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中,为什么有一些人会“迷信”技术分析呢?

半途不惑


因为技术分析能够弥补自信上的不足。

因为技术分析能够给自己的短线投机找一份交易的接口。

因为技术分析是大部分人认为可以快速致富的法宝。

所以技术分析被大部分散户认同。

但是在股市里,赚小钱靠的是技术和运气,赚大钱,靠的是格局和自律。

大家太过于迷恋技术分析是因为市场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寻求一种快速致富,短线盈利的捷径,而对于这种捷径来说,只能通过所谓的技术分析来实现。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技术分析,而越来越多的短线技术分析方法出现。让散户盲目跟风。

试一次错一次,直至资金耗损完毕。

要知道的是,股市技术,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同一个图形,有说该卖出,也有说该买入。买有买的一大堆理由,卖有卖的一大套道理。真是:嘴是两张皮,说进又说出,说法虽不一,横竖都有理,最终没有相对的定论,让受教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稀里糊涂、亏钱破产!

被称为股市之神的:杰西·利弗莫尔和巴菲特,真正能流传千古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技术,而是理念。

成千上万的股市技术理论大作,其实每本书,厚积薄发,有用的或者说画龙点睛的精华部分也就不过短短的几句话,只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这有用的这几句话加上重号,读懂记牢 “学而时习之”即可。如果你要死钻牛角尖,每本书都逐字逐句逐行搞清楚,非把人读成傻子不可。

所以,真正能够盈利的方式无非是那些简单、易懂、但是难以做到的策略。就好比熊市底部区域布局,坚持到牛市获利。

记住,拉长周期,减少频繁交易,你的胜率才会有明显的提升,你的收益才会扩大。

不要一年做20个决策。1年做20个决策,肯定会出错,那不是价值投资。一辈子做20个投资决策就够了。

长线就像上班,再难都得坚持,因为要生活;短线就像打麻将,输赢无所谓,因为要刺激。



琅琊榜首张大仙


好多人,说技术分析没用。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也没听说过测量系统分析,也不知道重复性再现性统计学原理。更不知道测量工具和系统的精度匹配要求吗。

说个最简单的,用20个月均线或者400天均线做系统标准,你要是在一波行情里不赚钱,那就是没救了的人 别在股市混了。

依据:因为散户好动,贪心,所以大部分散户交易周期很短,极少人能用大周期交易,亏损是必然的。散户最难处理的就是波动,被波动搞得晕头转向。用交易系统的尺度分析一下,其实一般波动就是15个周期以内,如果用10日,15日均线,波动峰谷峰底的均线正好走在半路上,人家都吃完饭了,你还在半路上,吃屎都赶不上热闹。要是趋势平滑,那倒也罢。但庄家要对付各种交易的人,所以一路挥舞K线,眼花缭乱,在趋势形成前要干掉大部分对手。可是,庄家挥舞K线是需要花钱的,只能用小周期,中周期正好进入没技术的散户交易区里,成全了大部分人,他也不会干。所以历史上真正有趋势的清洗平滑K线就很少,而且运动速度极快,一般人也不敢跟。

如果将交易系统周期放大,趋势也能看的很清楚。为了滤掉波动,均线至少要采用2倍左右的波动周期,能滤掉80%以上的波动 ,或者说它就是股市规律的真实体现。大家自己体会体会。


太乙真人99


股市投资,想盈利,要靠,财力,运气,胆量,技术分析。旦凭一样没法长期盈利。

是必须要技术分析,不是迷信。

技术分析,包括,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能量,K线,趋势,人气,经济发展,金融,货币,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税收,规则,操作手法,等等。

也有人分为,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技术分析。

问题中的迷信,应理解为偏一,固执,死板。

因为社会好多软件,系统,都教人单一用,什么K线,波段,趋势,什么法,什么律,来炒股,吹到天上有地下无,百胜无一亏,骗得好多人沉迷其中,认为精通能财务自由。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技术分析中一小部分。

我认为,单一分析,对盈利,对我没什么大作用,或者是,我蠢之过。

也有可能对别人大有好处,这就不好讲啦。

反正,你认为好就多研究,沉迷,迷信。不用理会别人,我财我作主。


真是顶瓜瓜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为什么有人会迷信技术分析呢?其实你问的这个问题,根本思路就不对。因为你对技术分析有偏见。偏见在哪里呢?偏见在于你内心深处认为技术分析是不可采取的。请你不要忘记,技术分析是股票实战中必不可少的实战分析要点,离开技术分析永远不可能成为合格的股民。因为至少在程序化选股,提高自己的选股效率上,你已经输掉了。比方当今比较热门的程序化选股,程序化分析,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龙虎榜,哪一样离得开技术分析。

