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文|抹茶妈妈


电视剧《安家》最近正在热播,里面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角色,其中饰演《都挺好》里小保姆“蔡根花”的演员涂凌上线,让观众们颇感惊喜。剧中涂凌变身成一位为了儿子的学习成绩,动辄歇斯底里的母亲,二人的关系也一度像“仇人”一样剑拔弩张。

看了剧中母亲的表现,不少网友大呼:“这不就是我家熊孩子吗?”“我家孩子也这样,能把人气死、累死!”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到底是你学习还是我学习?”


剧中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苏母扯着儿子的耳朵,发出了一连串质问:


“这道题昨晚明明已经做过了,怎么考试还做错了呢?你上课到底在干什么?你们老师说你这次考试又是倒数第一!苏天培,怎么我一说你,你就是这个样子?只要一跟你谈学习,你就跟我是仇人对吧?让你玩手机你怎么就不挂脸呢?我是你亲娘,我能害你吗?到底是你学习还是我学习?你说你玩手机能玩出名堂来吗?我跟你说我天天给你熬得,我白头发都快愁出来了。你倒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傻吃憨睡的。你要把我弄出神经病来了啊,要把我气短命了,你知道吗?”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面对母亲近乎“崩溃”的情绪,苏天培表现出的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最后直接扔下书包,飞奔而去。


苏母的言辞,不可谓不恳切,对儿子那颗“恨铁不成钢”的心,也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感同身受。

然而,正像她自己发问的那样,或许她真正没搞清楚的问题是,“到底是你学习还是我学习?”

对苏母而言,“我花了那么多心思,那么多钱,就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你怎么就那么不争气呢?”苏母错误地把儿子的学习计算成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而在苏天培看来,自己的学习、生活不被掌控,喜欢的电脑、电器成了别人眼中的“不务正业”,成为“学渣”变得理所当然。

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不求上进,只是在这场与学校、家长的拉锯战中,孩子对于学习的“内在动机”已经消失殆尽。

“内在动机”激发自然学习行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在动机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它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激发行为。”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促使一个人产生行为的动机有两种: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两种动机从激发的行为本身来看似乎是相同的,但实际上提供的动力来源不足。比如一个学生学习,既有可能是源于老师、家长要求这样的外在动机,也有可能是为了满足个人好奇心、兴趣的内在动机,而后者激发的学习行为往往是自然且持续的

1970 年,罗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L·德西做了一个关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实验

他将学生分成A、B 两组,分别在不同的房间玩立体积木拼图,每个房间都有娱乐杂志。随后,他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积木拼出指定图案,同时告诉 A 组学生,如拼图正确则有金钱奖励,而 B 组没有告知,也没有奖励。


实验中途,德西告诉学生,实验时间已到,他将离开房间 10 分钟录入数据,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但实际上,德西并没有去录入数据,而是通过隐秘的单面镜观察两个房间学生的不同反应。他发现,A 组在自由活动时间往往会放下积木拼图跑去翻杂志,而 B 组则会继续玩积木拼图


实验结果表明:内在动机更有可能激发自然学习行为。因为A 组学生行为的动力来源是金钱奖励,即外在动机,因此当被告知实验结束的时候,这种动机起到的作用就失效了,他们会转而去寻找别的目标。而B 组学生并没有被告知任何信息,或者得到“奖励”的可能,因此他们的行为完全出自个人意愿,即内在动机,即使实验结束,出于对事情本身的兴趣,也会自然继续下去。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回到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来,当老师、家长每天不停地在耳边强调“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的时候,孩子就会把老师、家长的要求,或者是高分数作为一种学习的外在动机,而当这种动机不足以支撑达到学习好的这个目标时,动机就会失去作用,孩子会放弃学习,甚至跟老师、家长形成一种对峙关系。


相反,如果孩子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兴趣来对待学习,内在动机就会促使行为自然发生,而不需要各种奖励、惩罚或者老师、家长的催促,内在动机会像一台“发动机”,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拥有持续动力,并且乐在其中。


如何重建孩子的“内在动机”?


有的家长说,“哪有孩子自愿去学习的?”或者“我家孩子已经厌学了,还能培养起他对学习的兴趣吗?”

