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大綱要求的四種能力,你都具備了嗎?


公考大綱要求的四種能力,你都具備了嗎?


申論考試大綱中講“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這提示我們:一方面,申論不同於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等常規考試,它不是純粹考知識,而是以考查能力為主;另一方面,申論不是專業性的考試,無論是理科、文科,還是工科,大家都處於同一起跑線,因此大家不必有畏難情緒,不要為自己設限,要認真備考。


申論考察的四種能力


一、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能力剖析】

(1)“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提示出了申論考試的客觀性。在作答時要尊重資料、不要隨意主觀發揮。

(2)“準確”就是指資料中的原詞應抄時就要抄,必須符合兩個前提:①符合題幹。②必須表述規範,即這句話一看就能夠明白,且很簡短。這種方法大約佔到約60%的的分值。


二、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能力剖析】

“分析和歸納”“合理的推斷或評價”,絕大部分答案還是來源於給定資料,即使要求表明觀點,也要依據給定資料、確定觀點,不能帶個人主觀色彩、隨意發表個人看法。比如資料中描述了一些城市取消路邊攤和露天市場的事情。考生不能看到這些事就主觀認為做法是錯誤的、不應該取消。而是要根據給定資料,準確理解命題人的意圖,理性確定自己的觀點。在考試中佔20%-40%的分值。


三、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能力剖析】

(1)“發現和界定問題”說明在作答時,有的題目要尋找問題,問題指的是負面、不好的事情,閱讀資料時要重點關注資料中的負面信息,從中提煉答案要點。

(2)“方案或措施”即是對策、做法,如果資料中給出明確的做法可以摘抄,如果沒有直接給出做法,可能需要我們從不好的方面推導出做法,即分析推導的過程。比如資料中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則可以推導出做法:加大資金投入、融資、開源節流等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在考試中佔20%-40%的分值。


四、文字表達能力

——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範、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能力剖析】

文字表述簡潔規範,主要還是利用資料中的詞彙進行論述。能夠根據給定資料論述清楚,語言流暢,不要出現錯別字和病句即可。


知識小結

申論考試大綱是對申論考試的整體要求和宏觀指導,準確理解大綱的對於提高申論成績具有重要意義。它告訴我們要尊重給定資料,在備考過程中要全面提升各個能力,尤其是閱讀理解能力。申論歸根到底還是理解給定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