至于你说的,为何那么多人迷信技术分析,是因为技术分析比较容易被人掌握。只是掌握的深度有所不同。技术分析也是博大精深的,岂是一个不懂技术分析的人,瞎胡闹评论的。就好比,没有能力娶到美女做老婆,偏偏说那个女人有问题。当然也有女人有问题,但是不代表你就可以以偏概全。

好的,以上内容就是我的回答,喜欢并认可土菜观点的点关注和评论,谢谢大家。


股市第一桶金


好的交易理念是成为炒股高手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仅有好的交易理念还不足以成为炒股高手,交易理念诚然很重要,它关系着战略思想是否正确,决定长期是否能够盈利。但保证不了中长期盈利的速度和幅度。

好的交易理念还必须配套以具体的战术系统,必需满足可量化、简单、易操作的要求,能解决何时入场、怎么选股、何时入场、仓位控制等问题。战术系统的获得很难,要看天赋和机缘。

等你有了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应该就是千里无一的高手了。你会将你多年穷经皓首、呕心沥血提炼的战术系统轻易示之于人吗?哈哈!答案不言自明。



水上山365


用“迷信”这种表达,说明你根本不相信在股市中,凭技术赢利。如果不凭技术,普通人靠什么呢?市场中的小道消息?新闻?内幕消息?还是股评分析人员的股评?

作为普通人,接触不到一手消息,能得到的都是加工过的,有目的的信息。这些消息真实性如何?能让股票涨多少跌多少?一切都是未知。

这些信息发布的目的,不是让普通人赚到钱。不足为凭,甚至有害。相信各种流传消息,追逐小道消息,股评的参与者,没有稳定的赢利概率优势,是很难在市场中持续获利,或者牛市获利,熊市吐回。

市场中,有一样东西是可以确定----价格。市场中,还有一样东西是确定的,就是参与者有获利需求,在周期性增减。

在这两个确定中,有足够解决问题能力的人,通过技术层面的操作,控制在适当时间出入场及增减仓位,提升概率上的优势,是可以实现稳定赢利的。这是接触不到一手消息的市场参与者,最容易走通的路径。


跃马山河


技术分析要分析股票的轨迹,不是靠指标呀均线呀。

这是用统计的原理作的一张轨迹图


杨万点


股票投机不靠技术分析散户靠什么呢?难道靠内幕消息吗,散户能有内幕消息吗?还是靠自己改变政策,自己能左右大事情的发生?

技术分析是散户手里的唯一武器,就看自己的技术分析能力层次了。自己不进行技术分析,难道听李大霄说法来炒股吗?不是白白去送钱。

2015年6月提醒几个股友最好5100点清仓靠的是技术分析。

2015年12月连续提醒清仓也靠技术分析。

2017年9月建议老同学在上证指数爬到3430到3470点清仓,告诉他上证指数后面会一泻千里也靠技术分析。

去年12月再次问他赚钱了没有,他说亏惨了。


晟晾


主力:我有钱,我随便玩,我能有一手消息,我有团队,企业家有股票我们合伙来收割韭菜

韭菜:我就一个人,只能网上看看落后的消息,学学技术指标来分析

1.技术分析下手

其实散户要钱没钱,要消息没消息,产业研究报告也只能看网上的,所以最简单的就是来学技术分析来获得一招半式闯江湖

2.技术指标落后性

很多技术指标,的取值都来自于K线收盘,比如均线,KD,MACD,都是取的收盘价,或者是道氏理论,趋势线等都是要等到k线的收盘,或者一个区间的到来,所以说技术指标是落后的

3.指标是有盲区的

当我们看见的时候已经涨几天了,比如kd金叉,三红必金叉,这时候就要分析金叉之后是接着涨,还是不涨,有时候金叉甚至是高点,盲区如何解决?盲区能不能通过资金管控来解决?

