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與姚廣孝誰更厲害些?

漢東學長


說起劉伯溫大名,很少有人不知道。說起姚廣孝大名,知道的人不多。劉伯溫是助朱元璋得了天下,姚廣孝是幫助朱棣得了天下。不過,從生前死後的待遇來講,姚廣孝更勝一籌。

重點說說這位不大為世人稱道的姚廣孝吧。姚廣孝本是醫學世家出身,十四歲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後來,姚廣孝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術數。此人三角眼,狀如病虎,在相學上來說,這種長相嗜好殺戮。


姚廣孝命運的轉折事件是朱元璋選高僧侍諸王,為已故馬皇后誦經薦福。姚廣孝以薦入選,因與燕王朱棣相談甚歡,主動跟隨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主持大慶壽寺。從此經常出入燕王府,參與奪位密謀,成為朱棣的重要謀士。那時劉伯溫已經死了7年了。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動手削藩,姚廣孝比朱棣還堅定的認為:天意在朱棣,一直支持甚至慫恿朱棣起兵。朱棣曾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姚廣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據說他是真的看到了朱棣的帝王之氣,這種“異能”我們沒法證實,但應該是有跡象讓姚廣孝做了準確的判斷。


朱棣起兵後,姚廣孝留守北京,輔助世子朱高熾監國。朱棣起兵其實一點都不順利,他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一路拔城而去,十分挫敗之下,姚廣孝建議朱棣回師北平。姚廣孝看準了朱允炆致命的“仁慈”:令將士們不傷朱棣,愛惜自己名聲勝過保住大明江山。姚廣孝建議朱棣直取京師。朱棣採納他的建議,在淝水、靈璧連敗南軍,並渡江進入京師,“靖難之役”後,登上皇帝寶座。

成祖繼位後,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佈局。而後在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晚年又整理了反排佛的《道餘錄》。姚廣孝為中國文化歷史和佛教史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永樂十六年(1418年),姚廣孝病逝慶壽寺,終年84歲,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其實明成祖曾讓姚廣孝蓄髮還俗,姚廣孝不願意。他一直居住在寺廟,白日換朝服公幹,晚上回寺廟換上僧服。朱棣所賜府邸、美人,一概不要,所賜黃金,散於族人鄉親。

個人認為:姚廣孝其實比劉伯溫還要神秘一些。沒有他,朱棣不可能以一州之地,奪取江山。也不知,他是真的“預見”了未來,還是藉助朱棣,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姚廣孝一生都能收心簡從,輔佐三代帝王,生前位極人臣,極度尊崇,死後配享祖廟,這一點,以劉伯溫的際遇,大概是想都不敢想。可惜二人錯開了生年,不然以二人造孽般的智計,要嘛棋逢對手,要嘛惺惺相惜,也是極好的。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如是,如是我聞,繼往聖絕學,成智慧人生,我將用自然語言,易學理論,邏輯思維,理論聯繫實際,單開文章,連載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和易經在現實生活裡的應用。喜歡就關注吧!感謝!


如是史社


在個人能力和歷史功績上看,個人還是覺得劉伯溫厲害些。因為,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朱元璋定鼎天下的關鍵謀士之一。朱元璋平定張士誠、陳友諒等漢族群雄,北伐中原,驅逐殘元等重大軍事大計的謀定上面,我們都能看到劉伯溫的身影。

在那個群雄逐鹿,天下動亂的元末,如果不是逆天的牛人,是能難開創如此偉大的基業的。因此,劉伯溫的個人能力顯然要比姚廣孝厲害些。

從歷史功績上看,劉伯溫都要比姚廣孝大。因為劉伯溫不僅助朱元璋平定天下,而且在洪武時期對大明的吏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伯溫是讓天下從戰亂到太平的人物。但姚廣孝不同,這傢伙放著太平日子不過,惟恐天下不亂,非要勸說燕王朱棣起兵。姚廣孝這是為造反而造反的。雖然最後他助朱棣取得了天下,但是他並不道義。因為,當時大明本來就很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他卻為了滿足自己那顆無處安放的心,非要幹這勾當。讓天下百姓再經歷一次戰亂。


朱棣和朱允炆,都是太祖之子孫,雙方的軍民,都是大明之赤子。而他們最終兵戎相見,數十萬將士喋血沙場,都拜姚廣孝所賜。所以說,姚廣孝不道義,他是個切頭切尾的陰謀家!

再說,姚廣孝的成功並非他厲害,而是因為朱允炆太渣了。名正言順坐擁天下,手握百萬大軍,掌控天下錢糧,居然打不過朱棣區區數萬燕軍,能怪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