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需不需要上幼小銜接班?

我想永遠開心


關於銜接班,作為一個一線老師有時候我分不清是家長需要的產物,還是因為有了銜接班才有了家長這個客戶。

小升初上銜接班可以理解,因為六年級知識有了一定的難度,家長擔心初中會更跟不上所以要合理利用假期時間幫孩子提高鞏固。但是我個人認為幼兒園升小學沒有必要參加這個類型的培訓班。

首先,在小學低年段對孩子的主要要求就是養成良好習慣,主要是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生活習慣又包括衛生,禮貌等。學習則包括拼音的拼寫拼讀,學習利用字典查找生字,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中高年段學習的重要基礎。



而養成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家長老師的糾正指導下慢慢形成,並不是一次培訓或者一次課堂教育可以完成的。對於低年段的孩子我主張要家長的參與度高一點,假期的陪伴,讀書或者遊戲,甚至是旅遊都會促進孩子成長。

而且低年級的課程本身就簡單,一般在幼兒園已經學過了,如果孩子又上了銜接班那麼在正式開學後會覺得學習太簡單了,從而產生不屑於學習的思想,失去學習興趣,久而久之不利於養成好學的好習慣,也不利於學生高年段發展。


國家的課程標準中對不同學段有些不同的要求,存在一定的教育規律,揠苗助長可能會暫時獲得收益,但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學生身心發展。

總之,家長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一定不能操之過急,小時候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高年段就可以看出區別,好習慣就會發揮作用。


說文寫作


幼小銜接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幼兒園已經明文規定不能提前教小學內容了,然而上了小學之後,教學進度卻非常快。有些小學基本兩個月就教完拼音,英語一上來就是認讀單詞,閱讀句子,不會再從ABC從頭教起。因此,家長必須提前幫孩子做好準備。要麼上學前班,要麼在家教。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逐步過渡。我家女兒今年9月馬上上一年級了,我們沒有上過學前班,也沒有報任何文化課的課外班,都是自己在家教,只要家長肯下功夫,提前學習並不會很難。目前我女兒識字量在500左右;拼音基本掌握,能獨立拼讀;數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純口算),邏輯推理能力強,能解簡單的標準9宮格數獨,能解三階魔方;英語方法會簡單的日常對話,掌握基本的自然拼讀,詞彙量在三四百左右吧。雖然跟各種牛娃沒法比,但幼小銜接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下面和您分享一點我在家教孩子的經驗:

關於識字:

1. 在生活中識字

我家小妞大概在5歲左右就對認字很感興趣,走在路上會關注廣告牌上的字,乘坐地鐵時也經常被路線圖中各種地鐵站名所吸引。所以家長要有意識地帶孩子認識生活中的字,如常見的指示牌,物品的包裝盒,公交地鐵站點等等。從生活中認,孩子會更容易記住。

2. 字卡遊戲

家長可以購買一些識字卡片,最好正面是字,反面是圖片的,與孩子玩字卡遊戲。如分類遊戲,把相同部首的找出來,能夠舉一反三(如三點水的字都是與水有關的);“誰不見了”遊戲,呈現N個字卡,請孩子閉上眼睛,拿掉一個,猜誰不見了;組詞遊戲,把能組詞的字卡放在一起,找到好朋友。

3. 大量閱讀

積累識字量最重要的還是閱讀。先從簡單的開始,比如把孩子小時候讀過的繪本拿出來閱讀。因為繪本的字很少,再加上孩子對故事本身熟悉,理解起來更容易。然後純文字的閱讀《四五快讀》一套就夠了,絕對是最基礎最實用的中文分級讀物!等掌握了一定的識字量,再閱讀一些簡單的橋樑書,向自主閱讀過渡。

關於拼音:

拼音是輔助工具,所以一定是認字先行,拼音其後。建議拼音不要學得太早,大班下半學期再開始都來得及,避免與英語的自然拼讀混淆。

最初,我只買了一套《魔法拼音國》,通過有趣的繪本故事讓小妞認識拼音字母以及拼讀的規則。之後,可以通過拼音卡片和孩子進行遊戲,如“捉迷藏”遊戲,把拼音卡藏起來,找到一個讀一個;“找朋友”遊戲,將聲母和韻母配對,進行拼讀;“聲調舞動”遊戲,用身體來表示不同的聲調。

