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农村老人五六十岁,七八十岁了还在田间劳作?

如梦177753583


我是住在城市的农村人,从初中起就走出家乡。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直到退休,每月靠养老金过日子也算有福之人。

可是我的同年伙伴们,他们仍然在农村。現在农村青壮打工去,种地童与叟。我的同龄人今年都进六十八岁,还有更老的弟兄叔爷七十八岁的老年人都在田间劳作。我问过他们这么老了还干活,还干的动吗?他们说,没有办法呀,能干多少干多少吧!难到孩子们不管吗?他们说那到不是,他们还叫我们不做呢。可是我们闲着也是闲着,能办多办多少。加之現在政策又好,每年政府还给适当补贴,又不交皇粮皇响。再说看到那么多好田好土荒多可昔呀!我到村里看过,全村三十多户人家,没有一头牛。村里的大牲畜就只有猪了,猪嘛必须得养,因过年过节孩子们回家才有肉吃。没有耕牛怎么耕地,我问了才知道,田土做的多的就请外村人来犁,牛当然是自带。田土做的少的就用锄头挖,田里就用拨梳一耙一耙地抓。現在都什么年代了,可农村的生产方式还这么原始。但你只要和他们谈种庄稼的事,他们就会兴致勃勃讲得津津乐道,没有任何压抑的感觉。我思来想去,这还真是一群开心的田舍翁啊!


南山9522


什么情况都有,我只说说我家的。我爷爷奶奶今年85了,近两年倒是没做啥农活了,只是院子边种了点小菜。天气好就去赶场。他们两个每年钱是不缺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我爸老三。住我家,我大伯老家也修了房子,但没人住。每年几个拿的钱一两万。政府和我们乡里首富每年也要给老人发4800。但是他们就是闲不住,我读大学时,逼着我爷爷才把牛给卖了,然后我去读书还没一个月,我打电话回去问起来,结果我婆婆说你爷爷把牛卖了一天不知道干啥,病了一个月,后面又去买了个小牛回来放,身体还好了。搞得我是很无语。现在我家虽不算啥有钱人,起码衣食无忧,现在老家的水电气也是我直接网上充值。他们不缺钱花,今年过年我婆婆还给我说她还有四万块钱呢。不用拿了。我说你想咋花就咋花。我们年轻人不用操心。现在好多了,不再争着要去种地,生怕地里空着可惜了。这样我们在外打工也心里不那么担心着。


子非鱼焉知鱼之兮


一看你就不是农村人,实际上在农村为了生与活,八十多岁也得也的下地干活,没有人替你!

头些年我亲眼见到一位八三岁了有一个痴呆儿子,儿子根本不懂种地,每到干农活时,只能用小推车推送老娘下地,老人一边指挥儿子干活,一边坐在地里干活,累了就爬在地上一点点的干。其景甚是悲衰,至今想起总沥沥在目。真不明:这是社会的进步吗?


立基之源周


生命在于运动,我奶奶八十多岁了,我爷爷去逝的早,我爸爸和两个叔叔在我小时候就开始,每家都轮流接她到家里来住,到每家住的时间,就要给她准备好柴米油盐酱醋,我姑姑给她买衣服,现在孙子们偶尔会给她零花钱,她不愁吃穿住行,但是就是闲不住,一直有种地的习惯,身体很好,在体力劳动方面,我是个年轻人都没有我奶奶厉害[捂脸]


黎幺妹107380546


人要生存,就需要物质,干活在情理之中。请别老拿农村人说事,城里人也有高龄干活的。就拿自已来说吧,44年工龄,当兵打仗,以工代干,治安破案,开车等什么都干。在2015年时,退休金不足两千,72岁的我也打过工,当然和我一起打工的还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同事。所以说,七老八十干活的,没什么奇怪。


阳光大哥15


我觉得老人家七八十岁了还能带动说明老人家身体硬朗没毛病,其实老人家干点农活还是很好的可以强身健体对身体有好处,我爷爷八十几岁了自己种点小菜喂点鸡每天活动活动也不觉得无聊反而觉得对身体很好,后来我爷爷活了九十岁才去世这也是爷爷长寿之道。祝全天下的爷爷奶奶健康长康!安享晚年!!!


