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東營金牌工匠3

李玉東:追求“精湛” 永不停歇

在公司領導眼中,李玉東這名職工有知識、有追求、有能力;

在同事的眼中,李玉東是廠裡的技術“大拿”,機器出故障找他準沒錯;

在同行眼中,李玉東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從未停下追求技藝“精湛”腳步,總能在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

39歲的李玉東是利華益集團的一名職工,面對各種褒獎和榮譽他誠懇地說:“我只是千千萬萬個技術工人中的普通一員。新時代的基層工人要有文化、有技術、有追求才行。我將以對技術的孜孜以求,對夢想的堅持和實踐,堅持不懈地學習進步,實現更大的進步。”

回想剛參加工作時,李玉東在實際操作中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知識的不足,那種緊迫感讓他變成了“有心人”。他利用一切機會加強學習培訓,向有經驗的老師傅虛心求教。積極參加東營市技師學院與企業聯合組織的“金藍領”技師培訓,不斷提升充實自己的業務知識水平;先後赴濰坊昌邑石化、瀋陽沈鼓集團、杭州杭汽中能等地培訓學習煙氣輪機、離心式壓縮機、汽輪機等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拆檢與維修等技術。

在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成長。“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不把問題徹底解決了,真是吃飯不香、睡覺不穩”。正是有了這麼一種執著的工作態度,李玉東經常放棄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在設備檢修期間加班加點,在技術難點面前主動擔當。他將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工作創新結合起來,針對企業生產運行泵類設備軸承箱潤滑油洩露問題,大膽提出“將設備自帶的防塵盤改為旋轉機械油封的”解決方案,有效地降低了電機、機泵的維修頻率,實現了企業成本、設備運行和員工維修頻次的科學量化配置。李玉東針對離心式壓縮機呼吸帽飛油等問題,指導設計了阻油迴流式呼吸帽,提高了離心式壓縮機運行的節能降耗和安全性,促進了企業生產裝置的安全穩健運行。

很快,李玉東成長為企業的技術骨幹。作為利華益集團“付連祥(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的一員,李玉東發揮“精益求精”的精神,勇挑重擔,承擔了一系列的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發明創造等技改工作。僅2017年,他參與實施的“異丁烷脫氫裝置壓縮機(往復式)無級餘隙調節系統改造項目”一項技改工程,投入使用後年可節約用電成本約300萬元。

李玉東始終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同事們佩服他有一身“好技術”,他就充分發揮自己“技術能手”優勢,採用“結對子”“點對點”的幫扶方式,指導車間、班組和其他部門破解技術難題,激發車間員工學習技術、鑽研技能、崗位成才的工作熱情。在他的幫助下,有30多人成為他傳幫帶的對象,其中95%成為了高級工。他還按照集團公司“提升技能強素質、崗位建功促發展”的要求,組織班組開展技術比武、技能競賽等系列活動,提高了廣大員工的技能水平。2014年至今,他堅持對鉗工專業競賽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其中多名選手獲得獎項。

近年來,李玉東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術,先後榮獲了山東省總工會和山東電視臺舉辦的“中國重汽杯”山東能工巧匠職工技能電視爭霸賽多面體鑲配賽冠軍;市第十屆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市第四屆黃河口職業技能競賽三等獎;市2017年度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我將繼續秉持嚴細認真的作風,在基層崗位上發光發熱,在技術創新中永不止步,為企業發展、技術創新做出一個基層工人的貢獻!”李玉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