最後,就要多學多練。寫:每天堅持寫1-2個拼音字母,在寫的過程中鞏固。練:可與認字相結合,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往往不直接告訴小妞,而是寫上拼音,請她自己拼讀,並會延伸出同樣韻母相似發音的其它字寫出來讓她拼;讀:閱讀帶拼音的書,如《米小圈》等。

關於數學:

其實對於小學一年級來說,掌握20以內加減法就行,除此之外還需要認識基本的平面和立體圖形、學會比較測量(大小、多少、高矮等)、認識鐘錶、知道空間方位(上下左右前後)。這些都很簡單,因此重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培養小妞的邏輯思維,我買了很多桌遊,(如smart桌遊),還會帶她做魔方、孔明鎖、數獨等燒腦玩具,推理能力大大提高。

生活處處是數學,主要看家長有沒有意識,需要長期積累。家裡的樂高可以用來進行分類、數數練習,拿出不同大小的杯子就能比較大小,隨手拿點瓜子也能進行加減法。(一年級主要是掌握湊十法,一定讓孩子多練習幾和幾可以組成10,這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經常帶孩子去買菜逛超市,讓孩子用紙幣付錢,練習錢幣的運算。平時多看看日曆和鐘錶,提醒時間,並且出門的時候可以問問類似“現在幾點,我們到xx地方需要x小時,我們幾點能到呢?”這種時間推算的問題。

當然,數學也是需要紙筆練習了。數數和加減法推薦《奇蹟數學》,如果想進一步提高的話推薦《摩比愛數學》,有一定難度,但趣味性還可以。基本刷完題一年級的數學都沒問題了。


翅膀媽咪說


我兒子開學上小學一年級,他們幼兒園同班小朋友,要麼是提前一年大班不上就去上幼小銜接了,要麼過完年去的,要麼一放假去的,不上的也就不上了,比如我們。

但臨到開學再去上幼小銜接的基本沒有,一個月的時間除去星期天,在幼小銜接班基本什麼也學不到,還不如在家裡自己簡單輔導一下。

幼小銜接我沒我兒子報,原因有幾點:

第一,我女兒去年上一年級,沒報幼小銜接,但上一年級完全沒有出現跟不上的情況,無論是學習態度還是學習習慣都很好。

第二,幼兒園的幼小銜接說明會和小學一年級老師的態度是一致的,不提倡上外面的幼小銜接班,對於零基礎的入學的孩子,老師教起來更容易,孩子學起來也更用心。

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的一年級前半學期來看,在學習上可能佔優勢,但後半學期優勢就沒有了,並且對於一引起孩子來說,認為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都會,可能導致學習不 認真。

第三,一年級的知識相對簡單,大多數孩子能夠很快掌握,一年級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及對學習的興趣。我們更要關注的是孩子能否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主動學習。

第四,零基礎入學不等於零準備入學,在孩子入小學前,要培養孩子的自己能力以及閱讀能力。

孩子能夠自己整理個人物品和學習用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對上一年級來說是必要的。

同時,保持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多讀書,大量識字,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很好的提升。

總之,對於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孩子家長來說,我們要放平心態,注意平時對孩子的教育,而不僅僅靠幼小銜接來解決問題。


雙寶媽育兒


我們家孩子目前正在上小學一年級,一年前的現在,我跟你一樣困惑要不要給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班,當時也是焦慮得很,一邊上網搜別人的經驗,一邊向身邊孩子已經上小學的朋友取經,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不上幼小銜接班。