我想说,有这些想法的家长可能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内在动力”,依然把孩子摆在要被“推着走”的位置上,同时“内在动力”也是可以重建的!


满足孩子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

依然是前文种提到的德西教授,在完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实验后,他与另一位心理学教授瑞恩Ryan共同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这个理论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如果这三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儿童的内在动机就可以形成或者重建


先说归属感,每一个人除去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首先作为一个人存在,都希望被无条件地认可和接纳。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对孩子的爱附加条件:“你好好学习,才是妈妈的好孩子”,“你再这么不听话,我们就不管你了”。孩子的归属感慢慢被削弱,错误地认为只有学习好、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尊重和认可,外在动机逐渐形成。

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想清楚,我们有没有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只有孩子得到足够的信任和爱,才会进一步勇敢地去探索外部世界。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自主感对孩子来说,就是行为可以由自己选择、决定。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统一性、标准化

由王朔的同名小说《看上去很美》改编的电影,讲述了小男孩方枪枪进入幼儿园后的故事。原本有着独特个性的他,被老师视为异类,要求他剪掉小辫子、上厕所都要按时、不能跟老师顶嘴,然而因为做不到跟其他孩子一样,所以他得不到小红花,成了其他人眼中的“坏孩子”。

电影虽然有嘲讽的意味在,但现实中我们的孩子不正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吗?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社会对孩子的要求更多是考高分、符合规范,而留给他们选择、探索的空间实际上非常小。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改变整个教育体制,但应该试着多为孩子提供自我选择、决定的机会: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试着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并共同执行;不是催促、监视,而是陪伴和一起分析既往的得失。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很多、很小,却可以一步步帮助孩子找回自主感。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要想重建孩子的“内在动机”,增强胜任感也十分重要。胜任感就是让孩子觉得他能做到,而方法就是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帮孩子确立学习目标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只爱玩电脑游戏,不爱学习。那么为什么孩子都爱玩游戏呢?除了感官刺激,游戏往往能给予我们正面的反馈,例如玩完一局游戏,虽然可能暂时失败了,但是屏幕会提示我们:“你的分数又刷新咯!继续加油!”相比,孩子在学习中得到的反馈,却正好相反:“你怎么有这么多错误的地方?”或者“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因此,家长应该改变思路,及时、积极、具体地去肯定孩子,让孩子能用对待游戏的心态去对待学习。

除此之外,帮孩子确立学习的目标也是增强胜任感的好方法。但这个目标不是下次要考多少分、要前进多少个名词,而是孩子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从孩子的兴趣着手,引导孩子思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想要做好这件事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当孩子真正地把想要做的事情转变成目标,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而不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后面不断地鞭策。同时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孩子的胜任感也会不断提升。

“蔡根花”怒吼“学渣”儿子:父母为学习抓狂,孩子却事不关己?


做“悠兮其贵言”的父母

《道德经》第十七章记载:“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最好的领导者,被领导的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被领导的人亲近他并且赞美他;再次的领导者,被领导的人畏惧他;最差的领导者,被领导的人看不起他。你不信任别人,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有的人悠然自在,很少说什么,事情自然就办好了。老百姓还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可以借鉴老子的智慧。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也不过是孩子“我自然”喜欢学习的目的

只是我们首先要学会做“悠兮其贵言”的父母:不要逢人就说“我家孩子不爱学习”;孩子把画作拿来给我们看时,不要评价:“画的不错,不过这里不应该这样画”;当看到孩子玩游戏时,不是一句“就知道玩玩玩,怎么不知道好好学习”,而是可以试着欣赏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机智和勇敢,或者至少给他一点自由时间,同时告诉孩子这个世界还有哪些比游戏更精彩的事物值得去探索。

孩子的“内在动机”天生就有,只是有时我们在无形中说得太多、做得太多、期望得太多,让孩子心中的光黯淡了下去。

或许当我们试着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孩子会发现有了不一样的父母,我们也会看到不一样的孩子。


作者简介:抹茶妈妈,有两个女儿的职场妈妈,致力于陪伴孩子“快乐成长”,愿与你分享育儿路上的点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