師太就曾分析明教的局勢,她說明教之中至少有五六人有資格爭教主,可見明教的高手不但多,而且都有很強的實力。

陽頂天死後明教只三人有實力爭教主,三人有一共同優勢,不是武功

不過,滅絕師太畢竟是局外人,對明教的事不可能瞭解得那麼清楚,其實,明教中爭教主的人雖多,但真正有實力競爭教主之位的,並不算太多。因為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只要武功比其他人高,就能當教主,卻忘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有一個細節,明教五行旗不但阻截六大派的人,同時還和天鷹教明裡暗裡地爭鬥不休,看雙方爭鬥的情勢,他們彼此的仇恨恐怕不比和六大派的少。書中說五行旗和天鷹教素來不睦,一直在爭教主之位。也許你會很奇怪,五行旗掌旗使除了莊錚,沒有一個是一流高手,他們哪來的底氣和天鷹教教主、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殷天正較勁呢?

陽頂天死後明教只三人有實力爭教主,三人有一共同優勢,不是武功

這就引出了一個權力紛爭的關鍵因素,也就是明教爭奪教主之位的一大砝碼——兵權。

我們知道,明教高層有左右使,護教法王,五行旗,五散人,但是真正和六大派交手時,作戰主力一直是五行旗,因為他們手下有足夠的兵力。其實,光明頂上張無忌力戰六大派高手只是這次大戰役的收尾,真正慘烈的戰鬥是六大派去光明頂的途中和五行旗之間的數次交手。武林中的紛爭,按江湖規矩單打獨鬥種種,其實都是小打小鬧,真要完成政權的顛覆或毀滅,還是要靠軍隊的力量。你也許會說,五行旗這麼多人,也沒有阻止六大派登上光明頂啊。但是畢竟六大派和五行旗交戰的過程中,死傷人數最多啊,而且,六大派也派出了很多人啊。

陽頂天死後明教只三人有實力爭教主,三人有一共同優勢,不是武功

然後我們回到五行旗和天鷹教的鬥爭,為什麼五行旗偏偏和天鷹教不和呢?就是因為天鷹教也有足夠的兵力,雖然殷天正離開明教在外設立天鷹教,但從性質上來說,天鷹教只能算是明教的支教,如果時機成熟,殷天正完全可以出兵回到光明頂,一舉奪魁,當上明教教主。殷天正在江南成立天鷹教,除了帶走自己的黨羽,肯定也不斷地壯大勢力,所以在武林中,天鷹教也算是個不小的政權組織了。因此,五行旗才把天鷹教視為眼中釘,因為雙方都有一個奪取政權的砝碼——兵力。

也就是說,明教如果有人具備足夠的實力爭奪教主之位,殷天正肯定算一個。而五行旗作為一個整體的組織,莊錚無疑是他們的老大,因為莊錚畢竟武功高過其他四人太多。所以莊錚也是教主之位的有力爭奪者。

陽頂天死後明教只三人有實力爭教主,三人有一共同優勢,不是武功

既然提到兵權,那麼我們不妨再看看明教之中,誰還有這個優勢。光明右使範遙早早就離開明教,而且此人喜歡獨來獨往,單獨行動,所以他沒有什麼兵權。紫衫龍王更是早就和明教互相拋棄,所以更可以忽略不計。金毛獅王雖然貴為陽頂天的欽定接班人,但他28歲以後就致力於找成昆復仇的事業當中,對教主之位全然不在乎。青翼蝠王逍遙自在,武功雖高,但政治方面情商明顯不夠。至於五散人,只是五個閒雲野鶴,在明教中算不得一流人物,武功和兵權方面都不夠資格。

陽頂天死後明教只三人有實力爭教主,三人有一共同優勢,不是武功

還有一人未提及,就是光明左使楊逍。明教大亂之後,楊逍並未像其他人一樣遠離光明頂,雖然他隱居坐忘峰,但那是為了避嫌。為什麼楊逍不離開呢?一來是責任感,二來是,楊逍也有一定兵權和兵力,崑崙山區域其實是他的根據地,他手下的天地風雷四門,就是他的兵力。有了這些人作為手下,楊逍在崑崙山其實也構成了一個袖珍小政權。這也就是為什麼五散人老是找他的晦氣的原因,因為他手下有兵,有當教主的條件,成為眾矢之的就不奇怪了。

也就是說,明教之中,有實力當教主的,其實只有楊逍,殷天正,莊錚三人,這三人武功當然都非常高,在明教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支撐他們競爭教主之位的卻絕不是武功,而是兵權——畢竟明教雖在武林,但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權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