我們家的情況是這樣:當時上的是公立幼兒園,幼兒園雖然不教文化課,但是幼兒園開設了拼音和數學思維延時班,孩子對拼音字母和20以內加減法已經基本掌握,平時家裡牆上貼著識字掛圖,孩子也認識了一兩百個漢字,只是缺乏大範圍的應用。我打聽了附近的幼小銜接班教授的內容,主要包括300個常用漢字、100以內加減法,還有26個英文字母、簡單的單詞和自然拼讀,差不多是小學一年級上半學期的課程。也就是說,如果上了幼小銜接班,那麼上了一年級後,就是再上一遍。根據大多數過來的家長反饋,孩子已經學過的東西再學一遍,往往失去興趣,導致小學的正課沒有好好聽,顧此失彼,適得其反,所以我沒有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孩子現在上一年級了,並沒有因為當初沒有上幼小銜接班而落後多少,至於一年級的拼音課,沒有兩節課那麼誇張,估摸著用了三到四周的時間講完,即使孩子從來沒有學過拼音,放學回來後家長辛苦點,讓孩子多讀多寫多練習,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你的孩子是否需要上幼小銜接班,可以針對幼小銜接班的教課內容,看看孩子是否涉足和掌握程度,如果是從來沒學過這些知識,那去上一個幼小銜接也無妨;如果是已經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裡接觸過或者上過專門的課外班,那可能真的沒必要再去上幼小銜接。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哈。


米媽說


我家娃剛好過完暑假要上小學一年級,對於幼小銜接,我在他中班的時候比較焦慮。因為身邊有剛好家有小朋友是大班的朋友,大家都認為拼音和識字量需要幼小銜接抓一抓。而我個人認為幼小銜接的不能僅僅是知識量,最重要的應該是習慣的養成。很多培訓班都是暑假裡整個一兩個禮拜集中學一下,短短的時間內,孩子們真的能一下子從幼兒園放飛的狀態切換到小學模式嗎?我個人不認同。

我們上的幼兒園是公辦幼兒園,三年下來,孩子應該學會了十以內的數字和兩三首古詩詞,會寫自己的名字。其它的幼兒園不會教的,如果想學,只能去外面的機構。捋順了這些,我決定自己給他制定計劃,別人用暑假幼小銜接,我就用大半年的時間去慢慢銜接。從孩子大班下學期開始,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個計劃,週一至週五晚上每天做一頁計算題,一開始是十以內,後面到二十以內,孩子速度慢點5分鐘左右做完,快點1分鐘就可以了。每天練一頁字,應該有一二十個字的樣子,都是在書店買回來的幼小銜接的書冊。基本每天30分鐘左右,一開始我陪著,大概十幾天以後就不用陪了,只要告訴他哪裡注意什麼,再後面會很自覺的一放學先完成作業再玩。有一段時間,家裡裝修,我顧不過來,讓爺爺奶奶來家裡負責接娃回家,孩子也很自覺的把作業做好,等我回來後檢查。孩子都是貪玩的,制定計劃的時候也是有獎勵措施的,每天作業完成有獎勵1元錢,9點半睡覺獎勵1元錢。反之,當天作業沒完成,1元錢就沒了,沒有準點睡覺,扣一元。暑假中,青少年宮的課搖號,搖到硬筆書法的課,老師每節課都有佈置作業,孩子都是自己完成,我從來想不起來提醒他,慢慢的,每天的兩元錢他也不會找我要了,已經習慣了寫作業的模式。至此,我覺得孩子已經沒有上幼小銜接的必要了。

我家識字量只有一兩百,都是平時生活中獲得,孩子資質在那裡,不是記憶力很好的,我覺得最終大家都會認識字的,也不用急於這一年,所以孩子在做一些思維的題目的時候,家長需要在旁邊讀題,我覺得這是習慣培養的最好模式,等娃都認識字了,陪讀也可以結束了,習慣也養成了。

幼小銜接上與不上,首先想清楚幼小銜接的目的是什麼?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容哥麻麻


幼兒園到小學,無須銜接班過渡



我是雯媽愛生活,這個問題我來答。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是三年幼兒園後都沒滿六歲去上小學,沒讀過什麼銜接班。兩孩子都很出色,學習都能緊跟老師的節奏,大的已經從985大學畢業了,小的還在唸初中。

我不建議孩子上銜接班。原來有三:

一是孩子有無限潛能,不要先給孩子貼標籤。

家長先認定自己的孩子太小,怕跟不上,這與杞人憂天有什麼區別。要知道孩子比我們成人的接受能力要強得多,你也時常能發現孩子無窮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度遠遠超乎我們的判斷。相信孩子,讓孩子大膽的往前走。