4.指标可以做

主力可以作量作价 作指标给散户看

5.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上千种技术分析方法,道氏,均线,乖离,MACD,趋势线,压力线,支撑,前高前低,KD,CCI,标准差,各种各样的,选取一二个简单的指标来作为技术分析即可,学到精比如线上做多

6.主力成本在一个区间

只要抓住这个重点,主力资金大,出货不是一天,甚至是要做头才能出完货

散户只能从技术分析来出手,技术分析也是有盲区的,指标只要懂一二个最简单的即可,但是技术分析只是通则,不是定律,不是每一次线上都会涨,只能说大概率会涨,好的操作方式一定有资金管控这一块,不是每次都梭哈


投资智者


没有技术事难成,

玩期货与玩股票都非常难,外汇更难。

稳定盈利是关键,

没有10年以上的磨练很难成功,短线股票交易有师傅带,一轮牛熊周期有希望成材,中线组合持有多只股票,须15年以上、三轮牛熊周期的磨练才行,主要是训练大盘分析技术,仓位控制与大盘密切相关,逃股灾是必须的,大盘分析不行,迟早会亏死,期货类似。

首先技术必须过关,通常人把"心态"想的太简单了,好的心态是建立在“强大的技术"之上,没有强大的技术,谈心态那只是空谈。

做左侧交易必死,指标的"延迟性"有利于右侧交易,延迟性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是怎样解读技术面。

所有的一切来源于你的认知,只有你的认知达到了一定境界,财富才会追随你的认知。

A股是融资市场,非红利市场,骗子上市公司很多,爆雷频频,在这种虚假市场,基本面分析是很麻烦的,绝大多数人亏损也是必然。

即使是私募基金行业,90%的公司最终生存不下去,也是仅有少数公司能生存。期货方面,专业人士认为: 做程序化成功的概率:10个里面,五年下来,赚钱的人1-2个;但是,传统的人工交易,1000个人,5年来算,赚钱的大概3个;程序化交易成功的概率是传统方式成功的概率10-100倍。 而我认为: 做程序化成功的概率:30个里面,五年下来,赚钱的人只有1个;程序化交易成功的概率是传统方式成功的概率10-100倍。无论股票还是期货,所谓的"7:2:1"是指一年期结算,而非五年、10年期结算。

普通人最好不做这类交易,若非要做,可做股票试试,或以最小手数交易期货,没有稳定盈利前决不放大资金做。

炒股能赚钱,但难度很高,

普通人可以炒股,但应注意下面几点:

1、价值投资

2、中长线投资

3、距上次牛市顶四年左右开始逐步投入资金,此时全市场波动率已经很小了

4、只做牛市这个大波段,

5、在疑似的顶部区域逐步减仓,减仓的部分不再增仓回去。

6、选6∽10只股票等权重组合持有,防黑天鹅。

价值投资的长线交易股票,您的交易样本数很少,要证明您已掌握这种技术,很难证明,这不是用简单的盈利多少能证明的,证明须符合统计学要求。而做中线大波段,样本数就够。

可以学习一些量化技术,以加强分析能力,不少人认为"目前全球顶尖的投资人士,好象没有一个单凭技术分析而在投资市场获得巨大的成功一一一 真实情况是: 西蒙斯的量化交易就是单凭技术分析成为大师的,美国的量化交易已达市场交易量的50%,量化交易的本质就是技术分析的交易,就是指标分析的交易,很多量化交易是全自动的机器交易,人工不干涉,可避免人性弱点。指标交易不盈利的人,只能说明其技术分析还没有过关。

期货交易做日线波段比较好,策略最好写成代码先经过历史数据检验,策略跨品种、跨周期、交易信号样本数超过500,即通用性比较好,分钟级别的策略手续费占比 较大,盈利难度较高。

投好的私募基金也是一种模式,可按下面方式做:

查资金曲线,资金曲线的时间太短,从专业的角度看,还无法判断对方水平,专业的角度评分如下:A=(年均收益 - 8)/最大回撤, 当分子为负数时,分母取1来计算,比如年均收益20%,最大回撤10%,则策略评分 A=(20-8)/10=1.2分,至少三年以上的连续资金曲线,最好经历了一轮完整牛熊周期。

评分案例:

资金曲线评分:(私募排排网数据)

明汯各个产品评分:

产品号 年均收益 评分

1、59%(260/4.4-8)/30=1.7

2、31(122/4-8)/4.7=4.89

3、27(94/3.5-8)/16=1.19

4、22.5(90/4-8)/20=0.73

5、18(54/3-8)/24=0.42

6、15(53/3.5-8)/21=0.34

8、21%(42/2-8)/5.4=2.4

10、18%(33/1.8-8)/23=0.45

显然评分为正的策略都不错,当然超过0.8更好,评分公式强调最大回撤,是因为亏损50%,须盈利100%才能板回,所以风控比盈利更重要,巴菲特也是这样的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