刘芷谖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说明从小在山里长大,在三四十岁时,没有能力走出生我养我的大山,就没有希望寄托了,成家了,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不搭配,对生活中各方面的开支会有很大的影响。故尔,一天又一天,年复一年,光阴如流水,时间不等人,孩子大了,自己老了,为了生存,去不了他乡创业,只好呆在家里谋生度日。


沙田56


倘若我是农民,我在这个年龄也要去干农活,可是我不是农民,而且是二级肢残,但我能清洁便具啊,我今天七十八岁,五十六岁退休时还能跛几步,现在则寸步难行,但是我坚持洗了十七年便具,肢体近来越发不灵,但慢一点仍能干,我认为,凡身上能动的地方一定要让它们动,这是抵却老衰的必然,我希望我能一直动下去。


ASSam


有的是当锻炼身体来做的!我家公婆七十来岁,几乎每天都要去一到两趟,几乎每早都去,下午大多天数去,每季都种点瓜豆菜类卖,也会给我们点吃,或叫我们自己去田里采摘,我们也很少去,一年最多会去四五次,让她们自己卖点钱用。


知足常乐7064


请问为什么农村老人五六十岁,七八十岁了还在田间劳作?


是农村人,都应该知道。农村老人五六十岁,七八十岁了,还在田间劳作是常态,并不稀奇少见。因为,农村老人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同的。目前,凡是下地在田间劳作的老人,都是有儿有女的留守老人。因此,农村无儿无女无后的老人和残障老人,都有五保或低保等社会保障金费,够他们生活之用,是没有必要也不会去田间劳作。而在田间劳作的老人都是享受普通农民养老待遇,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必须下地干活,来弥补自己的日常生活。


第一,家里孩子都进城打工谋生去了,老人留守在家。这些老人,家里孩子们都已经去城市打工挣钱,把老人留在家里,照看房屋,打理承包土地。这些老人,过去都是种田能手,干农事是没话说,于今,就是年龄大了,身体健康状况差了,农活干不动了。但是,孩子们都是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家里,进城挣钱,解决家庭一切经济问题,只有把老人留在家里。而老人只有每月75元的养老金,根本不够生活开支,只有下地去田间劳作,种些自己吃的粮食和蔬菜,解决自己生活的需要。


第二,家里经济困难,老人逼迫无奈下地劳动。家里的孩子在城里打工,孝心好的钱挣得多的孩子,还经常给一些钱给老人作日常生活之用。但有些孩子们,孝心也存在问题,在城里挣钱不多,只能自给自足,那有余钱给老人作日常生活开支。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自己下地去田间劳作,种植一些自己吃的粮食和蔬菜,减少经济开支,力争少花钱。老人的劳动,确实是迫于无奈,免强下地去劳作,维持目前的生活。这样的老人,一天不干活,就缺少一天的油盐柴菜米,只有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自己的生活。


第三,老人无充足的养老金费,通过劳动补贴生活。这些老人,自己都生养了儿女,没有条件享受低保和五保的待遇。而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和残障老人,一切生活费用都有国家支付,晚年生活有保障,根本不用去田间劳作,获得生活,晚年生活无忧无虑。这些普通老人,只能享受普通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金,每月只有75元钱,实在不够平常的日常生活开支。因此,这些留守老人下地干活是他们获得生活来源的主要途径。另外,农村也存在一些老人,孩子孝顺,生活是有保障的,由于老人生来干农活习惯了,一天不干活,心里不自在,干农活是他们的乐趣,可以锻炼身体,舒展筋骨,使身体更加健康。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