二是孩子上銜接班,失去新鮮感。

先將小學的知識學了個大概,到了小學,孩子失去新鮮感,認為自己都學過,妄自尊大,反而弱化學習動力。我們讀過傷仲永的故事,應該知道前面走得快的孩子不一定永遠都走得快。讓孩子永遠保有一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每天都有新的未知的知識向他招手,孩子才能夠更加熱愛學習。

三是銜接班的老師更不專業。

銜接班的老師非小教老師,授課的方式方法技巧可能都無法做到專業。孩子先入為主,有可能被誤導。而且這種思維定勢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當年的啟蒙老師終身難忘的原因。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茁壯成長,每一步都不耽誤。

不知你是否認同我的觀點,點贊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檻外散人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較快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提前學習過度一下。到底需不需要呢?我曾經是小學老師,說說幾點我個人的看法:

看孩子的學習能力。

我帶過好幾屆一年級,發現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提前學,不管什麼新的知識和技能,他們都很容易上手。這類孩子如果上了幼小銜接提前學會了很多,等到正式入學後會覺得老師教的很慢,對他們來說沒有挑戰性。所以像這樣的孩子沒必要上。

中等的孩子接受能力稍微慢一點,但是隻要不給他們壓力,慢慢的就能明顯看到他們的進步。有很多孩子,開學初寫的字還歪歪扭扭的,到了期中考階段,發現他們的字的筆畫和結構已經都改善了很多。這些孩子我覺得也不需要上幼小銜接班,入學後,只要跟著老師的節奏,完全不用擔心學不會。

那些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弱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專注力難以集中的,很少能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的,可以提前去適應一下,練練寫字和拼音,以免到時候真的跟不上,自信心受到打擊,影響以後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強度不能太高,最好是半天制的,以免因為時間過長影響學習興趣。


看孩子的知識基礎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成長,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堅持親子閱讀,親子手工,經常和孩子玩各種親子游戲,帶著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幾年下來,認知水平已經遠遠高於同齡人了,入學後很容易適應。這其實就是我上面說的第一類的孩子。

另外,有一些幼兒園,多多少少有學過認字,拼音和簡單的加減法的,這其實就是銜接了,沒必要再上了。

我家大妞也是馬上小學,我認為她至少會是中等以上的學生,所以沒讓她去上幼小銜接,暑假除了出去玩,在家就是隨意看看書,畫畫做手工,偶爾玩一下游戲。每天都很開心,很期待趕緊開學成為小學生。


安在我心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6月份了,眼瞅著就要到9月份小學新生入學了,很多家長都開始互相打聽要不要給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班?報哪個機構比較好?小學一年級最新的課程要求是什麼?孩子上了小學能不能跟的上進度?這種迅速蔓延的焦慮情緒搞得幼兒園中班的家長們,也開始跟著緊張起來。

通常家長們普遍焦慮最多的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一年級拼音部分教的很快,一帶而過,孩子如果沒有拼音和部分漢字基礎,會跟不上教學進度,學習會很吃力。


第二,孩子不適應小學的學習方式和環境,會遭受挫折,對學習和學校產生反感。


針對家長們這兩方面的焦慮,我提出一些個人的小建議:

第一,關於學拼音和漢字。

其實大家完全沒有必要這麼焦慮,根據我考證的網上各地不同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大綱,也諮詢了身邊好幾位小學老師,關於拼音這塊,最少教學時長在1到1個半月左右,可以學的比較紮實,完全不存在教個2節課就結束的情況,不必過於擔心。

在孩子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有意識的給孩子看一些拼音、識字類的動畫片,這裡推薦一部識字動畫,叫《字有道理》,每一集講一個字的由來、演變和寫法,還是挺不錯的。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用這種方式教會孩子學習基本的拼音和漢字,孩子一般都不會排斥。我們只要每天花一點時間陪孩子回憶一下今天看動畫片學了什麼內容,糾正一下孩子的發音和寫錯的字就行了,不必搞得像輔導作業一樣的嚴肅,輕鬆一些,慢慢來,保護孩子學習興趣為主。

平時還可以給孩子讀一些帶注音的繪本,讀的時候用手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給孩子讀,不必一個字一個字刻意的去教,孩子看多了自己就會認識一些常用的漢字。

