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年後噴一遍這個藥,一畝能增產200多

小麥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之一,每年播種面積都達到6億畝以上,種植面積僅次於水稻,由於小麥機械化程度高,管理簡單,適宜大面積栽培等諸多特點,成為我國北方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項實用的管理技術,只需噴一遍農藥,就能增收200多斤,是一項十分實用的技術。

小麥年後噴一遍這個藥,一畝能增產200多


小麥的關鍵時期

在小麥生長髮育過程中,一般分為苗期、分櫱期、返青期、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成熟期,在這幾個時期中,最關鍵的幾個時期是苗期、拔節期、灌漿期,這幾個時期對小麥的產量影響巨大,苗期決定著每畝株數,拔節期決定了每畝的成穗數,灌漿期決定著小麥的千粒重,這幾項指標就決定了小麥的產量,因此一定要做好這幾個時期的管理。

小麥年後噴一遍這個藥,一畝能增產200多


小麥拔節期管理

小麥拔節期是小麥有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關鍵時期,小麥有以營養生長為主,開始轉化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此時,植株生長髮育,需要的大量的營養,一旦營養根不上,就會造成大量分櫱死亡,成為無效分櫱。同時,由於溫度逐漸升高,各種越冬的病蟲如蚜蟲、紅蜘蛛、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病蟲也進入發生期,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造成嚴重危害。拔節期不僅要追肥澆水,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

小麥年後噴一遍這個藥,一畝能增產200多


主要病蟲害

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多種病蟲害也進入了危害期,常見的病害有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主要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金針蟲等,拔節期由於小麥植株比較矮,也是防治這些病害最後一次機會。因此,要抓住最後有利時期,做好追肥、澆水和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

管理措施

在小麥拔節期主要做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追肥,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二是要澆水,春季容易發生春旱,可結合追肥,澆一次大水,可滿足小麥拔節期對水肥的要求;三是綜合防治病蟲害。近幾年拔節期,常用的配方是吡唑醚菌酯+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該配方具有防治病害範圍廣,調節小麥生長顯著,還能同時補充葉面營養,提高成穗率。

使用方法

在小麥返青拔節期,在晴天上午,每畝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25毫升+0.01%蕓薹素內酯可溶液劑10毫升+98%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30~40公斤稀釋後,均勻噴霧,可有效預防苗期全蝕病、紋枯病和根腐病等病害的發生,還能補充小麥生長髮育所需的磷和鉀,可顯著提高小麥的成穗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