還有就是孩子握筆的姿勢需要儘早糾正,不一定是學寫字的時候,平時畫畫也是一樣,畫畫也能鍛鍊握筆姿勢,早點幫孩子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後上學寫字要省很多功夫。


第二,關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

小學不同於幼兒園,對孩子的日常行為和課堂紀律要求會更高一些。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教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行為,讓孩子知道自己不同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老師會怎麼對待你,同學會怎麼對待你。只有在充分認識到自己行為後果的基礎上,孩子才會配合我們糾正一些錯誤的行為。

上小學最重要的就是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不認真聽,聽不懂,學習效果就會打折扣,課後作業就不會寫。所以平時還要訓練孩子“聽話,複述”的能力,比如平時給孩子講一些發生的事情或者故事,跟孩子一起討論,鍛鍊孩子充分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為以後上課能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達到更好的聽課效果做準備。

辦理入學手續的時候,讓孩子全程參與,有新生歡迎儀式的話一定要參加,讓孩子認識一下新老師和同學,帶孩子參觀一下教室、操場、食堂、廁所,讓孩子提前瞭解未來的學習環境,排除陌生感。


第三,關於幼小銜接班的選擇。

家長們注意千萬不要被一些教育機構的營銷套路洗腦,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讓孩子成為了教育機構賺錢的工具。

所謂的幼小銜接只是在“

搶跑”,學的一些知識只是現階段看起來有用而已,把時間拉長點,對於孩子一生的發展來說,還能起到關鍵作用嗎?

根據我瞭解到的情況,上過幼小銜接班和沒上過的孩子之間,學習上的差距最多也就半個學期左右,不是很明顯。沒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在最開始的階段會有點不適應,只要家長積極配合,完全可以應付,隨著對新知識的理解吸收和持續的學習興趣,成績會慢慢起來,迎頭趕上。而那些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因為很多知識都學過,沒有太大的新鮮感,所以學習上不會太用心,上半學期因為吃老本,成績還可以,到了下學期就會有明顯的下滑。


那是不是完全沒有必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了呢?

答案是,不一定。


主要看你想教會孩子什麼?

其實,一年級核心的學習任務根本就不是課本上那些知識,那是什麼呢——是學習如何瞭解並且全然接納自己作為小學生的身份;是能夠培養主動的學習習慣;是能夠體會單純學習知識的樂趣;是能夠形成終身成長的思維模式。

所以,我們挑選幼小銜接班,也要圍繞小學一年級的核心學習任務來,而不是應付一年級入學的門檻。

市面上有很多學前教育機構,誇大了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和一年級入學門檻,目的就是為了消費家長們的焦慮,給孩子報班。有些幼小銜接教育機構的課程或者APP中,甚至出現了小學奧數、初中物理和化學、少兒口才等比較高深的課程。其實這樣沒用,速度越快越深入不了,只會適得其反,浪費孩子大量的精力,也消磨了他學習的興趣。


真正好的幼小銜接班要教會孩子兩個重要的東西:

第一,學會理解課堂的規則。

幼兒園的課堂紀律還是比較寬鬆的,玩為主,學為輔,對於講話、打鬧的小朋友老師也不會太嚴厲的批評,課間還有零食和遊戲,中午還有午睡,整體的環境氛圍比較輕鬆。

而小學課堂就不一樣了,一堂課45分鐘,不僅要能坐的住,還要盯著老師,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不要講話,不打擾別人。這對孩子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正式進入一年級之前,體驗一下這種靜態授課方式,還是很有價值的。

第二,提前暴露孩子在未來的小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

很多老師反映,在一年級剛入學階段,孩子們普遍會出現下面三種情況:

1,在課堂上旁若無人。

有些孩子上課時會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中,玩手、文具或者衣服;跟周圍的同學說話,或者邀請同學跟自己一起玩遊戲;在教室走來走去,甚至走到講臺旁邊,觀察老師的行為。發生這種情況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年齡偏小,行為能力還沒發展到與課堂學習要求相匹配的階段,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2,找理由不去上學

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都會說:“我不想去上學。”“我肚子疼,不想去上學。”“我太困了,不想上學。”總之,孩子會有一萬個理由不想去學校。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試圖去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因為課堂紀律?不喜歡老師?還是教學的內容帶來的壓力?這意味著孩子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毫無障礙的進入課堂學習。

3,真的生病了。

平時一直很健康的孩子,突然就時不時的感冒發燒,拉肚子,胃口也沒以前的好了,甚至偶爾會出現大小便控制不好的情況。這是因為孩子不知道應該如何釋放壓力,通過身體的反應真實的表達出來了。這個時候需要讓孩子在家好好休息,稍作調整,在保證健康的同時,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的釋放壓力的方法,重新去感受學校的生活。


結尾

總之,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完全在於家長的選擇。

不打算上的家長,需要在入學前一年也就是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在日常生活遊戲中就要有意識的帶入一些一年級需要掌握的知識概念,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必要的紀律。還要在開學後,及時和老師溝通,報備自己孩子的情況,瞭解班級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如果有落後需要及時補上。

打算上幼小銜接班的家長需要認真挑選培訓機構,以培養孩子學習習慣,體驗小學課堂生活為主,碰到以教會孩子多少算數題目,多少英文口語對話,認識多少漢字為賣點的機構都要敬而遠之,除非在你的細緻觀察下,你家孩子的行為和認知能力都已經發展到了需要學習這些知識的階段。

家長最怕的是對未來要發生的情況沒有心理預期,有準備就會有方法,也會有更好的選擇。


奶爸王琦


我家大寶目前三年級,她在幼兒園的最後一年,是學了一些幼小銜接的知識的,比如,拼音,簡單算術,幼兒園還請了一個外教老師,每週有兩節英語課,每節課30分鐘。

現在很多學校提倡零基礎入學,老師和專家們也說,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利大於弊,因為即使孩子們提前學習了小學知識,他們在一二年級成績會領先,但到了三年級,這些孩子的成績和沒有提前學習的孩子們的成績是相當的。

我的經驗是,如果家長比較有耐心,平時時間比較富裕,願意平心靜氣地輔導孩子,那麼,幼小銜接也是可以不上的。

當然,最好在讀小學之前,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孩子能自主閱讀就更好了,這項能力會讓孩子在學習中輕鬆不少。

另一種情況,如果家長平時工作很忙,輔導孩子時耐心也有限,那最好還是讓孩子學一下幼小銜接的知識比較好。如果一點兒也不學的話,孩子一開始會很費勁,家長也很著急,那種煎熬會很痛苦。尤其班裡如果有很多提前學過一年級知識的孩子,兩相對比之下,孩子會更受打擊。

我家大寶讀一年級時,二寶剛滿一歲,身邊沒有老人幫忙,老公工作也忙,基本上,我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忙碌是肯定的。

還好,大寶在幼兒園學習了幼小銜接的知識,我從她小時候就帶著她讀繪本,她在小學前就能自己閱讀了,以上兩點讓她在一年級的學習中比較輕鬆,我也比較省心,沒花什麼心思。

以上是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漂凌育兒


我覺得有必要上幼小銜接。

現在幼兒園幾乎不教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大班可能會教點。讀小班就是帶著玩,做些手工,我女兒讀中班平時就是手工製作,每週教幾首兒歌,認裡面的兩三個字,其他不作要求。真的沒學多少課本知識,她爸爸說這樣好,只有我有點擔心,放假在家給她補點。

帶老公侄子做了幾次作業,我覺得更有必要補了,一年級的學生,語文要學那麼多字,侄子的成績中等,看了他的作業,比我們小時候的內容多多了。數學更厲害,題目能把人繞暈,題目都讀不懂,怎麼能做對。我記得一個題目是這樣問的,請按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把所有個位數是4的兩位數比61小的數寫出來。你看這題目問的,要是我們孩子學習還沒開竅,怎麼會懂這是啥?

孩子的記憶力不可能一下子記住,只能重複記才記的住,還是要多練習才行。一年級就就有作文了,只是字數少些,不會寫的可以用拼音代替,對於一個表達能力不好的孩子,這個就是難處,孩子一開始看到作文就怕,不調整過來,以後很大影響。

看了一年級的作業,學習內容不是一般的多,還是提前做好準備好些,不然後面有的忙,現在孩子讀書和練舞蹈一樣,只靠課堂不行,還得課外時間下功夫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